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泰平十七年(1721年),九月十九日,基什姆岛。
齐国人用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陆续攻占了拉腊克岛、亨贾姆岛,歼灭阿曼军队六百余,击沉和俘获大小船只四十余艘,剪除了基什姆岛的所有外围防御,彻底将这座面积达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大岛孤立起来。
这座岛屿,东西狭长,南北较窄,几乎与大陆海岸平行伸展,整个岛屿的海岸线曲折,除西北部边缘的沙质海滩和淤泥滩外,一般都是岩岸。岛上几乎全是平顶丘陵,最高不超过三百米。岛上气候干燥,土地贫瘠,东南岸有几处矿盐,萨法维王朝曾经在那里设立了几个矿场,为大陆提供食盐。
基什姆岛是海湾(波斯湾)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扼霍尔木兹海峡出口,又为阿巴斯港的天然屏障,地理位置极为重要。1622年,阿巴斯一世在许诺给予“报销路费”和全部开支为条件,邀请英国东印度公司出动数艘武装商船,帮波斯人夺回了这座被葡萄牙人占据长达一百年的岛屿。
波斯人在战斗结束后,虽然在英国人的斡旋下,将残余的葡萄牙人礼送出境,但他们却几乎无差别地屠杀了所有本地居民,以此作为他们长期协助葡萄牙人作战的报复。后来,萨法维王朝陆续往这座岛屿迁移了四千余百姓,并派驻了一千二百人规模的军队,牢牢地将这座岛屿掌控在手里。
然而,随着萨法维王朝的日益衰落和军备的废弛,驻守的军力陆续被抽调和裁撤,以至于在数年前,使得阿曼人轻松地攻占了这座岛屿。他们杀死了所有的波斯官员和驻守军队的将领,把岛上的波斯人全部贬为奴隶,还驱使着他们在岛上大兴土木,除了将原有的堡垒进一步加固外,还分别在岛屿的东北端和西北端另外修建了两座沿海要塞,摆出一副长期占据的架势。
野心勃勃的阿曼人还在一年前,将位于岛屿东端的主要港口进行了一番扩建,准备将这里打造成一座攻略波斯的海上前沿基地。
但是,随着齐国人的到来,阿曼人的一切努力皆化为泡影。
霍尔木兹岛、拉腊克岛、亨贾姆岛等几個小岛,面对战力强大的齐国军队,阿曼人精心打造的几处外围防线并未给对方造成太多的困扰,甚至抵抗的时间都未超过三天,便均告陷落。
在这种情势下,部署在基什姆岛上的两千余阿曼军队,立时陷入两难境地。想撤离该岛,返回本土,却因为无法突破齐国海军战舰的拦截和围堵。而要坚守到底,与攻上岛屿的齐国人拼命,力战至最后一人,似乎也不太现实。人家在火力强大的舰炮掩护下,可以非常从容地将一门门攻城重炮拖上岸来,然后抵在他们据守的堡垒前,慢慢地将其轰塌,把所有人都埋葬在炮火轰击后的废墟下。
甚至,齐国人为了省事,可能根本就不需要派出登陆部队,仅以战舰封锁整个岛屿,也能将他们给彻底困死。要知道,这座岛屿的土地太过贫瘠,只能种植一些蔬菜、甜瓜和椰枣之类的作物,至今也未能实现粮食自给。在没有任何外来物资的支援下,恐怕连三个月都无法支撑。
当然,阿曼人也可以将岛上的所有波斯人杀死,利用他们省下的口粮,或许能多支撑一段时日。
或者,在齐国人发起登陆作战时,携带所有的物资粮食,躲到内陆深处,与齐国人展开一场漫长的游击战。
那么,然后呢?
“然后,他们可能隐藏在内陆深处,吸引我们前去搜寻并追击。”登陆部队总指挥官罗占平轻蔑地说道:“这座岛屿地势足够宽广,若是要彻底剿灭岛上的阿曼人,我们可能不得不采取分兵进击的策略,以期获得他们的踪迹。在这种情势下,他们反击的机会就来了,会以优势兵力聚歼我落单的搜寻小队。”
“长官,那我们还需要主动出击吗?”一名情报参谋官轻声问道。
“以你们的测算,阿曼人在没有获得任何补给的情况下,可以坚持多久?”
“长官,阿曼人将基什姆、德尔格万、拉夫特等几处据点的所有物资补给全部带走了。按照他们拥有的两千至两千五百人的规模来计,在未获得任何外来支援的情况下,最少可以坚持两个月。若是以满足最低需求来算,或许可以再多熬一两个多月。”
“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跟他们耗下去。”罗占平摇摇头说道:“阿曼人已经在海峡对岸调集军队,准备攻击我们的沙州总督区,以期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所以,我们必须以雷霆之击,快速解决这座岛上的阿曼人,然后移师沙州。”
沙州总督区,原为奥斯曼属地哈萨地区(今沙特东部地区及卡塔尔)和巴士拉省沿海地区。在三十年前,奥斯曼人未能如约偿还到期的一亿阿克切(约270万元)贷款,除了将突尼斯的税收转包给齐国外,还将上述地区以债务的名义抵给了齐国。
沙州总督区气候炎热,土地贫瘠,除了采珠和畜牧,并无像样的产出。以至于,这么多年过去了,齐国还并未朝这里大规模移民,也没有建立严密的殖民管理体系,仍旧以地方部落自治的模式,维持当地的统治秩序。偌大的一片地区,仅有一支三百人规模的齐印仆从部队驻守,象征性地宣示齐国在该地的主权。
这里虽然是一块鸟不拉屎的地方,就算让阿曼人占了,也未必会造成太大损失。但是,齐国作为印度洋地区的霸主,要是海外领地被一个地方土著国家给夺占了,那可就脸丢大发了!
因而,罗占平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肃清基什姆岛上阿曼人,然后将部队调至巴林群岛,予以该地的阿曼军队重创,最好是能将其素丹国王逼到谈判桌上来,规规矩矩地服从齐国人对该地区的秩序调整。
9月22日,根据岛上波斯人提供的情报,罗占平获悉在基什姆堡西南十五公里的地方,发现阿曼人的踪迹,遂命第三混成营营长、宣节校尉(少校)闫少武率所部四百二十名官兵前往该地,歼灭阿曼军队。
齐国目前依旧延续了建国时就形成的“大海军,小陆军”的建军模式,在海军规模已经膨胀至战舰数量达二百三十余艘,海军专属基地三十余处,官兵人数超过六万五千余的情形下,陆军人数才不过四万出头,军费占比还不到人家海军的三成。
整个陆军体系分为海外驻屯军(殖民地的仆从部队也归属驻屯军统辖)和机动野战军团,虽然全军被编为二十个团(其中五个团为空架子团),但最基本的战术单位仍旧为营,根据战区环境的不同,一般包含5到8个连,人数从500多人到800多人不等。
106团第三混成营就属于陆军机动野战军团,编制为八个连,四个龙骑兵连和四个步兵连,员额八百四十人,分驻剑门堡(今也门亚丁市)和泰兴堡(今位于埃及西奈半岛南端的沙姆沙伊赫市)。
此次征伐阿曼人,齐国只调动了驻剑门堡的四个连,在来自印度莫州的三个仆从营的配合下,对阿曼实施一次有限的军事打击。
第三混成营接到命令后,随即便携带五门轻型陆战炮和四天的补给,以奔袭的速度,朝阿曼人所在的位置快速行进。
“长官,我认为阿曼人故意在距离我们驻扎的基什姆堡仅十几公里的地方出现,恐怕是为了将我们的部队引出去,然后集中其优势兵力,对我军发起突袭。”行军途中休息时,李延良一边不断抹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向自己的连长俞元斌小声地汇报。
“你以为上面的长官不知道阿曼人的小伎俩?”俞元斌看着这名年轻的陪戎校尉(少尉)一副已经识破敌人诡计的兴奋表情,宛如他数年前刚从军校毕业的模样,不禁有些好笑。
“啊?”李延良愕然地看着自己的长官,期期艾艾地问道:“既然长官们明知道阿曼人是采取的……诱敌之计,那为何……为何还要命令我们出城追击他们的行踪?”
“李校尉,难道你没发现执行此次出城追击任务的部队,都是我大齐陆军吗?”俞元斌微笑着提醒道。
“是呀,出城的都是我大齐陆军官兵,那些印度仆从兵一个都没带出来。但是,这跟我们中了阿曼人的诱敌之计,有何……关系?”
“李校尉,你认为阿曼人要一口吃掉我们四百多人,需要动用多少兵力?”俞元斌看着一脸茫然的李延良,摇摇头说道:“以阿曼人和我们之间的装备差距,想要完全击败我们,或者对我们予以重创,最少也要出动四千人以上,而且,他们还得有一支精悍的骑兵部队。你觉得,在这个岛上阿曼人部署的军队有这般规模吗?”
“万一,他们的部队真的有四千人以上呢?”
“呵呵……”俞元斌笑了,伸手拍了拍李延良的肩膀,“在战场上谨慎小心,并且还具有料敌从宽的心理,固然是一名带队军官的基本素养。但是,我们在战斗中,一定还要考虑实际的战场形势和地理环境。在这座贫瘠的岛屿上面,阿曼人不可能部署如此规模数量的军队。”
“阿曼人虽然没有这么多数量的军队,但他们手中却有数千名被俘虏的波斯士兵和平民。”李延良郑重地说道:“在这种情势下,阿曼人完全可以驱使这些波斯人向我们发起亡命的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