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 第18章 弘壁,国器也!

第18章 弘壁,国器也!

    金陵帝都。

    一封急报直入京师。

    北镇抚司衙门。

    赵王朱高燧一袭蟒服,不怒自威。

    当然,这都是装出来的,没人的时候他都是躺着。

    毕竟老爷子让他朱高燧掌控锦衣卫这个特务机构,朱高燧也得卖上几分力气,为老爷子处理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

    原本锦衣卫只有一个镇抚司,名为锦衣卫镇抚司。

    洪武年间,太祖高皇帝改设锦衣卫后,欲办大案,往往不经刑部,直接交给锦衣卫镇抚司。

    因此锦衣卫镇抚司一时权势赫赫,恣肆枉法,成了太祖朱元璋手里最锋利的那把到。

    可是坏事做多了,锦衣卫就成了臭名昭著的过街老鼠,一时间朝野争相弹劾,百姓怨声载道,以致洪武二十年太祖高皇帝不得不下诏“悉焚卫刑具,以囚送刑部审理”。

    这道诏命,也宣告了锦衣卫的倒台,自此锦衣卫恢复了原样,变成了一支天子亲军,负责仪仗护卫工作。

    而朱棣攻下金陵即位称帝后,鉴于复杂的朝堂局势,于是又重新倚重锦衣卫来监察、刺探官员,不但恢复了锦衣卫自行逮捕、侦讯、行刑、处决的特权,还新设北镇抚司,专治诏狱。

    换句话说,锦衣卫不但在永乐皇帝手中死灰复燃了,而且还成功更进一步,权势大增!

    朱高燧毕竟是永乐皇帝的亲儿子,很多时候不能亲自露面,避免影响到皇室的名声。

    一般有紧要事务,都是由麾下五大卫所千户出面。

    纪纲正是锦衣卫五大千户之一,而且还是深得永乐皇帝信任的那一位。

    所以当纪纲的密信送达北镇抚司,朱高燧立马就亲自带着密信,入宫前去面圣。

    虽然朱高燧可以看这密信的内容,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

    一是没有必要,二是容易惹火上身。

    纪纲如今随李景隆出使淮安军,这可并不是一个好差事。

    至少在朱高燧看来,此次他们大概率会无功而返,甚至很有可能折在那里!

    毕竟梅殷就是一个顽固分子,他要是想投降早就投降了,哪里还会割了燕使的鼻子耳朵,以此羞辱自家老爷子,表明他梅殷誓死不从的心志。

    再者李景隆何许人也?

    一个人尽皆知的草包废物!

    他李景隆要是能够劝降梅殷,朱高燧就把这乾清宫地上的金砖给扣出来,一块一块地吃下去!

    不是朱高燧勇猛,而是李景隆无能。

    很快朱高燧就见到了朱棣,以及与朱棣形影不离的道衍和尚。

    一套礼仪过后,朱棣直接问起了正事。

    “老三,这么急匆匆地面圣,是出了什么事儿吗?”

    朱棣刚刚才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朝廷王师大破济南南军,贼首铁铉被生擒。

    铁铉曾在济南拼死阻挡燕军南下,甚至还险些用计坑杀朱棣,所以朱棣对其恨之入骨。

    现在骤然间得了这么一个好消息,朱棣自然心情大好,他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将铁铉剥皮抽筋,五马分尸了!

    朱高燧直接取出了密信,然后转呈给了马三宝。

    “爹,这是纪纲的密信。”

    “儿子收到之后,不敢耽搁,立马就送了过来。”

    朱棣一生有四个儿子。

    长子朱高炽是个文化人,礼仪很是到位,只称朱棣为“父王”。

    而老二朱高煦和老三朱高燧则是武夫丘八,所以不懂什么礼仪,喜欢称朱棣为“爹”,多出了几分亲近。

    幼子朱高爔早夭,一直被朱棣引以为憾。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棣不太喜欢天生肥胖又一板一眼的长子朱高炽,而是喜欢极类自己、骁勇善战的二子朱高煦,与变相成为老幺的三子朱高燧。

    朱高燧文治不如老大朱高炽,武略不如老二朱高煦,但他胜在是老幺啊,而且很是听话乖巧,所以朱棣对这老三宠爱异常。

    听闻是纪纲的密信,朱棣立马就想到了李景隆出使一事,当即接过密信细细查看了起来。

    然而他的脸色却是一阵阴晴不定,最终隐隐有些失神。

    见他这副模样,朱高燧开始抖起了机灵。

    不用怀疑,李景隆肯定失败了。

    他要是能劝降梅殷成功,老子把这紫禁城地上的金砖扣出来……

    “爹啊,那李景隆失败了就失败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景隆本身就是一个废物草包,要是真能成功,那才是奇了怪了。”

    “再者梅殷此獠就是个食古不化的建文死忠,这一战肯定无可避免,等济南那边打完了,咱直接集结大军压境,教他梅殷做人……”

    朱高燧还在滔滔不绝地哔哔赖赖,丝毫没有注意到朱棣的古怪脸色。

    “咳咳,老三,你来之前没有看过这密信?”

    听到这话,朱高燧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见他摇头,朱棣这才苦笑着开口道:“你这孩子,小觑天下英雄了啊!”

    “李景隆不仅成功了,而且大获成功,迫使梅殷斩杀了淮安军的建文死忠,如今正带着梅殷前来京师朝见!”

    “淮安四十万大军,已经解决了,免去了刀兵之祸,朕心甚慰!”

    朱高燧:“???”

    哈?

    这不对吧?

    李景隆还真成功了?

    我是谁?

    我在哪儿?

    我刚刚说了什么?

    朱高燧一张老脸臊得通红,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大嘴巴子。

    特么让你嘴贱,现在好了吧?

    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面!

    朱棣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挥了挥手。

    朱高燧识趣地滚蛋了,只是依旧觉得难以理解。

    李景隆竟然成功了!

    那自己不是“枉做小人”?

    李景隆,你真该死啊!

    殿宇之中,朱棣将密信递给了道衍和尚。

    “和尚,你还真没猜错。”

    “李景隆确实得了高人指点。”

    “不过这个‘高人’,竟然是他儿子,李弘壁!”

    道衍和尚闻言面露惊容,急忙接过密信一看,良久之后发出了一声赞叹。

    “李弘壁,此子真是大才也!”

    “以微弱之身亲涉险境,短时间内看穿淮安军虚实,不但破开敌人杀局,还将计就计布下后手,逼迫梅殷投效朝廷。”

    “陛下,此子若是稍加培养,日后绝对是我朝的栋梁之才!”

    朱棣点了点头,对道衍和尚的说法很是赞同。

    许久没有见过如此不凡的青年才俊了,这是国之大幸!

    他起身来回踱步,随即又莫名叹了口气。

    “李弘壁确实不错,但朕在思考一件事情,梅殷为何要强行嫁女?”

    “朕的本意是,利用李景隆稳定勋贵人心后,就将其削爵禁锢,可是现在再牵扯上一个梅殷,那就不好办了啊!”

    梅殷强行嫁女,很明显是想将梅家与李家绑在一起。

    朱棣可以不在乎李景隆,一个草包废物,真不配他朱棣忌惮。

    但若是再加上一个梅殷,那意义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至少在四十万淮安军没有彻底打散之前,朱棣不敢对梅殷怎么样。

    道衍和尚却是微微一笑,反而问出了一个问题。

    “陛下,为何非要对李景隆动手呢?”

    “哦?”朱棣讶然,“和尚,你的意思是……”

    “李景隆为朝廷劝降梅殷,这本就是大功一件,更难得的是李景隆的主动示好之意。”

    “如果不出所料,此计当是出自李弘壁之手,他所求无非是打消陛下对李景隆的忌惮与猜疑,所以才会父子齐上阵,为陛下解决心腹大患。”

    朱棣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何必再动李景隆呢?”

    “一个李弘壁的价值,远超整个曹国公府!”

    朱棣闻言一怔,随即又释然地笑了笑。

    “确实如此,是朕着相了。”

    “只是李弘壁这个名字,不怎么好听,李景隆真是个草包,取个名字都这么难听……”

    道衍和尚沉默了,神情异常古怪。

    他看了看朱棣,确认这厮心情不错,但又斟酌了一番措辞。

    良久之后,道衍和尚终究忍不住开了口。

    “弘壁,国器也。”

    “昔年周康王即位,从周成王那里继承了八件国宝。”

    “赤刀,大训,弘壁,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朱棣:“(๑•̌.•̑๑)ˀ̣ˀ̣”

    道衍:“没文化,真可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