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外喊杀喧天,吴军的弓箭手、弩机营不断向城头发射,掩护潮水一般架着云梯甲士攀登上城。
不得不说,吴军训练有素,挑选精锐攻城,实力占优,比南汉军队士气高,战斗力强,很快顺着特殊云梯,不断高攀上去。
在电视剧当中云梯往往是十分简陋的,就是一个简单梯子。其实云梯在古代是攀越城墙工程的大型战争器械,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梯子,而是一个下面带有轮子可以推动行驶,同时配有防钝绞车,抓钩等器具,有的甚至还带有滑轮升降装置。
同时由于云梯的主体采用了固定式装置,简化了架梯程序,缩短了架梯子的时间。军队在攻城的时候只需要将主体停靠在城下,然后再在主体上架上副梯,就可以顺墙而上了。
这云梯可是鲁班大师的一个重要发明,但是即便如此,攀登云梯还是比较危险的。第一个爬上云梯的人有很大的几率成为炮灰。那么为什么还总有人愿意第一个爬上城墙呢?答案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第一个登上城墙的人受到的赏赐是你难以想象的。
第一个登上城墙在古代的军事术语当中被称为先登,捷足先登的意思,而先登也被称为首功,他的赏赐甚至超过了斩将夺旗。
只要登上去,还能活着,那就会被提拔奖赏,即便战死了,也会有丰厚的抚恤金给家人。
除了登梯作战,古代还有更加暴力的攻城战车。最基本的攻城战车就是冲车,冲车就是把一根大圆木装在车架上,由士兵推到门口冲撞城门。不远处还有投石机,不断往城头投放石块和火球,给城头造成威胁。
在复杂的攻城配合下,贺州如同风雨飘摇的小舟,岌岌可危。
但南汉守军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利用抛石、弩箭、滚木、擂石反击着,不断有攀援到一半的吴军将士中箭坠下城头,有人摔入护城河中,不一会城墙下的水面浮漂着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尸体,血染河水。
潘美对攻城很有经验,并没有一直保持强攻,而是有他设计的节奏,有猛攻,也有松弛,一波接替一波,轮换攻城的小队,这样给伤员一定的补充时间。
苏宸看到这一幕,微微点头,对潘美用兵还是认可的。
其实,苏宸还有杀手锏没有拿出来,就是黑火药,那是苏宸研究的秘密武器,不过,他要对付宋军时候使用,而且要在关键战役使用,不能提前暴露,否则,很快黑火药就不是秘密了。
对付南汉,苏宸不想投机取巧,因为有练兵的想法,如果连腐朽不堪的南汉军队都不能轻易战胜,日后对付宋军,岂不是更加艰难。
战争某一次战役可以取巧,但是,两个大国之战,打的就是战略和战术的配合,阳谋与阴谋的结合,不单纯是某一个武器所能改变,需要长久作战,真正的实力抗衡。
“杀啊!”
吴军继续进攻,从早晨已经打到了下午,轮换了四轮上去,每次一万人,左路军和右路军都已经尝试过攻城,但是,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攻克。
苏宸下令,暂时退兵,进行围城,三面合围,留下一个东城门没有堵住,是为了给城内百姓一条生路。
没有完全围城,相当于“网开一面”,这样可以瓦解城内的军心,让百姓多逃亡,就会减少在城内的百姓协助,也让守军将士没有必死之心。
不过,在东城门外,并非完全没有布置,苏宸派人设了一支伏兵,这是为了阻截斥候来回传送情报,以及阻击援军而用,围城打援就是这个意思。
“收兵扎营,明日继续攻城!”苏宸下了军令,大军后撤三里,挑选好了位置,安营扎寨。
苏宸又拍了一些弓箭手,朝着城内射去没有箭头的箭矢,上面帮着劝降书,陈列了南汉皇帝的荒淫无道,朝廷腐朽不堪,不值得效命。吴军南下,是为了替天行道,解决南汉百姓云云。
这种心理战,也会有一定用处,被城内巡街的卫队捡到,百姓捡到,都会认真翻看,议论纷纷。
“吴军真的是来解救我们汉国百姓的?”
“有可能,听说这次领兵的统帅,就是江左苏郎,他文武双全,特别是他的,我很愿意读!”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也很爱看,真不想跟江作苏郎为敌啊,我是他的书迷!”
有的士兵说出了无奈,他很喜欢苏宸写的那些武侠,算是“武侠苏迷”,如今偶像带兵来攻城,他们有些犹豫。
“等等看吧,反正我们也守不住多久!”
城内的士兵,其实并不看好。
次日,苏宸亲临前线,指挥若定,三路大军犹如三条巨龙,从南北西三面城池同时腾起,向敌军发起了更为猛烈的攻势。
“咚咚咚!”
战鼓之声响彻天际,厮杀之声震天动地,箭矢如雨点般倾泻而下,覆盖了整个城池。
贺州刺史陈守忠站在城头,满脸愁容,望着那如潮水般汹涌的吴军,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无奈与无助。他深知,面对如此凶悍的敌人,守城之路将异常艰难。
“刺史大人,您看,今日的攻城之势更为凶猛了。”都虞候夏侯湳站在陈守忠身旁,忧虑地说道,“而我们的士兵,经过一晚上的消耗,士气已经大不如前了。”
陈守忠闻言,深深地叹了口气,感慨道:“不错,照这个势头下去,我们恐怕很难再扛住多久了。”
一个时辰悄然流逝,城头上已出现了吴军士卒的身影,他们正与南汉军进行着短兵相接、肉搏拼杀的惨烈战斗。
“城池要破了!”这一声呼喊,如同惊雷般在城头上空炸响,预示着局势的危急。
“吴军威武!”吴军士卒们看到袍泽们英勇地登上城头,士气大振,纷纷呼喊助威。云梯和耧车上的士兵更是兴奋异常,他们如同猛虎下山,奋不顾身地扑向城头。
渐渐地,吴军的攻势愈发猛烈,他们开始压制住城头上的南汉军,局势对南汉军愈发不利。
“刺史,大事不好,我们得赶紧突围出去,从东城门撤走!”都虞候夏侯湳急匆匆地赶来,向刺史陈守忠紧急汇报。
陈守忠望着城头上激烈的战斗,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沉重。他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他点了点头,决定撤走,不再与贺州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