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墨唐 > 第六百七十三章 膨胀的皇权

第六百七十三章 膨胀的皇权

    魏王李泰编写《括地志》一事,在朝臣之中并非是机密,而且魏王李泰向来备受恩宠一事,众臣也纷纷知道的清清楚楚,听到李世民相邀,众臣自然前往。

    “儿臣见过父皇,见过各位大臣。”

    魏王宫前,李泰恭敬的向李世民和一众大臣行礼道,

    众臣抬头,竟然意外的看到了,前不久在长安城传的沸沸扬扬的墨顿,不少洛阳世家的大臣顿时脸色一黑,他们对墨顿可没有什么好脸色。

    “微臣见过皇上,和诸位大臣。”墨顿摸着鼻子,无奈的上前向李世民和众臣行礼。

    李世民看了墨顿,冷哼一声,这才转头看着李泰和颜悦色道:“免礼吧!青雀你上奏说《括地志》有重大发现,今日朕就带着文武百官做个见证。”

    “定然不会让父皇失望!”李泰恭敬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跟着李泰来到了魏王宫中,众臣纷纷相随,而墨顿自觉跟到了群臣的后面。

    “墨小子,魏王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呀!”不知不觉中,程咬金退到墨顿身边小声的嘀咕道。

    墨顿隐晦的指了指脚上,程咬金顿时一头黑线,他自然指导李泰编写的是括地志,可是往地上指是什么意思。

    墨顿无奈俯首在程咬金耳边耳语一句,顿时让程咬金露出一脸的惊容。

    “当真!”程咬金惊声道。

    墨顿肯定的点了点头。

    程咬金倒吸一口凉气,不由的盯着最前方的李泰,不由喃喃自语道:“若是如此的话,恐怕今日的事情就大条了。”

    只见最前方的李泰,带领众人来到一大块满是贝壳的石头前,高声道:“儿臣编撰括地志,本是记载我大唐的大好河山,盛世之况,然而西征之时,墨祭酒的一次偶然发现吸引了儿臣的注意。”

    “就是这块石头?”李世民疑惑的看着石头上中的贝壳。

    李泰点了点头道:“不错,这就是贝壳梁的石头,相信在场的不少将军也都见到过。”

    程咬金顿时高声道:“不错,当初墨顿这小子挖石头的时候,老夫可是亲眼所见,这样的石头足足有数里之多。”

    不少武将纷纷点了点头,当初他们都在场,不过他们都是看个稀奇而已,并没有放在心上。没有想到今天竟然被魏王如此郑重的介绍,不由的慎重起来。

    “沙漠中竟然会有贝壳!”不少文官不由好奇的看着眼前的这个奇怪的石头,又这么多武将作证,众人自然相信其真实性,不由啧啧称奇。

    “众所周知只有水中,甚至是湖水边才会大量的贝类壳,所以在很多年前,青海之地定然是一片汪洋。”李泰直接将当日和墨顿讨论的结论抛出。

    众臣顿时一片哗然,就连李世民也不禁猛然眼睛睁大,对于这个结论他也是第一次听说。

    众人想要反驳,但是眼前实实在在的石头中的贝壳摆在面前,却是不争的事实,因为贝壳只能生活在水中。

    “所以,儿臣认为有一股力量不停的让青海之地上升,甚至吐蕃高原也是如此。”李泰肯定道。

    众臣纷纷默然,他们虽然心中不能接受,却不得不承认李泰所言的确有几分道理。

    李泰继续道:“同时孩儿也仔细将史书上所有发生地震的地点全部收集起来,结果发现却有了意外的发现。”

    李泰大手一挥,只见一个大唐地图赫然出现在众臣的面前,一个个历史记载的地震地点,形成一个地震带,半绕着青海之地和吐蕃高原。

    “地震!”

    众臣豁然一惊,不敢置信的看着李泰。

    魏征脸色阴沉道:“魏王殿下的意思是地龙翻身,造成的这沧海桑田。”

    李泰摇摇头道:“本王的意思是正是这沧海桑田才造就的地龙翻身,正是有股力量让青海之地不断上升,地下的岩石经不起这等力道断裂这才形成了的地震。

    李泰伸手一招,只见两个太监抬着一个巨大的豆腐,放到众臣的面前,随机在豆腐中插入几个长长的竹签,一一穿透,二人同时用力,只听怕的啪的一声,竹签从中折断,断裂处巨大的力道直接将豆腐顶出一个大窟窿。

    “这就是地震的模型原理。”李泰昂然道。

    百官最后的墨顿不由用诧异的眼神看向一旁聚精会神的李世民,这个原理他曾经在李世民面前展示过,如今却出现在李泰的手中,要是说没有了李世民的授意,打死他他都不信。

    不少文臣顿时心中一惊,李泰给他们展示的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实验,但是对他们来说却不亚于惊天霹雳,地震乃是如今天人感应最后一道壁垒,今日李泰所展示的一切,彻底让天人感应成为一个笑话,谈何提起制约皇权。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皇权的力量瞬间膨胀到了极致,儒家之前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一个笑话,这样一众文官如何能够接受这种局面。

    不少文官顿时愤愤的瞪着最后的缩在角落中的墨顿,若不是他连续拆穿天人感应的各种现象,儒家如何会有如此被动的局面。

    “一派胡言,几个小竹签一块豆腐就想解释地龙翻身,简直是一个笑话!”出人意料的是,李世民竟然突然出言呵斥李泰。

    李泰连忙请罪道:“此乃儿臣的一个猜测,还请诸位恕小子大胆。”

    “无妨,无妨,做学问本就大胆猜测,就算错了也无妨。”

    “魏王殿下如此年幼,如此好学,果然不凡。”

    ……………………

    一个个文臣顿时脸色变得和蔼和亲,一副孺子可教的眼神看着李泰,犹如看待一个勤奋好学的自家子侄一般。

    李世民这才脸色稍缓,教训道:“日后潜心向学,务必做到求真务实,去伪存真,做学问不可有丝毫的马虎,莫要再弄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

    “孩儿谨遵父皇之命!”李泰一脸恭谨道。

    满朝众臣无奈的看着这对父子一唱一和,虽然李世民亲自反驳了李泰的论证,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从此以后,他们对皇权的限制再也无能为力。

    不少人原本还想继续劝说郑充华之事,此刻默默的将自己心中的谏言全部忘掉,此刻再争论这些,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