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这边各个姑娘已经到了好一会儿,正说笑热闹呢。
李琰说:“二嫂子那里的书是真的多,还有孤本呢。”
李玥:“二嫂子的字儿好看,我一会儿问问她,怎么练的,练的谁的字。”
“这不是来了。”
“大嫂子,二嫂子。”姑娘们欢欢喜喜过来同两位嫂子打招呼。
李瑾看着温氏:“大嫂子,我这侄儿听不听话?我听说今天早晨你没有胃口?”
温氏看向自己隆起的腹部:“也不是没有胃口,我往日里不讨厌红萝卜,今天早晨不知怎么就厌烦的很,母亲说这是正常的,孩子不爱吃,母亲就会改了口味。”
李瑾:“原来我这侄儿不喜欢吃红萝卜。”
关心完了大嫂子,四房的嫡长女李瓒问:“二嫂子,你的字好好看,我要怎么练?”她今年七岁,要开始握笔写字了。
孟蝶:“那些书法名家的字儿,你有喜欢的么?”
李瓒眼睛一亮“我喜欢柳公的字。”
“柳公在书法界赫赫有名,历来被诸多人模仿,你想学自然是好的。”孟蝶先给予肯定,接着话锋一转:“颜筋柳骨你听说过没?”
李瓒点点头。屋中其她女眷也都止住了话头,纷纷看向这边。
孟蝶细细说明:“柳公的字既然被称为柳骨,自然是有风骨的,他的书法骨力遒劲,刚健有力,你现在年岁还小,手还未长成呢,骨头可软,若是写他的字儿,时间长了,手会痛不说,骨头也容易长不好。”
“啊!”李瓒大吃一惊:“竟然是这样。”
孟蝶:“对,你若是喜欢他的字儿,可等十岁以后再临摹。”
李瓒:“那现在写什么字儿?”
孟蝶:“楷体,一理通万法通,你把正楷写好了,懂了字的形体结构,以后你再临摹柳公的字儿,必然事半功倍。”
李瓒认真的点了点头:“那我好好写楷体。”
周氏插言道:“我们家的薏儿今年五岁,也快开蒙了,到时候也写楷体么?他略有些早产,身子不大好,他爹爹就不想他习武,想让他将来走科考的路子。”
“那就更要写好正楷了。”孟蝶一笑:“现在考试答卷的时候,为免在字体上作弊,统一写馆阁体,也有叫台阁体的,这个正是从正楷演变而来。”
“原来如此,我知道了。”
老夫人眉开眼笑的看着周氏:“你今儿算是问到了行家。”
“正是呢。”周氏满脸笑意。
老夫人笑呵呵的:“我看今儿天气又冷了些,就命厨房那边做了菌菇锅子,只有汤底,你们自己喜欢吃什么,再格外给厨房传个话儿。”
“谢母亲/祖母。”一众媳妇道了谢,又说笑两句纷纷回转自己的院子。
回到栖霞院露微立刻问:“二奶奶,馆阁体一事开蒙的先生不是都会说么?”
孟蝶笑着反问:“你猜先生是同三叔说,还是同三婶子说?”
露微:“那肯定是同三老爷说。”
孟蝶:“这不就是了,三叔说起的时候,三婶子若是不知道,岂不是接不上话?薏兄弟又是庶出,三婶子关心庶子学业,这才是她当主母的气度。”
迎出来的范嬷嬷抿嘴一笑:“还不止呢。”
露微:“怎么说?”
范嬷嬷:“我听说三房的蓁二爷于武艺上没有多少天赋,将来很难考武举,眼下正准备弃武习文呢。”
孟蝶好笑:“我刚回来,老太太屋里的事儿你就知道了?”
范嬷嬷笑得越发开心:“当然知道,丫鬟婆子们都说,二奶奶不愧是书香门第出来的,懂得就是多,我猜这里面兴许是三太太承您的好,故意让丫鬟婆子去说嘴。”
孟蝶点点头,这种也不无可能,夸人的事儿在后宅中,无论是谁一般都不会挡着。
很快厨房那边送来了火锅,孟蝶吃着锅子眼睛一亮,有了,她知道怎么解决油渣的问题了。
吃了饭,孟蝶迫不及待的重新坐在椅子上,拿起笔又写另一个方子。牛油难得猪骨却易得,她完全可以命人用猪骨熬制汤底,然后将油渣青菜下进去,这样一份沾荤腥的菜,想来会比较好卖。
写好两个方子,孟蝶唤来范嬷嬷:“这里有两个方子,这一个你交给有信,让他带几个妥当的人,试验出最佳的配比,做好了回我。还有这一个你交给王庄头,让他在庄子中寻手艺好的试着做,务必做出最好的味道。”
“是。”
孟蝶嘱咐道:“这两个方子一定要保管好,便是买原材料的时候也要注意,找些嘴巴严实的。”
范嬷嬷面容一肃:“我知道了。”
两件事吩咐下去,孟蝶松了口气,现在等着结果就行。
大概是做菜的方子比较简单,也可能是妇人们做惯了灶上的事,没过三天范嬷嬷就一脸喜气的来回:“二奶奶,王娘子来报说菜已经弄好了,庄子上下都尝了一遍,都说好吃,我昨晚也尝了尝,味道确实不错。”
孟蝶正在练字儿,闻言放下笔:“你说就那么一大碗,若是买得花多少钱?”
范嬷嬷当场算账:“这可是正经的荤腥,熬制汤底的时候还放了菌子,那么一大碗,最少也得二十二三文。”
孟蝶:“做这一碗,本钱是多少?油渣先不算钱。”
范嬷嬷又算了算:“原本荤腥是最贵的,不过猪骨头一直都很便宜,我们又天天从屠户那里买肥肉,骨头几乎就是半卖半送,那么一大堆一天都用不上一百文,里面的菌子是庄子上的人自己采的,柴火也是庄子上有的,青菜都是各家地里产的,这些东西就算是去买,按照现在的市价,一碗菜不算油渣,本钱顶天了五文钱。”
孟蝶有些意外:“好便宜。”
范嬷嬷乐了:“二奶奶您想想,这碗里最多的就是青菜,都是时令的蔬菜能贵哪里去?现在没出正月天还有些冷,若是等天暖和暖和,一碗的本钱还能降个两文。”
“有道理。”孟蝶很是高兴:“是她们一起研制出来的,还是单一个人?”
范嬷嬷:“王庄头当初是让她们各研究各自的,这一次是个手艺极好的老嬷嬷研制出来的。”
孟蝶:“你告诉王娘子,赏她十两银子。”
范嬷嬷:“我代刘嬷嬷谢谢二奶奶。”
孟蝶沉思片刻:“嬷嬷,有良现在做什么呢。”
范嬷嬷眉眼舒展:“牢二奶奶记挂着。我那大小子还在试验香皂,二小子就给他哥哥做帮手呢,我昨儿听老大说,老二反倒比他做的更好些。”
“原来是这样。”孟蝶有了主意:“我这里还有一宗事,如今这菜也做出来了,总要出去卖才好,这事儿也要人负责,又事关银钱,还得是忠心的才好,我想着两位奶兄谁有空,就把这一宗事管了。”
范嬷嬷面露喜色:“好,我回去问问他们,让他俩自个儿商量。只是这菜要怎么卖?”
孟蝶想了想:“京中不是有诸多可以摆摊子的地方么?我们先寻六处交好摊位费,然后让刘嬷嬷每天在庄子里熬制汤底。”
“熬的量么先试个水,一共六处,每一处就按照五十碗的量来熬制,卖得好就再加,卖得不好就减量。”
“到时候青菜也按照汤量来准备。”孟蝶在心中快速计算着:“一碗卖多少钱我们也定好,到时候去那里经营的人每天交上来的钱都是定量的,好算账。”
范嬷嬷越发高兴:“二奶奶这主意可是太好了,能省下好些事。”
露微插言道:“那有些摊位人多卖的快,有些摊位人少卖的慢怎么办?”
孟蝶:“摊位好的地方,我们宁可多租个摊子,到时候两伙人在那里卖,至于要不要增加摊子,奶哥哥现场去看,他拿主意就好。”
孟蝶又问:“庄子里面的那几个寡妇年纪大小?她们手艺都还成吧?若是实在不成,那也是不行的。”
范嬷嬷笑道:“年纪都不算大,手艺都不错,二奶奶只管放心。”
孟蝶:“让这几个寡妇去,她们人数不够就在庄子里寻家境不好,手艺又还可以的妇人,她们每日去摊位那里,负责将菜下入熬制好的汤中。然后再寻年纪大的老嬷嬷,她们负责给客人端菜收钱。租借摊位之后炉子周围围些幕布,这样外男就见不到那些略年轻的媳妇了。”
范嬷嬷连连点头:“二奶奶想的周全,我立刻让他们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