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山包上的官员众多,有宿迁知县王芳年,县丞于锡浦,主簿钟安龄。
又有沭阳知县刘士璟,县丞韩景存,主簿陈能,驻宿迁宿桃同知刘灼,驻宿迁归仁堤同知李子固等等。
这内中除了宿迁本地的官员,余者多跟此次的“拦马河”工程没有关系,然总督大驾光临,这机会何等难得?
没有借口,也要找到借口。
比如沭阳当地的官员,就认为“拦马河”挖通后,湖水注入侍邱湖不错,但侍邱湖也有河道通境内的桑墟湖与硕项湖,那就跟县务扯到一起了。
他们也有了借口,就在知县刘士璟的带领下,急速赶到漕运总督史可法的身边忙活。
早前杨河拜见,众人事不关己,只饶有兴趣的站到一旁观看,特别沭阳知县刘士璟,更若有所思的对杨河上下看了又看。
但谈到各地乡勇之事,众人就来了精神,特别谈到宿迁这边,史可法还没说话,宿迁县主簿钟安龄就坐不住了。
他出来道:“自然不是。”
他说道:“乡兵之事,早有定例,各州各县,皆归本地管辖。杨练总若想联合二地乡兵,可先禀报苏州尊,再与王县尊与下官商榷。岂能冒冒失失,随便插手本县之事?”
钟安龄眼神有些阴冷,说话时还带着一些刺。
他在宿迁县主管河防,兼任练总,此时出来,面色就有些不豫。
他看着杨河,阴冷中还有嫉妒。
不错,就是嫉妒,想他钟安龄寒窗苦读多年,最后中了举,但几十年过去了,他成为老举人,快五十岁的年纪,仍然在九品的官位上打转,这辈子显然也只是九品。
而对面的小子,区区秀才一个,举人都不是,又乳臭未干,家都没结,儿子没有一个,现在就是七品的官位,还前途无量。
每每思之,嫉妒与不甘之意,就如毒蛇般撕咬他的内心。
早前事不关己,嫉妒归嫉妒,他还默默站在一旁忍受,现在这厮还想插手自己的权务,是可忍,孰不可忍!
虽然练总这活钟安龄干不好,但不代表他就可接受旁人将他权力夺走了。
于是他就站出来了。
史可法眉头微皱,钟安龄的语气让他不舒服,虽说他说得也是在理。
只是他为官多年,生平接触最多就是这样的官员,办事无能,争权夺利却是热切,心中更觉官场的幕气,对钟安龄就有些不喜。
他对杨河道:“慎言,若二地联合,你有何见解?”
杨河看了钟安龄一眼,说道:“督臣,战场之事,最是瞬息万变,贼来去如风,若各方商榷下来,恐怕贼寇人影都看不到。宿迁乡兵不归下官直接指挥,下官就无能为力。宿迁之事,唯有钟练总自己想办法解决了。”
钟安龄心中一急,他是贪恋权位,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对那些贼寇无能为力啊。
也因为此事,县尊已经责怪他多次,再这样下去,恐怕自己的官位也难保。
他就道:“杨练总岂能如此推卸责任?你兵马强壮,几次大败流贼,就这样忍心看临县遭殃?难道你饱读圣贤诗书,就没有一点点的为国为民之心?”
杨河被他气乐了:“要想马跑得快,又不给马吃草,世间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你不是认为自己很行吗?你上啊。”
钟安龄理所当然道:“军务这点上,下官确实不如杨练总,若打起来,恐怕会折损兵马,徒劳死伤宿迁县的子弟儿郎。所以,还是要杨练总站出来……”
杨河爆发了:“为何我打仗能赢,你就输?你真是个废物,你怎么不去死?”
杨河厉声喝道,手指指着钟安龄的鼻子,就对着他怒斥。
山包上鸦雀无声,众人都惊得呆了,连史可法都惊讶的看着杨河,第一次认识他一样。
钟安龄浑身颤抖,全身哆嗦:“丧心病狂,真真是丧心病狂。人言你杨河跋扈,霸道专权,对上官不敬,对同僚不恭,还私吞战利品等等,下官还不信,现在信了。”
他哆嗦着,神情非常委屈的样子,似乎作为“前辈”官员,被后辈如此辱骂,心若死灰,泪眼朦胧。
但语气中,又有恶毒的反击,似乎欲触动总督的心弦,让他认为此人骄横跋扈,咄咄逼人,不可重用。
护漕防河总兵戴国柱与参将古道行互视一眼,这种文人间的撕咬真是让人看得津津有味,事不关己,他们乐得在旁看好戏。
同时杨河突然发怒,也让二人心下一惊,早前这年轻练总温文尔雅的样子,转眼就锋利如刀,似乎一言不和,就要血溅五步,看来这年轻人不好惹啊。
旁边众官员也是皱起眉头,对杨河有些不喜,如钟主簿所言,此人确实跋扈了。
怎么说钟安龄也是前辈,老资格的官员,你杨河区区生员,仗着能打点仗,就如此不将众人放在眼里?以后若作为同僚,又该如何与你相处?你做上司,大伙不更惨了?
史可法身后众幕僚倒很有兴趣看着,特别那些年轻的幕员,眼中闪动着兴奋的光。
一些年轻幕员眼中,甚至有着崇拜的神色。
对这些幕气若僵尸似的官员,他们每每痛恨又无可奈何。
此时杨练总痛快责之,直接让他们去死,他们心中亦感觉痛快。
同时众人听到“战利品”一词,皆是心中一动。
杨河扫了一眼,众人神色,皆历历在目,其实刚才的爆发,一方面是愤怒,一方面也是他有意为之。
后世作为商人,他明白什么叫利益最大化,也明白什么叫表演。
他就是要给人一个印象,他勇于进取,能力突出,同时气势甚锐,给人没什么城府的感觉,让很多人恼怒同时放下戒心。
毕竟世人普遍认为官场老油条比较难对付,这样有些跋扈的年轻人还是容易应付的。
这个形象也比较适合他,年轻人就要有年轻人的样子,毕竟他“今年”才十九岁,哪能饱经沧桑跟七老八十似的?
他也要给世人一个印象,他不是好说话的人,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欺负拿捏的,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不论这时代或是后世都有一个铁律,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这种劣根性,古今中外都不会改变。
乱世之中,他杨河也不需要别人爱他,只需别人怕他。
如此,众多不必要麻烦少了,也让真正有需要的人,愿意合作的人前来合作。
他就看着钟安龄怒声道:“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我杨河练兵来确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几次大捷,斩杀的流贼一次比一次多,高县尊与苏州尊每每喜上眉梢。但是,不代表我就可以任人驱使,干那些份外的活!”
他不动声色给自己打了下广告,吹了下功劳,继续怒声道:“至于一些缴获战利品,不错,各方分润后,余下我吃了!那又如何?我等提着脑袋与流贼搏战,区区缴获,吃不得吗?”
他怒声道:“打了胜仗,将士们要赏赐,平时他们的工食银每月只有五钱,知道五钱能干什么?现在米价一石都要二两多!不吃缴获,将士们吃西北风吗?”
钟安龄涨红了脸,指着杨河道:“你……你……”
旁边各人陷入沉思,如此说来,杨练总也很不容易。
同时各人心中一动,这杨河虽有些跋扈,但也情有可原,毕竟年轻嘛。
而且他打仗犀利,每每传来捷报,自己若有这样的属下,那就躺着领功劳了。
这样看来,也是利大于弊。
总兵戴国柱与参将古道行瞟了钟安龄一眼,战后缴获归得胜将士所有,这是各地的规矩,姓钟的提这个事,居心叵测啊。
最后杨河道:“为将士口粮着想,本官虽有收获,还大部分投入到开垦荒地中去。如此一片忠贞为国之心,还饱受指责,这指责之人都是瞎了眼了,该被天打雷劈才是。”
旁边众人神情各异,钟安龄更是面皮青紫。
事态急转直下,似乎众人对他的同情没了,自己白被骂了?
史可法也奇道:“慎言,你还开垦荒地?”
杨河道:“回督臣,是的,下官居于大河的北岸,沿岸处颇有一些荒地。下官就让将士开垦田地,并与高县尊言过,他也非常支持,开垦的田亩,三年不纳子粒。待到邳州去,下官同样准备开垦荒地,减少州城仓房的口粮负担。也希望得到州尊的支持,三五年内,让将士的田亩不纳子粒,给他们修生养息的机会。”
史可法道:“这是应有之意。”
他非常欣慰:“难为你了。”
大明一向对军民开垦荒地非常支持,如三年五年不收税,或三年大熟后,仅每顷土地征收少许的牛具银,甚至很多地方蠲免税粮十年以上。
当然,政策归政策,百姓开垦荒地容易,但在户房立田契就很难,除非给内中的吏员足够的好处。
又经常朝令夕改,或上任官员调走,接下来的官员不管不顾,就对百姓开垦的田亩征税,或官绅豪强转嫁,将自己应纳的税粮转派到这些百姓头上去。
淮安府一片土质本来就不好,水旱灾频繁,就算开荒后,往往第一年颗粒无收,第二年少量收成,第三年勉强有些收获。
如果被征税了,或是被转嫁了,入不敷出,不是等于白干了?吃力不讨好?
百姓开垦土地是为了收获,不是为了倒贴,各种原因下来,就造成他们不愿意开垦荒地。
不过至少名目上,各地官府是鼓励军民百姓开垦荒地的。
所以对杨河主动减轻官府负担的行为,史可法是欣慰的。
而对杨河来说,他只要拖个三年就行,五年更好,就算到时出一些银子也无妨。以正税言,整个淮安府的夏税秋粮还不到四十万石粮,换成银子更少。
而他开垦荒地,暂时也不会与利益集团发生冲突,毕竟此时大明别的不多,就是荒地多。
不说眼下整个河南,或南直凤阳府、庐州府等地,各类天灾人祸后,又流寇肆虐,已经快成焦土废墟了,膏腴上亩成为榛荒,千里无人烟。
就是别的地方,如新任保定巡抚徐标进京入对时,就对皇帝言,他从江淮北上,途经数千里,往往走了几天几夜,路上就没有遇到过一个耕田的人。
处处鸡犬无音,蓬蒿满路,物力已尽,皇上几乎没有人民,没有土地了。
所以对杨河来说,此时他不缺乏土地,只缺人口,缺开垦的银两与口粮。
……
到这时候,任谁都可以看出史督臣对杨练总的喜爱与维护,宿迁知县王芳年咳嗽一声,就出来道:“其实下官以为,只要杨大人事后通报,又苏州尊赞同,宿迁乡兵归州里指挥未尝不可。”
钟安龄不可思议的看着王芳年,他出来干扰,后面未尝没有王芳年的授意。
但现在这姓王的轻轻将自己摘出去,给督臣与姓杨的留下良好的印象,自己沦为恶人?
一时他有些悲凉与沮丧,难道自己真的老了?
果然史可法很高兴,赞许道:“王知县此才是真正实心办事之人,本督也听过你,在治水河防方面颇为得力。”
王知县躬身道:“在读书方面,下官不敢与督臣相比,然下官也读过圣贤书,‘国事为重’四字,下官一日不敢或忘。”
钟安龄一股热血直冲脑头,“无耻”二字差点冲出咽喉,又生生咽了回去,只涨得一张脸更是青紫之极。
史可法心神轻松了许多,他一直在考虑让杨河节制睢宁与宿迁二县乡兵,更好防范青山残贼对邳州境的骚扰,眼下这目标总算达成了。
而他行事力求八方妥贴,很少直接下命令,与各官也是商榷为主,此时能达成这个目标,心中喜悦。
只是州境内的属县都有如此纷争,若海州的乡兵也归杨河节制,不知会闹出什么风云,看来这事还必须更稳妥协调才是。
而杨河留给他的印象,确实是个做事的人,雷厉风行,不若那些和稀泥的庸官,这样的年轻人,是他需要的。
只是可能年轻的缘故,又或许他逃难时的经历,性情太烈了些,这钢过易折,需要多加保护。
看来邳海练总这事,还是待自己各方协调好吧,特别如何节制的问题,否则以这杨河的性子,各州县官场都会被他闹得不可开交。
史可法又与杨河谈了些事,杨河趁机向他要求些钱粮盔甲兵器等方面的支持。
最后各方面事情告一段落,史可法诸事繁多,接见杨河只是一,目前的“拦马河”工程才是重点。
他与各官继续商议河务,间中心血来潮,还问了问杨河对河防的看法。
杨河道:“黄河运道紧临骆马湖,此湖为黄河夺泗后的泛滥之地,又有沂、泗、沐诸水交汇,虽可济运水道,然每遇洪水,便会冲毁湖边运道,开河泄湖,实为必要。”
他说道:“然下官以为,虽拦马河开,湖水注入侍丘湖,又经河道入硕项等湖,光光如此,恐怕不足。最好再挖河道,入沐河等地,如此骆马湖水排泄会更为得力。”
他说道:“就算如此,最终还是治标不治本,下官觉得最好还是河漕彻底分开,若泇运河那样。”
史可法微微笑着,旁边众人有人惊异,有人赞许,也有人不以为然。
不是没人想到多开河道,或是河漕彻底分开,只是钱粮在哪?
这么浩大的工程,需要多少民夫,多少银两,多少口粮?
地方与京中的库房,又支撑得起吗?
所以这姓杨的说的都是废话。
杨河也看到有人不以为然,特别两个管河同知,他倒不以为意。
他说这话,只为了给史可法留下这方面的印象罢了。
上位者对属下的印象很重要,他认为你只能干知县,你就是一辈子的知县。
他认为你有能力干知州,甚至知府巡抚,你就有升迁的可能。
杨河就要给史可法这个印象,不单军事,民政方面,自己也不是不懂。
这样未来有相关的位子时,他或许就会考虑到自己了。
最后看看时日,杨河告辞,今日拜见他还是比较满意的,自己烈日炎炎从邳州赶来,还是有收获的。
史可法今日会留在工棚,他幕僚阎尔梅就笑道:“让学生来送送杨练总。”
……
看着杨河与他麾下离去的背影,史可法站在山包上久久不语。
这年轻人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还有一种……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而他往河道工地巡视的路上,幕僚姚康再次劝他,趁这个机会,水到渠成,让杨河就任邳海练总。
甚至他认为,胆子可以再大些,当这是一个试验与一条思路,慢慢让杨河掌管淮安府的乡兵,看看能否为大明练就一只犀利的军队。
他认为官兵不堪用,乡兵可用,但只是一州一县的分布,各自为政,力量不集中,若集中乡兵的力量,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局势。
当然,为免物议,乡兵先可不出府,或是不出省,然这样也可以调动诸州县之力。
有人专门指挥管理,亦可避免各地方官敷衍了事。
他说道:“武夫不知恩义,若左良玉、刘泽清辈比比皆是。我大明不是没有文武双全的士子,便如状元公沈坤,眼下的杨河等等,又何妨胆子大些,让他们掌兵练兵?未来练出强军,亦可让各地引以为例。”
史可法犹豫,姚康大声苦劝:“大明形势危如累卵,此关头相公切不可因循守旧,犹豫不决,这是一个良机啊。”
良久史可法叹道:“只恐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事情一步步来吧,否则杨河落得沈坤的下场,那就可惜了。”
姚康冷淡道:“大丈夫行事,当敢为天下先,区区一个秀才罢了,他若因此而死,也算死得其所。”
虽烈日下,但听了姚康的话,史可法仍是心中一寒,只是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