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一眨眼就到了封王大典的日子,此时距刘备等人回来已经半月有余。
当初在知道天门离开后张良一点都不敢耽搁,回雒县和刘焉简单的道别之后就匆匆上路了。
在他们去益州的这段时间里,整个司州已经尽数为关羽和张飞所得。
不过两人听从了张良的命令,没有乘胜追击拿下并州而是将军队分散到各县,配合着蓟县派来的官员进行施政。
这里面还有一批因为表现良好,成绩优异而被允许观政的明德学子,徐庶赫然在列。
观政一说首创于戏志才,他发现招募的一些读书人言过其实,夸夸其谈,处理政务的能力实在太差。
于是将这些人集中到一起去涿县乃至附近的各个村参观学习,让他们从最基层的小吏,也就是啬夫做起。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些看似不入流的基层小吏,实则非常重要。
他们才是整日与百姓打交道的人,也是最知道一项政策是否合理,是否扰民害民的人。
一般在县城之下设着啬夫(有秩)、三老、游徼等职位分别掌管不同的事务。
乡啬夫看起来虽小,却十分重要。可掌一乡之诉讼、赋税,集行政、司法、财权于一身。
与其他州不同的是,幽州的啬夫已经被纳入行政体系,不但人数激增,还开始正式给他们发俸禄。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些啬夫的作用就在于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为政策的制定建言献策。
幽州后来出了一项特殊的规定,那就是没有做过啬夫者,最高只能任到县令。很简单,你想要升职,不光要每年的考评得甲上,还要得在乡一级蹲过。
就是因为这道命令让幽州的各乡已经人满为患,原本明德大学里最优秀的这一批正愁没处安排,谁知风云突变,司、凉两州就突然被握己方在了手中。
这让想不出办法的戏志才、荀彧等人长舒一口气,赶紧将快要溢出来的人才往外派。
乡一级如此,县城也好不到哪里去。许多考核优秀的县令、县尉、县丞得不到升迁,因为他们头上那州郡一级的也同样如此,大家都眼巴巴的等着刘备回来封王。
文官尚且如此,武将那边就更按捺不住了,于禁、乐进、李典等实权校尉因功早就可以升迁了,却碍于官制不得寸进,也让他们的手下急得抓耳挠腮。
所有人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九月二十七这天。原本刘备欲与之前三王一样一切从简,只是简单的在众文武面前走个过场即可,却被张良给否了。
劝谏的理由则是三王乃乱臣贼子,而兄长你乃汉室宗亲,天命之人,又岂可与他们一样。
如今礼乐崩坏,道德沦丧,汉室倾頽,正需要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大典来振奋人心。
但刘备还是有些担忧,因为他总觉得自己不是正统,要是太过张扬会让宗室里许多刘姓之人心生不满。
张良只能再劝说已经给每一家都发了邀请,愿意来的就是朋友,不愿来的就给他们记下待秋后算账。
那话是这样说的。“吾等欲跃龙门,入青云,愿附于尾骥者自可保富贵不衰。不识时务者,日后自有一杯毒酒,三尺白绫候之。”
这话让当时议事的众文武全都面面相觑,给刘备听的心惊肉跳,还怒斥他不要乱来。
谁知张良已经让送信的人将意思给表示到了,君子可以欺之以方,要是刘备客客气气的邀请,这些人肯定不是婉拒就是要趁机捞点好处。
但请人的可是张良,恶名满天下的血屠,方式也十分简单粗暴,不来的全都等着秋后算账吧。
故而那些刘氏宗亲显有不给面的,就是不能亲至的也派了自己的长子前来参加这场盛事。
举办地点放在了蓟县西北不远处的盘龙山,此山原名四正山,后因大典被改名。匠作司的工匠开春就开始在上面修建大殿以及石阶。
人手自然是那些接受劳动改造的俘虏,不过不同于那些异族,来自三王的俘虏只需服三到五年就可以重获自由。
前者则是一种消耗品,虽然说十年以上就能离开,可不间断地重体力活早就透支了他们的身体,等待那些胡人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在一千多年后,有一位史学家这样写道,汉成祖刘备那无敌的大汉帝国可谓是建立在百万异族人的白骨之上,那千载不衰的王朝,也是一部胡人的斑斑血泪史。
典礼开始前,刘备通令百官在家中沐浴斋戒三日,以示对天地人三者的敬重。
在大典于卯时三刻正式开始,刘备带着麾下文官以及从幽州各县百姓选出的三万代表团在观礼台检阅了玄甲、青龙、狼牙、麒麟、天狼、虎威、禁卫六军。
第一个出场的自然是幽州的军师,玄甲新军的统帅张良。只见他身着一身亮银色的明光铠,手中倒提着一柄马槊,端的是卖相不凡,叫好声简直要突破天际。
不少刚刚及笄的女子都粉面含羞,目光痴痴的看着马上那个雄姿英发,气宇轩昂的翩翩少年郎,幻想着对方就是自己的盖世英雄,只属于他的如意郎君。
每到这时蔡琰就会被众人恨得牙痒痒,嘴里小声不断叫骂着也不知道那狐媚子使了何等手段,将这世间仅有的麒麟公子给迷了心窍。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封神榜的流行,蔡琰名声早就由之前的才女变成了狐媚子,基本上只要有女子聚会,她就必被提起。
幸好蔡琰因为要安胎的缘故不曾出来凑这热闹,否则肯定要被玉珠取笑。
张良身后跟着程昱、周瑜、孙策三人,玄甲军的日常军务现如今也是他们三人在处理。
等玄甲军的方阵过去之后,关羽带着他的青龙军亮相,那一水的汉血宝马给不少识货的人看得咂舌不已,都在暗暗心惊幽州军到底在汉胡大战里获得了多少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