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轩刚到家,古佳涵就递给他一张电报稿,这是加藤肇发来的电报。
原来是日本内阁还在激烈讨论,到底要不要投降。
其中日本外相是主和的,但陆相却主战,并且中国派遣军也给日本发了电报,说可以血战到底。
内阁争议不下,只好请天皇定夺。
而天皇已经决定,正式投降。
加藤肇另外还说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今天,南京警卫第三师有异常调动,突然之间全部离开了驻地。
日军现在自顾不暇,也管不了警卫第三师,只是告诉谢轩,注意这个警卫第三师的动向而已。
谢轩说道:“给城工部发报,询问警卫第三师的情况。另外,给南京站发电,询问南京的情况。”
他知道,南京地下党的同志,一直在南京几个警卫师做策反工作。
当然,军统也不例外,也派了人打入伪军。
只不过,谢轩可以确定,警卫第三师并没与山城联络。
如果警卫第三师要起义,谢轩自然大力支持,但如果第三师要造反,那可由不得他。
然而,古佳涵的电报刚刚发出支没多久,军统南京站却回电了:南京警卫第三师突然向六合移动。
六合可是我军的地盘,警卫第三师这是要起义?
谢轩说道:“给南京站回电,询问他们是谁策反的警卫第三师。另,如果我站有同志打入第三师,让他务必继续潜伏。”
古佳涵不满地说:“你把山城的特务都引到根据地,以后看你怎么收场。”
现在是越来越明确了,国共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已经到了山城胡乱给我军下令,强行要抢夺胜利果实的地步。
一旦让山城的特务打入我军,以后国共之间发生战争,危害巨大。
谢轩微笑着说:“所有暴露了的特务,都不会有什么危害了。你赶紧给城工部发报,告诉他们,南京警卫第三师向六合移动,已经引起了日军和南京军统人员的注意,如果警卫第三师是起义,请他们务必加快速度,迟则生变。”
南京警卫第三师向六合移动,必然是起义。这个时候,无论是日伪都不会,也不能阻止,起义的时机恰到好处。
等古佳涵发完报后,谢轩又要求她给山城发报,汇报南京警卫第三师的异动,并且推测断,警卫第三师有可能投共。
古佳涵不满地说:“上级都没回电,你就这么快报告山城干什么?难道说,你真的想在山城干一辈子?”
“你看看,虽然我们身边没有监视人员,但是,我们依然要以一种军统潜伏人员的心态工作。只要我们没有公开地下党的身份,最多就只能使用军统身份,甚至还是汪伪身份。这个时候,南京站发来紧急电报,我却没在第一时间向山城报告,以后山城有人追查此事,你让我怎么解释?是失职?还是故意隐瞒不报?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很被动。”
“可如果因为你的及时报告,让南京警卫第三师的起义失败了怎么办?”
“山城目前在南京没有任何力量,任道远的部队,也是鞭长莫及。其他警卫师,就算接到了山城的命令,也不敢擅自行动的。他们没有日军的协助,敢去六合县?到时候,怕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所以说,就算山城知道,也不会有事?”
“当然,所以我们要让山城看到,我们对军统是忠心的,办事效率也是非常高的,这样,以后戴立就会更加信任我们。信任一个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你只有每件事都让对方满意才行,一旦有一次对方起了疑心,就会进入无休止的怀疑与监视。”
古佳涵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马上说道:“好,我马上去发报。”
很快,城工部和山城都回了电报。
城工部告知眼科大夫,南京警卫第三师,确实在华中局情报部和准南区党委城工部的策动下,在他们师长的带领下,率3000余人,在六合县起义投向人民。
另外,城工部也转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迫敌投降的斗争策略指示。
各中央局、分局:在目前以主力夺取敌伪武装资源时,除因军事进攻迫使敌伪缴摊外,应用一切办法,采取各种策略,使敌伪愿意向我军缴械,力谋取得敌伪武装资源,武装群众。
城工部回电的时候,第三师的部队,已经到了六合县,此时,他们在新四军的掩护下,进入了我军防区休整。
而山城军统局的回电,则是让三老板严密监视警卫第三师,并且对南京的其他警卫师也要密切监视。
“我们是不是要马上执行中央的指示,让申浦的日伪部队向我军缴械,把日军仓库里的武器拿出来,武装群众?”
谢轩摇了摇头:“日军没有正式投降,在广播里没听到他们天皇亲口承认并下令日军放下武器,我们就好从日军仓库里大规模的运走武器。至于申浦的伪军,税警总团的待遇较好,很难让他们一时之间投向我军。而保安队又多是本地人,他们更愿意待在申浦。目前,只能在伪军内部,慢慢发展党员,扩展我们的组织,不宜大规模把他们拉向我军。”
这些部队都是没有信仰的,哪怕装备再好,到了战场上也不堪一击。
“我军都要解放申浦了,到时候他们不投降,就只能刀兵相见了。”
谢轩微笑着说:“如果我军真要解放申浦,那又不一样了。到时候,我相信保安队不会有太大的抵抗,就算他们不投降,也会溃不成军。到时候,税警总团在他们的影响下,也会一起逃跑。一旦有部队开始逃跑,就会形成连锁反应,保安队现在就是那只领头羊,给税警总团起模范带头作用的。”
8月14日 日本天皇裕仁在皇宫防空室御前会议上讲话,决定投降,同时决定照会4盟国接受其复文,颁发停战诏书。
抗战战争结束,只差最后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