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澹台明月!”
“我在松江前线!”
这是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七日清晨,‘金陵日报’、‘申报’等中国国内数得上号的大型报业集团于上午8时许开始售卖的早报头版头条的标题。
沉寂了快一周的‘澹台明月战地日记!’在四行仓库之战结束后,再度占据了中国各大城市民众的视野。
松江,中国版图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除了江南本地人,外省人极少知道还有这样一个地方存在。
但‘前线’二字,却是无比清晰的让人知道,那里,还是战场,事关淞沪。
“可能很多人想问我,松江在那里,为什么在之前的战地报道中从未出现过这个陌生的地名。
是的,这座位于淞沪西南的小城自从淞沪繁华都市崛起之后,就已经籍籍无名,如果您不是饱读诗书又或者长留于家乡,没听过这座小城的名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我相信,从今天,不,或许从昨日就已经开始,松江城,将注定会成为我们这个国家在这场战争中无法忘却的一个符号。
十万日军,两日前的这个时候,自金山卫海滩登陆上岸了,只要他们冲破金山县城和松江城的阻碍,他们的前方,就是一马平川,正在和二十余万日军主力对峙的大军的侧翼,将会被他们洞开。”
澹台明月的战报,坦诚而残酷的将淞沪大军主力遭遇的困境展现于民众眼前。
此时,已经没有什么动摇不动摇军心的了,自从11月5日日军在金山卫开始登陆,前线各步兵师已经陆续进入大撤退状态,日军十万大军正向侧翼凶猛袭来,虽然各级主官还是遮遮掩掩,但其实口口相传之下早已不是什么军事机密。
普通人可能对日军下的这一招棋没什么概念,沪西好歹还有五十万大军,就算多来十万日军,也不至于崩盘吧!
可在那些多少读过点书有几分见识的民众眼中,日本人这一招可就太毒了,任何阵地,都会将主要防御力量,无论从兵力还是工事构筑放于正面,侧翼往往都是薄弱环节。
而那些交错如蜘蛛网一般的战壕体系,是绝无可能在数日内构筑出的,所以,由金山卫登陆的这一股日军如果闯过松江,面对的就是没有多少侧翼防御系统的守军,以他们优势炮火,击穿侧翼阵地不过是时间问题。
到那时,数十万大军将会两面受敌,不败才是怪事。
中国各座大城内,不知有多少人看着报纸上坦诚至残酷的消息,面无人色。
那数十万大军,可是各省之精锐,或许正在看报纸的人,就有至亲好友在那即将全军覆没的战场之上,他们如何能不忧心呢?
湘南省首府的街头。
一个衣衫颇旧却浆洗的很干净发髻也梳弄的极为整洁的老妇人,拽住一名夹着报纸提着油漆桶正在急行奔走的一个年轻学生:“伢儿,他们都说报纸上在讲前线打仗的事儿,你能读给我听听吗?”
“娭毑!我这会儿正忙着呢!你看我手里提着啥?是要写宣传语号召有志青年投笔从戎保家卫国呢!你找别人行不行?”青年脸上露出些许不耐烦,但看在老妇人已经六十多岁的份上,言语中还算客气。
“再说了,你听了前线战事也没太大用,还平白多了些担心,不知道要比知道要好,你还是快回家吧!”
“知道你们忙!”听年轻人这么一说,老妇人眼中露出失望,却也没继续纠缠年轻人,紧紧攥着年轻人衣角的手艰难的松开,垂首向前,嘴里嘟囔着:“可是我的满伢子也在那边打仗,我能不担心吗?”
“等等,娭毑!”正打算离开的年轻人微微一愣,连忙几个大步追上。“您说您什么人也在那边打仗?”
“我的满伢子啊!”老妇人从怀里掏出一张黑白照片。“这是他年前托人捎回来的。”
照片中,一个面目敦厚的中年军人不苟言笑的正襟危坐,领章上的三颗金星提醒着年轻人,这是一名陆军上校。
年轻人肃然起敬!
不仅仅只是照片上的陆军上校,而是眼前衣着朴素的老妇人根本不像是一个团长母亲该有的模样。
“您儿子是团长啊!”
“是不是团长我不知道,我只听他托人传话回来说他要去什么‘虎’打仗!说日本鬼子来了,他要去把他们赶回去。”
“淞沪!”
“对,就是那个什么淞沪!”
“行,那我就给您念念今天的报纸,您儿子叫什么名字?是我们湘军那支部队的团长?”
所谓湘军,自然是湘南省的子弟兵,这是中国十数年来军阀混战的结果,只要军前面冠以省的名称,其基层军官和士兵组成百分之九十都是该省子弟。
老妇人居住在湘南省首府,他儿子是湘军,自然是理所当然的。
“那支部队,我不知道,我儿子叫张毅!”老妇人听到年轻人要给自己读报纸,眼里露出些许希冀。
自从小儿子上了战场,家里的两个儿子对战场上的事绝口不提,小儿媳妇人前不说,她却是知道她背后常以泪洗面,她知道,他们都是怕她忧心。
可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别说去跟人打仗拼命,就是儿子领军在外驻守,她一连数月见不到他的面,都会经常半夜里因为忧心而醒。
就算没人提及,她这个做娘亲的,又哪能会不忧心呢?
在家里坐着听不到任何关于战场的消息,她无事便在大街上晃悠,熟悉他家情况的左邻右舍估计也是得了叮嘱,只说好不说坏,可她不相信,打仗那有不死人的嘛!
眼前的伢儿,是随便大街上抓的,应该不会骗她吧!
老妇人有她的判断逻辑。
“澹台明月有幸,在车站遇上了自华北战场转战而来的67军,他们,将赶赴松江,以挡住十万日军的兵峰,替我沪西战场赢得足够重新布防的时间。
是的,他们全军,是我淞沪大军的希望,这一点,我们能明白,日本人也明白。
松江将会面临怎样的战场,稍微懂点军事常识的人,都明白。
但67军全军将士,没有迟疑,于车站前的旷野中誓师,就全军赶往松江城,迎接已经进入海滩登陆作战的日本大军。
在这里,我不得提一提那些在金山卫驻防的中国军人们,正是他们的舍命不退,替松江城替沪西替整个中国争取到了难得的十二小时。
其中,湘军62师377团上校团长......率全团死守金山县城至11月5日黄昏,最终全团仅余授命前往松江通报战况通信兵一人,其余诸人尽皆为国尽忠!”
念到此处,年轻人更咽了。
因为,该上校团长的名字,就叫张毅,而且,隶属湘军62军。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眼前这个忧心小儿子的老妇人,此生,再也不能再见他了。
“伢儿,你哭什么?”老妇人听到一个步兵团全部战死,手攥得紧紧的,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们团长叫什么?”
“娭毑!我们湘军的一个团,都战死了,身为湘南人,你说我能不哭吗?团长的名字报纸上没写,估计是军事机密吧!”年轻人拿手背狠狠擦干眼中涌出的泪花,慌忙解释。
“哦!”老妇人相信了。
虽然湘军的一个团全部战死是很令人忧伤的事,但对于此刻无比忧心儿子的老母亲来说,没有什么比听到儿子的消息更重要了。
或许,对于她来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11月6日晨,松江指挥部派出炮队,埋伏于黄浦江岸,炸伤日军炮艇三艘,全歼由炮艇登陆的400余日军!
11月6日午时1点,我松江骑兵营于黄浦江沿岸遭遇日军一股骑兵侦查中队,激战之后,全歼其少佐军官以下98人!
11月6日傍晚及晚间,抵达日军对我松江城周边阵地狂轰乱炸,我松江守军奋力反击,连续击退日军数轮进攻。
至凌晨三时,我守军一部,由南门而出,潜入日军阵地夜袭,歼灭日寇300余,并全身而退,可谓是大获全胜!”
眼里还噙着泪花的年轻人读起后面的战报,却是因为后面的连续获胜,声音越来越激昂!
听着他对胜利近乎咆哮式的嘶吼,周边围过来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人群不由自主的发出欢呼。
就连手里紧紧攥着儿子照片的老妇人,脸上都不由自主的浮出笑容。
对于她来说,杀死的日本人越多,她的儿子,就会越安全。
这一刻,她或许有些自私,但她是母亲!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