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糜汉 > 第六百七十一章 三杯相敬 极尽畅快

第六百七十一章 三杯相敬 极尽畅快

    原来是大司马呀!

    当刘备说出对糜旸最新的封赏后,许多人倒是并未太过于震惊。

    或者说是早有预料更恰当些。

    在大汉常规的军职序列中,大将军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重臣。

    可大汉四百年以来,有一项不常设的军职,无论是地位还是权力都隐隐在大将军之上。

    这项军职便是大司马。

    若说大将军是执掌天下兵权的话,那么大司马在这一点的基础上,甚至还将权力的触角自动涉及到政治方面。

    汉室的大司马的权力,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无事不掌!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年刘备拿下汉中后,自立为汉中王时。

    在《汉中王劝进表》中,刘备自封的除去汉中王的王爵外,还自封了一个大汉的官职。

    那个官职不是大将军,而是大司马!

    单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在世人心中汉室大司马有着如何特殊的地位,哪怕是诸侯王的称号,也不过只能与它并列而已。

    历数大汉四百多年的历史,能担任大司马一职的大臣,都可以算作是所有大臣中当之无愧的核心人物。

    而众多人物之中,若说将大司马一职推到荣耀顶峰的是那定然是霍去病无疑。

    可要是将大司马一职推到权力顶峰的,却是霍去病的弟弟霍光。

    霍光在担任大司马期间,曾做过一件非常著名的事——昭示天下,废帝另立。

    从这一方面来说,在霍光的影响下,大司马一职亦隐隐超脱了人臣的范畴。

    大司马是任何人臣都梦寐以求,却从不敢将心中的那种希求宣之于口的职务。

    可就是如此一项权力巨大,地位尊崇,又对着汉室来说有着特殊意义的官职,刘备却毫不犹豫的在天下人面前,封拜给了糜旸。

    最重要的是,面对刘备的这个封拜,众臣心中却并未如方才一般觉得不可。

    因为无论从哪方面来说,糜旸都配得上“大司马”一职。

    当下大汉诸臣中,亦唯有糜旸成为大司马,才能让天下人感到服气。

    水到渠成的封拜,让众臣一瞬间都将目光都集中在糜旸的身上。

    他们的眼神中有着羡慕,有着激动,有着向往,更有着臣服。

    大司马三个字,对他们来说带来的影响太大了。

    倒是刘禅,在得知糜旸成为天策上将又成为大司马后,他才高兴起来。

    对嘛!

    表兄就应该如此封赏!

    刘禅这个“傻”孩子,到现在竟丝毫没有发觉,在刘备今日封赏完三大重臣后,来日他继位后手中的权力已然所剩无几。

    算来算去,最后他手中剩下的权力,可能唯有祭祀天地一种了。

    可就算刘禅不“傻”,想来他也不会介意今日刘备对三大重臣的封赏。

    而对于当事人糜旸来说,在众臣看向他的同时,他已经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手中紧紧握着刘备赐予的天策剑,糜旸看向刘备的眼神,变得泪眼婆娑。

    无论是为人君,还是为人父,刘备真的都已经尽量给了他最好的了。

    面对这样的主君,糜旸又有什么理由不为他效死呢?

    在众臣的注目下,糜旸手捧天策剑单膝跪地对着刘备低头许诺道:

    “臣谢陛下隆恩。

    无复他言,唯鞠躬尽瘁,以身效国而已!”

    听到糜旸的跪谢语后,刘备仰头开怀地大笑起来。

    他趋身扶起半跪的糜旸,并伸手抚着他的背言道:

    “佳儿!

    好为之!好为之!”

    刘备不是第一次对糜旸说出类似的话,但刘备每一次说,都包含着不同的寓意。

    不知道是否是错觉,这次从刘备的话语中,糜旸隐约听出了“托孤”的意味。

    可还未等糜旸继续琢磨,刘备在嘱咐完糜旸后,便转身看向一位内侍。

    那位内侍在得到刘备的眼神示意后,他便手持一份诏书上前,等站在众臣的面前后,这名内侍便展开手中的诏书高声朗读道:

    “左将军云元从幽、冀,功绩显著。太子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

    且云居功不傲,遵奉法度,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北伐一役,数克敌军,扬汉军威.

    升左将军云为卫将军,仪同三司,并封云为当阳侯,云长子统为关内侯!”

    “.黄权敏思,筹画有方,汉中陇右,遂事成章

    晋黄权为后将军,封关内侯!”

    “昔伊挚背商而归周,百里去虞而入秦,皆审兴废之符效,知成败之必然,故丹青画其形容,良史载其功勋。

    满宠姿度纯茂,器量优绝,今满卿归汉,可比美于先贤。

    今汉还于长安,正应扬美去逆,以效天下大义所在也!

    今拜满宠为大汉司徒,封槐里侯,赐入朝不趋尊荣!”

    既然说今日是大汉上下的共同盛典,那么在今日刘备就不可能单单只重重封赏糜旸四人。

    可以说,以往凡是对大汉有所功劳的大臣,都在今日的封赏之列。

    只不过相比于有着特殊政治意义的马超,及地位不同寻常的糜旸三人,剩下人的封赏则不会由刘备亲自进行就是了。

    而每当内侍念到一位大臣的名号予以封赏,那位大臣就会兴高采烈的当即出身拜谢领恩。

    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念到名字的大臣越来越多,到了后面甚至就连满宠、蒋济等降臣都在刘备的封赏名单上。

    这一点倒是不奇怪。

    毕竟满宠、蒋济等人原本虽从逆,但他们现在已然洗心革面,重新为大汉效力。

    再加上他们本人的才干与名望,能得到刘备的封赏亦在意料之中。

    可是让众臣没想到的是,刘备对满宠的封赏竟然如此重。

    同为降臣,蒋济只不过被拜为从义将军,可满宠却一跃成为了大汉的司徒。

    司徒这可是三公之一呀!

    尽管三公在今汉,基本上就是三个吉祥宝宝,手中一点实权都无。

    可三公相对应的荣誉却一分都未减少过,三公在世人心中的影响力,也是确确实实不曾消减过的。

    莫说其他大臣没想到这一点,就连满宠自己也被刘备吓了一跳。

    满宠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敢接受。

    满宠的年纪比刘备还大。

    苍老的满宠拄着拐杖对着高台上的刘备一拜,口中惶恐地说道:

    “臣从逆多年有罪在身,怎敢受天汉三公之职,还望陛下另择贤选能。

    臣余生只愿能得一方寸之地落脚即可。”

    说着说着,满宠就要向高台上的刘备跪拜。

    得亏一旁的礼官及时拦阻了满宠,不然不晓得满宠这把老骨头跪下去后,还能直的起来不。

    在听到满宠的推辞后,刘备却并没答应的意思。

    “满君,今日封赏岂为君乎!

    千金买马骨之事,满君难道不知?

    今日朕为燕昭王,而卿为郭隗也!”

    刘备之所以要对满宠以如此重大封赏,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在于他看重满宠的才能,而是他看重满宠在曹魏境内的影响力。

    满宠在曹魏任职数十年,他的门生故吏不知道有多少。

    若大汉能对满宠不计前嫌重赏,那么定然会引起满宠门生故吏的好感,从而让他们自发地在曹魏境内宣扬大汉的这番举措。

    只要满宠在大汉受重赏的事在曹魏境内传开,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渐渐引得越来越多的人心向大汉。

    这一举动,也能从根本上瓦解曹魏、孙吴两国士民对大汉崛起的恐慌。

    毕竟之前死在糜旸手中的曹魏重臣不少。

    虽说那些都是该死之人,可要是不采取相应怀柔措施的话,这样的事很容易被曹叡利用,被引导成大汉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背叛过大汉的人。

    一旦这种观念在曹魏臣民心中深种,将来大汉的统一战争会直接难上一个档次。

    为了大汉的统一,重赏满宠,将满宠当做怀柔的典型,是刘备必须要做的事。

    说完这番话后,刘备见满宠还脸露为难之色,他便明白了是何缘由。

    于是他接着对满宠说道:

    “卿可是顾念家人?

    卿大可放心,在卿成为大汉三公后,朕自会派出使者为卿将家人接回大汉。”

    说完这番话后,果不其然满宠连忙就躬身拜谢刘备道:

    “臣多谢陛下。”

    一句多谢,代表着满宠应下了大汉的司徒之职。

    其实满宠之所以方才不接受刘备的封赏,绝非是他淡泊名利。

    若真完全淡泊名利,他早成一块墓碑了。

    满宠是在担忧当他成为大汉司徒的消息传回曹魏后,他的家人会遭受魏军的屠刀。

    眼下刘备肯对他做出保证,满宠心中的担忧自然消失,成为大汉的司徒对他来说反而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

    当然最重要的是,满宠认为刘备是能做到这一点的。

    就不说以大汉当下的国力,在外交处于相应的优势地位。

    就说南郑及北伐两场大战,汉军俘虏了众多的魏军,大不了再开一次交换人质的行动就是。

    在满宠应下刘备对他的封赏之后,内侍继续念出了一份不一样的封赏名单。

    这份封赏名单上存在的名字,俱是那些已经故去,但在生前却为大汉立过大功的臣子。

    而在那些臣子当中,刘备最心疼的就是庞统。

    “士元!”

    虽说法正也在这份名单中,可法正是自然病逝,且他生前也有着十分辉煌的功绩。

    但庞统不是。

    出师未捷身先死,是今世庞统的最佳写照。

    “论王霸之馀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每当想起这句当年庞统向他自荐的话,刘备就感觉到心痛不能自抑。

    当年庞统要不是意外身死的话,想来今日以庞统的才能,他早已成为了大汉的三公之一。

    刘备是个不喜欢遗憾的人,于是他在封赏诏书中,追赠庞统为司空,追赠法正为太尉,各赐上“靖”与“宣”的美谥。

    除去这一层封赏外,刘备还在诏书中明言让益州官方,将法正与庞统的棺椁好生迁回长安,好来日让这二人陪葬在自己的陵寝之旁。

    甚至刘备还直接定下了,庞统与法正灵位可配享太庙的无上尊荣。

    当然获得这等尊荣的,还有着关羽、糜竺、孙乾、简雍等人。

    待内侍念完对逝世大臣的封赏后,代表着今日刘备对众臣的封赏已经接近落幕。

    今日的封赏活动中,大汉诸臣受到了许多震撼,但本身也相应的得到了满足的回报。

    无论是从过程还是结果来说,今日的封赏大会都可称得上圆满且振奋人心。

    当所有的封赏内容都公示完毕后,刘备返身回到御座上亲自拿起桌案上的酒杯。

    “朕征战数十年,今虽尚未一统天下,但天下中分有其一。

    汉室烈焰赤旗,于今日遍布天下万里河山,对于这番功绩朕虽不敢自夸超越两位先祖,但朕终不算辱没了两位先祖的威名。”

    “然朕能有今日这番功绩,离不开一众卿等的倾力相助。

    江山为你我君臣共同打下,那朕愿与尔等同享这大好河山!

    朕已年近古稀,不知还能与诸君同行多久。

    但在庆祝元旦的今日,朕很庆幸能与卿等一同度过。

    诸卿,请让吾等一同举起手中酒。”

    当刘备说到这句话时,高台上下的上百位汉臣,纷纷举起了手中的美酒对向了刘备。

    皎洁的月光从高空洒下落在刘备的身上,让这一刻的刘备好似在众臣眼中闪闪发光着。

    看到众臣都举起了杯中酒后,刘备的目光渐渐湿润。

    “今日元旦的第一杯酒,朕要先敬故去的关云长、法孝直、庞士元、糜子仲”

    不断回忆着诸多故人音容笑貌的刘备,毫不迟疑的抬头饮下了杯中酒。

    随后刘备又很快往杯中倒满了第二杯酒。

    “第二杯酒,朕要敬多年来为大汉死难的将士、名士、百姓们!

    他们虽很多人不曾在世间留下姓名,但他们俱是大汉的英雄。”

    满腔感慨之下,刘备再度饮下了杯中酒。

    等到第三杯酒被斟满,望着高台上下的上百汉臣,刘备却一时间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这最后一杯酒。

    朕敬尔等,亦敬当年的那位织履贩席之徒!

    敬吾等多年之坚持!

    诸君,与备共饮!”

    “唯!”

    随着一阵响亮的答应声响起,于苍茫天地的见证之下,高台上下的大汉君臣举杯同敬彼此,共同喝下了杯中美酒。

    待杯中美酒饮尽,高台上下乍起阵阵余韵笑声。

    这一日对大汉而言,是极尽畅快的。

    第二章凌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