第二十章会议进行中
上次说到,刘厚和一众文武官员开会讨论以后南中地区的管理问题,现在即将要谈论到的是以后怎么管理少数民族的问题,也即是民族政策问题。这时候,吕凯也出来提建议:
“太子殿下,凯建议可以从汉中、益州等地迁徙一些汉民过来,使南中之地汉民比例提高,这样经过长期汉夷杂居,夷人逐渐被同化,地方自然就安靖,再不复有这次那么大的叛乱了。”
“嗯,不错,这是个治本的法子,不过这方法好是好,可能见效会慢一点,非一日之功可以完成啊。各位郡守以后可以慢慢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刘厚口头上称赞着,事实上他心里却不是这样想的,这个吕凯看来对现在的时局掌握地还不够清楚啊。
三国时代军阀混战几十年,现在天下人口百不存一,各国都是处在人口匮乏的时候,中原地区尚有大片良田丢荒无人耕种,各诸侯千方百计聚拢人口,哪里还有可能从富庶地区迁徙人口到这些穷乡僻壤来。
不过这的确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良策,只是使用的时机不对而已,假如天下承平几十年,人口激增,那个时候,就是使用这一计策的最好时机了。对于吕凯,坚守城池那么久,无论能力还有忠心方面都是上上之选,刘厚也不好打击他的积极性,因此,没有直接指出他这一策略的不合时宜,只是说这是长远之策,让大家徐徐图之。
“我们还可以在各个郡县兴办学堂,免费招收蛮人子弟入读,给他们一条入仕之路。相信会有很多蛮人愿意来读书的,这些人读完书回去,会将汉人的文化带到蛮人族中,逐渐同化他们。”费祎道。
成都现在逐渐兴办起很多基层的学堂,每个县都起码有一所学堂,有些富裕的乡甚至也兴办了学堂。这些学堂都是官办的,免费的,凡适龄儿童都可以报读。所以往往一到报名时间,学堂就被挤破,学位供不应求,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很多郡县都在紧急新建或扩建学堂。
“嗯,这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我们要对蛮人一视同仁,要平等地对待他们,不能对他们有歧视的行为,更不准欺压、剥削他们,这样才能让他们归心。
同时也要重视文化的同化,兴办学堂,让他们学习圣贤书也是个好办法,只要他们都学习了圣贤书,慢慢他们就会认同自己是华夏人中的一员,百十年后,再也不分汉人、夷人了。”刘厚道。
“太子英明!”各文武官员齐齐起身拱手对刘厚道。
“太子殿下,恢由成都到南中,一路行来,发现这里有土地肥沃,可是这些蛮人却不懂耕种,有些是随便撒播些种子,再也不复管理,甚至有些由得庄稼自生自灭,他们只懂采摘,其余事情一概不理,白白浪费了很多良田。
恢请求太子殿下,从成都和汉中聘请一些侍弄庄稼的好手过来,教会这些蛮人种植,这样总比他们藏匿在密林中,以狩猎和采摘为生好。”李恢不愧为名臣,提出的意见相当好,难怪历史上他治理南中成绩斐然,果然有见地。
“好,李将军说得不错,南中荒芜的田地很多,可以分给蛮人,吸引他们走出山林,耕种土地。各郡县主官以后要抓好这项工作,不单要为他们解决农具问题,还要组织有经验的老农教会他们耕种。
民以食为天,农事关系到国家的根本,请大家务必做好劝农桑的工作。”刘厚道。
“攸之尚有一策,可以削弱蛮人的力量。”郭攸之又出来提建议,一般来说,他的建议都很有用。
“喔?愿闻其详。”刘厚道。
“太子殿下可以大量招募蛮人,组成一支部队,以后可以随皇上征战中原。如此一来,既可以充实我大汉的军队人数,又可以减少蛮人的数量,特别是蛮人青壮的数量。”
不得不说郭攸之这个办法很好,也很毒辣。既然一时之间没有办法移民汉人过来扭转民族构成比例,那就减少蛮人的数量,这样一样可以起到改变民族构成比例的效果。
大量抽调蛮人精壮,不但可以改变民族构成比例,还可以削弱蛮人青壮年的力量,这也是他们造反的主要力量。而且,朝廷还白白得了一支数量庞大且骁勇善战的军队,真是一举三得的好计策。
“这办法好是好,只怕蛮人各部族不肯就范,不肯交出族中青壮。”费祎有点担心地道。
“所以这次南征还不算完,仗还要打。我们可以拿几个蛮人大族开刀,来个杀鸡儆猴。例如孟获、三洞的洞主这些贼首,必须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的部族也必须付出应有的代价。”郭攸之杀机凛然地道。
刘厚明白他的意思了,只要这几个大的部族被征服,交出他们的青壮和财物,其他的小部族自然会乖乖地就范。
“嗯,郭先生说得没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些蛮夷虽然山高路远,但是他们也得履行一个帝国公民的义务,他们必须纳税,必须服兵役和劳役。
各位郡守以后就按这个来执行吧,对这些夷人,不再以纳贡的形式缴纳赋税了,而是要和汉人一样,一视同仁,汉人交那些种类的赋税他们就要交什么赋税,汉人应尽什么义务他们也要尽什么义务。当然,汉人能享受到的权利他们也应当享受到,总之,以后他们就是大汉的子民了,不再有夷狄之分。”
众人面面相觑,这很难办得到吧?这些化外之民,怎么去收他们赋税?
刘厚可不想给这些少数民族这样那样的优惠政策,这样以期说是民族平等,还不如说是纵容宠溺他们。这些人最终好处拿了,却未必会承你的情。还不如直接一视同仁的好,说不定这样他们反而对大汉更有归属感。不满意?那就打到你满意。
“太子殿下,这样执行起来恐怕会有难度,这些蛮夷分居山林中,都是些化外之民,不懂规矩,有奶就是娘。朝廷有好处给他们说不定还能表面表示臣服,如今不但不给他们好处,还要收赋税,恐怕他们不会愿意。万一再激起民变……”说到后面,张裔都不敢再说下去了。
“呵呵,张大人,你也会说他们只不过是表面臣服而已,既然那样,朝廷还浪费那些好处给他们干吗?还不如干脆不给。既然给他们好处也要反,我们拿他们好处也是要反,还不如等我们拿了好处再说。
你不用担心,苛捐杂税才会激起民变,我朝一向轻徭薄税,百姓一般都能休养生息,只要不被贪官污吏、地主豪强剥削压迫惨了,他们就不会作反。
我会上奏父王,派下监察官员,对各级官员和地方豪强做严密的监察,一旦发现不法事,必会严厉惩处。只要吏治清明了,自然没有官逼民反的事情发生。”刘厚道。
以后治理南中当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胡萝卜加大棒在什么时候都是很好用的策略。这根胡萝卜就是让他们拥有和汉人平等的身份、权利和地位,让他们学习汉人文化,学习汉人先进的生产知识和生活习惯。
大棒自然就是军队,要驻扎强大的军队,对不服管教,不按规矩办事,拒绝尽一个帝国子民义务的个人和部族,实施雷霆一击。可以想象,在往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南中地区都不会平静,必将四处火起。但是,这些都是暂时的,只要这些政策能持续实行下去,南中地区必定能彻底归化,和益州、汉中等地区再无区别。
“好吧,下面制定一下对孟获和金环三结、董荼那、阿会喃这三洞元帅的围剿计划吧。”刘厚继续道。
于是,众人又开始各抒己见,投入到作战计划的制定中。由于蛮军大部队已经散去,蜀军也无需集中兵力攻打某一处,这样太浪费时间了。这次会议最后作出决定,兵分四路攻打各个蛮夷大族。
第一路由李恢领兵1万,关兴领500火枪兵辅助,攻打阿会喃元帅;第二路由马忠领兵一万,张苞领500火枪兵辅助,攻打金环三结元帅;第三路由吕凯领兵1万,关索领500火枪兵辅助,攻打董荼那元帅;第四路由郭攸之亲自为主将,鄂焕为副将,领兵1万,另外刘厚给他们配了1000火枪兵,攻打孟获。
每一路再配热气球一个,负责后勤运输的辎重兵1万,可谓声势浩大。
由于山林作战为主,冷兵器部队主要由原来俘虏的蛮兵构成,火器部队由于进行过严格的丛林作战和山地战训练,这种环境他们同样能胜任。
刘厚让各支火器部队带足弹药,尤其是攻坚用的炸药。这些火器部队一般不出手,只有遇到冷兵器部队无法攻陷的堡垒时,才让他们去用炸药炸开堡垒。平时,他们是作为督战队用的,一旦这些蛮兵要作反,这些火器部队有把握在强大的火力输出之下,及时镇*压叛乱。
这次会议共进行了四天,商量出的东西很多,很多东西大家还不怎么理解。由会议后匆匆而去的众将阴沉的脸色就知道,每个人心头都不轻松。
这次会议出来很多条政策,都要他们去执行,这些政策一看就不简单,有军事方面的,有经济方面的还有内政方面的,有些可能执行难度很大,有些甚至他们都不理解。
但是他们也知道,这次会议上的东西都是很有亮点的,其中不乏闪耀着历史的辉光,他们知道,如果做好了,说不定会在青史上留名,这是自古以来每一个官员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所以,匆匆而去的个人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Ps.写这些政策性的东西真不好写,可能写得有点乱,请大家见谅。
求收藏,求各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