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大人,得加钱 > 第三百四十八章 贾总理

第三百四十八章 贾总理

    山东刁民起事造大清的反,刑部是中央政府第一个做出应急反应的。

    议政大臣、刑部满尚书英廉,军机大臣、刑部侍郎袁守侗双双上书,提请于《大清律》增定“聚众结盟罪。”

    经刑部诸多专家审议核定,凡汉人异姓者,但有歃血订盟,焚表结拜弟兄的,不问缘由、不问人数,皆照谋叛未行律,为首者绞监候,为从者减一等;

    聚众至二十人以上,为首绞立决,为从者发云贵、两广极边烟瘴地方充军。

    专家补充意见,哪怕没有歃血盟誓焚表事情,仅按年龄大小排序结拜的,为首者也处绞监侯,从者减一等。

    也就是有二三汉人,彼此间没有亲族关系,平日管某为张大哥,管某为韩二哥,管某为王三弟的,就是有反对大清的嫌疑,地方一定要加以收监,报请刑部,可抓可不抓的一定要抓,可杀可不杀的一定要杀。

    “惟有依律行事,依法行事,才能彻底杜绝汉人谋逆事。”

    为了配合刑部新出炉的罪例,礼部也奏请全国范围查抄禁毁《水浒传》,删改《三国演义》刘关张桃园结义剧情,因此段剧情与聚众结盟罪视同,恐为刁民学习。

    “此纠枉过正乎?”

    乾隆同意禁毁《水浒传》,但对删除《三国演义》抱留意见,因为桃园结义是这本书的基础,由此发展若干剧情,且此书为大清军事教材,大清能得中国赖此书一半功劳,妄加删改,是否不当?

    命军机处再议。

    军机处核议结果,汉人平民识字者不多,百人之中识字者一二,故有关结拜之事多由民间说书人传播,因此不必删改书籍,令地方整顿说书人及相关戏剧,勿使不为心怀不轨者学去即可。

    乾隆批示:“知道了,着办。”

    清河县。

    一场由中央军领队大臣、少将参议贾佳世凯号召发起的,各兵种联席会议正在召开。

    参会者有省级高官山东巡抚国泰、天津巡抚徐绩、直隶布政使杨景素;武职中将山东总兵惟一、直隶总兵万朝兴;少将玛尔清阿、汪震、英济图、叶清等人。

    另有地方厅、处级官员若干。

    此次会议主要是总结临清之战教训,加强各部联系,为更好剿灭教匪打下基础。

    能够聚集这么多比自己官大的领导参会,贾六要感谢直隶布政使杨景素,因为在他提出各兵种、多部门联席会议这一设想后,杨景素第一个表示支持,并积极为之奔走,最终促成此次会议召开。

    当然,也与贾六是中央军将领有关。

    会议由曾做过直隶总督的杨景素主持,此老德高望众,乃调合各部关系不二人选。

    “经查,清水教众,主要成员皆齐鲁民间习武之人,多为豪侠亡命、衙役书吏、盐贩赌徒、走马半械者,此类人等原就是我大清不稳定因素,平日好兄弟相称,遇事抱团,稍遇官府打击便聚众造反...”

    结合山东地方奏报,各路兵马实际调研结果,与会文武基本赞成清水教乃是披着教派之名的混合团体,此次造反也是早有计划,并非仓促发生。

    不过即便知道清水教与白莲无关,官方也是一致认定王伦起义是邪教起事。

    不如此定性,事后朝廷调查为何起事,就会深挖出山东这两年旱蝗连灾,十室半空,饿尸遍野,地方官员却视而不见,横征暴敛,终激起王伦起义的事实真相。

    那样,山东官员可是要掉一批脑袋的。

    同理,所谓白莲教、八卦教也是地方横泼黑水,掌握舆论主动、推卸责任的策略。

    对此套路,贾六再熟悉不过。

    “贼首王伦本是富农,无儿无女,家有一百五十八亩地,十五间土瓦房,平日以给人看病为由蛊惑无知之民...”

    杨景素拿着贾六给的《教匪详考》照本宣科,贾六这边则是心头百味。

    历来农民起义,除了朱元璋外,其他领袖大多都是敢于站出来推翻自己所在阶级的英雄。

    这种人,都当人杰一称。

    为常人所不能者。

    经调查,王伦手下有四名骨干被其封为大元帅,分别是梵伟、孟灿、王经隆、阎吉仁。

    四人中梵伟是秀才,孟灿、王经隆是江湖把戏者,阎吉仁是贫民。

    “另经详查,衙役刘焕、营兵阎逢源、乡勇王大等亦为王伦骨干,有乌三娘者为教匪创娘子军,马队...”

    攻占临清后,王伦将所部义军称为“常胜军”,其军中很多骨干来自绿营,这与前明义军组成颇为相似。

    这些情报是贾六用三百两银子从一个叫林三毛的教匪口中买来的。

    这个林三毛本是关在寿张牢中的囚犯,王伦攻破县衙放出囚犯后,囚犯无处可去又怕官府再捕,索性便跟着王伦一块起事。

    由于囚犯对官府的天然敌视,这些人也很快成为义军的中坚力量。

    林三毛因为人机警被任为小头目,然见官军四面来围,王伦却在临清停滞不动,知道其难以成事,便趁教匪大败清军举城欢庆的空子偷偷溜出城来向官军投诚。

    结果正巧撞在中央军手里。

    得知林三毛来降,贾六大喜过望,亲自提审,从而基本搞清常胜军底细。

    为了感谢林三毛,特赏三百两,收为苏喇,叫其军前效命。

    栓柱建议把这个奸细砍了算了。

    贾六不纳,道:“人来投我,我却杀之,今后谁还敢来投我?”

    根本用意却是指着林三毛这个熟知常胜军底细的叛徒帮他大破教匪,有这个林三毛在,也方便他用各种手段分化离间常胜军。

    战争,打的是政治,真刀真枪砍没劲。

    真要光着膀子提大刀,他贾佳世凯也走不到今天。

    接过杨景素的话头,对与会高官道:“那林三毛供称大元帅梵伟也是王伦的军师,其给王伦出了两个主意,一为上策,一为中策。”

    天津巡抚徐绩好奇问道:“上策是什么?”

    贾六朝北方一指:“集中精锐急袭北京。”

    此言一出,众官惊哗一片。

    京畿并无重兵,王伦真要集中精兵打北京,社稷真要为之动摇了。

    直隶总兵万朝兴问:“中策呢?”

    贾六轻笑一声:“也不知梵伟从哪得知淮南之地黄河漫口,流民遍地,故建议王伦若不北上京师可南下直趋济宁,焚烧粮艘,浩荡入淮,如此可得数十万人成势。”

    “这个梵伟倒是个人材,难怪能为教匪军师。”

    说话的是从济宁过来的河道副将汪震,淮南的情况他知道,自四月以来便不断受洪灾,流民不计可数。

    因此真要叫教匪窜到淮南之地,根本不用裹挟,几十万众就能拉起来,那时,谁能制之?

    贾六也认为梵伟是个人材,可惜王伦不北上,也不南下,不知道脑子进了什么水非要搁在这临清等死。

    乾隆一朝,你王伦可是离北京最近的起义啊,又值清廷七成军力在千里之外的四川,北京城就跟新媳妇上新床,脱了裤子等你王伦。

    胆子大一点,我贾老六配合你火烧圆明园,不就跟玩似的。

    这么好的机会,全他妈的白瞎了。

    山东巡抚国泰说话了:“据本官掌握的情报,王伦曾遣人秘入京师,说京里传有鬼家反了,欲联系鬼家。”

    “什么鬼家?”

    天津巡抚徐绩一脸不解,贾六也是不解。

    不想国泰说那鬼家是指大小金川的反贼。

    “王伦有勾结大小金川之意?”

    贾六震惊之色难以言表:大水冲了龙王庙啊。

    国泰点头,并说王伦可能派人往大小金川了。只是路途遥远,很有可能未抵达。

    “近闻金川番贼窜出四川,入了湖广,有兴汉一说,现搜出清水教邪书中有平胡字句,二者倒也呼应。且闻番贼均长发,而教匪将发辫解开,东西二贼均以长毛示人,欲反我大清衣冠,其心可诛。”

    60岁的杨景素三代身受国恩,对反贼简直恨之入骨。

    “长毛不平,大清不宁!”

    贾六起身环顾一众文武高官,拱手道:“诸位,清水教匪之所以能成事,不外趁我官府不备。然前番兵败,我官兵不是无备,何以惨遭失败?

    世凯窃以为有三个原因,一是各部协调不力;二是教匪藏匿马队;三是官兵勇武不够。

    故世凯以为今后各部当统筹指挥,定夺防马之策,激励官兵奋进...”

    正欲发表平贼数策,以争取同僚支持,一队黄马褂飞驰入营。

    “领队大臣贾佳世凯接旨!”

    一御前侍卫手执圣旨奔入会场。

    贾六忙同诸官跪拜。

    “上谕,贾佳世凯勇武刚烈,为人实诚,敢于当先,着授钦差关防大印,任总管前锋营大臣,赏黄马褂,总理山东军务诸事。”

    圣旨宣读完毕,御前侍卫将旨意连同钦差官防大印呈上,看着兀自没有反应过来的总理大臣,侍卫不禁提醒一声:“总理大人,请接旨。”

    呃?

    贾六激动莫名,从侍卫手中接过圣旨和关防,三拜疾呼:“臣贾佳世凯,唯有牺牲报国矣!”

    ------题外话------

    王伦遣归太入窥京师,并宣称北京城内“有鬼家反了”,可与之联络,东西呼应。《东案口供》,“鬼家”时指大小金川。

    梵伟曰:“若早从吾言,迟至上东巡时以轻骑入袭京师,天下事大定矣’”(秦震钧《守临清日记》)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