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和自己那个时代完全不同。
自己那个时代还能够轻松藏住钱财,邻里之间冷漠相互之间不关心,各家关起门来,谁也不知道对方家里有啥宝贝,银行卡里躺着几位数。
世界足够大,赚钱的渠道也足够多,大家对自己的事情都搞不清楚,对别人的事情也懒得关心。
而现在不同,现在还是“远亲不如近邻”的时代,一个村子活得跟一家人一样,没有人家藏得住秘密,迟早给你抖出来,就是抖不出来也让给你编个什么出来。
苏如意反正是深刻感觉到没有电视手机收音机这些娱乐活动的坏的那方面——
从自家开始做买卖之后,永远有眼睛盯着自己的后背,不是那种充满欣赏的目光,而是那种窥探的让人不舒服的目光,感觉就是有人在迫切等着看陆家再次落魄。
既怕兄弟吃不饱,又怕兄弟开路虎……
差不多就是这样,对兄弟尚且如此,更何况别人?
人性自私, 在保证自己的利益的前提下才会选择对别人施舍善良。
现在陆家的成就超越了以前可怜自己的那些家庭,那些家庭就变得很有攻击性,希望陆家回到之前的样子,甚至更惨才好呢。
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光是张氏,但凡有点脑子和阅历的都会谨慎起来,谁知道眼红的人会不会失去理智暗地里做点手脚呢。
苏如意计划今年偷偷摸摸赚钱,明年就着手盖大房子,买家丁买仆妇,虽然她是个现代人,但是到了这个时代当然要适应这个时代的规则,不求什么人生而平等,那套理念不适合当下。
当下主打一个人多势众。
家里人多了,上门找茬也得掂量掂量。
这个时候可没有电话拨打110,没有便利的交通,没有随叫随到一心为民的警察叔叔,上次自家猪被毒死了,不也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自家扛下的一切吗?
可不就靠自己人嘛。
苏如意低声简短给婆婆说了一下打算,张氏震惊之下,脑中空白。
张氏两眼直愣愣的,喃喃:“那不如我们去给人家做家仆……”
管吃管住,啥也不用操心,多安全呐——
自己这破家要买家仆?!
不敢想,不敢想。
苏如意知道婆婆脑子里面杂乱,便道:“娘,去睡吧,家里有我呢!”
苏如意泼掉洗脚水,将盆子靠在墙边,摸黑进屋把房门反锁。
一边打着哈欠一边走进空间,给自己烧上一壶水,可惜忘记给自己备茶叶了,上辈子自己就不喜欢喝茶……但这辈子没有选择,自己估计会喜欢的。
再切两个西红柿,撒上白糖。
翻开《脉息杂志》开始硬啃。
耽误了几天,也耽误了胡郎中教自己念字,虽然大部分字自己都认识,但胡郎中不仅教自己如何念如何写,还会联系上下文前后字词仔细讲解,这字学得没有丝毫浪费时间。
师傅不在的时候,她只能抱着书硬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虽然不至于把一本书读百遍就什么都知道了,但至少自己把书读熟了,再有师傅拨乱反正,这效率能提升好几倍。
古书都不厚,这本《脉息杂志》也才三四十张,一百页左右,但是读起来费劲。
苏如意前面已经通读一遍,脑子里什么也没有记下,只知道字确实基本都认识连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现在读第二遍就把速度降慢下来,加深思考,能理解多少理解多少,能记住多少记住多少。
算不上难,以前上学的时候,一天不知道要背多少书写多少作业,现在只有一本书而已,把以前学习的那个劲儿使出来,整本书背下来也是可以的。
二十页书看完也不知道用了多少时间。
苏如意用手指揉揉眉心,这书上内容一深奥就忍不住皱着眉头看,时间久了不知道会不会长出川字眉。
喝了水,把一碗西红柿吃完,然后进行下一项功课——银针的使用。
经过这段时间不间断的练习,她已经不是最初那个连针都拿不稳的苏如意了,虽然距离师傅“人针合一”的要求还差得八竿子远,力度,深浅,准度都也没有完全掌握,但至少看起来可以糊弄门外汉了。
练习了五百次,她将这被自己刺得破破烂烂的软木放在桌上欣赏了一下,它越是破烂自己的成就感就越高。
吃了两个核桃补脑——管它补不补脑呢,总之是好的。
漱口,出空间睡觉。
……
翌日。
张氏在院中处理昨晚上苏如意拿回来的猪肉,清洗过后的猪肉切成长条,用干净的纱布擦去了多余的水分,然后拿手指头沾着咸盐一点一点往肉上面涂抹,力图做到不浪费每一粒盐。
陆多田也从屋里出来坐在树下,用手指头把浸泡过后还潮湿着的麦秆捋过压扁,再用指甲过一遍,把圆的压成扁的。
他娘一早就说家里缺个晾晒用的扁箩,这不就做么,快的话今天就做出来了。
张氏还有些魂不守舍的,心不在焉地跟儿子说着话。
“你这本事还真练出来了,就不说卖钱,自家需要个什么自己就做出来了,省了钱呢。
陆多田不做声,心里还一直惦记着前头三弟妹说的有人定做筐子的事情呢,虽然算起来没有几个钱,说不定还抵不上自己媳妇去镇上一趟卖饼子挣得多呢。
但别人挣钱和自己挣钱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也不知道三弟妹还记不记得那个事情,怕不是觉得卖筐子挣得少不愿意去做那个生意了吧,那自己这个筐子还编不编?
编吧还是。
就像娘说的,卖不出去自家还能用的。
自己编出来的筐子都是有数的,自家都用了将近二十个去了,虽然也不知道用到哪里去了,有时候他往院子里面一望,一个也看不到。
苏如意忙不迭从屋里钻出来看天色:“娘,这个时辰了,你们怎么不喊我一声?!”
急急忙忙就去灶房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