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 第21章 14亿人口的震撼

第21章 14亿人口的震撼

    唐太宗先是被华夏后世14亿人口吃了一惊,继而想到他的表叔杨广。

    杨广做的那些荒唐事,败光了隋文帝给他留下的偌大家底。

    最过分的是,居然十四年败光了六百多万户人口!

    隋文帝上位之时,人口四百六十二万户。

    隋炀帝上位之时,人口八百九十多万户。

    然而太祖登基之时统计人口,只有两百万余户了。

    这人口可要怎么恢复啊!

    愁啊!

    按照天幕所说,华夏在1953年遭遇大饥荒,饿死人数众多。

    不到七十年时间,就粮食富足,人口众多。

    就算给他七十年的时间,他也没自信让大唐的百姓翻倍啊!

    这如何不令他震撼啊!

    魏征看着李世民一副惆怅的样子,站出来道:

    “陛下,人口再多,也是后世华夏的。”

    “不是咱大唐的。”

    “如今大唐人口不到三百万户。”

    “恢复人口,任重而道远啊陛下!”

    李世民感觉自己时刻要被魏征气到心梗。

    “朕为后世华夏人口之多感到宽慰还不行吗?!”

    ......

    乾隆倒吸一口凉气,感觉自己的脸被按在地上摩擦。

    方才他还在想康乾盛世下人口2亿多,是历史最高。

    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没想到大清灭亡之后的华夏,不到一百年,人口竟然高达14亿!

    而且粮食还能多到超乎他的想象!

    华夏是个怎样的国家,竟如此恐怖如斯!

    乾隆想不明白。

    “和珅,你怎么看后世华夏有如此惊人的人口。”

    被乾隆点到和珅内心慌乱无比,他早已被天幕惊的人都麻了。

    他很懂他们的万岁爷无比自傲,不允许任何人挑战他的威严。

    他飞快的思索如何才能安慰到乾隆。

    “皇上,这14亿人口统计起来数据极其庞大。”

    “历史上官员为了政绩虚报人口,虚报粮食产量的行为不胜枚举。”

    “这数据必然是假的!”

    “杂交水稻成功不过几十年,怎么可能在几十年就将人口翻几番!”

    百官本就战战兢兢,听见和珅的话纷纷附和。

    因为他们汇报政绩时,也喜欢将数据报得虚高。

    “和大人言之有理。”

    “想来后世也有众多弄虚作假之人!”

    乾隆自是知道这些官场上的弯弯绕绕,他也不戳破,因为他默许这样的行为。

    谁不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呢!

    哪个皇帝会不喜欢自己的政绩被后人称颂呢。

    想到这里的乾隆长吁一口气,愤而开口。

    “我倒要看看这后世还有什么粉饰太平之词!”

    ......

    【在2019年,我们的粮食年产量就已经超过6.6亿吨。】

    “所以哪个国家宣布不出口粮食了,咱们可别再去囤粮了。管够!”

    “我黑龙江省牛逼,一个省的粮食产量可以养活14个省。”

    “华夏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水稻就不提了,袁老的杂交水稻封神。小麦亩产1000-1200斤。玉米亩产1000-1800斤。”

    “现在大家都提倡轻食,改吃粗粮了。话说玉米、红薯、土豆这些杂粮产量高的吓人。土豆亩产4000-5000斤,红薯一般亩产5000-7000斤。玉米的楼上已经说了。”

    “想起来小时候被红薯支配的恐惧了。每天早上红薯粥,中午清炒红薯叶,晚上红薯饼。”

    “一斤红薯直放屁,三斤红薯两斤屎!”

    “等冬天的时候,谁会拒绝一个香喷喷的烤地瓜呢?”

    “土豆可以作为主粮,红薯不行,吃多了烧心。”

    “话说红薯、玉米在明朝的时候就传过来了。大明后期天灾连连,要是万历、嘉靖重视起来,后来的大清根本进不了关!”

    “这红薯传入明朝可是让福建人陈振龙费老大劲了。万历年间他在菲律宾看到大量人种植从美洲引进的高产番薯,他就想着带回大明。但是菲律宾对番薯严防死守,坚决不让带出境。几经失败后,他将红薯条编在绳子中,才成功带回明朝。而且陈振龙的后人一直在以推广番薯为家族使命。”

    “农业为啥不发达,不是没有金坷垃,而是没有种地瓜。”

    朱元璋此刻呼吸急促,双眼放光。

    没想到华夏除了杂交水稻,其余的粮食也这么出色。

    最让他惊喜的是,红薯、玉米是在明朝时期传入的!

    亩产5000-7000斤啊!

    他做梦都没想到还有粮食产量能这么高啊!

    这可比杂交水稻还要高产!

    杂交水稻虽有头绪但实施起来必然艰辛万分。

    他已经做好了研究几代人的准备。

    这个消息的出现简直就是及时雨!

    而且天幕也说了红薯全身都是宝,连叶子都可以吃。

    放屁拉屎多又有什么关系呢?

    烧心也不是问题。

    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还在乎烧不烧心?

    虽然洪武时期没有后世的种植技术,但是陈振生带根藤回来就能养活,想必番薯并不需要特别好的种植条件。

    估计亩产也能上千斤吧!

    这能拯救多少百姓啊!

    这简直是天佑大明啊!

    他内心火热!

    他狂喜,想仰天长啸一番!

    “标儿啊,这么好的粮食咱要定了!”

    朱标也是一脸欣喜若狂。

    “父皇,如果有番薯,百姓必能家家有余粮啊!”

    朱元璋似乎想到什么又一脸震怒。

    “吕宋这等蛮夷小国好大的胆子!

    “有番薯这种神物竟敢瞒着咱!”

    天幕已经提示菲律宾就是吕宋了。

    朱标一脸郑重。

    “父皇莫气,等老四回京,让他带兵去索要即可。”

    “老四好战,去立威再适合不过。”

    老四啊,你日后必是明君,大哥我替你铺路。

    不知这样可还清我儿允炆的罪孽?

    朱标在心里默默说道。

    朱元璋一听到朱棣就有点炸毛。

    “哼!”

    “这种能救命的高产粮食,万历、嘉靖都不重视!”

    “真是瞎了眼!”

    “都是老四的种!”

    “等他回京,咱非得用棘杖抽的他屁股开花不可。”

    朱元璋顿了顿又继续说道:

    “只是不知这玉米是何人在何地带回,咱也好去寻找一番。”

    朱标思索片刻开口道:

    “咱等着玉米传入太被动。”

    “父亲不如放开禁海令,让大明商人出海,广寻玉米、土豆。”

    “寻到者赏。”

    朱元璋点点头,一脸熨帖。

    “这禁海令有利有弊,标儿还需好生规划才是!”

    “要保护我大明百姓利益。”

    “绝不可受番邦商人压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