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虞世南这样的人,李承乾还是很有把握的。
虽然是个老学究,但只要在学问一道上镇住他,他还真吃这一套。
当然,李承乾其实没指望在学问上镇住他,普天之下,还活着的人里面,还真没几个能在学问上足以震慑他的。
初唐四大家,可不是白给的。
只是大明学堂展现出来的东西都是虞世南从未见识过的,就凭这份新奇,倒是真让虞世南一时半会儿无从反驳。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这话是真没错。
李承乾也没过多的给他解释这里面的东西,当下吩咐魏叔玉带着他们继续在大明学堂里四处转转,自己当下就回了大明宫。
他可没时间一直陪着他们在这里看新奇。
而且,他也看出来了,虞世南等人明显意犹未尽。
既然如此,就让他们自己去看,去了解好了,有魏叔玉在一旁解说,也不怕他们看不明白。
至于说会不会被虞世南等人偷师,这一点儿李承乾是真不担心,或者说一点儿都没放在心上。
就他这一套,就算真被他们学去了,李承乾也只会偷着乐。
要说什么入侵最恐怖,当然是文化啊?
李承乾严防死守的,就是大唐的文教,若是大明的文教能因此进入大唐,他真的会谢。
大明宫中,李承乾一回来就让人将李元景给宣了进来。
婚也成了,长安那边也有交代了,接下来就是处理清水川的事宜了。
这段时间,他其实自己也仔细思索了一番,就李元景的那点儿小心思,他不敢说完全拿捏了,但也的确算是摸清了他的脉搏。
这会儿,英才殿里,李承乾看向李元景,笑道:“这几天小侄大婚,倒是怠慢了王叔,还请王叔多多体谅才是。”
李元景笑道:“高明客气了,如今王叔也得仰你鼻息啊。”
听到他这么说,李承乾当即就摇了摇头,道:“王叔这话说得,侄儿怎敢垂涎王叔的大赵王廷?
还是如当初说的那般,以地易地。”
“不不不……”李元景连忙摆手道,“高明也知道,王叔不说是个废物,但确实没有你这等大才,大赵王廷在王叔这几年的经营之下,一天不如一天,与其让大赵王廷毁在王叔的手上,还不如交由高明,普天之下,也就只有你才能化腐朽为神奇了。”
若是以地易地,那大赵王廷就只能在大唐和大明之间受夹板气了。
这可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他宁愿舍弃大赵王廷,也不愿意站在李二和李承乾的中间,这今后万一他们这对父子斗起来,第一个倒霉的不就是他?
李承乾又何尝看不明白他的心思,但他如今的确需要和大唐之间有一个缓冲带。
至少,在短时间内,他不想和大唐起正面冲突。
尤其是他这几年想要迅速的巩固自己在西北的实力,就更不想在现阶段和大唐有什么冲突了。
中间若是隔着一个李元景所掌控的大赵王廷,终归能遏制李二一番。
“王叔的担忧,侄儿也明白。”李承乾笑道,“这样,三年,给小侄三年时间,三年之后,王叔是想尽归大明也好,还是想换个方向开疆拓土,大明王廷都将鼎力支持!”
一听李承乾这话,李元景也是一惊。
这句话里的信息量可是真不小。
至少,李元景从李承乾的这句话里基本上可以得到三个重要的信息。
一、李承乾有信心在三年内,让大明王廷在军事实力上比肩大唐。
二、李承乾有能力在三年内,解决大明的所有内部问题。
三、李承乾甚至有能力在三年内,再扶持一个势力出来。
想通了这些,李元景也没急着给出答复,而是在心里默默的计算着得失。
如果可以的话,他是不介意尝试一番,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有足够的利益,只有利益足够,风险什么的都是废话。
李承乾也没打扰他,只是静静的等着。
以他对这些人的了解,李元景没有拒绝的理由。
三年,不过是三年而已。
李元景就靠着他的身份,死皮赖脸的也能披着大赵王廷的皮再坚持三年。
而且,他其实没有更好的选择。
随着李渊的驾崩,李元景最后的靠山都没有了。
他没能在李渊驾崩前成事,李渊驾崩后,就更不可能了。
至于说李渊遗留下来的政治遗产,呵呵,他能继承多少?就算有些人早年在观望,但数年都不曾成事,估计那些人也早就对他失望透顶了。
毕竟,李承乾就像一面镜子一般,无时无刻不在映照着他的无能。
如今,摆在他面前的路其实就三条。
要么帮李承乾再硬撑三年,如此一来,彻底扎根在大明和大唐的中间,受那个夹板气。
要么固守清水川。
最后,就是回长安,不过他当年近乎叛出大唐,就算回了长安,哪怕李二大度允他回长安,甚至保留他的王位,可他估计也难逃幽禁一生的命运。
当然,有人可能好奇,他为什么不带着清水川回大唐?
呵呵,他真要这么干了的话,那才是死路一条。
别忘了,清水川可不单单是他一个人的希望,再说了,要回大唐,他早些时候就不会来找李承乾了。
过了良久,李元景好似做了很坚定的决定,这才问道:“三年可能说准?”
很显然,如果只有三年的话,他是真想试试,毕竟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但如果三年之后又三年,那他未必就扛得住了。
以他的分析,三年之内,李承乾和李二之间,也许会有些冲突,但不至于闹得不可开交,加之他的身份,能顶住的。
“本王何曾失言过?”李承乾当即就冷笑道。
对于这一点儿,李元景倒也是点头表示认可,的确,李承乾自从在西北立足后,还真没听说过他失言。
当下,李元景便说道:“既如此,那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殿下可以请出堪舆图了。”
李承乾闻言,当即拍了拍手,只见几个内侍早就准备好了,一张硕大的堪舆图被众人抬了出来。
而堪舆图上,李承乾早就做好了标记。
凡是和大唐接壤的那一片,除了贸易口岸,李承乾全部标记在了里面。
换句话说,如此一来,大明和大唐之间接壤的地方,就剩那个贸易口岸了。
李元景见状,摇头笑道:“殿下这是料定了本王不会拒绝?”
“王叔有拒绝的理由么?”
李承乾也是笑道,“而且,我大明从没有想着占谁的便宜,永远都是为了别人在着想,所以,我大明提出来的,一般都不会有人拒绝。
不然,王叔以为苏毗的达延芒结波为何会他们轻易就归顺了我大明?”
李元景笑而不语。
虽然他承认李承乾开出的条件的确算得上优渥,但李承乾说他只为别人着想,呵呵,听听就行了。
……
同一时间,洮河郡。
郡守府。
此番李承乾大婚,虽然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都离洮河郡不远,但两人却是都没动。
他们两人都没动,旁人就更加不会去了。
自从李承乾拿下了吐蕃之后,尉迟敬德甚至在大明边境还驻守了重兵。
当然,他没有兵进大明的意思,不过是做给李二看的。
这就跟他们两人没有前去日月山的原因一样,摆明自己的态度。
不管李承乾权势多大,要想撼动李二在这些人心中的地位,都没那么容易的,除非李二也驾崩了。
换句话来说,只要李二还活着,初唐的这些文臣武将几乎很难为李承乾所用。
这会儿,郡守府里,长孙无忌正在喝茶。
堂下,褚遂良、许敬宗、崔明远等人都在。
今日,也是长孙无忌专门将众人都聚在了一起,放下茶杯,长孙无忌才说道:“本官今日将诸位都请来,想必诸位也猜到了是为什么。”
众人闻言不语,这让我们怎么接?
虽然他们猜到了是因为李承乾,但伱不明说,咱也不好接茬儿不是?
长孙无忌倒是无所谓,笑道:“如今大明愈发势大,尤其是在他们吞并了吐蕃之后,未来必定会染指西域诸国。
届时,大明只会越来越强大,而对我大唐构成的威胁和影响,也会一天强过一天。
如此一来,我洮河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虽然这几年我洮河郡也算发展迅速,但和大明比起来,却是显得不值一提。”
“长孙郡守,现在就提出大明威胁论,是不是太早了一些?”崔明远闻言皱了皱眉头。
长孙无忌这话,太过于露骨了。
崔明远在政务上虽然愿意支持长孙无忌,但也仅仅是政务上而已,可在唐明之间,他显然有着自己的态度。
长孙无忌却是不在意,笑道:“崔别驾误会了。
本官可不是在说什么大明威胁论,而是实事求是的讲述大明对大唐的影响。
诸位都是我洮河郡的父母官,想必这几年没少见我大唐的商贾轻装简行的背着大量的金券前往大明甚至我洮河郡的各个工坊采买吧?
就连本官府上的那些杂役们,现在谁手上没有几张大明发行的金券?
诸位,这是什么?
这是钱粮啊!
大明用几张轻飘飘的纸,就将我大唐的钱粮弄到了他大明,这不是影响么?”
说到这里,长孙无忌也是叹了口气。
他是真的无奈。
这些年,大明从一开始发行代金券,最开始以回顾商贾的形势推送出来的。
当初,这玩意儿根本就不用真金白银的去兑换,只要在大明系的各家商铺里,消费到了一定的数额,大明都会返送一些代金券,美其名曰回顾顾客。
结果,那些客商发现这些代金券在大明系的任何商铺里使用都不受阻,甚至还能在大明系的任何商铺里兑换成真金白银的银钱,一时间,众多商贾当即就发现了代金券的好处。
随着第一个开始,这代金券算是彻底的在众多商贾中风靡了起来。
对于他们而言,原本需要使用几大车拖拉的银钱,如今贴身放着就行,这对他们来说,着实方便了许多。
而几年下来,接受代金券的人越来越多,大明甚至直接将代金券的代字给取消了,直接就成金券了。
虽然如今还是有很多老百姓不认可这东西,但很显然,也有不少人认可。
这也是长孙无忌长叹一口气的原因。
一个国家的百姓,信赖他国的货币,这是何等的讽刺?
崔明远等人闻言也是沉默了,但这事儿,他们却又没办法解决。
一来,大明发行的那玩意儿,叫金券。
按照大唐的律法,唯有铜钱才算钱。
再说了,就算大明承认金券就是大明的法定货币,你也一点儿办法都没,总不能禁止大唐百姓禁用金券吧?
如此一来,其他各国的货币要不要禁用?
比如倭国的白银?
西域的金粒子?
而其他各国要不要禁用大唐的铜钱?
真要如此,那索性不要贸易了,还走什么丝绸之路?
“其实我大唐也可以发行自己的金券。”安静了许久,许敬宗才开口说道。
崔明远摇了摇头,道:“没那么简单的,长安那边不是没有这么做过。
一来是,商贾和百姓的认可度不高,二来是私自仿造金券的成本太低。
说起来也是怪了,大明的金券虽然也有人仿制,但别说那些商贾了,就连本官轻轻一摸都能摸出真假来。
反观我大唐自己发行的金券,你要是不告诉我,我是真分不清其中的真假。”
“老夫听说,大明印制金券的纸张是专门生产的,和旁的纸张截然不同,所以那些利益熏心的家伙,不生产出和大明相同质量的纸张,还真仿不出大明的金券。”褚遂良说道。
这些年,他们也不是没去了解过大明的金券,只是苦于没有破解之法。
而大唐不是没有那种极为特殊的纸张,有。
比如进贡皇家的宣纸。
这玩意儿,真就是上手一摸,感觉就出来了。
可问题是,这玩意儿,千金难求,说句难听的,印出来的小额金券可能还没这纸本身的价值高。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说道:“大明这些年何止是在货币上影响着我大唐,在工业上,军事上,哪怕是他们最孱弱的文化上,他们不也在时时刻刻的影响着我大唐?
就吐蕃覆灭之后,殿下那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仅仅是半阙,不也深受我洮河郡士子圈的追捧么?
至于工业和军事,那就更不用说了,我洮河郡是怎么变成今天这幅模样的,诸位难道忘了?
对了,还有医疗。
据本官所知,我洮河郡每年就有不少人前往大明求医问药?
怎么,是我大唐的大夫不会治病么?”
说到这几年大明对他大唐无形中的影响,长孙无忌是真的半天都说不完。
他也就是这些年处在洮河郡,才将这些东西看得如此的清楚。
众人闻言,又干沉默了。
他们也知道,但同样的,他们也无解。
“真要说起来,这些年,我们好似在一直追随大明的步伐,确实有些本末倒置了,想我大唐,堂堂天朝上邦,何时去追赶过别人的步伐?”褚遂良说完,也叹了口气。
他甚至觉得有些窝囊,也有些憋气。
不止是他,众人几乎都有这种感觉。
作为天朝上邦的封疆大吏,他们以前在面对别国官员的时候,那是相当有底气的,也是相当骄傲的,可自从大明横空出世之后,这种傲气好像被人磨平了一般。
这就让他们很难受。
“现在说这些没用。”长孙无忌说道,“当务之急是如何摆脱这个窘境,如果,本官说如果,未来大明和大唐万一发生了什么冲突,我洮河郡首当其冲。
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商业等等方面,我洮河郡都会首当其冲。
可如今,我洮河郡有什么能力首当其冲?
而且,作为大唐直面大明的西大门,如今的洮河郡,拿什么去和大明比?
这也难怪大明的那些百姓看我大唐不起。
虽然都说长安如何如何繁华,但他们终究没见过啊,他们只见过洮河郡!
而洮河郡给他们的印象,就是大唐给他们的印象。
那你们告诉我,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长孙无忌越说越是忧心。
他不是没看到这几年洮河郡的成长,他看见了,但那又如何呢?
如果没有大明王廷的话,就洮河郡这几年的发展,足以他回长安吹牛批了。
可问题是大明王廷就在边上,差距如此之大,他还真没那个脸回长安吹牛批。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句话用在这里,当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这几天都先别急着回去,都好好想想,想想我们洮河郡的未来该何去何从?”长孙无忌说道,“我想,也没人愿意做别人的陪衬吧?”
众人闻言点了点头,确实,不管他们能力如何,确实没谁愿意成为衬托别人的野草。
而就在他们商议着洮河郡未来的发展时,一个惊天的消息正在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天下!
前天的那章,过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