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十年正月二十九日,李定国抵达野牛坝,明军两路大军会师。
海角率领海军顺着伊洛瓦底江而下,直接进攻江头城缅军大寨!
不过明军战船并非战舰,最大的战船仅能容纳八十人,有五十艘。
第二等的五十艘,能容纳六十多人。
第三等的四十艘,容纳少部分水兵和小口径火炮。
各种小型战舰上都带有大小型号的迫击炮。
因为大型战舰无法在缅甸内河航行,这是专业为缅甸这样的河流众多的小国而准备的。
一百多艘战船,在宽阔的伊洛瓦底江江面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战斗力,明军即将正式进攻江头城!
三十日,海军将领海角亲率战船从暮蛮顺伊洛瓦底江南下,在江面上遇见了逆水而行的缅军战船二十艘,双方炮战开始!
海角乃是铁甲战舰舰长,参加过多次大型海战,早年参加过收复台湾,又干过日本海军。
常年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上浪,是个见过大场面的人。
让他对付缅甸水师,大明朝廷也算是给缅甸脸了。
缅甸战船的主力是长尾船,火炮一般架在船头和船尾,两侧为划桨的水手,然后搭配一些火枪兵。
长尾船的特点是灵活、速度快,但不经打,不过船上有英国人提供的舰载炮,射速不错。
但海角没有给缅军发挥速度上的优势,下令用迫击炮轰击缅军战船。
“轰隆隆……”
比射速和炮弹威力,明军全球领先,还没输过哪个国家,就连英军中的火炮和炮弹,不少还是高仿了明军!
“嘭!嘭!嘭......”
也不知道炸了多少响,江面上火光冲天,缅军八艘战船瞬间被炸得粉碎。
漫天的毒烟顺风刮向后面战船,其他缅军战船掉头就跑。
跑着跑着就停了,因为他们的速度还是无法和迫击炮相提并论。
明军水战首战胜利,不费吹灰之力!
接着,明军大队人马继续进军,在江头城前沿重镇新街攻克了一座缅军营寨。
毙敌七百二十八名,生擒三个活口,缴获了缅军的马匹和许多器械,陆战同样初战告捷。
明军这边在发狠,缅军那边同样在嗷嗷直叫。
江头城守将在明军抵达暮蛮的时候,就火速派人去通知缅王他隆王。
他驻守老官屯多年,前几次战役也是他在守这里,但这次明军的意图让他明白了,大明是动真格的了!
他隆王命缅军炮队指挥官纳法罗统帅精兵三十六支,三万六千人,战象数百头,战马四千匹,从伊洛瓦底江西岸往江头城进发,支援老官屯东岸。
右丞相摩诃都罗领五十支水军,共五万人的大部队,直接走水路去支援江头城,同样是水陆并举迎战明军。
二月三日,缅军陆上先头部队抵达新街,这支部队是由孟密土司和缅军先头部队带领的门户兵,其中还有很多临时征召来的野人部落。
明军的先头部队则由黔国公沐天波统领,人数三万左右。
只见缅军的门户兵成分复杂,各种长条形的,方形的,三角形的旌旗蔽野。
上面有的就是绘条纹图案,有的是动物,有的则是完全看不懂的文字。
如他所料,这些缅军是土司兵和各地部落的部队标识。
缅军的门户兵个个跟个黑社会大哥一样,有着各式各样的纹身,拿着的兵器有的是长矛,有的是长刀,更多的是长短不一的铁器。
偶尔几百人的部队中间,会有一头战象,不过战象装备得很简陋,没有象背上的座椅和兵器架,就是一个象奴拿着大长刀骑在上面。
沐天波端详了半天,感觉这支部队看上去更像是来做法事而不是来打仗的。
缅军并非都是乌合之众,也有使用火器的精锐部队。
自东吁王朝雄主莽瑞体时代开始,缅甸就有专门拱卫王室的禁卫军,首都东吁城也有国王卫队。
缅甸王的精锐部队在首都东吁城的范围内,离开这片地区的其他土邦,军队是类似松散的军事联盟性质,这些土邦定期给缅王缴纳花马礼,有战事的时候出兵相助。
在缅王势力强大的时候,可以控制这些地区,一旦势力衰弱,这些地区就会叛乱,不再进贡甚至还会起兵攻打都城。
从蒲甘王朝时期开始,缅甸的军队就分为了象兵,步兵,骑兵和水军,规定了步兵经历十场战争后方可升为骑兵,享有马匹这些重要的战争资源。
成为骑兵后又得经历过十场战争后才能晋升为象兵,驾驭中南半岛上最重要的重型武器。
为了维护统治,东吁王朝的缅王很精明,他们使用了葡萄牙人带来的火器。
有了火枪部队及炮兵,但当时的火器部队主力大都直接由西方雇佣军担任。
作为统治者,如何能让外族掌握军权呢?
于是,缅王开始针对葡萄牙人,四百名葡萄牙雇佣兵被俘,首领被缅王残忍处死。
剩下的葡萄牙兵被迁移到实階县附近安置,让他们世代充当火枪手和炮手。
葡萄牙人在缅甸混的很差劲,逐渐退出缅甸市场。
现在为缅军提供火器的是英国,早在天启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缅甸设立分公司了。
虽然在大明警告下英国人退出缅甸,但在大明没有对缅甸动手前,他们依然为缅甸提供武器。
英国人还协助训练缅军,使得缅军的火枪部队战斗能力大为提升。
今天沐天波遇到的不是缅军的主力部队,只是个普通部队。
这帮门户兵,没有盔甲和防护,只有象征着记号的纹身。
他们分为左中右三营,左漆左腹,右漆右腹,中则全漆,以此来作为部队标识。
纹身行为,也逐渐成为中南半岛各国士兵的一个象征,一是记号,二是作为一个信仰的护身符作用,估摸着有这玩意可以刀枪不入!
明军大举攻来,缅军主帅仓促之下,只能拿他们先来抵挡做炮灰了。
看明军动了,又是敲锣又是打鼓的,缅军吓了一跳,主将更慌,生怕明军先下手为强,打乱了自己的阵脚,于是一声令下,命令缅军发动进攻。
缅军开始吼叫着冲锋,杂乱的步兵混杂着十几头大象一起冲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