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想法很不错啊!”
“陛下当初断然将其贬为庶民,逐出族谱,如今看来是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是啊,这份折子的分量很重,我看到了小农打破历史规律的可能。”
“幼稚!荒唐!这种合作,其中分配最考验人心人性,我断定,绝不可能成功!”
……
折子在朝臣中间传阅。
窃窃私语中,总伴随着频繁高亢的否定声音。
朱元璋居高临下,把议论内容记在心中时,也对应把发声之人记下。
对乡土村社各种议论。
归纳一下,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认为乡土村社这个想法不错,予以了很高评价。
一类,则是从乡土村社计划中,评价他当初把老四贬为庶民,如何英明,如何正确。
一类,则是故意大声喧哗,发出否定的声音。
最后这一类,是说给他听的,明显是反对乡土村社计划的。
对此,倒也不难理解。
合作制乡土村社在大明推广,势必会阻碍很多人的财路。
第二类人,则是标儿的坚定支持者,盛赞他英明正确,也是一种拐弯抹角的表态。
向他表明:如果陛下因朱四郎优秀,而重用朱四郎,甚至恢复朱四郎的爵位,就是昏聩!
这官场、朝堂上的声音,就是这么有趣。
不能只听表面字意。
要辩证着去听。
要根据说话人的品行操守、派系,以及利益诉求去听。
不过这类人,虽然警惕老四。
但对于这份折子的内容是认同的。
如果朝廷推行,这些人是可以争取的群体。
第一类,就属于,最容易争取支持的了。
短短瞬间,朱元璋只是抛出了这道密奏,已经把谁支持、谁反对,谁可争取,谁不必浪费精力争取,归纳分类了。
皇帝虽然一言九鼎。
可皇帝也无法亲力亲为,把所有事全都做了。
最终执行,必须得靠官员。
一个政策,交给支持者去操刀执行,还是反对者?
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
朱元璋出神之际,殿内的议论声渐渐平息。
等声音完全落下后。
朱元璋收敛思绪,目光环视,笑着询问:“诸卿都看了吧?”
“现在说说,你们对这道折子所述的乡土村社,有什么看法?”
“臣有话说!”
众人纷纷为声音吸引,看去。
朱元璋看着吕本,笑道:“吕卿可畅所欲言。”
吕本维护标儿的利益,他是支持的。
吕本之女,只是标儿的侧妃罢了。
大明的传承制度中,吕氏即便为标儿生下子嗣,也不可能成为继承人。
吕家也注定,不可能成为干预朝纲的跋扈外戚家族。
所以,他才一步步把吕本,从一个小官提拔到吏部右侍郎的位置。
‘吕本这些年表现的不错,找个机会,在提拔一下,让标儿在朝中的支持力再大点。’
吕本可不知,朱元璋已经决定,找机会,再给他动一动位置。
跨列站出来后,大声道:“折子所述的乡土村社模式,看似十分美好,可臣看来,这就是空中楼阁!”
“根本没有考虑人性!”
“最终一定会沦为,小部分人食利的境况。”
“原本,按照历史规律,一个新朝确立,一百年左右,才会由于土地兼并,引发乡村尖锐的矛盾。”
“如果按照折子所述模式推广,一二十年内,乡村必然因为少部分人贪婪食利,引发尖锐矛盾!”
……
朱标本来皱着眉头,内心很抵触吕本站出来反对。
可听着听着,眉头不由舒展。
原以为,吕本又要攻击四弟。
现在,虽然实质上,也是借攻击乡土村社,攻击四弟。
可吕本所描述的这种情况,是完全可能出现的。
人性贪婪!
这个模式,对带头人的品行要求太高了。
四弟可行。
推及天下,未必可行!
四弟这样做,恐怕也只是想帮土桥村乡民过上好日子,并未想在天下推广。
应该是父皇,看到后,意动了。
只是,这无异于把四弟架在火上烤。
“吕大人,杞人忧天了!”吕本话音刚落,轻松笑声响起。
很明显是持反对意见的。
众人瞧着笑眯眯的胡惟庸,满脸诧异。
胡惟庸支持朱四郎?
这也太突然了!
徐达审视着胡惟庸,下意识皱紧眉头。
朱元璋饶有兴趣看着。
胡惟庸竟然支持老四?
单纯支持老四的乡土村社,还是通过此事,向老四传递,支持他夺嫡呢?
吕本神色僵住,抱拳,冷硬道:“请右相说说,下官哪里杞人忧天了!”
胡惟庸跨列走出,举起朱棣的折子,用手指点了点,“大家有没有仔细看这份内容。”
“我仔细看了。”
“其中两条,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第一条关于合作制乡土村社的定义。”
胡惟庸翻开折子,笑道:“里面是这样写的,合作制乡土村社:全体土桥村家庭,以土地、大牲畜、织机、农具等工具为价值品入股,成立合作制乡土村社。”
“土桥村所有村民,为乡土村社资产所有者。”
“为股东!”
众人听的面面相觑。
这又能说明什么?
胡惟庸看穿众人的不解,笑着解释:“这段定义,其实就是乡土村社的性质,是属于全村,不属于某个人,或少数几个人。”
“这很重要,关乎我要说的第二条。”
话中,快速翻动折子。
某刻,笑道:“找到了。”
随即,胡惟庸举起折子念道:“本届乡土村社,通过选举,四十七票赞同,选举朱四郎当选土桥村乡土村社,第一任村长。”
“四十七票赞同,选举杨八为乡土村社农耕组组长。”
“四十七票赞同,选举刘四妹……”
……
“本次选举,所产生的乡土村社领头成员,试用期一年。”
“一年后,进行信任投票,通过信任投票,可担任五年,五年后,另行选举。”
读到这里,胡惟庸停下,笑呵呵道:“诸位,这个选举无不表明,乡土村社中做决策的人,通过村民选择产生。”
“有一年的观察期。”
“观察期后,也只能做五年。”
“坐满五年后,就要重新选。”
“如果这些人在六年的任期内,不被村民认可,或者偷偷给自己谋利,下一次,村民就能够把他们选下去!”
“结合第一条的定义,这些村民可都是乡土村社的股东,这共推选举,不是说说的!”
“胡大人,下官不同意你的看法……”
……
胡惟庸话音刚落,朝堂立刻有人反对。
朱元璋瞧着,反对胡惟庸的,还是和胡惟庸走的很近的,不由被逗笑了。
很快,朝堂就变成了一场辩论会。
过了早朝时间,辩论还未结束。
不过,已经从一团混乱辩论,通过不断辩论说服,形成了两派。
一派反对,一派支持。
支持者虽然少于反对者。
可数量也不少。
“诸卿……”
龙庭声音响起,争的面红耳赤的朝臣瞬间安静,忙整理衣着,快速站好。
“早朝时间已过,这个问题,你们可以慢慢讨论。”
施政切忌听风便是雨。
即便要做这件事,也不会立即执行。
总得老四那个混账,先在土桥村做出个样子来,看看再说。
今天扔出这道折子。
就是吹吹风,投石问路罢了。
“散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在山呼万岁声中,朱元璋起身离开。
群臣也陆陆续续离开。
吕本离开奉天殿,就直接去了胡惟庸的左相官房。
“吕侍郎可是稀客。”胡惟庸笑着寒暄,起身亲自给吕本倒茶,给足吕本面子。
吕本看了眼茶杯,黑着脸询问:“胡相,下官来,就是想问清楚,伱为什么支持朱四郎的乡土村社?”
“难道胡相看不出,乡土村社如果真的成了,损害了我们士绅利益?”
胡惟庸笑着在吕本旁边坐下。
吕本抵触乡土村社,有其所说,损害士绅利益的原因。
可更多是不想让朱四郎出风头!
来他这里,表面看,是为了天下士绅讨个说法。
实则,是试探他,是不是要支持朱四郎!
他很羡慕吕本,只要表现出,对太子的忠心,积极维护太子的利益,皇帝就不断提拔。
满朝文武,只有吕本身份特殊有这个待遇。
蓝玉不行,代表常家。
陛下重用同时,也防止外戚干政。
蓝玉可是太孙朱雄英的娘舅姥爷!
胡惟庸慢条斯理喝了口茶,放下茶杯,才笑道:“吕侍郎,本相就是在为咱们士绅谋好处!”
吕本微微皱眉,紧盯胡惟庸。
胡惟庸解释道:“兼并土地得天灾人祸,百姓过不下去才行。”
“可现在,机会就摆在眼前。”
“土桥村有个朱四郎,的确没有士绅的机会。”
“可其他地方呢?”
“一旦在天下推广,咱们士绅可以乘机提出,当带头人嘛!打着朝廷的名义,名正言顺进行兼并!”
“咱们士绅官宦人家,有最多的土地,最多的人才,合作制乡土村社,土地入股,咱们就是大东家!”
“那些泥腿子,连个二东家都够不上!”
“充其量,就是个拥有股份的店小二罢了!”
“至于那个投票权,我们可以在执行过程中,稍微隐晦修改一下,按照入股的土地、农具、大牲口多寡进行分配,多者,投票权大,寡者,投票权小,如此,店小二那点家产,能拿到多少股份?能得到多大的投票权?”
话罢,胡惟庸唇角微扬:如此,天下士绅都得感谢我胡惟庸!
若是朱棣能听到这番话,也得给胡惟庸竖大拇指,这人脑子转的太快,也很阴险!
吕本豁然开朗。
眼神余光看了眼胡惟庸,忍不住暗道:真阴险!
士绅参与乡土村社,小农有股份又如何?股份悬殊太大,实力差距太大!
就如胡惟庸所说,就是个拥有股份的店小二罢了!
店小二就是店小二,无论哪种,都只是受人驱使的命!
吕本脸色舒展,笑着举杯。
只要胡惟庸不是打算支持朱棣即可。
……
御书房。
朱元璋刚走进去,就看到马秀英坐在他的位置上,翻看折子。
一张脸瞬间变黑,“咱们不是约法三章了吗!”
“你管好宫里,朝廷的事归咱管!”
周围的宫女太监,纷纷低下头,忍着笑。
这话,怎么听都给人一种很无奈的感觉。
马秀英笑着起身,“我就是随意看看,听说今天早朝,朝堂上好热闹?”
哼!
朱元璋微微冷哼,坐下后,吩咐道:“给皇后看座。”
等马秀英在旁边坐下后,才黑着脸问道:“是有这么回事,你又想做什么?”
“乡土村社让你很动心是吧?”
不等朱元璋承认,马秀英提醒道:“我劝你不要贸然推进,最好等老四那边做出点成绩来,好好总结经验教训。”
“同时,你最好亲自去看看,这乡土村社实施过程中,需要提防什么,忌讳什么,你不知道,老四作为倡议者,应该知道!”
“你不但要看,最好,让老四亲自给你好好讲一讲。”
哈哈……
朱元璋顿时笑了,指着马秀英,“你拐弯抹角,其实还是想去土桥村对吧!”
啪!
马秀英气的拍案起身,“朱重八,我是想去土桥村看老四,但我同样在给你敲警钟!”
“乡土村社的全部内涵,没有人比老四这个倡议者更清楚!”
“你如果推行,不听听他的意见,你是要栽大跟头,吃大亏的!”
朱元璋没有生气,只是有些愣怔出神:去土桥村看看?听听意见?真有这个必要?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