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十六章 敲定

第十六章 敲定

    “你个碎怂!”

    就在马得宝犹疑不决时,李大有忽然给了自家儿子一巴掌,帮他解了围。

    “开啥开?要是开坏了,你能赔得起吗?”

    李大有到底是成年人,心中的计较自然多了一些,以己度人,如果这台拖拉机是他买的,他一定宝贝的不行,别说是借给别人开了,就是旁人摸了摸,他心里也会膈应。

    突然被来了这么一下,水旺只觉得非常委屈。

    “爸,你打额干嘛?”

    “你这个碎怂就是欠揍!这东西是你能玩得转的吗,额看就是把你论斤卖了,也赶不上零头钱1”

    说着说着,李大有就撸起了袖子,准备好好‘教训’一下不懂事的儿子。

    言谈间,李杰也走了过来,一把伸手拦住了李大有。

    “你想干啥?干啥打孩子?”

    李大有今天被这台拖拉机刺激的不轻,气呼呼的说道。

    “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

    李杰呵呵一笑:“好,那你打吧,不过额提醒你一句,可别把孩子打坏了,得宝和水旺两孩子年轻又聪明,学东西也快,本来额就打算,让他们学着开,给额们开荒哩,要是被你打坏了,到时候耽误了开荒,你就准备被大家的吐沫星子给淹死吧?”

    “你说啥?”李大有张着嘴巴,惊讶道:“你说这机器是给额们开荒用的?”

    李杰反问道:“不然呢?额一家用?那额得开多少地?”

    李大有仍旧有些不信,将信将疑的看了李杰一眼。

    “真的是给额们一起用的?”

    “……”

    李杰懒得继续和李大有说话,直接转身离开了现场。

    “喊水,喊水,你别走,别走啊。”

    李大有一看立马急眼了,忙不迭的追了上去,一边跑一边喊着。

    “额错了,额不会说话。”

    其他人一瞧,顿时就乐了,现场又是一片欢声笑语,就连李大有的儿子水旺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

    这一刻,众人对于未来充满了希望。

    遥想上一次吊庄时,他们还得用锄头开荒,用人力去拉土肥地。

    随着这台28型东方红拖拉机的到来,先前的问题全都迎刃而解,涌泉村村民们心中的焦虑顿时消去了大半。

    有了这台机器,开荒可省了不少功夫,他们再也不用拿着锄头去翻这块硬邦邦的地了,而且这台拖拉机还带着翻斗,他们再也不用推着平板车跑个几十里地拉土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杰带领着村民们热火朝天的开始开荒,这一片不大的安置点顿时变成了一个小工地,平地的平地,挑水的挑水,拉货的拉货,盖房子的盖房子,做饭的做饭。

    伴随着拖拉机的轰鸣声,安置点的建设犹如装上了一台动力强劲的发动机,几乎是一天一个变化。

    就在李杰他们建设新家园的时候,远在几百公里之外的张树成,也在积极地行动着。

    他刚一回到海吉县,就立马找到了分管吊庄移民工作的杨县长,将之前的想法和盘托出。

    杨县长虽说是一名女性,但是却不缺魄力,在听到张树成建议树立典型时,当即拍板决定,支持这一想法。

    督促她作出的决定的是一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一个令人信服的榜样,胜过费尽口舌的说教!

    而塞罕坝无疑是一个非常鲜活的榜样,杨县长向来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在作出决定的当天,她便找到了上级领导汇报了这一建议。

    吊庄移民是省里带头推动的扶贫政策,也是海吉县最近几年的头等大事,各级领导都非常关注移民工作的进展,同时,这个提议也非常契合眼下的情况。

    因此,该提议很快就呈上省里领导的桌头。

    仅仅两天时间,经过两轮探讨会后,上级领导便通过林业部联系到了塞罕坝机械林场,提出了将塞罕坝榜样,借此激励吊庄户的建议。

    为了防止塞罕坝方面不知道‘吊庄’的意思,宁省方面花费了相当长的篇幅来介绍什么是吊庄,以及吊庄移民的重要性。

    塞罕坝机械林场得知宁省方面的意思,在任的领导们几乎一致同意了这一提案,毕竟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被人当做典型了,以前在林业部部内,他们就当过很多次典型,反正当一次也是当,当两次也是当。

    这事,他们早就熟悉了。

    经过几次电话联系,双方迅速敲定了这一事宜。

    期间,宁省方面还提出了一个请求,他们希望塞罕坝机械林场这边可以派一个团队到宁省那边去,一来是宣传一下先进事迹,二来是希望塞罕坝林场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比如,提供一些耐旱的树种以及草种之类的。

    塞罕坝这边刚开始并没有一口答应下来,毕竟宁省那边太远了,后来也不知道是谁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一位林场退休的老领导冯程。(冯程,出自最美的青春,也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视剧,没看过的可以看一看,很令人感动)

    冯程在了解了宁省吊庄户的遇到的困难时,不禁回想起他刚刚上坝的那段时光,作为最早上坝的人之一,他几乎将自己的一辈子都奉献给了林场,而且他还是‘全光育苗’的提出者,对于塞罕坝造林工作有着突出贡献。

    林场现任的领导们,很多都是他的小辈。

    老领导一发话,林场迅速回复了宁省,将他们的决议告诉了宁省,他们会在半个月内派遣一支团队前往宁省,其中带队的还是最早上坝的老领导。

    塞罕坝这边之所以选定冯程作为带队人,并不是现任领导拍板的,而是冯程自己要求的,作为塞罕坝第一代造林人,没有人比他更懂塞罕坝的历史,也没有人比他更懂塞罕坝精神。

    冯程想去宁省,也不是为了扬名,而是真心想帮一帮远在宁省的吊庄户们。

    作为老一辈人,冯程知道脱贫的不易,在他刚刚上坝那一会,由于毫无节制的滥采滥发,塞罕坝也是一片荒芜,坝上的人也很穷,穷的连媳妇都娶不起。

    那种滋味,他是深有体会的。

    他去宁省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自己老了,没法继续为林场做贡献了,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其他地方发挥一下余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