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面色发白冒虚汗的李泰,张楠忽然感觉到自己任重而道远啊。
要让这个虚胖的李泰变成个型男,简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比建立天工部还有建立私人会所还要困难。不过让张楠比较惊讶的是,李泰似乎真的对地理十分的感兴趣,见到温泉的李泰第一反应不是去建个澡堂子泡泡澡,而是想要看看这个温泉的源头到底在哪里。
张楠看见李泰这幅勤学好问的样子,便从系统中兑换出了一本初中地理交给了李泰,虽然地理书上有一些东西李泰闻所未闻,但是这并不影响李泰的阅读。
拿到了地理书的李泰如获至宝,也不看温泉了,也不跟着张楠上山了,一个劲的要去赶紧回家,最终在李泰的再三要求之下,张楠最终还是妥协了,把李泰放了回去,毕竟现在的李泰还处于学习阶段,《括地志》这本书还要十几年后才会出来呢。
张楠在温泉旁边圈出了一块地,让工部的人把地基打在此处,顺便又给出了自己的搭建方案,为了建好这个私人会所,张楠几乎是平了一个山头,才算把这个私人会所的地点确定了下来。
接下来张楠每天的工作就是每天监督李泰健身,然后跑到工地上面当监工,房子搭建好了之后,张楠又开始搞内部的装修。
张楠是还是过高的估计了古代的建筑速度了,要放到现代,像这么一个私人会所,不说多,两三个月肯定是能够建的好的,可是大唐就不一样了,没有汽车,没有塔吊,所有工作都是由人力来完成,这大大的拖慢了工程进度,一来二去的,竟然就过了小半年。
就在私人会所要建立起来的时候,历史上该来的事情还是来了。
公元630年,舒明天皇终于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
隋唐时期,日本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即不断派人到中国学习,每次每次派出的遣唐使团多达百人以上,有时多至五百余人。
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是历史的必然性,对于日本而言,那个国家先进,那个国家强大,他就会学习那个国家,唐朝时中国国力雄厚,不管是政治还是经济都处于世界的前端。
而这时候的日本就十分识趣的派出了遣唐使,开始学习中国的法律制度,文化艺术,以及科学。就连现在日本的平城京,也是京都,今天的奈良,也都是左京仿长安,右京仿洛阳。
而等到近现代的时,1853年7月8日美国海军准将培里率领舰队强行驶入江户湾的浦贺及神奈川。在美国的武力胁迫下,幕府接受了开港要求,于1854年3月31日在神奈川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这是日本与西方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虽然日本就此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可是却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让日本看见了科技的力量,更有甚者在当时提出要全面西方化,甚至连文字也要废弃,改用字母。
所以在张楠看来,日本就是完完全全的实用主义者,你有用的时候,他就可以装孙子,等你没有用的时候,那角色可就要倒过来了。
对于这样的完全的实用主义者,而且是永远也喂不熟的白眼狼,张楠连想同化他们的心都没有,本来张楠都要忘了日本现在是个什么地位了,可是遣唐使一跳出来,张楠才想起来了这个未来的隐患。
当然,既然知道了隐患,那就要根除掉。
“启奏皇上,倭国派遣了使者来我大唐学习,希望能得到大唐的教化,学习圣人言。”长孙无忌早朝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李二报告,虽然李二早都知道了,但是事情还是要有人提出来的。
李二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随后便对着朝臣们说道:“此次倭国遣使者而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啊?”
此时萧瑀还有魏征等一众文臣像是商量好了似的,全都是站了出来,说辞基本都是一样子,无非就是大唐国力如何如何强大,吸引了别国臣服,既然当主人就要有个主人的样子,他要学就交给他。
对于如此大方的文臣们,张楠自然是嗤之以鼻的,有一句话叫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更何况日本还是个喂不熟的白眼狼。
张楠宁愿相信母猪能上树,也不相信日本能老老实实的待在大唐的身边不动弹。
“既然诸位爱卿意见都一致,那就宣倭国使者觐见吧。”李二看见没有人持反对意见,自然也是乐于当主子,对于李二来说,身边那个国家不听话,那只需要打的他听话就可以了,如果再不听话,那就灭了就可以了。
当然,张楠可不是这么想的,于是张楠便站了出来说到:“皇上,臣有话要说。”
“哦?清泉有何事啊?”李二问道。
“臣敢问皇上,真的要将大唐先进的文化以及政治交给这个倭国吗?”张楠反问道。
“清泉可认为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李二皱着眉,一般张楠提出来的意见,李二都会慎重考虑的,更何况张楠这语气明显就是不支持啊。
“当然有不妥的地方了!我们为什么要教他?他倭国又不是我大唐的儿子,有没有拿出可以交换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要无偿的把我们的好东西给他们?为了面子吗?诸位大人,我敢问你们一句,这个面子,在国与国之间又有几分几两呢?”张楠问道。
文臣们听完张楠的话,都是一副思考的样子,是啊,我们又不欠谁的,凭什么无偿的给他们呢?
当然,萧瑀此时站了出来说道:“张大人此言差矣,能够让倭国闻圣人言,习圣人礼,那可是好事一件呐,我们为何不能教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