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476章 到达郏县

第476章 到达郏县

    听到陈伏涌的话。

    温越回头看了一眼,点了点头道:“嗯,也对,到了郏县,是该让军士们好好休息一二了。”

    除了一部分的辎重队提前出发外,其余的运送粮草的八百辆马车以及王钩的炮兵总都跟随中军前进。

    而为了确保后军的安全,陈伏涌命令自己的儿子陈得带领家丁营押送民夫队伍。

    开封府外的官道年久失修,路况很差。

    不过对于温越的骑兵、骑马步兵以及乙级新军来说都不是问题。

    就是随军的辎重马车和王钩的炮兵车,严重拖慢了行军速度。

    这次随着温越出征的,有十门红衣大炮,其中两门六磅红衣炮和八门三磅红衣炮。

    三磅炮需要两匹马拖拉,六磅炮则需要三匹马拖拉。

    每当遇到坑洼路段,还需要炮手们,亲自推车。

    王钩的炮兵总全员出动。

    王钩认为炮兵不能只是训练而不参与实战,因此让炮兵亲身体验战场氛围,即便随便开个几炮也好。

    为此,这往来的几千里路程,炮兵们付出了巨大的劳力。

    ……

    下午时分,温越和陈伏涌的中军抵达了郏县。

    郏县位于伏牛山北部山脉向豫东平原过渡的区域。

    北边是神屋山,南边是汝水,沿着这条河川向西过去百里就是汝州。

    所以总体下来,郏县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

    而当温越和陈伏涌到达郏县时,却发现这里已经被夷为平地。

    县城的城墙残破不堪,许多地方都已经倒塌,房屋不见几个幸存,街道上全是碎砖头和碎瓦片。

    这是流寇的常常之为,他们通常会在占领一个地方后,将其焚烧和屠杀一空,并摧毁城墙,以防止官兵再次占领。

    由于缺少了城墙的保护,即便还有当地的居民幸存,也无法在这种盗贼横行的乱世当中生活下去。

    他们的财物被洗劫一空,除了留下一些无助的老弱病残之外,自生自灭外,其余人不是逃走,就是往山里躲,要不然就是被胁裹成流寇。

    虽然县城变得残破,几乎成了废墟。

    但温越仍然决定在这个破败的县城扎营。

    毕竟在野外,一片荒凉,没有树木遮挡。这又是寒冬已至,在县城扎营总比回到野外要安全得多。

    城内的房屋大多已被破坏,却仍有一些可以供大军居住。

    对于装备精良的青牙军来说,这些残破的城墙已经足够保护他们,且靠此反击,这比大军在寒冷天气中,建造的壕沟和木栅栏要好太多了。

    青牙军的先锋部队,已经在几天前就已经抵达郏县,并稍微清扫了一下县城。

    掩埋了留在城里的尸体,重新挖掘水井,获取水源,还清出了一些可供大军驻扎的空地。

    当温越和陈伏涌率领的中军主力到达时,已经有数千名灾民聚集在郏县西门外。

    这些灾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生存的渴望。

    温越看到这些灾民,不由叹息。

    他深知,这些百姓们要求的不多,只要有一口饭吃便好。

    然而,这么点小要求,在乱世当中,也是很难维持满足的。

    温越对高严没有经过自己命令,就赈济当地幸存的百姓,他并没有太过追究。

    一来,青牙军代表王师,赈济当地灾民也是应该。

    二来,赈济当地灾民,对即将进行的战斗也非常有利。

    在流寇横行的地区,饥民们往往会两边倒戈。

    只要有人给予他们一口饭吃,他们就会为之卖命。

    因此,如果官军能够给予他们足够的食物,他们就会为官军卖命;

    反之,如果流寇给予他们食物,他们就会为流寇卖命。

    这所有,都是为了生存。

    所以,如果合理利用灾民。

    在获取情报和反细作方面的作用将会非常显著。

    ……

    按照青牙军的老规矩,在每次接近目标地点时,各部的炊事人员都会提前过去。

    青牙军的每个千队和把队,都配备有各自的马车,用于运输的辎重和帐篷等物品,同时还运输供军士食用的米粮。

    当青牙军和陈伏涌的总兵营,一同抵达郏县后,就立即开始搭建营地。

    此时,各军的炊事兵们已经忙碌了许久。

    他们在和面、揉面,手中的面团在变换着样子。

    接着,这些面团被均匀地分成一块块,压成饼状,撒上葱花、姜末、盐等调料,放在锅里烘烤。

    伴随着火焰烫熟的声音,香气四溢,诱人的大饼逐渐成型。

    这些大饼实际上非常充饥,一个就能让人饱腹。

    除此之外,炊事车上还备有肉干、咸蛋等食品。

    那些肉干可以放入热水煮开,再加入食盐等佐料,另外还可以配上一些菜干。

    在寒冷的冬天,能喝上这样一碗热肉汤,感觉格外舒适。

    肉干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可以保存三个月左右。

    在出征的时候,青牙军的军士,随军会配给炒面和肉干,或者是大饼搭配肉干。

    实际上,温越更喜欢给军士们提供更多的奶酪等奶制品。

    因为它们的营养价值和热量更高。

    不过,这些东西供应不易,只好先暂时搁置吧。

    伙夫兵们的行动迅速,在各军完成营地搭建后不久,他们就准备好了饭菜。

    各部队的士兵们按照顺序,排队领取食物。

    这种排队规矩的做法,在青牙军中已经成为惯例。

    饭菜的芬芳飘散在空气中,令陈伏涌的士兵们闻之食欲大增。

    他们仿照青牙军的举动,有序地排起了长队,等待着食物的分发。

    在启程前,两军已达成共识,由青牙军负责供给所需的食物。

    经过数日的并肩行军,他们已逐步习惯了青牙军的生活模式。

    温越决定给予陈伏涌的总兵营,和自己乙级军士同等的待遇。

    每人分发一张大饼,若仍有需求还可继续索取。

    另外再配一碗肉汤,其中点缀着几丝肉片,虽然比不上青牙军甲级军,还配上咸蛋,但这已足够让陈伏涌的军士都心满意足。

    平常的时候,陈伏涌的总兵营主要吃的是一种名为“飧饭”的军粮,其制作工艺是将煮熟的米饭晾至半干,并经多次曝晒制成易于保存的干米饭。

    食用时仅需将其浸泡至软。

    此外,他们的行囊中还常备有杂饼、蒸饼,以及硬如石块的盐块等。

    而战马则配有干酪,用来解渴。

    在明朝的北方地区,此类军粮广为流传,因其便于携带而被广泛采用。

    尽管在口感和营养价值上都乏善可陈,然而比上时常遭遇粮草短缺的困境,这般如此简朴的伙食也难以得到保障。

    相较之下,青牙军的饮食安排显得颇为优渥,每日皆能饱餐且有肉汤相伴。

    这一差异让陈伏涌的军士都心生羡慕,甚至有人戏言,此次征战,为了如此美味的伙食也足够了。

    对于陈伏涌而言,青牙军的一切都显得新奇无比。

    他首先就是青牙军特制的炊事车,不仅行动方便,而且出餐效率高得惊人。

    陈伏涌就在旁边看了一会,就发现这种炊事车,在一个时辰内,至少供应了青牙军二百多人的饭菜。

    这完全颠覆了他以往对于军队烹饪方式的认知。

    更让陈伏涌感到震惊的是,温越还亲自排队领取饭菜。

    温越与军士们如此同经艰难,也难怪青牙军百战百胜。

    然而,对于青牙军不单独分配粮食,而是让所有军士排队领取食物的方式。

    陈伏涌的一些手下军官持有不同意见,他们担心这样做,会让己方的总兵营有依附青牙军的危险。

    甚至还有人暗地里嘀咕,无法像以前那样截留粮草以谋取私利。

    但陈伏涌本人对此保持沉默。

    毕竟,温越说得不错。

    这种集中用餐的方式,可以加快行军速度,及时把握战机,并减少不必要的折损。

    最近几天,陈伏涌都在和温越一起用餐,享受着青牙军甲级军的待遇。

    而他的儿子陈得则带领家丁押送后勤补给。

    因为民夫的速度,跟不上专业的青牙军辎重队。

    所以被远远地甩在了几十里之外。

    吃过饭后,温越和陈伏涌聚集在县衙讨论军事。

    县衙的大门因战火而损坏了一半,但主厅依然完好。

    现在,这里成了两军临时的议事厅。

    ……

    在明亮的烛光下,温越和陈伏涌并肩坐在主位上,其余的青牙军将领——祖柏、张大春、高严、钟大成、王钩、吴春章、沈其士等人则坐在左侧的下首位置。

    而陈伏涌的营内将领,包括几个千总和把总,则坐在右侧的下首位置。

    按照明朝的习惯,右边是更为尊贵的位置,温越这样安排显然是出于对陈伏涌的尊重。

    然而,看着温越麾下的将领们身披精良的甲胄,穿着保暖的红色大氅,那股锐气凌人,再看看自己的部下打扮……

    陈伏涌心中的滋味,真是莫名复杂。

    由于青牙军之前并未与流寇交过手,对于流寇的战力和战术并不熟悉。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陈伏涌自然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以分享。

    而他身为河南副总兵,身份高贵,麾下又管着许多兵马,在河南一带都受到其他人尊敬。

    不过在跟随青牙军出征后,风头似乎都被温越的部队抢走了,这让他感到有些不太舒服。

    陈伏涌缓缓道:“根据之前我等与流寇的交战,流寇的组织,大概是分为伍长、什长、哨总、部总到都尉几个层级。

    “其战斗中喜欢善于利用地形和伏击,总是交替掩护,令人难以防范。

    “作战的时候,流寇的阵型一般是有五层,最外层是饥民,其次是步兵,再往里是骑兵,然后是精锐的骁勇骑兵,最后是老贼的兵营和家属。

    “如果我等的攻击突破了前三层,他们的精兵会拼命抵抗。

    “不过一旦形势不利,他们会立即撤退,凭借精锐的骑兵和骁勇战士,逃跑之后,很快就能重新挟裹数万饥民。

    “这些老贼精贼,个个都能骑马,有的甚至能骑两、三匹马。

    “而官军的骑兵数量有限,追赶起来非常困难。

    “并且如果追得太紧,我们的粮草就会供应不及时,往往这个时候,就是流贼反击的时候。

    “故此,这几次作战,我河南官兵每次都是大败而归。”

    说到这,陈伏涌顿了顿,又道:“而且流贼喜欢使用间谍,混入城中侦察情报,再寻找饥民作为内应。

    “将军赈济的那数千灾民中,可能就隐藏着许多这样的细作,我们不得不防。”

    温越沉思。

    陈伏涌所说的,与他自己在史料中了解到的李自成等农民军的情况相差不大。

    流贼通常避免与官军正面对阵,他们善于撤退和诱敌。

    根据陈伏涌的说法,流贼的战术正好与建虏的战术截然不同。

    流贼喜欢将饥民置于前线,精锐部队则隐藏在后方。

    这种策略使得击溃他们的部队非常容易,可是想要彻底消灭他们却相当困难。

    一旦战局对他们不利,流贼便会迅速带领核心成员撤离,反正现在天下饥荒,饥民遍地,轻而易举,可以再次聚集起数十万大军。

    所以,对付这些流寇不仅仅是军事上的问题,更是政治上的挑战啊。

    除非当地的官员能够一直稳定河南局势,并有足够的粮食救济当地百姓,否则流寇的问题无法彻底解决。

    光靠着自己一个“救火员”,是绝对不行的。

    青牙军尚未与流贼交过手,在未充分了解流贼的战术之前,必须谨慎行事,不能轻率冒进。

    等到习惯了流贼的战术后。

    再寻个机会,给予其致命一击。

    这时,熊一扬站起身,扫了周边众人一眼说道:“根据情报局所探,汝州的流寇首领主要有三人,名叫李果,刘良翻,毫七药。

    “他们流贼中,有数百名老营兵,精骑两千,以及三万多被迫跟随的饥民。

    “但是,由于饥民人数众多,组织混乱,这些饥民具体的编制和人数难以准确掌握。

    “而汝州现在情况非常危急,知州钱正作听说有我等增援过来,极其振奋,期待我军能尽快驰援。”

    在每次战斗开始前,青牙军都会尽可能收集详细情报,以便为大军的行动提供准确的依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