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 第 149 章 怂恿标儿

第 149 章 怂恿标儿

    下朝之后,刚回到都察院,顾晨就被韩宜可叫走了。

    “光曦,你想干什么?”

    都说知子莫如父,可作为老师,他带了顾晨十一年。

    他太了解顾晨,知道他从来不会说没用的话。

    “老师,学生不想干什么。”顾晨并不想和韩宜可说太多,只是问道:“郭桓的案子到哪一步了?”

    如今老师都快退休了,何苦要让他跟着烦恼呢?

    “快收尾了。”

    说起这件事,老韩就头疼得更厉害,他把自己的官帽摘下,露出去年更加花白的头发。

    “官吏抓了一万多,为了追赃,地主乡绅也抓了两万多,此案死了三万多人,吴庸日子不好过啊。”

    其实,吴庸只是想上进,想当官,算不得什么大过错,也算是有能力的,死了确实可惜。

    他看向顾晨:“你有事,要同我说,虽说我身子不如以前了,但好歹也活了一把年纪。”

    “懂得、经历得比你多些,说出来,我也能帮你参详参详,我是得意你的,你可别走吴庸的路。”

    不值得,没用的!

    “老师,学生明白。”

    从韩宜可那儿出来,才拐了个弯儿,顾晨就遇到了詹徽,和已经垂暮之年的韩宜可不同。

    他此时正朝气蓬勃,还有一身的干劲和野心。

    顾晨弯腰行礼,詹徽客气回礼,然后各自忙各自的事,心思各异,各有所想、所图。

    一个想利用对方,一个因为对方升官而感到浓浓的危机感,生怕对方会越过自己了去。

    很快,范从文他们在溧阳县就碰了一个大壁。

    不但各地官吏阳奉阴违,让他们常常跑空不说。

    当地富商还公然威胁,并且时不时对他们下黑手。

    追捕逃犯的过程中,被突然冒出来的人打一顿更是常事。

    就这,人都还没有抓到。

    老朱的忍耐也到了极限,最后直接派了北镇抚司的前去相助,并对这些地主富商起了杀心。

    顾晨抓住机会,立刻找到标儿,把自己写了几个晚上。

    关于摊丁入亩、改胥吏录取的奏疏给递了上去。

    “这法子,是你想出来的?”

    朱标拿着顾晨的奏疏,脸上没有惊喜反而是一派严肃。

    “让各地知府,以考试交换胥吏的法子倒是挺好。”

    举个例子,你是张三府的人,我是李四府的人。

    因为我想当衙役胥吏,所以我必须得参加考试。

    考试合格后却不能在李四府当差,我只能听从安排去别府当差,而且需要举家迁徙。

    但是你的儿子长大了,如果还想当衙役就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就得去别的地方另外考试。

    这样就杜绝满县的衙役都是自己人,从而一同架空知县,或者逼着知县和他们同流合污的情况。

    当然,胥吏考试很简单,家世清白而且不能是富人家的人,贫苦人家的孩子优先录取。

    然后能够外加认识几个字,思想品德课能过关,这也就可以了。

    不然要求太高,工程太大,太过于麻烦。

    如此一来,就可以规避,地方乡绅成为衙役架空知县的情况。

    只不过,这土地嘛……

    朱标沉声道:“我朝如今已有黄册,有里长、还有甲长,各地的土地也在丈量,编纂鱼鳞册,官府按册收赋税。”

    “且每十年更新一回,孤以为,应当没什么问题。”

    当然,顾晨的这个法子,自然是要更好一些、长久一些,也能让百姓少交不必要的税。

    可他光是看着,就知道地主乡绅会如何跳脚。

    而且,现在政治平稳,折腾起来可能起反作用。

    他是觉得,这样做,会不会激进,而且对顾晨、对父皇的名声、对政权的统治都不太好啊?

    “目前是没有问题,可是殿下,若是以后里长和甲长,同地主乡绅狼狈为奸,压迫百姓呢?”

    还能如何,自然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了。

    顾晨道:“殿下知道民生疾苦,应该不会天真地以为,百姓们可以告官,不会太惨吧?”

    大明往后面数许多许多年,百姓告官都艰难得不得了。

    何况是古代?

    朱标心里自然是清楚的,他手里拿着奏疏没有吭声。

    通读史书的他,当然知道这种事有可能发生。

    顾晨又问道:“若是他们蛇鼠一窝,逼着百姓们卖掉土地,然后兼并土地,自己隐瞒田地,那国家的税收又会如何?”

    那自然会急剧减少,国家财务锐减,最后嘛……

    前面几代可能显现不出这个问题,可若是再往后几代,难免不会遇上顾晨说的这些问题。

    “如今陛下在,太子殿下也在。”顾晨索性把话说明白了一些:“殿下以为,后面的君主能有陛下的铁血手腕么?”

    历史上,张居正死后,一条鞭法便立刻荒废了。

    若是这个规矩,从太祖就开始实施,崇祯能穷成那样?

    想起那个浑身补丁,被活活穷死的皇帝。

    顾晨心中有些同情,请问历史上还有比他更穷的皇帝吗?

    “殿下,日本国有金山银山,想要拿下日本国,最好先拿高丽,想拿高丽,咱们就得收拾辽东。”

    “也就是说,咱们得打仗,打仗就必须要粮食,粮食是土地长出来的,是老百姓去种出来的。”

    “打仗也需要人,需要人,就得让老百姓多生娃,想要老百姓多生娃,就得给他们减轻压力。”

    “太子殿下若是觉得太激进,咱们也可以先把人头税取消,让大明的人口迅速涨起来。”

    “咱们只要有了人口,到时候不管是国家的税收,还是向外扩张要征兵也好,又有何所惧?”

    “地主们嚣张,连朝廷命官都没有放半点在眼里。”

    “而且就连范从文都挨了打,到现在都没抓到潘富。”

    顾晨越说越激动,顺到最后,唾沫星子都快飞标儿脸上去了。

    “殿下,大明朝,到底有多少潘富,怕是有千千万万,数都数不清吧,殿下也该为以后想想。”

    想什么?

    当然是想雄英和他的孩子,以后当了皇帝以后遇到的困境。

    父母都想为孩子扫平一切障碍,朱标当然也不例外。

    他捏奏疏的手指,因为太过用力,都有些泛白。

    你以为大明如今最缺什么?

    武器,他们现在用的,还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至于钱粮,老朱现在也不缺,他的铁血手腕让如今的大明很是富饶,所以大明最缺什么?

    答,缺人!

    没人比顾晨清楚,四大爷摊丁入亩这条政策的好处到底有多大,它直接导致咱们人口爆炸性增长。

    乾隆六年时,大清人口突破一亿,等到了乾隆五十七年时,大清的人口就突破了三亿。

    道光十四年人口突破四亿,直接占了全世界百分之四十的人口。

    可以说,四大爷的功劳最大。

    他个人浅见,大清所有的皇帝,在治理国家这方面,摞在一起,都不如人家四大爷一个。

    而且,他后面紧跟着的,就是官绅一体纳粮。

    当然,也有红薯土豆的功劳,但这政策的功劳也不小。

    可惜了,乾小四这个败家子,把他爹的官绅一体纳粮给废了!

    只要人口多了,那还会像如今这般,给官员那么多特权,难道朝廷还会害怕,没人来当官吗?

    这么大个铁饭碗,他们怕是挤破脑袋也要上吧?

    那时候,就是官绅一体纳粮的时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