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当中,在朱棣病逝之后,画面镜头就完成了切换,也不再是以朱棣为视角,更像是一种过渡的衔接剧情!
但很快,剧情的主角视角就来到了一个胖子的身上!
朱元璋自然一眼就认出来了,这回的主角变为了朱高炽!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六十五岁的父亲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病重前的父亲发下遗诏,将帝位传于你,同时赐你玉押曰“人主中正”。】
【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秘不发丧,军中一切如常。同时,派杨荣与太监海寿进京密报,你得知后立即派儿子朱瞻基出京迎丧。】
【此时伱知道稳住局势才是你的首要任务。你很清楚父亲去世的消息一旦传到二弟和三弟的耳中,必然又会是一场腥风血雨!】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二日,你召见吏部尚书蹇义、大学士杨荣、杨士奇等心腹讨论布防事宜,同时又与礼部尚书吕震议定明成祖丧礼,加强京师的防务。】
【你要在二弟和三弟反应过来之前,掌控大局,顺利登上皇位!】
看到这里的朱元璋顿时就反应了过来!
皇帝驾崩,秘不发丧,这朱高炽是在提防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啊!
从之前朱棣的推演过程当中,朱元璋就看到了朱高煦和朱高燧都有夺嫡的心思,甚至还数次陷害朱高炽!
老四死在了回京的路上,消息一旦走漏出去,保不准这两个藩王就会上演一出夺位大戏!
不得不说,朱高炽虽然长得胖,在冲锋陷阵这方面也不如朱高煦和朱高燧,但论心机,绝对甩那两兄弟八条街的!
【由于父亲北征,故军队精锐具随其行,而驻扎在京师的兵士多老弱。】
【为了保卫京师安全,八月四日,你立即遣书谕随征的宁阳侯陈懋、阳武侯薛禄,命其率领原随驾精壮马队三千里驰回京。这是充实京师军队,稳住内部局面的必然举措。】
【五日,再命附马都尉沐昕掌南京后军都督府事,命太监王贵通率下番官军赴南京,镇守宫中诸事。最后,召前户部尚书夏原吉“同议合行典礼”。直到皇太孙朱瞻基迎接到父亲遗体,方公开发丧。】
【和你预计的一样,二弟和三弟在得知真相之后虽然不甘心,但此刻大局已定,他们也只能默认了这个结果!】
果然,老大总归是老大!
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俩虽然打仗是一把好手,但如果是玩政治,那两个加起来都不会是老大朱高炽的对手!
朱元璋顿时就笑了起来。
如今朱高炽和朱高煦就在应天府读书呢!
对于朱高炽这个孙子,朱元璋还是十分喜欢的,有一点不好的是长得实在是太胖了!
远远地看着就像是有一个大肉球朝着你滚过来一般!
至于朱高煦那就是一个小霸王,平日里不好好读书也就罢了,可没少惹事情,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屡教不改,没少让他头疼!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你正式登基,颁布了大赦令,并定次年为洪熙元年。】
【命英国公张辅掌管中军都督府,阳武侯薛禄掌管左军都督府,安远侯柳升掌管右军都督。立即恢复前户部尚书夏原吉的职位。】
【即帝位之初,你重用内阁蹇义、杨士奇、杨荣、金幼孜等重臣,表示“军国之务重,须卿等协心賛辅,凡政事有阙失,或群臣言之,而朕未从,或卿等言之,朕有不从,悉用此印密奏以闻……君臣之间尽诚相与庶几,朝无阙政,民无失所,而朕与卿等皆不负袓宗负托之重。”】
朱元璋不由得连连点头!
说白了,朱高炽这是在进一步的笼络人心,把主要的这些大臣全都拉在了自己的统一战线之上!
【通过你的话,所有人清晰的意识到,你理想的明廷应当是“朝无阙政,民无失所”,实事证明你也是按着这一目标,实施着他的治国之策。】
【你刚即位便命杨士奇草诏,主要有“下西洋宝船、云南取宝石、交趾金珠、撒马儿等处取马,并采办烧铸进供诸务,悉皆停罢。”】
朱元璋的眼睛就直接瞪圆了!
好家伙,老四之前干的好多事情,他这个当儿子的一上位就给停了!
尤其是让朱元璋意外的,还是下西洋的宝船队居然也停了!
他记得没错的话,老四在位期间,郑和已经六下西洋了!
而第七次也在筹备当中!
但朱高炽上位之后,就等于是让郑和这个航海家直接赋闲了啊!
【你听从了大臣们的建议,打算将国都重新迁回应天府,同时你还将已经是皇太子的儿子朱瞻基派回了应天府,主持迁都事宜!】
朱元璋的双眼猛然就瞪圆了!
之前朱高炽否定了老四的一些政令,打算与民同休,他还是能够理解的,也说不上究竟是对是错!
但这大明国都才刚刚迁到北平多久呢?
这臭小子刚登记居然又想着把国都给迁回应天府?
这来回折腾的,不更加劳民伤财么?
朱元璋甚至怀疑老四如果知道朱高炽的所作所为,会不会气得直接从棺材里蹦出来?
【但天不遂人愿!洪熙元年五月,你突然病重!迁都之事都还未开始施行,你便因病驾崩了,终年48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献陵,传位于皇太子朱瞻基!】
【你是朱高炽,那个被活活胖死的大明洪熙皇帝!】
朱元璋:“?????”
好家伙!
这胖子就这么死了?
这才哪到哪呢?
朱高炽!
老四朱棣家的老大,居然也英年早逝?
屁股坐在皇位上都没满一年啊!
这也太短了吧?
朱元璋直接给整无语了!
活活胖死的皇帝,这个朱高炽当真是没谁了啊!
还没等朱元璋来得及震惊于朱高炽的短命呢,画面就再次转移了视角,来到了朱瞻基的身上!
这一次的推演主角,变成了老四的好圣孙朱瞻基了!
【得知父亲病重的消息,当时你正在应天,而你的皇叔朱高煦准备在半路截杀你,然后自立为帝。】
【你更改了回京线路,安全抵达京城。回到顺天之后,你一方面妥善处理了父亲的后事,一方面加紧顺天城的戒备,防止有人伺机作乱,然后从容登基,改次年为宣德元年。】
【即位之后,你放弃了父亲把朝廷迁回应天的计划,仍留顺天为帝都,这多半是因为你成长在此地,因而与祖父朱棣一样深切地关心北方的边境。】
这个朱高煦好大的胆子啊!
居然敢半路让人劫杀皇太子朱瞻基,还想着自立为帝!
看到这里,朱元璋也不由瞪大了眼睛!
他没想到朱高煦居然有这么大的胆子,这不就是赤果果的谋反么?
好在朱瞻基应该是早有防备,有惊无险的直接回到了京城!
对于朱瞻基,朱元璋还是抱着一丝期待的,毕竟也是老四一手带出来的好圣孙,就是不知道和朱允炆比较起来又会如何?
不说文治,至少在武功上肯定甩朱允炆几条街!
要知道老四北征的时候,可是把朱瞻基都给带在身边的,这也是真正经历过战火历练的皇帝,也算是马背上的皇帝了!
【宣德元年八月,汉王朱高煦谋反。其派一名官员抵达北京,约英国公张辅为内应,张辅当夜逮捕官员上报朝廷。此后又约山东都指挥靳荣等以济南为应。事发,阴谋为朝廷所知。】
【起初,你的得知二叔造反的消息,也十分的生气,但你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并没有派兵征讨,而是修书一封派人送给二叔,规劝他罢兵。】
【然而二叔非但不领情,还准备勾结当地官员和昔年的部将一同造反,这一次你是真的怒了,立即召张辅下谕亲征。】
好家伙!
一个一言不合就造反!
一个一言不合就亲征!
还真不愧是叔侄俩啊!
当初老四靖难起兵的时候,朱允炆打死也不可能有朱瞻基这般的勇气御驾亲征的,从这点上说,朱允炆就输了!
老四这个好圣孙,比起朱允炆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你亲征的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六军将士,使民心迅速安定下来,动荡的局势有所缓和。之后敕遣指挥黄谦,同总兵、平江伯陈瑄防守淮安,防止汉王朱高煦南逃。】
【有人说朱高煦曾经请居南京,这次他会率兵攻取南京。你则另有一番见解,济南城池坚固,朱高煦不会冒险攻打,叛军的家属都在乐安城,因此朱高煦也不会南下攻取南京,只有固守乐安。】
【正如你所料,朱高煦知道你亲征,竟然没有了主意,在乐安束手待毙。朱瞻基令平叛大军乐安四面包围,但没有发动攻势。】
朱元璋:“?????”。
玩呢?
一个造反!
一个平叛!
怎么都如此儿戏,就好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朱高煦居然因为朱瞻基御驾亲征,就没了主意,直接在安乐州束手待毙?
就这玩意居然还想着造反?
还有朱瞻基,这哪里是来平叛的?
更像是来安乐州游玩的,有点难度系数都没有啊!
【你命人放箭书到城中,对谕党逆者宣以祸福,城中於是很多人欲逮捕朱高煦献上。朱高煦非常狼狈,于是密遣人上奏宣宗,乞求宽解,明日早晨将出城归降,得到你的许可。】
【当夜,朱高煦取出积累的兵器与凡谋议交通文书,全部毁掉。城中通夕火光照明。朱高煦将要出城时,王斌等人坚持阻止,说宁可一战而死,束手就擒是耻辱。】
【朱高煦则称城小无法获胜。之后出城,大臣纷纷上疏请求用重典。你却阻止,将群臣弹劾奏摺展示给朱高煦。】
【朱高煦顿首言:“臣罪万死万死,生杀惟陛下命”。你命朱高煦写书,召诸子同归京师。罪止牵连至倡谋数人,其馀城中被胁迫者一律释放。并逮捕王斌等下锦衣狱。之后,令薛禄等人巡抚乐安,改乐安州为武定州。】
【大军班师时,部队驻扎在跸献县之单桥,户部尚书陈山迎驾,并进言应当乘胜移师向彰德,袭击赵王朱高燧。】
【你召见杨荣并跟他说了陈山的建议,杨荣称赞其是大计。之后召蹇义、夏原吉,两人不敢持异议。杨荣请求先发送敕令给赵王,指责其与朱高煦同谋的罪过,而大军即刻赶到自然可擒拿了,你听从了这条建议!】
好家伙!
朱瞻基这是打算一劳永逸,怕老三朱高燧也回来这么一出,干脆把自己两个亲叔叔全都给拿下了啊!
从这点上来说,朱瞻基和朱允炆也算是一路人了!
只不过朱允炆技不如人,实力也远不如朱瞻基而已!
【回到顺天之后,你亲自去见了汉王朱高煦,原本也只是想让这位皇叔低头认错,但你却没想到,一开始还相谈甚欢,表现出悔意的朱高煦,居然在你临出门时,直接绊了你一脚,让你直接摔在了当场!】
【你大怒,随即让人用院子里的铜缸将朱高煦给扣在了其中!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朱高煦力大无穷,居然顶着铜缸满院子乱撞!】
【你直接命人生起大火,直接将铜缸内的朱高煦给活活烤死!汉王死后,其一家皆受牵连,子嗣断绝!】
朱元璋:“……”
这是活活把亲叔叔给烤死了?
朱元璋瞪圆了眼睛,好半晌都没反应过来!
他震惊于朱瞻基的心狠,更想不明白朱高煦为何要在这个时候继续挑衅朱瞻基,这不等于是找死么?
他是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亲孙子,有朝一日也被他的亲侄子给做成黄焖鸡了啊!
虽然觉得朱高煦多少有点咎由自取了!
但是朱瞻基用这样的手段来对付自己的亲叔叔,还是让朱元璋心头觉得相当的膈应!
不过朱元璋倒是没有如同看到老十二湘王朱柏被朱允炆逼得自焚时那般的愤怒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