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临安臣服,宋帝请降,臣斗胆请唐王殿下登基称帝,以安民心!”
这些南宋大臣当中,不乏投机取巧,巧言媚上之徒。
如今就有人抓住机会,打算争一争这从龙之臣的大功。
只见此话一出,朝堂大殿都安静下来。
众大臣纷纷对视打量,更有甚者隐晦抬头,看殿上王座之人的反应。
只是不等林尘作何反应。
就有陆秀夫、文天祥等心存南宋的大臣怒目而视。
倒是开口进献的留梦炎不以为然,反倒是沾沾自得,好似占了头筹一般。
这留梦炎在原定历史的所作所为,称得上奸佞二字。
按照史书所载,此人早年聪慧好学,也还挂念名声。
同年考科举,高中状元后一路仕途颇为顺利。
从翰林院少卿,一路升任枢密院参事,后官拜右丞相兼枢密使。
留梦炎还跟贾似道关系密切,互称为好友。
不过贾似道丁家洲兵败,狼狈回京后,留梦炎并没有拉曾经好友一把,而是坐视对方被贬,直至途中被杀。
当然,其中原因是因为蒙古大军势如破竹,留梦炎惊惧之下,借病居家不出,直到谢道清亲自到他家中拜访,方才出任左丞相。
按照原定历史,留梦炎会在蒙古大军逼近临安时弃官而逃,然后在蒙古拿下临安后,以左丞相之名率众投降。
同时期文人对其评价只有两句话:为人奸诈,见风使舵。
换而言之,留梦炎就是彻彻底底的墙头草。
至于为何留梦炎没在唐军抵达临安时逃跑回家?
原因更为简单。
林尘来得太快,以至于这位跑路宰相还未反应过来,自己也成了俘虏之一。
按照留梦炎的性格,如今进言让林尘称帝,再正常不过了。
林尘看着这位南宋左丞相脸上神情,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再看张世杰,这位领过军的老者,怒目圆睁。
好似下一秒就要提拳上去给留梦炎一顿好揍,奈何自己乃是阶下囚,只能隐忍不发。
反观殿内其余与留梦炎心思相仿的南宋大臣,也都连忙开口附和,深恐落于人后。
桥玄目光在身后同僚身上扫了一番,将开口的这些家伙记在眼里。
显然。
作为知晓自家大人心思的亲信,自是不屑于与这帮虫豸有何深交。
“哼。”
忍不住的文天祥冷呵一声。“留宰相,说话还是注意些脸面!”
话外之意,是提醒留梦炎,做人不要太无耻。
“宋瑞兄,某家可不是什么南宋宰相了。”
留梦炎好似没听出文天祥话中讥讽意味,反而笑呵呵称呼文天祥的字来。
见文天祥发话,殿内部分尚且心系南宋的大臣纷纷火力全开。
当然。
不是没有真心投效林尘的南宋大臣。
陈宜中便是其中一人。
他也是谢道清当初任命的朝廷大员,官拜右丞相。
然而陈宜中此人在蒙古南下以来,除开和贾似道搞内斗,便再无其余建树。
若是他在投降蒙古,说不定陈宜中这个名字,要与留梦炎排在一起。
可陈宜中在临安陷落后,便投奔新立益王,拥其为主,复为左丞相。
益王病逝,又服侍卫王入广州。
直到崖山之战,见大势已去的陈宜中逃至暹罗,此生都未曾再入中原之地。
可见此人,有些节操,但不多。
在林尘入临安后,见未曾大肆屠戮百姓和士人后,便心甘情愿从了新君。
“殿下,如今各地尚不稳,理应发兵收揽,还要警惕北方蛮夷才是,称帝之事还需另议。”
陈宜中这番谏言,倒是有理有据。
临安虽说投了,南宋从法理上灭亡。
可临安往南,还有不少州府还在南宋旧臣手中,尚未归顺唐军。
怎么看也应该发兵招降这些地方,再警惕北方蒙古才是。
只有待南方彻底稳固,方才是林尘称帝的好时机。
陈宜中这番话,也得到不少朝臣的赞同。
至于文天祥陆秀夫等死硬分子,装作闭目养神,主打一手不配合,不反抗。
林尘看着殿内大臣的表情,微不可察的摇了摇头。
他如何不知广积粮缓称王的道理?
他今日本来就没打算商议称帝之事。
对于林尘而言,称王,称帝也罢,都不过是一种仪式。
只是这留梦炎,自作聪明罢了。
就在留梦炎打算和陈宜中争辩时,就见林尘那略带寒意的目光在殿内扫过。
随之,一股迫人的威压传遍整个宫殿!
当即,殿内鸦雀无声起来。
“此事再议。”
林尘缓缓开口,为称帝这事立下定论。
“君实何在?”
君实,陆秀夫的字也。
陆秀夫听闻林尘开口召见,不得不睁开眼睛,鞠身出列。
他是万万没想到,那日被林尘扣住,直到南宋没了方才重新获得人身自由。
更让陆秀夫不解的是。
这位唐王好似对他颇为看重的样子。
果然。
殿内大臣察觉到林尘对陆秀夫的和善态度,不由侧目看过来。
陆秀夫心中愤然,脸上却不动声色。
他是打定主意,不为唐王做事。
然而。
林尘接下来所说之话,让他表情一怔。
“本王听闻民间如今可还实行着买公田之策?”
所谓买公田,是指官府强行购买民间百姓的田地,给的还都是一文不值的纸币!
换而言之。
这个买公田之策,与从百姓手中强抢没啥区别!
买公田政策,还得归功于贾似道。
他把持南宋朝堂时,国库亏空严重,便机灵鬼般想出这个法子来。
官府从普通百姓手中强抢田地,反而有权有势的大户可以借机隐瞒田产,并且来年缴税都能少缴一些。
如今南宋流民遍地,贾似道可谓功不可没。
陆秀夫作为有志之士,如何不知买公田对民间百姓的伤害?
然而他知晓,却无法做些什么。
如今听林尘提及此事,陆秀夫心中惊疑,不知对方打什么主意?
林尘意在何处?
当然是打算让陆秀夫这等纯臣解决烂摊子了。
毫不夸张的说。
南宋治下,早就被贾似道为首的蛀虫钻空。
如果放任下去,忽必烈还没打过来,南方各地怕是就要掀起农民起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