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是大汉天下极不平定的一年。
当然,和以前历史上的这一年相比,对于百姓来说,已经好了很多,毕竟南方基本没有战事,只有小规模的剿匪。
这一切全都是因为陶应的出现。
四战之地徐州,比历史上同一时期要繁华很多。
庄稼收成非常好,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各处客商全都云集下邳、彭城、广陵等地,以此也带动了整个淮南,然后影响到江东。
徐州整个兵马除了府兵和郡兵之外,只有一万五千,分别驻扎在开阳、莒县和下邳。
就这么一点兵马,无论是兖州的曹操,豫州的刘繇,以及正在争夺青州的公孙瓒和袁绍,都没有丝毫要咬上一口,或者分一杯羹的意思。
关键是平东将军陶应太能打了,他麾下的那些将领,也太让人忌惮了。
合肥一战,打残了实力雄厚的袁术,攸县一战,打的刘表不敢再主动兴兵,再加上前几年讨伐董卓时孤军深入,让董卓被迫迁都长安,泰山以及青州的黄巾,更是被陶应谈笑间剿灭。
管亥的实力可以和黑山张燕相比,但在北海一战就让陶应给灭了,谁还敢主动招惹陶应。
徐州兵马不多,可一旦开战,扬州的兵马肯定会很快来援。
陶应有水军,顺流而下,很快就能到广陵。
现在,陶应在徐扬两州的威望,已经超过了父亲陶谦,绝对有些功高震主的感觉。
也有一些官员私下里曾议论过,这一方面的言论,也都或多或少的传到了陶谦的耳中。
陶谦不但没有丝毫在意,还对外称,他已经老了,不要说扬州,将来徐州也要交给陶应打理。
这一下,流言蜚语都不攻自破,连蔡邕、王朗、张昭等人都连连称赞,他们觉得陶应父子那真是天作地合的一对。
有陶谦在背后支持,陶应打仗肯定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因为陶谦不会有任何掣肘,只是无条件的支持,就这一点,哪一位诸侯做得到?
而且陶应的兄长,也就是陶谦的嫡长子陶商,对官场丝毫不关心,只是做他的生意。
这是陶应成功的又一个条件。
你没看到袁绍的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已经慢慢的开始积攒自己的实力了,将来根本不可能像陶应和陶商那样互相支持。
今年的夏天南方有些干旱,荆州的粮食有所减产,但是徐州和扬州没有,因为从五月下旬开始,在陶应的提议下,徐扬两州开始兴修水利。
刺史府大力支持,官员的干劲都很高,再加上大量使用了龙骨水车,旱情基本没有影响到。
将军府的那些官员,陶应都给升了官,而刺史府的官员,以及各地太守,虽然不能升官,但陶谦也给升了俸禄。
徐州富裕,官员的待遇当然要提高了,如此一来,他们的干劲也就更大了,完全处于良性循环。
假如没有其他各州传来的那些消息,徐州的官员、百姓、客商等等,会误认为现在是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及光武中兴时期,恐怕都没有这么繁华吧。
丹阳和会稽的剿匪进行的非常顺利,徐州的繁荣,扬州的百姓肯定都听说了,因为客商经常往来于徐扬两州。
百姓们自然想要和平的生活,有他们支持,无论是祖郎还是毛甘,又能翻起多大的浪呢?
剿灭了这两股比较大的山越匪军之后,除了得到钱财之外,更多的是兵源。
在俘虏的基础上,又招募了一些山越的青壮,丹阳和会稽两郡,共增加了两万兵马。
陶应采纳了郭嘉的意见,乐就李丰率领五千兵马驻扎在彭城,因为刘繇的实力也增大了很多,彭城与沛国相接,张英有一万兵马驻扎在那里,虽然刘繇也表示,他绝不会入侵徐州或者九江,但陶应必须要有防备。
凌操继续率领一万兵马驻扎在丹阳,对庐江始终形成威慑之势。
而丹阳招募的另外五千兵马也调到了九江。
就在陶应发愁由谁来统领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传来,谯县的许褚及他的哥哥许定,率领三百多族人,带着家眷以及钱财来投。
这一下可把陶应给乐坏了。
前段时间他也曾听过许褚拒绝了刘繇的亲自征辟。
而现在却是亲自来投效自己,那说明什么?说明自己的实力更强大,前途更光明。
历史上的许褚,一直到曹操将天子救到许县之后才来投奔的,那个时候曹操的实力没有袁绍大,也没有袁术大,但许褚却选择了曹操,足以看出,这家伙是很有眼光的。
曹操的两个保镖凑齐了,曹操是不是该哭晕到厕所呀!
五千兵马的统领有了。
虽然许褚现在寸功未立,但陶应封了一个虎猛校尉,其他许多将领也都没有意见。
因为许褚的名气很大,谯国的豪强,在黄巾之乱时,独自抗击匪军,在汝南、陈国、谯国,以及九江都很有影响。
这五千兵马命名为虎猛卫,许褚任统领,而许定则留在了平东将军府任职。
这一下可乐坏了许褚,看来他的这个选择太对了,主公这是表示要重用他呀!
不过典韦还是有些不服,你有什么能耐?刚来就做虎猛卫的统领。
这是要和我的虎贲卫争功呀!
不服就干,陶应也表示,大将的威名是打出来的,你要真的差太远,那也丢典韦的人啊!
许褚听了主公陶应的话,火气也上来了,你能独占吕布,能斩华雄,就想小看我嘛。
于是两个人放开干了一架,结果虽然不知,但打完之后,他们直接喝了个一醉方休,第二天就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
陶应也终于轻松了,现在的他,实在不想练兵了,都是三个孩子的老爹了,忙啊!
曹氏也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的外公曹豹迫不及待的给起了个陶勋的名字,陶应也很无语,在这方面他怎么就没有话语权呢?
不过有后世的思想,对于孩子的名字倒不过分看重,那只是一个称号而已。
武安国、吕岱、贺齐在剿灭毛甘的山越匪军之后,也有一万五千兵马。
在郭嘉的建议下,贺齐率领五千兵马,驻扎在鄱阳一带,将来如果要攻打江夏或者庐江,这个地方都很方便,而且适合训练水军。
在南方要称霸,五千水军显然不够。
另外的一万兵马,由武安国和邓当率领驻扎在豫章,随时准备增援攸县。
邓当在会稽剿匪中表现突出,贺齐举荐,陶应直接封其为讨逆校尉。
估计吕蒙那小家伙也在邓当军中,不过还需要好好磨练。
江东的那些人才,包括美女,都在成长中,陶应不会拔苗助长,给他们提供相应平台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