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同学,这是茶,有什么需要您叫我。”
“好的好的,谢谢。”徐瑾渊望着离去的年轻警卫员,双手捧着这杯热茶小抿了一口,他发现自从到了这里之后,所有人对自己格外热情和尊重。
这种热情并非冷冰冰的公式化,而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无论是驾驶专车司机,还是沿途遇到的每一个人,全都如此。
至于尊重……
这是一种对于知识的尊重,对于科学的尊重。
说实话,徐瑾渊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学术氛围,虽然说这里的民众生活落后,衣着破烂,但这里的人无不崇敬掌握知识的人。
质朴,真实。
此番体验,徐瑾渊以往过去二十多年从未有过。
“徐同学,根据地条件落后,物质匮乏,暂时只有这些招待你,庄教授已经在赶来的路上。”办公室里,面容些许憔悴的李强,打量着浑身高级知识分子气质的徐瑾渊,双眼尽是满意之色,他从驻陕办事处同志那里已经得到徐瑾渊的身份信息。
坐在他面前的这位青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硕士学者,国立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硕士,中华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工程师。
简言之,天才!
还是专业对口的天才。
自接任军工局以来饱受人才紧缺之苦的李强,看到眼前的徐瑾渊,心中激动万分,双眼差点没掉下热泪。
庄教授真乃神人也!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惊人,直接找来了一个硕士学者。
“没事没事,我理解,毕竟北方客观条件放在那里。”徐瑾渊听到李强如此亲切的话,连忙客气道,他如果不知道李强的身份还好,可自从知道李强是军工局负责人之后,心中真的感慨万千。
军事工业系统的最高负责人亲自迎接招待,这份待遇……
他真没体验过。
不,或者说想都没想过,徐瑾渊下意识回想起当初毕业后遇到的南京政府官员们,高高在上的姿态至今记忆犹新。
正是因此举动,徐瑾渊心中感觉这里处处不凡,虽然物质条件差,但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没有任何阻碍,且这里的人格外尊重科学工作者。
“徐同学你有什么个人需要可以提,我们会尽量满足你。”李强微笑道。
“没什么需要,不过有一件事可能要麻烦您,此次应教授邀请前来延城,我还叫上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他们大多从事机械领域工作,这两天应该就会抵达西安,我担心他们找不到七贤庄,所以想请您接一下这些同学,麻烦了。”徐瑾渊不好意思的说道。
李强闻言,顿时眼前一亮:“不麻烦,不麻烦,大概有几位同学?”
“应该是三位,一个叫陈子随,一个叫覃镌,一个叫罗鸿渊。”徐瑾渊说道。
李强询问道:“能大致介绍一下这三位同学吗?”
“子随是交大学士,主攻动力机械。覃镌是我的清华同窗,清华学士,主修电机和自动化设计,要搞工业离不开电机和自动化设计。”徐瑾渊点点头,如数家珍般介绍起来:“鸿渊是金工天才,主攻机械装备设计和金工,也是学士,曾有导师的七成风采,机械加工能力在导师学生之中数一数二。”
听完徐瑾渊这三位同学的身份介绍,李强只觉口干舌燥,一股热流直冲天灵盖,脑海突然晕乎乎的。
发财了。
真的发财了。
老天爷,两位清华学士,一位交大学士,这些全是根据地最为紧缺的高端技术型人才。
果然,能和天才搭上关系都不是普通人。
此时此刻,李强浑身热血沸腾,比路上捡了十块大洋还要兴奋,强忍着激动之意,深呼吸一口气:“徐同学你放心,我会安排好这三位同学的。”
“麻烦了。”徐瑾渊不好意思地说道,如果不是路途过于遥远,担心同学的安危,他也不想这么麻烦李强。
李强笑着说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咚咚!”这时,会议室房门传出清脆的敲门声。
“请进。”李强说道。
房门打开,只见庄前鼎的身影出现,进入会议室,身后跟着余华和朱睿等最高科技组成员。
“学生徐瑾渊见过教授。”见到庄前鼎,徐瑾渊立即站了起来,满脸欣喜,连忙上前,在庄前鼎面前三步位置处止步,作揖行礼。
虽然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现代知识教育,但徐瑾渊更喜欢中华传统的礼仪,庄前鼎对他的教诲和帮助不可谓之不大。
“没想到瑾渊你会是第一个来的学生,从广州到这里,一路颠簸,真是辛苦你了。”庄前鼎见到徐瑾渊,快步上前扶起,心中同样有些激动,一是见到熟悉的人,二是来人乃是徐瑾渊。
能让庄前鼎留下印象的清华学生,已经算得上优秀学生,而徐瑾渊则是庄前鼎印象最为深刻的三位学生之一。
天赋顶尖,才华顶尖,学习极其刻苦。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些,还不足以让庄前鼎记住。
徐瑾渊创造了一项记录,那就是从进入清华园到获取硕士学位,仅用三年半的时间,凭一己之力仿制了一台法制车床,成为当时机械工程系学生的天花板级存在。
天才之名,在徐瑾渊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如果说余华算是庄前鼎学生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巅峰,那么徐瑾渊就是‘前余华时代’的三大天花板。
至于其余两块天花板,一块名为方强,另外一块名叫王崇。
庄前鼎给三人都写了信,但却不能保证三个人都能来,徐瑾渊的到来,让他尤为高兴。
“不辛苦。”
徐瑾渊摇头,环顾四周,话锋一转,直入主题选择进入打工人状态:“教授,我想知道给我安排的工作是什么。”
“你还是老样子,好,我也不卖关子,目前我们主要在军工局工作,这个部门主要负责执行战时生产计划,涵盖兵工生产和重工业,首要任务为建立各类工厂和大批量生产质量可靠的武器弹药。”
听到徐瑾渊这番满是直性子的话,庄前鼎笑着摇头,简单介绍军工局大致状况之后,抛出问题让徐瑾渊思考:“关于军工局详情稍后你慢慢了解,现在给你安排的工作有两个,一是进入40毫米防空炮项目,二是进入105毫米榴弹炮项目,你选一个。”
40毫米防空炮?
105毫米榴弹炮?
徐瑾渊明显愣了愣,有些懵逼,他原以为自己的工作就是从事机械工程研究,哪想到实际情况竟会如此生猛。
当然,生猛归生猛,可他丝毫不怵,所谓火炮在徐瑾渊看来无非就是拥有一根大管子的无动力机械设备而已,本质上与绝大多数机械设备有着相同的工作原理。
现在问题来了,选哪个?
“我选择105毫米榴弹炮项目,中华火炮性能落后,太原兵工厂所生产的105毫米榴弹炮性能已经远落后于世界同等水平,重型榴弹炮在战场上的作用十分巨大。”徐瑾渊沉吟思考,片刻过后,给出自己的选择。
“余华,瑾渊交给你了,你们认识一下。”得到徐瑾渊的回答,庄前鼎笑了笑,转头看向旁边的余华,说道。
“你好,我叫余华,105毫米榴弹炮项目组长,重武器研究项目主任,清华园数学系学生,很高兴你加入105毫米榴弹炮研究团队。”余华上前一步,面露微笑,向徐瑾渊伸出右手。
徐瑾渊感觉这个名字很熟悉,忽然猛地反应过来,眼睛瞪大,露出不可思议之色:“余华?等等,你是不是那个建立非对称密码理论体系的余华?”
“看来徐同学了解过密码学的最新成果,是的,我就是那个余华。”余华听闻这番话,笑着打趣道。
“你好,余同学,我叫徐瑾渊,没想到我会在这里见到你,你和华罗庚教授共同创造的非对称密码体系非常优秀,是密码学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徐瑾渊深呼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保持冷静,双眼看着面前的余华,伸出右手,自我介绍,言语谦逊而温和,没有摆出学长或者硕士学者的姿态。
虽然自己是机械工程硕士学位,但在余华这位学弟面前,依旧不值一提。
轰动国内外学术界的非对称密码理论体系成果,其影响力绝不是盖得。
另外,徐瑾渊觉得事情似乎有些有趣了,自家教授,以及这位轰动数学界的数学天才余华,没有第一时间前往长沙,而是待在这里。
这个行为,已经可以说明很多事情。
“好了,如果你们要探讨数学或者密码学,等下有的是时间给你们,余华,瑾渊,我们先去吃饭,下午继续工作。”庄前鼎教授见状,笑了笑,目光转而看向李强:“李局长,其他事情就麻烦你了。”
“我明白。”李强点头,他的任务就是确认徐瑾渊的身份,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徐瑾渊真的是敌特组织派遣而来,其后果不堪设想……
午饭充当招待宴,待徐瑾渊与众人关系基本了解后,下午各个项目的研究工作马不停蹄继续开始,而徐瑾渊这边也得到了军工局的正式授权,可以参加项目研究工作。
余华带着徐瑾渊初步接触105毫米榴弹炮项目,待其逐渐熟悉之后,便正式进入研究状态,徐瑾渊无愧于高级工程师和机械工程硕士大佬的身份,上手之后,105毫米榴弹炮项目立马出现相当大的变化,最为直观的改变就是研究效率和进度。
一个字,快。
专业和非专业之间的差距极其明显,作为资深专业人士,徐瑾渊对于各种机械结构设计基本称得上了如指掌,与庄教授几乎相差无几,哪个部位需要采用什么设计,心中立刻就有方案,而作为副组长的朱睿,基本跟不上徐瑾渊的进度,只能打打下手,提供火炮领域的专业理论支持,主攻自己的弹药系统。
对于这样的情况,余华乐于见到,105毫米榴弹炮虽然敲定基本结构,但在细节方面还有欠缺,徐瑾渊的到来正好弥补这点不足。
余华主攻电渣重熔技术,负责搞定技术难度最高的炮管,顺便提供数据计算服务,徐瑾渊负责炮身和炮架,以及复进机和制退机,朱睿负责研究配套弹药,三个人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普通人之间的配合往往是1+1=2,而天才与天才之间的默契配合,往往能达到3,甚至是4。
……
随着时间慢慢推移,一名又一名学生逐渐抵达延城,加入军工局的研究团队之中,这些学生大多数拥有硕士学位,少部分拥有学士学位,无不是这个时代掌握先进知识的精英。
他们的加入,使得军工局内部得以弥补专业技术性人才不足的缺陷,当然,弥补了,但没完全弥补。
军工局的尖端人才紧缺情况略有缓解,作为天字号项目的105毫米榴弹炮项目在余华带领的研究团队作用努力下,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向着后期阶段稳步推进,高爆-1和爆燃-1弹种进入样弹试制环节,柳树沟小型电炉钢厂则开始进行1.5吨级电渣炉试制任务。
离项目研发成功之日越来越近。
与此同时,数百公里之外,日寇的脚步已经进入山西。
九月十三日,短暂而惨烈的大同保卫战结束后,日军蒙疆兵团占领大同,掌握同蒲铁路,与第五师团形成左右夹击之势,兵锋直指太原,此时日军总兵力已突破八万人,且仍在增兵。
阎老西动用两个集团军的兵力,以第六集团军和第七集团军为核心,于雁门关、平型关和神池一带布防,兵力近十万人。
日军以第五师团为核心,经过短暂歇息,继续向南追击,进入涞源、怀仁和灵丘一带,这里,距离平型关已经不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