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术前往秣陵。
大秦锐士为之而动,一道道消息,自秣陵而出。
震慑天下。
帝国政令下达,各地官吏开始推行。相比于赢术在秣陵,远在咸阳的李斯与始皇帝等人无疑是忙碌的太多了。
他们都清楚,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想要彻底底完成,到底有多难。
所以,咸阳的官署,几乎是昼夜都有文法吏在守着。
“陛下,君上去了秣陵!”
闻言,始皇帝放下文书,揉了揉眉心,他心里清楚,当下的大秦,已经箭在弦上,容不得半点错误。
赢术在秣陵,只怕是短时间回不来。
心中念头转动,始皇帝朝着赵高,道:“各地局势如何?”
“将两位丞相请过来!”
“诺!”
点头答应一声,赵高转身离去,他心里清楚,关于帝国各郡县的情况,还是李斯与王绾最为了解。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如今的大秦,也该是进行新的朝会了。
国府。
政事堂中,李斯喝了一口茶水,语气幽幽,道:“君上对于六国遗族的威慑力,当真是恐怖!”
“自从君上南下淮阴,楚地,齐地,燕地,对于书同文的推行,纵然是有阻力,但也能推行下去。”
“绾兄当初的决定,实属明智!”
抿了一口茶水,王绾笑着开口,道:“这件事,是你我共同的想法,非老夫一人之智!”
“只是就是有些委屈君上了!”
“自从骊山陵区走出,这些年来,只怕是很少有一个安稳的时间!”
“小长安自从生下来,君上就没有在府上,过过一个岁首!”
揉了揉眉心,李斯沉声,道:“帝国初建,本来就是事情多!”
“不光是君上如此,陛下,你我,以及各地官吏都是如此!”
“特别是张苍,远在南州,远离中原.........”
“他是帝国岷君,就该肩负起这样的责任,至于小长安,有王女在,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李斯作为赢术的老师,对于赢术期望很大,他心里清楚,以他与赢术的关系,注定无法拆解。
在这样的情况,那就只有一条黑走到底。
心中念头转动,李斯沉吟半晌,道:“绾兄,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度量衡想要全部推行下去,至少也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
“可是帝国的货币政策,绝对无法拖到那么久.......”
闻言,王绾点了点头,最好浮现一抹笑意,在他看来,李斯只是局中人,有些看不清楚。
“李相,你我能够看到的,君上与陛下都能够看到!”
“如今种种事情,都迫在眉睫,只有货币政策可以往后放,而且也不是要全部都落地之后才进行改革货币。”
“等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铺开,走上了正规,以陛下的性格,就会开始改革币制!”
“文字都统一了,帝国绝对不会允许,帝国境内充斥着多种货币!”
说到这里,王绾沉吟半晌:“李相,对于货币政策,老夫倒是不担心,老夫担心的是秦法!”
“商君变法,是为了强秦,是为了战争,可以说是战时法制!”
“但是,时代已经变了,一百多年过去了,我大秦已经统一了中原,天下即将进入治世,甚至于进入盛世!”
“这战时法制,已经不适合帝国........”
听完王绾的话,李斯喝了一口茶水,沉吟,道:“绾兄说的对!”
“老夫,陛下,甚至于君上,也都这样认为!”
此话一出,王绾有些惊讶:“当真?”
“嗯!”
李斯点头,语气肃然,道:“但是,现在正值战争结束,帝国走向治世之时,六国遗族,地方豪强,诸国百姓,太过于复杂。”
“有道是乱世用重典,如今的局势,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程度的乱世!”
“不过,从今年开始,自当废除断手,断脚,等毁坏身体的法律了!”
喝了一口茶水,王绾有些诧异:“李相这是?”
"老夫认为君上说的对,都是帝国臣民,不能这样做,我们要彰显仁义!"
“只有手脚健全,才能为帝国创造价值!”
........
“左相,右相,赵府令求见!”文吏走过来,朝着两人,道。
闻言,李斯与王绾也不再争论,而是彼此对视一眼:“将赵府令请进来,态度好一些!”
“让驭手准备轺车!”
“诺!”
不管是李斯还是王绾都清楚,能够让赵高前来,而且还态度如此恭敬,那就只有一个原因。
赵高奉了始皇帝的诏令。
一直以来,不管是李斯还是王绾对于赵高有些偏见,纵然是面上不显,但终究是心底深处是看不起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赵高运气好,搭上了赢术这条线,而且与扶苏关系也正常化了。
这意味着,赵高上有始皇帝,中有赢术,下有扶苏,反而是处于不败之地,他们无法无视赵高。
“高见过左相,见过右相!”这个时候,赵高走进国府,朝着王绾与李斯行礼,道:“陛下有诏,令两位丞相入宫!”
“赵府令,有劳!”王绾与李斯同时开口,朝着赵高点头,道。
“请!”
“请!”
其实不管是李斯还是王绾都清楚,这个时间点上,始皇帝比任何人都辛苦,也比任何人都担心。
毕竟,这是对于中原大地之上的大动干戈,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大问题。
到时候,好不容易统一的帝国,又将会战火燃烧.........
........
片刻后,三人都赶到了章台宫。
“臣王绾,李斯拜见陛下,皇帝陛下,万年无极——!”走进章台宫,王绾与李斯朝着始皇帝行礼。
“两位爱卿不必多礼,平身!”始皇帝等两人行礼结束,一挥手,道:“坐!”
“赵高,奉茶!”
“诺!”
点头答应一声,很快赵高便送来了茶水,始皇帝朝着两人,道:“如今岷君已经去了秣陵,两位爱卿坐镇国府,朕想要知晓,当下帝国各郡县,对于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的国策,推进程度!”
“不知两位爱卿,可否向朕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