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家父秦始皇 > 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考前的准备

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考前的准备

    在我离开临淄郡不久,临淄学宫的学子们也都出发了,科考定于八月二十三开考,有更远的早就出发了,现在咸阳已经聚集了很多学生。

    咸阳殿,朝会。

    “叔孙通,科考的考场和试题准备得如何了?”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尤其是考题,必须要尽快准备两份出来。

    整个科考的流程已经固定:八月二十三开考,当天结束;九月初五判分完毕;九月初六发榜,但只公布前百人姓名、不公布名次,赐“秦仕”身份;九月初七至初八殿试;九月初九张榜公布名次,至此结束。

    与历史上的科举不同,卷面形式我选择了将选择、判断、案例、策论全部都放了进去,跟后世的考试一样。既然有更科学的考察方法,肯定不能再以一篇文章论才华,那样局限性太大,毕竟我要的是科技和治国同等重要的人才。

    试卷评分的形式,自然以分数论高低,从一到百的名次在试卷判分之后就直接定下了,殿试的目的只是让他们认识认识我,让他们知道为谁效力,另外则是考评一下其人是不是有真才实学,历史上科考舞弊案太多了,我总得亲自把关一下。

    如果确实有真才实学、没有达到在咸阳殿就能看出来道德败坏的情况,便由御史安排补缺,无缺可补的则放到咸阳各官署随学,当然,每个人的安排都要经过我的批准。

    叔孙通起身恭敬道:“回陛下,考场已经布置完毕,第一份试题已经出具完毕,第二份明日便可出来,届时请陛下驾临百家学宫审阅!”

    出题的人都是随机抽调的博士,被关在百家学宫不允许出来,防止泄露考题,两份试题随机抽选,另外一份则防备紧急情况使用。

    我微微点头,应道:“如此甚好,关于科考,还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科考当天的守卫、监考官由朕从朝邑大营、宫中侍卫随机抽调,一主、两副考官也在当天开考之后公布;第二,所有考生的试卷收集上来之后,由考官用纸张遮掩考生信息,朕同样会随机抽调官员统一誊录,再交由随机抽调的阅卷官统一评判。”

    叔孙通拱手道:“臣遵命,此举可以实现公平公正,陛下英明!”

    此事毕,我看了一眼李斯,吩咐道:“李相,关于养豕一事,你们商议得如何了?”

    李斯起身回道:“回陛下,臣同左丞相、治粟内史等商议过后,有了解决办法。其一,适宜养豕的地方主要还是江南一带、德水一带,两地水源丰富、粮产充足;其二,关于幼崽一事,臣等认为可以由朝廷出钱在两地选取合适的地方统一建立养豕坊,用于产出幼崽。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可。”李斯的方案比较稳妥,朝廷出钱可以帮黔首承担一部分风险,将来真的发展壮大之后首先受益的肯定是朝廷,足以弥补前期的投入。

    “但要注意养豕的方法。”我提醒道:“豕容易得病,如果形成豕瘟更是可怕至极。因此要将每个养豕坊的规模控制在合适的数量,以防出现大规模的豕瘟,同时征召对养猪熟悉的黔首、兽医,如同将作府那样给予工钱。大规模养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莫要掉以轻心。”

    因地制宜,还是要依靠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现在没有后世那些兽药,一旦出现大规模的猪瘟,朝廷会损失惨重,况且即便在后世猪瘟也很常见。

    李斯严肃道:“臣遵命。”

    革越起身拱手道:“陛下,臣有所忧虑的是,黔首是否愿意购买?是否有能力购买?”

    我扫了一眼嬴柊:“内史令,解决懒汉的策略现在效果如何?”

    此前虽有奏效,但不知道是否长久。

    嬴柊听到点名,立刻起身道:“回陛下,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现在几乎所有的懒汉都已经回归正途,发放的约两万头各类牲畜自去年开始已经繁衍约十万头。如今有不少老死或病死的,臣正想奏请陛下,是否按照当时议定的给予惩处。”

    我呵呵一笑:“既然他们改邪归正,若确实是不可抗力导致朝廷发放的牲畜死亡的,酌情可予以宽恕,但要注意尺度,不可让他们对秦律失去敬畏之心。”

    嬴柊拱手道:“陛下仁厚,臣遵命!”

    我转头看向革越:“懒汉能够养得活牲畜,普通的黔首自然也可以。如果确实拿不出钱购买,同农具一样,朝廷依然可以借贷给他们,至于利息嘛,产下第一批幼崽之后留下一只,其余还给朝廷以作借贷之息。”

    现在国库中的粮食有所恢复,大约有三年之粮,虽然按照古人的看法,依旧是“国之不国”,但以大秦现在的发展势头完全不用担心,国库没粮,可江南的大仓已经满溢,那里同样是朝廷的粮。

    革越同样赞叹道:“陛下仁厚,臣遵命!”

    事情安排完毕,我大手一挥:“朝会结束,李相、冯相、御史大夫、咸阳令、将作少府、主良造留下,其余人退下吧。”

    待众人离开后,我起身道:“待朕换身袍服,一起去看看新城如何了。”

    ————

    一行人出了南城门,往南不远就抵达了新城。

    我望着正在热火朝天建设屋舍的民夫,百冲拱手道:“陛下,新城东坊市基本快要完工了,一切都按照陛下的要求,预留了水道、防火、标志性建筑的位置。”

    我点点头,上前仔细看了一下,应道:“不错,屋舍的建造比咸阳城考究了许多,用的都是青砖吧?”

    “是,所有的屋舍皆是青砖建造,公输良造的水泥还未大规模制造,道路先按照咸阳城内的道路规制使用青砖铺设,待水泥可以使用,则在青砖之上覆水泥。”

    看到两旁按照我的要求预留了人行道和车行道,尚未全部铺设完成,我满意地点点头:“咸阳新城是千年大计,务必保证质量,每栋屋舍皆刻建造匠人的姓名、籍贯,若是今后出了质量问题,朕可不会轻饶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