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中,传来一阵吟诵声......那飘渺而又神秘的声音如梦似幻,越来越远,越来越轻……
……
那时,释迦牟尼佛率领着一千二百五十名比丘,居住在舍卫国祗树和孤独园。
或许是因为长年修行的缘故,有一些弟子渐渐懈怠了下来,开始随意放纵自己。
他们有的人集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有的整天贪于睡眠,耽于玩乐。至于修行嘛,时断时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佛陀见状,教导弟子们说:“你们应当勤奋精进,认认真真地听闻佛法,讽诵经典、专注于坐禅修行,千万不能懈怠。不然的话,你们的智慧将被五阴所覆盖,不能显发出来。”
佛陀知道,不管自己是苦口婆心,还是声色俱厉,如果强行给比丘们灌输大道理,他们都会在潜意识里产生抵触情绪,很难听得进去,说不定一转眼就忘个干干净净。
所以,佛陀并不直接讲述那些深奥的哲理,更多的时候,他像是在不经意间,讲述一些小故事,寓教于乐。
故事虽然像是无根的白云,却能长久飘逸在听众的心灵深处,就算故事的情节已经淡若游丝,它那美妙的智慧,深邃的哲理,依然像清风,像雨露,时时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于是,佛陀就像一个老爷爷,坐在大树下,开始了娓娓道来:
在过去无数劫之前,有佛出世,名为“一切度王”如来。
如来说法的时候,天下大多数的人民都来倾听。那时,大众之中有两个比丘,一个叫“精进辩”,一名为“德乐正”。他们两个人是好朋友,经常结伴共同来听如来讲经说法。
精进辩比丘听经的时候,专心致志,满心欢喜,所以当时就证得了“阿惟越致”——不退转的菩萨境地。
他神通具足,可以随意变化身形。
而德正乐比丘,听经时经常打瞌睡,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所以毫无所得。
精进辩对好朋友德乐正说:“佛世难值,佛法难闻。百千万世的漫长岁月,才能出现一次。我们运气很好,恰恰遇到了一切度王如来,应当奋勇精进啊!何况,我们是出家比丘,是大众的榜样,如何能在听经的时候睡觉呢?你要知道,一个在听佛说法昏沉瞌睡的人,是有罪业的!因此,你应当勉励自己,努力提高警觉,时时刻刻保持灵明觉悟的心。”
德乐正听了朋友的话,感到很有道理。可是,他的瞌睡劲儿难以排除,就站起来走动、走动。
然而,当他走在精舍的树林之中的时候,又感到睡意难忍,走着、走着,便打起盹来。他心烦意乱,无法安详地经行。于是,他来到一处泉水岸边,静坐下来修习禅定。结果,他刚刚坐下,没有进入禅定,却先进入了梦乡……
这时,深知朋友习气精进辩,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便以善巧方便来度化他。精进辩变化成一只小蜜蜂,飞到德乐正的眼皮上,意欲蛰他。
德乐正听到蜜蜂的嗡嗡声,突然惊醒了,又开始坐禅。可是不久,他又不知不觉昏睡了过去。
这时,蜜蜂飞到他的腋下,狠狠在他的胸腹蛰了一下。德乐正疼得龇牙咧嘴,心中不安,不敢再睡了。
泉水之中,有各种各样的鲜花。含苞欲放的荷花,亭亭玉立,妩媚动人;清泉之畔,五彩缤纷的大丽花,迎风摇曳,婀娜多姿……
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最后,停在了花蕾上采食蜜浆。
德乐正见状不禁被逗乐了,忍不住笑了起来。
蜜蜂在泉水里洗净了身体,又飞到了花蕾上,它停在那里,昏昏欲睡,摇摇欲坠,这时德乐正对蜜蜂说偈子道:
是食甘露者,
其身得安隐。
……
这时,他知道了,这一切都是好朋友精进辩故意做出来引导自己的。
从此,他经常独自修行,不再懈怠。不久他也证得了不退转地菩萨之位。
说完故事,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那时的精进辩,就是今天的我,而德乐正,就是弥勒。”
佛笑着说:“那个时候,我与弥勒共同听经。他经常昏昏沉沉打瞌睡,所以经文没有听进去,无所收获。若不是我想方设法以善巧而救度他,弥勒到现在也无法从生死中解脱出来。所以说,听到佛法之后,应当除去睡眠,舍弃放逸,锐志精进。”
虽然没有了那神秘老僧的监督,契此仍然能整夜坐禅不止,因为他已经从中得到了禅悦,感受到了禅定的美妙。
他白天劳作,夜里静坐,一点也不感到疲劳——佛法,就是这样的奇妙。
朝朝暮暮,时时钟钟鼓鼓;
岁岁年年,常常耕耕种种。
暖风几度吹拂,又是黎鹊鸣啼时节。小溪一夜桃花水,涨起百片鳞甲田。
好雨如同种田人的知心女儿,虽然远嫁他方,却不劳爹娘牵挂,该回娘家的时候就悄悄来了,淅淅沥沥,潇潇洒洒,温润着田野。
再说那天下午,契此与十几个农户,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冒着雾雾蒙蒙的细雨在水田里耙田、插秧,享受躬耕的乐趣,不乐亦乎。
“站住,你们跑不掉啦!”忽然,从天华寺方向传来了一阵呐喊声。
“站住,你们已经无路可逃!”
“你们快站住!不然的话,等逮住你们,马上砍你们的脑袋!”
契此他们顺着声音传来的方位看去,只见三个僧人在前面拼命逃跑,他们身后紧紧追赶着一队官兵,情况万分危急……
天啊,僧人吃斋念佛,如何会违反官家的律条?
那三个僧人沿着水田里崎岖的田埂逃跑,官兵们走不惯这种象泥鳅脊背一样又窄又粘又滑的田埂,不时有人滑落到稻田里,追赶的速度稍稍慢了下来。
然而,契此的心依然紧紧揪着,因为这片稻田并不太大,一旦越了过去,就是无遮无拦的海滩,那么,这三个僧人就危险了……
那三个僧人越来越近,契此终于看清了,是影清、影空、影净他们。
也只能是他们!
天华寺五百多僧人,人人严持戒律,个个精进修行,唯独他们三个偷懒耍滑,挑拨是非,屡犯戒条……
有时候,契此真有些怀疑,他们三个是不是出家人?现在,也不知他们闯下了什么祸端,招来了官兵捉拿。
契此虽然不喜欢这三人,但还是要想方设法救助他们。
他们干活的田边,有一个挡风遮雨、看管庄家的屋子。当影清他们跑到跟前,契此使个眼色,示意他们进屋,同时,他也急急忙忙招呼庄户们回屋里休息。
十多个庄户汉子行走在田埂上,形成一堵移动的高墙,再加上他们都身披着宽大的蓑衣,更把远处官兵的视线都遮挡了起来,并把庄户们脱下来的水淋淋的蓑衣给他们穿上,头顶戴上斗笠。
三个和尚摇身一变,成了种田的庄稼汉。
官兵们追来之后,在人群中没有发现僧人,便到别的地方追赶去了。
契此的机智与大胆,终于使得影清他们化险为夷,躲过了一劫。
官兵们远走之后,影清他们三个扑通一声,一起跪倒在了契此面前,痛哭流涕,一边责骂自己,一边诉说着对契此的感激之情。
原来,在中原进入了军阀混战时期,盘踞在山西一带的李克用更是穷兵黩武,连年四下征战。影清、影空、影净本来都是农民,被强行征来当兵。他们害怕在血淋淋的战场厮杀中命丧黄泉,便结伴当了逃兵。
在战场上逃跑,一旦被抓住,必定会被砍头。所以,他们有家难回,只好背井离乡,一路向南流窜奔逃。
然而,各地都在征伐打仗,哪里有一个安生的地方?两年前,他们流浪到江南的时候,又被浙东观察使衙门抓了丁。
他们自然不肯卖命,再一次从战场上脱逃,溜到了相对安静的浙东沿海。后来,他们感到四方为家,到处流浪,混迹江湖,时时提心吊胆,常常担惊受怕,不如躲藏到寺院里安全。只要剃了光头,穿上袈裟,就能得到信众恭敬、尊重,不愁吃,不愁穿,一切自有人甘心情愿供养。
于是,他们三个自己给自己剃了头,买来袈裟,谎称度牒丢失,在天华寺住了下来。
由于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出家人,所以,也不遵守比丘的戒律,打柴偷懒耍滑,偷偷杀生食肉……
因为他们的种种丑行一一被契此撞见,生怕老底被揭穿,他们就屡屡恶人先告状,想方设法陷害契此,力图将他们赶出天华寺……
现在,契此不但不记恨他们,反而以德报怨,在危急时刻救了他们的命,他们的灵魂受到了极大震动,所以决心忏悔自己的罪过,洗心革面,痛改前非。
契此将他们搀扶起来,关切地问道:“你们现在怎么办?已经被官兵发现了行踪,万一被抓住了,会被杀头示众的啊!你们快跑吧,找一个隐秘的地方藏起来,千万别被人家发现了。”
影清苦苦一笑,道:“天下之大,哪里还有我们的出路?只有真正皈依佛门,忏悔罪业,以求灵魂解脱。所以,我们现在就回天华寺,一则发露(公开)自己的罪行,二则请求云清方丈给我们剃度。”
契此由衷地赞叹说:“好啊,好啊!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殊途同归,只要最终能步入佛门,不管什么缘故,都是好因缘。”
佛门宽大,尽管影清三人坏事做尽,最终到走投无路之时才发起道心,云清和尚还是原谅了他们,为他们举行了庄严而又神圣的剃度仪式。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真心忏悔,既往不咎。
影清三人的幡然觉悟,也算了结了契此的一块心病。
从此,他万缘放下,心神安住在湛然不动而又灵明不昧之中。他牢牢记住那神秘老僧的教导,时时刻刻保持自己专注于当下,全神贯注做好手头的事情,心无旁骛,意不他顾,决不算计比较,患得患失;要吃饭的时候,就全心全意吃饭,决不百般思虑,囫囵吞枣;到睡觉之时,就一门心思睡觉,决不痴心妄想,颠倒梦想。
他无论干什么,都觉得有滋有味,嚼得菜根分外香。因此,他每天下田劳动,看起来从未修行,却每时每刻都在专修。
江南二月春水平,和风送煦暖日晴。
草绿田畔近似无,布谷声声最和谐。
又到了播种时节,契此与庄户们整天忙着插秧。那天,原野里没有一丝风,蓄满清水的稻田水平似镜,倒映着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山,绿绿的树。
契此在弯腰插秧的一刹那,忽然看到自己的影子清清楚楚映现在水中。
就在这司空见惯的时刻,不经意之间,他与自己的本来面目照面相对了!
在这一时刻,他感到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空空荡荡,宇宙之中惟有一个真实的自己——他,大彻大悟了!
临水如照镜,身与影是一体的,我身系本体,影子是形象,二者不一不异,密不可分。
就是说:天真自性即佛性,幻化之身即法身!
此情此景,契此开口吟诵道:“手把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明心见性的喜悦竟然如此的强烈,契此心中的甜蜜装不下,顺着他的眼睛、嘴巴向外流淌起来……
整天不是笑眯眯,就是咪咪笑。从此,当地的人们都叫他“笑和尚”、“咪咪菩萨”。
那天傍晚,契此干完活回到天华寺的时候,赫然发现方丈云清正站立在高高的山门台阶之上。
好像,他是刻意等待着契此归来一样。
契此一只脚刚刚踏上第一级石阶,云清和尚突然喝道:“僧纳清修本分事,何故往来不得闲?”
契此回答说:“安座何需闲静地,稻谷丛中自有禅。”
云清意气风发,吟诵道:“风来松顶清难立,月到波心淡欲沉。”
契此也被激扬得豪情万丈,接着说道:“会得松风非物外,始知水月即吾心”
“哈哈哈……天华寺总算出了一个人!”云清和尚高兴得仰天大笑,笑够了之后,他对契此双手合十,说:“恭喜、恭喜,你大事了毕了。”
契此给方丈深深鞠了一躬,说道:“了则未了,办则不误。”
云清方丈正色说:“你已经悟道了,应该成为正式比丘。跟我到方丈去,我给你讲一讲比丘的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