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澳洲崛起录 > 第九百六十四章 :君主制的火焰

第九百六十四章 :君主制的火焰

    时间很快的来到了1938年的年末。

    对于这快速结束的1938年来说,唯一的主题就是协约国的不断失败。

    意大利和西班牙在年中双双被攻破首都,最终只能无奈的选择无条件投降。

    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坏消息。

    自从英法澳确定了对北欧的进攻之后,德国人就不得不分兵到北欧战场来保护北欧三国。

    在西班牙和意大利投降之后,北欧的重要性就越发提高。

    北欧不仅能为德国提供非常重要的矿产资源,也能让德国明面上的盟友数量看起来不是那么寒碜。

    更重要的是,如果北欧地区被拿下的话,德国理论上唯一的出海可能也将被截断。

    一个只能困守中欧的德国,是怎么也不可能消耗得过拥有殖民地的英法的。

    事实也证明了,德国人根本无法在两线作战的情况下,还抽调出一支有足够力量的军队支援北欧。

    英法澳军队只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就打下了大半个挪威,并且成功收复了贝尔根、斯塔万格、克里斯蒂安桑和奥斯陆等挪威重要城市。

    如果说收复大半个挪威对德国来说还不至于伤筋动骨的话,那么英法澳军队接下来的行动就足够让德国人头疼了。

    很明显,一個小小的挪威并不是英法澳的全部目标,甚至只是整份计划中很小的一部分。

    收复挪威首都奥斯陆之后,英法澳军队就马不停蹄的继续向东扩张,因为挪威的东面就是北欧最重要的国家瑞典。

    瑞典之所以重要,完全是因为瑞典极其丰富的铁矿资源。目前瑞典已经成为德国相当重要的铁矿供应地,这里的铁矿石通过波罗的海源源不断的运输到德国的港口,然后转移到鲁尔区等工业核心地区,冶炼成钢铁,并且制成各种各样的武器和其他军工用品。

    毫不夸张的说,目前德国国内至少四分之一的铁矿石资源来自瑞典,这一数字伴随着英法奥对德国本土的轰炸不断的增加。

    在英法澳接连不断的轰炸中,有效破坏了德国对于本土资源的开发。但对于瑞典这样的国家,一来距离太远,二来破坏效果并没有德国本土好,所以同盟国军队的轰炸很少。

    不过很显然,北欧攻势正式发动之后,德国人再想要从瑞典顺利的获得铁矿石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虽然德国通过大量布置水雷的方式有效防止了英法的舰队进入波罗的海,淡水雷可对空军没有威胁。

    在英法澳占据了西欧和中欧的空中优势之后,德国空军的处境可就不是那么美妙了。

    当然,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功劳还得归功于意大利人的努力。

    众所周知,意大利人除了陆军的战斗力不行,海军和空军的战斗力还是值得夸奖的。

    意大利的海军设计水平仍然位居欧洲前列,关于空军的设计也是欧洲一流。

    在漫长的几年战争阶段,意大利人总共建造了上万架飞机,其中被击沉的就高达7000多架。

    在意大利的首都罗马被攻破之后,英法澳军队赫然发现,在意大利各处的军备仓库和修建的机场,仍然停留着超过1000架刚刚建造完成的飞机和2000多架损坏的飞机。

    虽然这2000多架损坏的飞机其中有一半以上是重伤不可修复的状态,但通过拆成零件的方式仍然能够挽救至少500架飞机。

    这么一来,就代表着意大利政府直接的为英法澳三国提供了超过1500架飞机。

    有了意大利这1500架飞机之后,英法澳在中西欧所达成的空中优势会更加巨大。

    而且这还没完。意大利可是无条件投降的,他们的军工企业几乎全部被英法澳接收,并且继续为英法澳生产所需要的武器装备。

    这也代表着意大利政府辛辛苦苦组建的军工企业反而为英法澳做了嫁衣。目前意大利政府的产能还是相当可靠的,虽然部分军工厂被英法澳炸毁,但最低产量也能为英法澳每年提供至少3500架飞机和1000辆坦克。

    要是学习德国首相和墨索里尼的行为,不断的压榨意大利军工企业的产能的话,意大利军工企业飞机和坦克的产量至少也能翻倍,这已经超过目前法国的产能了。

    不过这也怪不了法国,毕竟法国北部最精华的地区被德国占领了好几年的时间,北非殖民地还被德国和意大利的军队肆意破坏,对工业的影响自然是极大的。

    相较于意大利来说,西班牙就没有那么强的军工生产能力了。在西班牙缴获的武器装备大多都是步枪和火炮机枪这些,西班牙自己的军工企业很难去生产那些先进的飞机和坦克,哪怕有着德国和意大利给的图纸,他们仍然只能每年生产三位数的飞机坦克。

    三位数的飞机坦克能做什么呢?在庞大的欧洲战场,三位数的飞机坦克甚至不足一天的战役消耗。

    时间很快的来到了1938年12月末。

    在新的一年快要来到之际,欧洲各国政府此时的心情可谓是各不相同。

    此时最彷徨无助的应该就是意大利和西班牙人了。目前的同盟国正在对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战争责任进行清算,等到战争彻底结束的时候,也就是向所有战争的罪魁祸首追责的时候。

    在最终的责任划分没有确定之前,西班牙和意大利政府将一直处于比较焦虑的状态。

    因为同盟国的最终意见将直接决定这两个国家的命运,要么继续统一,要么被分裂和占领。

    相较于彷徨无助的西班牙和意大利政府来说,此时的北欧三国流亡政府,心情那可谓是要好上太多了。

    在英法澳的帮助之下,挪威流亡政府已经成功的回到了挪威的首都奥斯陆,并且废除了德国人在挪威所制定的一切政策。

    这还没完,为了表示对英法澳的忠心,挪威国王回到挪威的第一件事就是彻底清算德国所扶持出来的亲德派政府,并且通通换上了亲近同盟国的人选。

    当然,进攻北欧其实也有大学问的。

    因为在波罗的海周边,除了德国之外,还有挪威,瑞典,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和丹麦等几个国家。

    目前除了重新复国的挪威之外,剩下的国家仍然处于流亡政府状态,国内的一切都被德国人接管和控制。

    虽然地中海沿岸被德国吞并的国家都不是太强大,但也好歹是一个被承认的国家。

    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除了波兰之外全部都是君主制,这对于英国和澳大拉西亚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也正因为如此,关于这些国家到底应该投靠和亲近谁的问题,也就成了英国和澳大拉西亚之间互相争夺的目标。

    从目前的世界发展来看,战后的世界各国政治体系应该分为三大类型,分别对应着英国和澳大拉西亚这样的君主制、法国那样的民主制和俄国那样共和制。

    伴随着民主制度的美国的灭亡和法国的衰弱,目前这一制度的国家已经基本丧失了争夺世界霸主的权利。

    仅剩的君主制和共和制国家有资格争夺霸主的也就剩下英国,澳大拉西亚和俄国。

    其中英国和澳大拉西亚都属于君主制,天然的会吸引这些君主制小国家的投靠。

    毕竟这些君主制国家的统治者也不傻,如果投靠政体明显不同的俄国,他们的国家或许会稳定,但他们的王位可不一定会稳定。

    而手下招摇呐喊的小弟越多,在已经成立的联合国家和整个世界局势上的话语权也就越大。

    特别是在和平时期,支持的国家越多,也就自然而然的站在了正义的那一方。

    毕竟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少数服从多数的。

    当然,少数服从多数也不是绝对的真理。

    因为从根本上来说,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因就是因为多数的那一方实力更加强大,少数者面对多数者没有反对的可能。

    这一原理在世界局势中同样也适用。如果那个少数者是一个特别强大的国家,而多数者只是一些不太强大的中小国家,那么,少数服从多数也就只是空谈。

    不过还是那句话,这些在欧洲历史悠久的君主制国家,他们的支持对于本身就是君主制国家的英国和澳大拉西亚来说,还是有着一定的作用的。

    毕竟除了芬兰之外,这些地中海国家的君主的头衔全部都是国王,在欧洲贵族体系中也拥有不小的影响力。

    试想一下,如果未来的澳大拉西亚皇帝能够获得十多个欧洲国王的支持,这岂不代表着能够间接的控制整个欧洲王室?

    而有着整个欧洲王室的支持,面对单一国家时也就具备足够的影响力和威慑力。

    毕竟在君主制存亡面前,所有君主制国家都会不由自主的团结起来。而君主制国家越多,现有的所有贵族和君主的地位也就更加稳固。

    只不过,目前的欧洲贵族明显是分为两派的。一派依附于传统的君主制强国英国,葡萄牙,比利时,荷兰,丹麦和希腊就是如此。

    而另一派则依附于新兴的强国澳大拉西亚,其中最明显的代表就是芬兰大公德米特里。

    当然,按照目前澳大拉西亚的布局来看,未来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六世和西班牙国王胡安应该也会加入澳大拉西亚的派系。

    古斯塔夫毕竟是阿瑟的妹夫,一定程度上来说也会更加可靠。至于他现在的父亲古斯塔夫五世,阿瑟可没想过要保全他的王位。

    毕竟阿瑟所答应瑞典王室的,只是保住瑞典王室的地位和他们的王位。至于谁来当瑞典的国王,那就不是瑞典王室能够自己做主的。

    胡安王子同样也是如此。西班牙投降之后,阿瑟的下一步计划就是让西班牙王室实现复辟。

    但阿瑟的辛苦计划可不只是为了让西班牙王室复辟,同样也是为了能够影响西班牙,让西班牙加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这一点上阿方索十三世要更加看得开,他在很早之前就同意了让胡安王子作为王室继承人,也就是西班牙的下一任国王。

    除了瑞典和西班牙能够争取之外,被德国吞并的波罗的海三国、丹麦和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地区,阿瑟都是有着一定的想法的。

    反正这些国家都是要重建的,完全可以通过支持他们重建的方式来达成自己扶持国王的目的。

    特别是地中海三国和奥地利,这些国家的王位本来就不稳固,自然也需要外来势力的帮助。

    特别是奥地利,曾经统治奥地利的可是大名鼎鼎的哈布斯堡家族。

    如果能够获得哈布斯堡的支持,也就代表着阿瑟在欧洲王室的地位会更加稳固,甚至成为欧洲王室地位最高,名望最大的君主。

    可不要小看这表面上的地位,欧洲王室之间的联系还是比较紧密的,这样的地位能够关联到欧洲各国的王室和那些已经丢掉王位的王室。

    获得整个欧洲王室的支持之后,欧洲某个君主制国家王室的复辟也不过只是阿瑟一句话的事情。

    毕竟阿瑟的背后就代表着整个欧洲王室,这样的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对抗的。

    当然,俄国这样的国家并不在此范围之内。因为俄国这样的政体和思想天然的站在了君主制的对立面,两者本身就是敌人,俄国人自然也不可能在意欧洲王室的意见。

    欧洲的贵族体系传承了上千年的时间,影响力在欧洲还是非常大的。哪怕一些国家明明已经废除了君主制,被废除的王室在其他国家仍然能够受到礼遇。

    大部分国家就算废除了王室也不敢迫害王室成员,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欧洲王室之间的利益纵横交错,大部分王室家族彼此之间都是亲戚。

    也不得不承认,阿瑟在一战时期所号召签署的《欧洲王室联合宣言》在欧洲王室之间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的。

    这也是阿瑟的地位能够很快的从一个殖民地君主快速成长为备受认可的帝国皇帝和欧洲君主代表的原因。

    伴随着澳大拉西亚的逐渐强大,目前的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甚至全世界第一家族。

    虽然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在其他国家的统治并不像澳大拉西亚那么顺利,但整个家族的成员身份仍然显贵,并且身居各国要位。

    特别是英国人主动的放弃了萨克森·科堡·格达的姓氏之后,阿瑟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家族的最大话事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