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糜汉 > 第三百四十章 张温愕然 初为州牧

第三百四十章 张温愕然 初为州牧

    如果可以的话,糜旸现在真想举起张温手中的青冥剑朝他捅去。

    张温是奉命行事不错,但现在张温就犹如当初孙权派向关羽求亲的使者一般,是孙权想实现一个阴谋诡计的载体。

    本来有着关羽的例子在前,糜旸亦可以如他一般痛骂孙权以坚定自己的立场。

    但问题是现在的情势,与当初关羽遇上的根本不同。

    当时孙权是为他的长子孙登聘关羽次女为妻,这至少在明面上孙权是将自己摆在和关羽同等的地位上。

    但现在孙权既奉剑又送女为妾,这态度以他的身份来说已经低到不能再低了,这让糜旸怎么开口骂他?

    妾在古代根本不被看做人,只是个物件。

    江东之主孙权为了讨好糜旸,为了“认错”,将自己的嫡长女当做物件送给糜旸。

    结果他这么卑微且诚恳的态度,却引来糜旸的一阵痛骂。

    那以后等刘备死后糜旸执掌国政的那一日,孙权肯定会以“心有惶恐”的理由叛变大汉。

    并且他的这个理由还会得到世人的同情,并让糜旸遭受一场巨大的非议。

    孙权的政治天赋是非常高的,这一点是他能保守江东的最大原因。

    或许旁人看不出刘备对糜旸的安排,但以他的政治嗅觉,肯定是察觉到什么,才会有今日他派遣张温向糜旸的示好行为。

    到现在糜旸才真正完全发现,孙权的用心有多险恶。

    之前关嫣乃至于糜旸自身的判断,都太低估孙权这个人的政治手腕了。

    孙权为的不是现在,而是将来!

    但是这也不能怪糜旸,毕竟世人谁能想到孙权竟会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来达成他的目的呢?

    以糜旸本来的想法,无论孙权提出的示好条件是什么,他只要温和地当众拒绝就好,但现在糜旸发现他处在一个不能拒绝的地步。

    现在最棘手的就是,张温通过言语将孙权赠剑与赠女的行为捆绑在一起,糜旸要么全都接受,要么全都拒绝。

    别无他法。

    除非他能拿出让天下人都认同的理由。

    因为他来日会是大汉的辅政大臣,他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代表着大汉的态度。

    可是糜旸又不能接受。

    不然今日一旦定下这姻亲名分,那么往日在对江东的问题上,糜旸的身份就会变得十分尴尬。

    孙鲁班是妾不错,但三国以来有太多天下名士因妾废妻,因妾废公了。

    在有着那么多的实例之下,不能不让世人对糜旸将来的立场有所疑虑。

    在怀抱着复杂的心情之下,糜旸来到了张温的身前。

    这时的张温依然保持着手捧青冥下拜的姿势。

    而这时宴席之外的台阶上,亦缓缓出现了一位头戴刘氏冠的老者。

    他赫然便是不请自来的刘备。

    刘备在来到宴席的门外时,并未选择直接入内,他也及时以天子的威严止住了一众欲入内禀报的汉军。

    刘备只是静静的站在门外,倾听着场内的动静。

    而当刘备在门外汉军的禀报下得知了张温方才的言语后,他的脸色顿时变得好看起来。

    有着意外,有着忌惮,更多的却是揶揄。

    虽未入内,但刘备现在大概能猜出糜旸心中的想法是什么。

    想到这点,刘备脸上的揶揄之色更甚。

    子成终究还是对孙权有些轻视了。

    不过这样也好,今日的事足可以给子成一个教训。

    怀抱着这种想法,刘备修长的身躯不禁又凑近门口一些,他想听清楚些糜旸将会怎么应对场中的变局。

    糜旸尚不知道刘备正在门外,他只是在场内所有人目光的注视下,将手缓缓伸向张温举起的青冥剑。

    看到糜旸的这个动作,场中大汉一方的官员心中全都紧张起来。

    那些想着为糜旸好的大汉官员,更是差点直接出言阻止。

    其实当然也包括关嫣。

    只是那部分大汉官员阻止的话到了嘴边,却又生生咽了下去。

    拒绝容易,但理由很难。

    至少目前场中的一众大汉官员,心中都未曾想出一个足以让天下人接受的理由。

    而下拜的张温在察觉到糜旸的手伸向他时,他的脸上浮现了一些喜色。

    至尊,温终不辱使命。

    张温脸上的喜色被一直观察他的糜旸所察觉到。

    但是糜旸却毫不在意。

    因为就在刚才踱步之间,糜旸从脑海中回忆起一件数年前的事。

    糜旸从张温的手中取过青冥剑,在众人面前他当众将青冥剑的剑身从剑鞘中拔出。

    看着那散发着屡屡寒光的剑身,他的脸上流露出十分“喜爱”的神色。

    虽然说在当世因为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北方整体的锻造工艺强于江东,但那是于整体而言。

    若单单论一二把宝剑的锻造,江东的铸剑工艺可谓是由来已久,并且一直独步天下。

    而众人见糜旸脸上浮现对青冥剑的喜爱之色,纷纷都觉得糜旸要接受孙权的示好了。

    只是糜旸这时却突然问张温道:“慧恕可知季札赠剑这个典故?”

    季札赠剑的这个故事讲的是:

    季札出使路过徐国时,徐国的国君非常喜欢季札佩戴的宝剑,但是没有敢说出来。

    季札心里知道徐国国君的意思,可因还要出使中原各国,所以没有马上将宝剑献给徐国国君。

    后来季札出使回来后经过徐国,徐国国君已经死了,季札于是就解下宝剑,挂在徐国国君坟墓前的树上,然后离去。

    而在这个典故中,最让后世人感到向往并津津乐道的乃是季札与他随从的对话。

    季札随从问他:“徐国国君已经死了,还要把宝剑送给谁呢?”

    季札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当初我心里已经决定要把宝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他死了就违背自己的诺言呢?”

    正是因为这一问一答,体现了季札遵守诺言的高尚节操,而这种品德在秦汉之际是极为受人推崇的。

    这更体现了剑在秦汉士人心中,是有着忠贞不二的含义。

    很多士人,一生的贴身佩剑只有一把。

    听到糜旸提起这个典故,在座的许多人中或许有部分人不知道,但是身为吴人的张温一定是知道的。

    季札乃是春秋吴国时的宗室,因为他数让王位的高尚作风及出使各国的机智表现,在史书上的评价非常高。

    季札更是圣人孔子都加以推崇的贤者。

    对于这样的家国古时贤人,没有人会不感到骄傲,并以此为榜样,特别是对于一向被世人贬为蛮夷的吴人来说。

    所以当糜旸提起这个故事时,张温脸上浮现出难以掩饰的自豪之色,他答道:“家乡贤人事迹,温一日不敢或忘。”

    只是张温在回答完后,脸上却浮现不解之色。

    没来由的糜旸突然提起这件事作甚,难道糜旸是在暗示他们吴人会不履行诺言将孙鲁班送来?

    不止张温对糜旸此问不解,在座的所有人都对此不解。

    而糜旸却没有让他们不解太久,在张温回答他完后,看着张温脸上的不解之色,糜旸脸上流露出笑意。

    张大名士,就怕你不知道这事呢。

    他将手中的青冥剑重重插入剑鞘之中,然后将手中的青冥剑连剑带鞘的交还到张温手中,他口中断然拒绝道:

    “这把剑我不能收。”

    当糜旸的这句话说出来之后,张温及一众江东使团的脸色都变得极为难看。

    脾气较为暴躁的沉咨直接上前一步,对着糜旸厉声问道:“我主姿态已然如此,而左将军却还出言拒绝,是瞧不起我等吴人吗?”

    在沉咨这句话的引导之下,他很自然的将糜旸拒绝的行为,引申到糜旸瞧不起吴人的立场上。

    沉咨的反应如此快,除去他本身善辩之外,他在来之前一定有得到孙权某些方面的点拨。

    而在沉咨的言语之下,一众江东使臣的脸色变得更为难看,就是场内的很多汉臣都将眉头紧紧皱起。

    只是面对沉咨的厉声喝问,糜旸都懒得搭理他。

    张温是正使代表着孙权,在身份上与糜旸基本等同,可是沉咨算什么东西?

    糜旸澹澹带着冷意瞥了沉咨一眼,就是这一眼吓得沉咨不禁后退。

    在沉咨后退之后,糜旸方才对着张温解释道:“人活于世,诺言为重,正如当年的季子一般。”

    “慧恕及太尉有所不知,当年我在成都离任北上之前,曾拜访过丞相诸葛公。

    在那次拜会之中,诸葛公有意收我为徒,并曾许诺若我能通过他的考验,便将他的贴身佩剑赠予我以为信物。”

    “剑乃忠贞之物,而以剑为信物,人一生自然当只有一次。”

    “说来惭愧,数年来旸一直未通过诸葛公的考验,因此一直未曾得到诸葛公的佩剑。

    然既然诸葛公与旸有信约在前,旸当一辈子孜孜努力以求成约,又岂能三心二意,别取他人宝剑以为信物,又以为贴身宝剑呢?”

    “吾非不爱青冥也,凡事有先后,吾心已许诸葛公。

    今转受青冥,是欺心也。爱剑失信,旸势必不为也。”

    当糜旸的最后一句话说完后,张温勐然抬起头,用不可置信的目光看向糜旸。

    面对张温那不可置信的目光,糜旸微微抬肩,表示他的“无奈”。

    孙权悔悟示好他是想接受的,可是孙权悔悟示好的太慢了,这又不能怪他,他可是抢手货。

    而随着张温不可置信的看向糜旸,江东其他使臣的脸上则是浮现巨大的错愕之色。

    】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若这件事是真的话,那么他们今日的行为是来搞笑的吗?

    打着前来示好的口号拜访糜旸,结果实际上他们的示好却是会让糜旸失信。

    这要是传出去,他们吴人在天下人心中的形象,不知道又得降低多少!

    至于糜旸说的是不是真的,糜旸是不可能会拿诸葛公的信誉来欺骗世人的,而诸葛公的信誉,含金量那还需要说吗?

    而不同于张温等江东之臣错愕的表情,大汉官员的脸上则是纷纷流露喜色,然后一阵阵畅快的笑声从一众汉臣的口中发出。

    至于元从系及糜旸麾下的汉臣更为过分,他们在大笑的同时,还拍起手来。

    当一众汉臣的笑声传到一众江东使臣的耳中,让张温等人的脸色变得更为难看。

    他们现在就像被众人瞩目的小丑一般。

    到了现在,所有人都已经反应过来孙权的狼子野心,所有人刚才亦为糜旸暗暗担心。

    生怕他应对的不好,从而让孙权的阴谋得逞,更让刚刚建立的大汉在世人心中的形象遭受到打击。

    但现在随着糜旸的解释,他们心中的担忧已经烟消云散。

    孙权不是喜欢将赠剑与赠女的行为捆绑在一起吗?

    吴人不是将季札当做学习的榜样吗?

    现在在糜旸的解释之下,若张温等人还要让糜旸接受青冥剑的话,那便是让他失信于诸葛亮。

    亦便是在与老祖宗的美好作风唱反调,这种行为是天下人所不齿的。

    他们到底是来示好的,还是来找打的?

    而一旦赠剑的行为不可行,那么纳孙鲁班为妾的事,当然是一同拒绝掉了。

    孙权本想将两件事捆绑在一起让糜旸无法拒绝,没想到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实在太讽刺了。

    越觉得讽刺,再加上看到张温等人脸上那不知所措的神色,一众汉臣心中的快意就越盛。

    胜利有许多种,外交胜利也是其中一种。

    当然在所有汉臣之中,关嫣现在心中的喜意最盛。

    她因为心中紧张而紧紧拽住裙摆的双手开始慢慢舒展开,她本想举起小手如州泰等人一般拍手称庆,但想到自己的身份,她又缩了缩雪白的脖颈,生生按捺住心中的这种想法。

    她用心虚的眼神看了一眼糜旸的身影,在旁人没察觉的时候悄悄松了口气。

    她不是善妒的人,但她不想在突然的情况下,被动的接受糜旸纳妾的事。

    这是她的小心思,但同时亦是她作为糜旸妻子的权力。

    而在外的刘备在听完糜旸的言语后,他的脸上却先是浮现诧异之色。

    诸葛亮与糜旸之间有师徒之约这事,他原先是不知道的。

    这孔明,怎的这也瞒着他!

    这时刘备的脑海中浮现起诸葛亮那沉稳的样子,嘴角却渐渐流露出笑意。

    糜旸今日的言语,势必会通过在座的各人传遍天下。

    并且因为糜旸今日展现的守信品格,诸葛亮与他之间的约定,肯定会在世间成为一段佳话。

    只是一旦孔明知道这件事,一向低调的他,想来会感到十分愕然吧。

    想到这,刘备的笑意越来越盛。

    不过随着脸上笑意越发旺盛,刘备亦从门外大步迈入了宴席之中。

    早点将荆州之事了解,就可以早点回益州见孔明咯。

    当刘备的身影出现在宴席中的那一刻,场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的身上。

    几乎是瞬间,所有人都离座朝着刘备的方向朝他拜去。

    当众人的参拜声响起之时,刘备充满快意的笑声亦传遍宴席之中。

    “徐土子成兮不忘故,舍青冥剑兮为州牧。”

    这是刘备这个天子对糜旸方才做法的赞赏与肯定,亦是他对糜旸通过考验的奖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