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谭绍光兵临上海
李秀成进逼淞沪,江苏巡抚薛焕急奏:日前英国参赞巴夏礼屡与绅士相谈,该绅士等邀其调兵协助官军,保卫上海。候补道吴云、候补知州应宝时面禀,将江浙绅士公议借用英法二国之兵助剿之事,恳臣代为具奏。现在臣与署提臣曾秉忠所部水陆各军,分防松江、上海、金山、奉贤、宝山各路要隘二三十处,实有防多兵少之虞,而该逆数十万之众,凶焰方张,必须厚集兵力,以操制胜之权,该绅等所请助剿亦属万不得之计。
慈祥接奏,问询恭亲王奕忻。
奕忻道:中外既已同心,即以灭贼为志。
慈禧遂发上谕:该绅等既与巴夏礼议及,本日已饬总理衙门与英法两国在京使臣妥为协商,但该使臣未必遽能顺应。而英法向以商人为重,并畏百姓,着薛焕转饬该绅等多集华商百姓,剀切开导洋商,令其转求巴夏礼,以洋商货物在沪,须助剿除逆,方足以资保护。
后军主将陈坤书闻李秀成兵临苏州,心肝倶颤,速速携部,退至常州,惊魂甫定,速即遣人,携带巨资,呈送信王、勇王。
洪仁发、洪仁达见财眼开,进言道:陈玉成兵败安庆,其势已颓。李秀成、李世贤兄弟同心,兵逾五十万,攻浙入苏,无所不能;长此以往,以何节制?
洪秀全道:王兄何意?
洪仁发道:副掌率后军主将陈坤书,平在山元勋,天国第七天将,近与忠王不睦,可否赐其王爵,以为天国所用。
洪秀全道:速传朕令,后军主将陈坤书,多谋善断,杀妖有功,着封护王,驻军常州,佑护天国。大佐将吉庆元,与六十七名扶朝天将联名弹劾扶朝天军主将童容海,言童动辄忘恩,肆意妄为,多行不义,譬如虓虎生翼,畏其飞食人也。童容海可真暴戾?
洪仁发道:童容海等二十余万扶朝天军,脱离石达开逆部,万里回朝,其中艰辛,一言难尽。然众口铄金,李秀成亦深恶童容海。
洪秀全道:既如此,再传朕令,童容海、吉庆元等万里回朝,匡扶天国,劳苦功高,特封童容海为保王,加封吉庆元为扶朝天军主将。待淞沪平定,吉庆元等即寄忠王麾下,童部回返宁郡,守护皖南。另,忠、侍二部,攻取苏福,其下之将,劳苦功高,着封谭绍光慕王、陈炳文听王、郜永宽纳王、陆顺得来王、范汝增首王,各王务必尽心竭力,匡扶天国。
李秀成兵至苏州,姑苏人民跪伏街头,哭诉陈坤书横征暴敛,肆意杀伐,扰害民间。
李秀成义愤填膺,意欲惩之,然闻听陈坤书晋升护王,只能苦笑了之。
是日,洪秀全传旨李秀成:去岁春季,与夷人签署协议,一年之内,天军不攻上海、吴淞一百里以内之地,本年将尽,协期届满,忠王秀成兄弟可遣天军攻取二地。另,英人之长江通商许可,英国船只之停泊天京,均属去岁议定,如英人无不法情事,勿加干涉。
秀成接旨,即发谆谕:真天命太平天国九门御林忠义宿卫军忠王李谆谕上海、淞江人民,清朝兵勇,各宜去逆归顺,同沐天恩。
缘念本藩自去冬恭承天命,转战上游江、楚,复由江、楚班师而进浙省。凡所经过之地,凡有投诚之百姓则抚之安之,其于归降之勇目则爵之禄之。
大军进攻上海、淞江,恐尔人民惊恐。特颁谆谕,先行令人前来张贴,
仰尔上海、淞江一带人民兵勇知悉,尔等试看我师一路而来,抚恤各处投诚之人,着即放胆,亦照该等及早就之如日月,归之如流水,自当于纯良之百姓加意安抚。
其于归降之兵勇留营效用。至于在上海贸易之洋商,去岁成约,各宜所爱,两不相扰。
自谕之后,倘有不遵而转助逆为恶者,则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谆谕发毕,秀成饬令慕王谭绍光,领军十万,攻击上海。
谭绍光行前,秀成嘱咐:兄攻上海,如遇夷人,务必小心。吾不亲征,实乃有因。自收浙省以来,天王见我兵多将众,忌我私心,广封王爵,以分我势,部下之将,见此各心不忿,积恨于心;吾必坐镇苏州,抚慰众心。
1862年1月上旬,慕王谭绍光自南,逢天义刘肇均自北,兵分两路,围攻上海。
太平军来势汹汹,江苏巡抚薛焕急饬:参将姜德驻守吴淞、宝山;参将林丛文,驻守江湾;二部互为犄角,防护上海西北;林丛文部,视战事缓急,相机协防泗泾。副将滕嗣林,率兵三千,防护上海以西之诸翟、安上渡、华漕、野鸡墩等地。水师提督曾秉忠,驻守青浦以西并金山全县。参将李恒嵩偕华尔洋枪队,驻守松江,佑护上海西南。上海以南,地阔路歧,着总兵冯日坤、参将姚绍修、副将熊兆周并曾秉忠水师一部,共六千余人,协同防守。上海以东之吴淞口、高桥;水路纵横,洋人船坚炮利;苏松太道吴煦,速与英法领事协商共同防剿事宜。
吴煦领令,速即会晤英国领事麦华陀、法国领事艾登、英国驻上海义勇司令韦伯。四人协商片刻,迅速制定防剿五条:
一、速设侦探。今拟于吴淞口、胡学庄、大场、真如、野鸡墩、诸翟、法华、泗泾、七宝、南桥、得胜、闵行等十一处,各派探勇五十名,专探贼情,并分报英法领事。如有大股贼至,五十人全行回沪飞报,以便设法截剿。
二、清吴淞江。大桥其至新闸止,大小船只,无论中外,一概驱逐。
三、下闸板。新闸向系三洞,现令查明闸板,先闭两洞,暂留一洞,以通船只。
四、筑马路。速沿黄埔至董家渡马路,修筑便道,以便兵丁炮车往来保卫。
五、开炮路。老闸、韩家一带,居民稠密,有碍车炮往来,速议买地筑路,以便通行。
次日,中外各方协商成立上海会防局,阐明防御扼要:
一、沪城东路,频临黄海,商民船只,聚泊至吴淞口三数十里,帆墙相接,其中难保不潜匿匪船,因派委员先禁各船,不许停泊近城处所,并查出迹涉可疑者,概行驱逐。另设立水巡炮船,来往逡巡,复经英法二国酌派火轮兵船,在黄埔、吴淞合流处驻泊,以防外江。
二、沪城北路,尚有支河由洪口大桥、老闸、新闸直达青浦、嘉定,为逆匪乘船来犯之路,当饬干员于大桥、新闸两处添设闸板,加以铁链锁截,并由英国派小火轮船,驻泊桥内闸外,以防内河。
三、沪城西南。道路错杂,田原平衍,无险可扼。而南、北两门外,居民稠密,防亦极难。当与英法二国熟商,由西门而至新闸,由南门而至黄埔,相度地势,开凿深濠三千余丈,起建炮台二十余处,尽将居民环包入内。既可撄垒而守,又可越濠而战。复于要口开辟马路,以通炮车,迎剿追轰,益臻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