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让法兰西再次伟大 > 第九百三十四章印度“副王”

第九百三十四章印度“副王”

    约翰.布朗在收到来自法兰西废奴主义“同志”的5万美金资金援助之后,大喜过望,他赶忙派人同法兰西的“同志”联系。

    来自法兰西的“同志”同约翰.布朗在堪萨斯州一处农场见面,两人简单地交换了一下信息之后,约翰.布朗得知对方是一位来自法兰西的共和主义者,他之所以愿意支助约翰.布朗是源自他本人对于共和主义的热爱。

    法兰西“同志”认为拥有共和思想的美利坚合众国应该彻底的废除奴隶制,只有这样美利坚合众国才能够真正被称之为共和之国。

    “您说的真是太好了!”约翰.布朗激动地握住了法兰西“同志”的手,“在美利坚合众国这片神圣的领土中,就不应该有奴隶制存在!”

    随后,约翰.布朗告诉法兰西“同志”,他的父亲当初就是一位坚决的的废奴主义者,他的家就是“地下铁道”的中转站。

    在他的影响下,自己也成为坚定的废奴主义者。

    在约翰.布朗五十七年的时间里,他已经帮助了近百名黑人逃离了奴隶主的掌控,奔向了“自由”。

    【ps:获得“自由”的黑人奴隶发现自己在逃离蓄奴州之后还要面临着来自百人的歧视,以及失业的压力。

    他们想要生存只能选择干一些底层人才干的活,同时还要忍受白人居民的歧视与白人警察的压迫。

    这样提心吊胆的日子,同他们在蓄奴州过的其实并没有两样。

    唯一一点不同的就是,他们在名义上获得了自由。】

    这约翰.布朗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露出自豪表情,看得出来他本人非常认可自己“解放”奴隶的行为。

    而且约翰.布朗坚信,自己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彻底终结掉这个万恶的奴隶制。

    法兰西“同志”耐心地听完了约翰.布朗所讲,他再度同约翰.布朗握手,并且告诉他自己愿意支持约翰.布朗推翻美利坚合众国奴隶制的行动。

    只不过他本人并不是约翰.布朗这样的勇敢者,所以只能选择向约翰.布朗捐款表达自己对于约翰.布朗的支持。

    约翰.布朗一脸微笑地表示,法兰西“同志”给他们提供的帮助,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冲锋陷阵。

    5万美金已经足够让约翰.布朗将现有的人数扩充3—4倍,经济危机下的美利坚合众国,最不缺的就是敢于搏命的人。

    约翰.布朗与法兰西“同志”又闲聊了一会儿后,法兰西“同志”在约翰.布朗的送别下离开了农场。

    当法兰西“同志”坐上马车的时候,一直覆盖在真实面孔上的“共和主义者”面具彻底被撕开。

    “真不知道,巴黎方面到底是怎么想的!”法兰西“同志”小声地抱怨了一句。

    其实他并非是共和主义者,而是一位隶属于国家情报院对美情报局的特务。

    他之所以选择支持约翰.布朗,完全是因巴黎方面的指示。

    如果不是巴黎方面特意命令他们接触那些用实际行动反对蓄奴的人,给予他们支持的话,那么他绝对不会同约翰.布朗接触。

    在他的眼里,约翰.布朗就是一个很普通反对蓄奴的人。

    就算他宣布起义,也不会有多少人愿意跟随他们。

    谁让天大地大,巴黎最大呢!

    ……

    话又说回来,美利坚合众国的经济危机在将美利坚合众国祸害的半身不遂之后,又朝着中美洲与南美洲蔓延。

    或许是因为中南美洲仍旧处于初步工业化的状态,因此他们受到的伤害同美利坚合众国本土的经济危机伤害相比不值一提。

    饶是如此,整个南美洲还是贡献了将近百万的失业人口。

    经济危机将整个美洲搅个天翻地覆之后,又一路漂洋过海朝着不列颠所在的方向跑。

    12月上旬,不列颠王国在收到美利坚合众国发生经济危机之后,美利坚合众国在伦敦交易所发行的国债与股票同样也开始一泻千里。

    这让许多投资美利坚合众国的银行资产开始哗啦啦地缩水,其中缩水最严重的当属英格兰银行、巴林银行,以及英国的罗斯柴尔德银行。

    这三家银行在当初投资美利坚合众国的时候,投资的最多。

    在得知美利坚合众国的银行大面积破产之后,三家银行就已经不在指望美利坚合众国能够尽快地恢复正常。

    于是,这三家银行试图将手中的债券,包装成为相对而言比较好卖债券(例如美利坚国债),忽悠不列颠与德意志的散户购买。

    不列颠与德意志地区的散户虽然购买了一些,但是他们也知道目前美利坚的债券和股票都是不可信的东西,因此他们购买的也不算多。

    这三家银行账面上同美利坚合众国有关的期票与债券,基本上全部完蛋。

    而他们在美利坚合众国的损失也高达1000万英镑(相当于3亿2000万),其中英格兰银行与英国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各自损失了250万英镑与350万英镑,巴林银行损失了400万英镑。

    这三家银行在美利坚合众国可以说是撞个头破血流。

    当然,这三家银行只不过是投资亏最高的三家银行,不列颠王国境内其他银行同样也亏损的厉害。

    许多工厂在收到位于自己下游的美利坚工厂破产的消息之后,同样也因为手中积压的工业品无法找到合适的销路,被下游的工厂连累破产。

    尽管不列颠并不是经济危机的发源国,但是仍然有将近1700多家工厂面临破产,将近40万名工人被迫失业。

    还没有面临失业的工人,同样也生活在惶惶不安之中,生怕下一个“毕业通知书”到自己的头上。

    更糟糕的是,目前的不列颠还在和印度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且战争每拖一个月,就会消耗数十万英镑的物资。

    这样消耗下去的话,不列颠王国的经济将会变得越来越差。

    当然,唯一值得庆贺的是,东印度公司总算在这股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已经彻底地陷入破产清算阶段。

    两院再也没有一个人认为东印度公司还能够重新的崛起,哪怕东印度公司的大股东们,也在眼巴巴的等待着政府给自己解套。

    本杰明.迪斯雷利再度来到了下议院,他向在场的所有人重申了对政府对于东印度公司的处理意见。

    政府准备掏出300万英镑,将破产的东印度公司全盘接收。

    只要下议院以多数票通过之后,东印度公司将会彻底变成历史。

    最终下议院以绝对多数通过了肢解东印度公司的提案。

    至于说300万英镑究竟应该如何分配,不用想都应该知道,自然也是权贵吃肉、东印度公司的大股东(这里指的是没有爵位,或者爵位俺不好的大股东)喝汤。

    那些可怜的散户在被东印度公司收割了一茬之后,还要为东印度公司的错误政策买单,实在是有些倒霉透顶。

    东印度公司在下议院宣布被解散的那一刻,整个印度的统治权自然而然地移交到维多利亚女王的手中。

    不过,鉴于维多利亚女王不能前往印度统治,时任首相的帕麦斯顿“建议”维多利亚女王可以命内阁委派一位得力干将,赋予他印度“副王”权利。

    代替维多利亚女王留守在印度的“副王”拥有着指挥整个印度地区政府与军队的权利,是整个印度地区的最高政治与军事长官,而“副王”在行政级别上同内阁大臣属于同一等级。

    这个建议迅速被维多利亚女王采纳,然后交由上下两院进行审核,上下两院同样也迅速通过。

    紧接着,众人开始针对“副王”的人选进行讨论。

    许多身居伦敦的将军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试图动用关系拿下这个职位。

    经过两天的讨论之后,内阁决定将“副王”的人选范围缩减到了现役军人、当前在印度这两点。

    绝大多数将军被排除在家范围之外,只剩下寥寥的几位,随后帕麦斯顿又根据军功、爵位与官职三个方面进行排除,最终选定了正在由波斯向着印度赶的剑桥公爵。

    不管是从官职、爵位,还是军功,剑桥公爵都完美符合印度“副王”的标准。

    只不过,剑桥公爵在年龄问题上有些小缺陷。

    尽管现在的剑桥公爵也已经40多岁了,但是在不列颠王国的官场中,这个年纪完全可以称得上年轻有为。

    毕竟,很少有人能够在40多岁的时候,担任一个地区的总司令,哪怕是贵族也很难晋升。

    军队的官职越是往上,越是一个一个萝卜一个坑。

    上面没有退位打算的情况下,下面很难挤进去。

    当然,这么一点小瑕疵根本不影响剑桥公爵前往印度担任“副王”。

    ……

    “副王”任命确定之后,帕麦斯顿再度命令本杰明.迪斯特雷前往下议院,向下议院提出一项议桉。

    提案的内容是:内阁希望不列颠能够允许印度政府在不列颠发行(实际上还是不列颠发行,只不过是用印度的名义)印度公债。

    这项提案被提出之后,立刻引起一波热议。

    其中有赞同也有反对,赞同印度发行公债的议员无非是看到战争仍然在继续,印度发行公债能够有助于不列颠军队筹措军费。

    而反对一方认为,本杰明.迪斯雷利通过印度发行公债的方式,试图让印度的财政收入与支出变得不透明,好让不列颠在印度的官员能够暗箱操作。

    最终在不列颠设立印度公债这项提案,以相对多数人的反对否决了提案

    本杰明.迪斯雷利见状并未生气,他明白下议院的这些人迟早会同意他发行印度公债的计划。

    就像之前解散东印度公司一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