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瑾,后将军要来庐江了,我们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孙策显得非常兴奋。
他今年十六岁,但长得高大威猛,看起来就像十八九岁。
周瑜虽然与他同岁,但明显要显得稚嫩一些。
“伯符兄说的不错,这确实是我们的机会,只要我们运作好了,将来孙将军入主江东,就容易多了!”
“公瑾,你的意思是……”
因为现在,孙坚虽然是豫州刺史,可名义上还是袁术帐下的将领,孙策并没有想的太远,只是觉得自己的一身本领,将会有用武之地。
和他的父亲孙坚一样,在战场上大杀四方。
而周瑜却已经在为孙策谋划孙氏霸业了。
“伯符兄,豫州虽古称中原,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可是现在却不适合孙将军,一则人口稀少,许多土地都荒芜了,在那里无法养兵,二则不可避免的要与袁绍进行冲突。要想在豫州站住脚,便不能离开后将军袁术的支持,而最终会被束缚。孙将军人称江东猛虎,唯有回江东,才能成就霸业!”
“成就霸业!”听到这四个字,孙策先是一愣,可是很快,他的眼中充满了火热。
“伯符兄,乱世正是英雄用武之地,怎可一直在人帐下?伯符兄乃孙武之后,又有霸王之勇,加上孙将军之声望,以及孙家和吴家在江东的底蕴,必能乘势而起!”
“公瑾说的没错!”孙策很激动,但是很快,他又皱起了眉头,“可是如果父亲回江东,那岂不是要与后将军决裂,以如今的实力,我们可根本无法与后将军抗衡啊!”
“当然不是现在了!”周瑜笑了笑,“伯符兄,后将军的目标是淮南,从沛国进入九江,不是更容易吗?为何还要绕道襄阳、江夏?”
“公瑾是说,徐州陶谦……”
“天下大乱,枭雄并起,此时,世人皆以为最强者莫过于长安董卓,冀州袁绍,以及后将军袁术,却忽略了另一个人!”
“陶谦?”
“不,是他的儿子陶应,人中之龙,此时已经一飞冲天了,他的崛起,无人能够挡住,连袁术都要绕道,我有预感,陶应定会成为我们一生最大的敌人!但我渴望将来与他一战!”
“典韦、赵云,斩华雄,败吕布,我也想要会一会他们!”想到劲敌陶应,孙策没有丝毫担忧,反倒是异常兴奋。
“后将军来庐江之后,必然要夺取九江,甚至是广陵,他要以淮南为根基,壮大自己,从而称霸天下。而淮南又威胁到徐州,就必然会与陶谦父子冲突,伯符兄可请令入江东,占领丹阳!”
“丹阳多山地,良田很少,公瑾为何不选择吴郡?而且那里我们也很熟悉啊!”
“吴郡与广陵仅有一江之隔,徐州水军非常强大,张辽和陈到率领一万兵马驻扎在那里,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吴郡太守荀攸,乃是陶应的人。袁术不会给我们太多的兵马,因此我们无法夺下吴郡!”周瑜摇了摇头,“不过丹阳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兵源充足!”
“兵源充足……”
“陶谦刚来徐州的时候,就让曹豹回丹阳募兵,丹阳的山越,可是我们现在最好的兵源啊!”
“那我父亲何时可回江东?”
“伯符兄不必担心,后将军帐下,如果没有孙将军,那他怎么能是陶谦父子的对手?”
“好,太好了!”孙策非常高兴,“有公瑾相助,我孙氏霸业何愁不成!”
下邳,刺史府。
陶谦、陶应、陈登、张昭、郭嘉、糜竺等人,在一起议事。
“袁术率领大军要来庐江,诸位对此有何看法?”陶谦将收到的消息递给了众人。
其实这些事情,在场的几个人都已经知晓了。
“使君,袁术的目的恐怕不只是庐江,而是整个淮南啊!”张昭说道。
“淮南?”陶谦的脸上露出了怒容,“九江他可以占,但若敢染指广陵,我绝不答应!”
“可袁术占领九江之后,对下邳威胁也将很大!”郭嘉说,“使君,以属下之见,可让少将军率军直接进入九江,驻扎在寿春!”
“不可!”陈登听了郭嘉的话之后,立即阻止,“我等出兵九江,一无朝廷诏令,二无扬州刺史陈温的邀请,贸然起兵,如同叛逆,况且陶使君素有仁义之名,岂可如此?”
“元龙言之有理,陶使君,属下也以为,等到陈温邀请之时再出兵也不迟!”
“好吧,此事就这么定了,子合,你整顿兵马,随时做好出兵的准备,子仲,你筹备粮草,以及兵甲器械!”
“诺!”
对于这个结果,陶应并没有参任何意见,他和郭嘉事前也都商量过,陶谦不会同意他们现在就进兵九江。
袁术率军而来,人家有后将军之职,随便编个剿匪的名义,那就占据了大义。
尽管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袁术想要效仿袁绍。
他一直强调自己袁家嫡子的身份,显然是看不起袁绍,可袁绍兵不血刃拿下了冀州,他虽然也有一个豫州,但是没法和冀州比啊!
陈温优柔寡断,既不想让袁术夺了他的扬州,也不想让陶谦的势力进入。
可是他也不看看四周,人家都在干什么,他在干什么,就算没有袁术和陶谦,也会有其他诸侯夺走他的扬州。
现在虽然已经是乱世了,可诸侯们也都在各守自己的地盘,做什么事情,都还讲究一个名分,就连袁绍做冀州牧,也向朝廷讨了一个诏书。
以前历史中真正的诸侯之间互相攻伐,也是在董卓死了之后。
因为那时,朝廷在李傕郭汜的掌控之下,已经没有半点威严了。
而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想要重新拾起大义的名分,结果,袁绍击败了公孙瓒,统一北方,不听他的,而袁术直接称帝,天子的诏令,就如一张白纸。
三月,青州北海传来消息,黄巾贼匪围城,孔融向陶谦求救。
孔融乃海内大儒,跟陶谦私交不错,这必须得救啊!
于是,陶谦命令陶应立刻率军进入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