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
许是很久没有理政,没有那般劳累的缘故。
老朱自到阳山之后,身体便渐渐有了不小的起色。
相对好了许多。
他是一个耐不住的性子。
身体好了,便又忙着看起书来。
老朱小时候识字不多。
但他十分勤奋好学。
在此后的人生历程中,哪怕身处战场,只要有片刻的闲暇,都会抓紧时间读书学习。
故而,仅仅只上过一两年的启蒙学堂,用后世的标准来看,只相当于小学三年级文化的老朱,却是通过刻苦自学,将自己的文化水平,提到了相当高的层次。
大量的史籍都被他看得滚瓜烂熟。
搁在后世来说的话,就是仅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人,自学完了大学本科,甚至是硕士研究生的所有课程。
这毫不夸张。
足见他的学习能力之强。
有这样的天资和毅力,若是生在太平盛世的富贵人家,妥妥也是能高中进士,乃至状元的存在。
哪怕生在贫苦人家,哪怕没有造反起义的空间,他多半也能逆天改命,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
毕竟,老朱各方面的能力,真的太强了。
今日看完书,他便在躺椅上睡下。
旁边一名侍候的太监,方开始向其禀报近日京师,以及大明各地发生的事情。
虽然不理政了。
但大明的动静,老朱却是一清二楚。
“太孙殿下发行新的宝钞数月,如今的民间老百姓,都已经纷纷舍弃了原来白银,铜钱,抢着使用新钞了。”
“官员和老百姓们,对新钞都十分欢迎。他们还给新钞取了一个别名,叫人民币。”
“听听,万岁爷,这名字可是真好啊!”
老朱躺在那里,双目紧闭,脸上的神情,却仍有不小的变化。
“咱记得,新钞刚发行的时候,老百姓也是不太相信的吧?”
他打开眼睛,蓦然问道。
“可不是嘛!”
老太监柔声道:“要不说太孙殿下,真真是天纵奇才呢。”
“他先是通过发行国债,筹措了一亿两银子。”
“这些不相信新钞的人,他们想换银子,就敞开了让他们换。”
“最后换出去了几千万两银子。”
“到了如今,大伙儿也都相信,人民币就等于是白花花银子,没必要换了。”
“甚至,还有很多人主动将银子换成人民币了!”
老朱默然。
许久。
叹道:“咱一直以为,吴、越一带的百姓,习惯铜钱,金银,咱用尽了手段,各种严刑峻法,让他们使用大明宝钞,他们就是死活不用。”
“为此,咱可是砍了许多人的脑袋,却还是不行。”
“想不到,如今熞儿竟然用这个法子,让老百姓们,都用宝钞了?”
“好啊!好啊!”
他感叹不已。
“以前标儿在的时候,曾经跟咱说,有什么样皇帝,就会有什么样的臣子,也就会有什么百姓。”
“皇帝若是尧舜之君,臣子们自然贤明,百姓也自然顺应。”
“皇帝若是残暴,那臣子和百姓们,也会视皇帝为敌人。”
“咱当时可是狠狠的骂了他一顿,当皇帝,就要让臣子和百姓都畏惧。”
“光靠仁德,怎么能夺得天下,坐稳江山呢?”
“要真这么容易的话,咱也不用拿刀造反了,用嘴巴去说,用仁德去教化他们,就能夺得江山,那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那些家伙,可都是畏威而不怀德的。”
“只有拿起刀来,杀,杀,杀……杀得他们都害怕你,才能坐稳江山,当好这个皇帝。”
“咱就是这样打下天下的。”
“可如今看来,咱是错了。”
“治天下和打天下,它不一样!”
“咱杀了那么多人,百姓们还是不用大明宝钞。”
“也只有熞儿的法子,才能让他们都接受啊。”
他说到这里,忽然脸色又变了变,又问道:“熞儿不是还规定了,新钞也能向国库购买粮食,还不许涨价,听说拿新钞买粮的百姓,还不在少数。”
“如今国库里,还有多少粮食呢?”
老朱对此十分关心。
粮为国之本。
没有粮食,守着一堆银钱,那也是没用的。
以前的大明宝钞,是不能向朝廷买粮的,也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可现在朱允熞变了法子。
“万岁爷,如今全国各地的粮仓,都堆满了粮食。”
“太孙殿下,还下令新建了不少的粮仓。”
“如今大明国库中的粮食,较之以前,足足增加了一倍以上。”
老太监堆满皱纹的脸上,笑得如一朵菊花。
“什么?”老朱脸色一变,从躺椅上起来,震惊又不解的道:“这是为何?那些人拿到了新钞,没有买粮吗?”
“买,但是买得不多。”老太监解释道:“拿了新钞,来买粮的,都是一些贫民百姓。”
“他们手中的钱不多,以前旧的大明宝钞,买不了粮食。后来换了新钞,自然就抢着来买粮食了。”
“但他们没有太多的钱,家里也没有大粮仓,就买一点点粮食吃,数量并不多。”
“可是,那些富户大户们,听说朝廷明年就要大面积推广种植甘薯了,都认为粮价要下跌了。”
“于是抢着将粮食卖掉,换成白银。”
“新钞可以随便换白银,他们也就都将手头的粮食,卖给朝廷了。”
“他们屯的粮食多,数额大。”
“如此一进一出,国库里面的粮食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一倍以上。”
“如今的大明,国库里面有花不完的钱,吃不完的粮食,太孙殿下,可真是治国理政的奇才。”
老朱的脸,顿时好似僵住了一般。
旋即。
他哈哈哈大笑。
“想不到啊,咱将大明交给他治理,才这么短的时日,他竟然将大明治理得如此之好。”
他的声音,突然戛然而止。
他似是自言自语,又似是问老太监道:“你说,咱这个皇帝,是不是不合格?治理天下这么久,国库也是一直没钱,粮食也没贮藏多少。”
“如今,熞儿却能给国库积聚如此之多的钱粮,他当皇帝,是不是比咱强多了?”
这个问题一抛出来,可将老太监给难住。
这完全就是一个送命题啊!
他能说皇帝不行,还是说太孙不行呢?
好在,老太监毕竟在老朱身边多年,经验丰富,机灵通变。
虽然被问得冷汗直冒,可一转瞬,心中便已想好了答复之言。
他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陛下是打天下的明君,太孙殿下是治国理财的奇才。”
“陛下开创大明,创万世之基业。”
“太孙殿下继往开来,承陛下之志,治理天下。”
“陛下和太孙,各有其职,各有专长,此天命之所系,正应大明当一代传一代,代代出明君,万世一系,江山永恒。”
“说得好!”老朱站了起来,老态淡去,雄姿英发。
“咱老朱家的江山,后继有人!”
他十分高兴,心情舒畅。
“去,传令准备歌舞,咱今天晚上,要好好畅饮一番。”
老太监顿时有些为难起来。
老朱的身体不好,太医再三交待,不要饮酒。
可圣意难违。
正在这时,外头来人传报。
“陛下,太孙殿下前来求见!”
“传,快传!还通报啥啊,让他进来!”
老朱一边说,一边三步并作两步,直往外面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