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兴汉室 > 第七十八章 传续之典

第七十八章 传续之典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

    赵岐精通《孟子》,对于《孟子》一书的理解,可谓天下无出其右者,即便是郑玄在这方面也不如他。只是《孟子》虽是儒家典籍之一,却不属于当世的主流经学,只是‘辅经’。皇帝将《孟子》归纳入正经之列,除了个人兴趣,以及《孟子》的价值类比《论语》以外,恐怕还有对赵岐自身才华的赏识。

    想到自己呕心沥血所作的《孟子章句》终于要有用武之地,赵岐便只觉心潮澎湃,他这一生孜孜以求、希望《孟子》一书能发扬光大的理想马上就要实现了!

    “此书既成,可为百代之典,却不知定为何名?还望陛下昭示。”赵岐问道。

    这个问题皇帝早已想过,他打算照搬南宋朱熹的那部影响后世六百年的着作名称,留个寓意:“既是十三经的综合,那就叫《钦定十三经章句正义》吧,可以简称《钦定正义》或《十三经正义》。书成之后,不仅要镌刻石经,立于太学,还要印刷成册,刊发天下,要使诸求学士子,皆以此为范。”

    正义,有明正大义、根本之义的意思,是经书的注释体制之一。再加上‘钦定’两个字,足以表现这部书的学术价值与思想地位。

    在座之中不仅是赵岐情难自抑,就连为《欧阳尚书》作注解传家的桓典、杨彪,学究五经的蔡邕、以及各有家传的荀悦、崔烈等人都在暗地里畅想着不远的将来,这部融合了他们各家注释的着作编成以后,全天下的人都将以他们的注释为标准解读经书,他们将为天下士人之师范——还有什么是比这个更能打动人心的?

    只是皇帝统合十三经、并加以校注的想法,说得好听是博采众长,不好听就是一锅烩。不仅是要编出来,还要将其编好,至少要获得绝大多数士人的认可,可谓是搞好了流芳百代,光是这个功绩就足称‘文治’,搞差了就会贻笑大方,连带着他们也会被后人讥笑。

    杨彪暗自吃惊于皇帝的野心,忍不住开口道:“古今二经对立已久,各家皆有传典,譬如《易》有《京氏》、《费氏》;《书》有《欧阳》、《古文》;《诗》也有《鲁诗》、《毛诗》之分,更不用说三家《春秋》,颇多繁杂、彼此互异。要将其融为一体,采取精华,非得十数年之功不可,仓促为之,不仅有失朝廷颜面,也会引起天下人非议啊。”

    “所以,这才有劳诸公了啊。”皇帝郑重其事的说道,语气里带着蛊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正是我辈要做的事么?如若畏难而不前,愚公何能移山?”

    这句话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饶是在座诸人皆为饱读经书的宿儒,人老成精,听到这话后也一个个愣怔着不动。这句话准确有力的说中了所有士子的内心,他们一开始研读经书,除了弘扬家学以外,何尝不是抱着这‘四为’的初心!素来冷面寡言的桓典更是鼻头一酸,眼泪在眼眶里不住地打转。

    “愚臣不知陛下有此雄心,妄发浅见,实在愧甚!”杨彪移席而起,走到中庭叩拜道。

    皇帝紧跟着站起,继续慷慨陈词道:“夸父追日影而死,是不自量力乎?人生在世,不过百年,他是用百年之命,逐永恒之道。人岂能尽知天地之‘道’?无非是做愚公,一代一代的研习,以冀无限的接近‘道’。”

    “臣岐不才,愿为愚公,以逐‘道’之所在,为后世遗留典籍,传扬经学!”赵岐当即表态道,他已行将就木,尚且盼着的也就只有汉室中兴与一生所学无人继承,如今汉室有皇帝,不愁不能中兴,所以他就打算将心思全部放在发扬所学上去了。

    挑起了众人的一腔热忱,接下来要做的申明主旨了,作为一个后世人,皇帝最是明白统一思想、掌握最高意识形态对于统治者来说是何等重要,如果说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与班固的《白虎通义》是各自用阴阳、谶纬学说解释了西汉、东汉两朝何以立世的合法性、正统性问题,那么皇帝这次要编撰的着作就是要联系结合前两部书,用以解释两个基本问题。

    为何是汉家天子刘氏统御四海、治理兆民;汉家天子刘氏要如何统御四海、治理兆民。

    这两个基本问题若是解释不好,汉室的统治就如沙上筑塔,摇摇欲坠。

    皇帝所提出的要求在众人的意料之中,本来汉室建国四百年,在皇帝手上三兴之后,汉室统御天下的理念将根深蒂固,他们只需要如董仲舒与班固那样,将天子神化,为汉室找寻一个理论基础罢了。只是,他们没想到皇帝会不放心于将此事全权托付给他们——

    “考证十三部经,删繁就简、重新注释,不仅是劳烦诸公,我也会在一旁全程参与。”皇帝认真的说着,全然不像是虚辞客套,反倒是深思熟虑后所做的决定:“每编成一篇一章,皆要呈与我看,若有纰漏之处,我也好及时圈出更改。”

    这不仅是加大了难度,而且还给这些想往里面添加私货的人们心头加了道锁。

    众人敏锐的意识到,恐怕像是皇帝所提出的‘学以致用’、‘格物致知’等新解,在这部着作中所占的篇幅定然不在少数。只是这样一来,皇帝就要直接参与注释十三经,放眼前代帝王,即便是通习经学的光武、孝章皇帝,也没有那么大的自信敢说为经书作注解。皇帝如今才十四岁不到,经书也不知过了一遍没有,就想着注释解读经书了?这不仅是从未有过的事,而且很可能会降低着作的信服力!

    杨彪、蔡邕尚且有所顾忌,郑玄倒是不管不顾,直截了当的问道:“陛下也要注经?”

    这句话一点也不委婉,很容易被解读出鄙夷与轻蔑的感情,但皇帝不以为忤,坦然自若的说道:“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殊为不可!”

    六经是指最基本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本古经,每个人对于经书的解释都不相同,他们其实也并不是真的在解释经书的原意,只不过是在借着注释经书,来阐发自己个人的思想与见解。至于六经真正的原意是什么,已不在人们所考虑的范围之内了。

    皇帝这番话不仅很好的解释了自己要注释经书的原因,更是将自己的用意上升到一个哲学层面,即六经影响了他的思想观念,他反过来再影响六经、使其在不同的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如此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进步。

    能说出这句话来的人,已经算是一只脚踏入注释经典的门槛了,何况对方还是天子。

    想起天子亲政以来的种种事迹,浑然不似这个年龄的孩童该有的智谋学识,或许这世上真有生而知之者。

    就在众人思索着如何在同意皇帝参与注释的前提下、防止皇帝随意曲解经义的时候,郑玄不依不挠的说道:“陛下欲为圣人耶?”

    场面一时沉默,均吃惊于郑玄的口无遮拦,同时也隐隐期待于皇帝的回答。

    皇帝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反而重新坐了下来,把背往身后加了绨锦的玉制凭几上一靠,轻笑着反问道:“却不知天子与圣人孰大?”

    郑玄同样回避了这个敏感的问题,而况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了,深觉故友卢植看准了人,自己来对了地方。此时他再无顾虑,稽首拜倒,恳切真挚的说道:“太中大夫臣玄叩见陛下,愿陛下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