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鲜卑军终于冲到了吴军大阵的前面,并且狠狠的撞了上去。
然而,吴军的盾牌墙并没有轲比能等人想象中的四分五裂,而只是摇晃了一下,出现了一些小的缺口,但很快又补上了。
撞到盾牌墙上的兵士和战马,却被一杆杆长枪穿透了身体,死死的钉在那里。
有的被大枪穿透了脑袋、心脏、脖子等重要部位,死的不能再死了。
而有的很幸运,几杆长枪竟然都没有刺穿要害,但却不能动,痛苦的哀嚎着。
当然这不能说是幸运,因为他们的状况,比死了的更痛苦,而想死又做不到。
轲比能牙关紧咬,强令将士继续向前冲。
其他人也都清楚,今天的唯一生路,就是冲破汉人的这道钢铁长城。
终于在连续冲击了多次之后,这道长城被冲垮了,鲜卑将士冲入了吴军的大阵。
然而冲进来之后,吴军又一次让轲比能出乎意料,没有想象中的四散溃逃,而是将他们分割包围。
十几万吴军现在对阵的鲜卑军只有三四万,怎么可能溃败呢?
何况现在鲜卑军根本就冲不起来。
尽管在战马上很有优势,但吴军的兵力太多了,每一个鲜卑骑兵都有好几名吴军将士在招呼,不管是人是马,刀枪一通乱砍。
而且,吴军的将领非常多,吴班、吴懿、吴兰、雷铜、朱桓、吕范、廖化等,个个都有战马,且身经百战,鲜卑骑兵再厉害,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诸葛瑾、李严、步骘、徐庶等人,从一开始便锁定了鲜卑的几位首领,此时已经指挥兵马,将步度根、轲比能和素利三人分别团团围住,让他们插翅难逃。
这个时候,韩当、周泰、甘宁又率领一队兵马杀了过来,他们已经清理完了山谷中的战场,加入到了谷外的这一场大战。
战斗非常惨烈,双方都已杀红了眼。
鲜卑军根本不可能冲出去,而且此时再归降,显然已经迟了,这战斗就停不下来,你敢放下刀枪吗?
整整过了两个多时辰,鲜卑军全军覆没,这场大战终于停了下来。
诸葛瑾、鲁肃命令兵士打扫战场,救治伤兵,掩埋尸体,一直到第二天,众人率领兵士才回到辽西阳乐城。
大军驻扎在城外休整,太守府中,官员早已备好了酒宴,诸葛瑾和鲁肃写了一封战报,派人迅速送往邺城主公那里,同时也给涿郡张辽、贾诩、徐晃、荀攸送去了此战的消息。
张燕率军离开了广阳蓟县,杀向了涿郡,要向许攸、曹丕讨个说法。
刚开始行军的速度非常快,但后来却慢了下来。
因为在途中,收到了吴军统帅张辽的一封信。
张燕与李大目、左校、刘石等经过一番商议之后,觉得可行,于是放慢了行军的速度。
因为他们的目的改变了,不是去找曹丕许攸要说法,而是听从曹丕的命令,率军援助。
“头领,张将军信中说的没错,淳于琼的粮草被吴军劫了,而且淳于琼也被吴军包围!”刘石打探清楚消息之后回来禀报。
“吴军有多少兵马,统兵将领是谁?”
“一万兵马,统兵将领是太史慈和武安国!”
张燕听完之后点了点头,与张辽信中所说一致。
同时,他对吴军也有一个更新的认识,淳于琼也有一万兵马,就算战力再差,兵力与吴军相当,可吴军就敢将对方包围起来,并准备全歼。
由此可见吴军的强大。
“打出我们的旗号,冲过去!”
“诺!”
于是好久不用的旗号打了出来,“汉、平难中郎将、张”等旗帜迎风招展,将士们大喊着冲了过去。
淳于琼非常倒霉。
乱世到来,他的起点本来不低,西园八校之一,与袁绍曹操相当。
现在的吴王陶应当初也只是北军五校之一。
可是人家一个个都是诸侯,而他只是帐下的一员将领,还是身份不高的那样的将领。
更让他感到倒霉的是,在袁绍帐下为将,袁绍败了,在曹操帐下为将,曹操又败了,他几次死里逃生,现在又要到曹丕帐下为将。
曹丕能有什么前途啊,要想有前途,就必须投靠吴王陶应。
不过许攸说的有道理,这么投靠过去,不做阶下囚就不错了,还怎么可能被封官?
人家其他将领为吴王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算什么?
所以必须要立功!
可没想到,在这里遭到了吴军的截杀,如果粮草没了,兵马没了,曹丕肯定不会重用他,那还立个什么功呀?
而这一仗要是战败了,被俘了,能活着就不错了,还想着封官,做梦吧!
吴军也是一万,战力怎么就这么强呢?
难道他真要全军覆没!
就在淳于琼感到有些绝望的时候,一阵喊杀声传来。
紧接着,远处出现了一大队兵马。
“援军?”淳于琼尽管有些疑惑,但他喜出望外。
虽然不知道来的是谁,可吴军在撤退啊!
那就说明是自己的援军。
吴军很快的退走了,这队兵马露出了真面目。
“原来是张燕的兵马!”淳于琼心中大喜。
黑山张燕一直在河北一带活动,淳于琼没少与他打过交道,有时候是敌人,有时候又是盟友。
而这一次显然又是盟友了。
“多谢张将军相助!”淳于琼在马上向张燕拱了拱手。
“不知淳于将军为何会在这里?又要向哪里去呢?”张燕问道。
“唉!”淳于琼长叹一声,“一言难尽啊!”
接着,他将自己的经历简要的向张燕说了一遍。
“原来都是去涿县,那我们是同路了!”张燕也将自己的情况说了一遍。
一听张燕也要去涿县,淳于琼很高兴,至少他剩下的这些兵马以及粮草是安全的。
大军继续向前,由于带着粮草行军,速度更慢了。
一直到天快黑的时候,才到了涿县城外。
本来吴军是四面围城,由于鲜卑南下,诸葛瑾、李严率领十五万兵马离开了,吴军也采取了围三缺一的办法。
北门外没有驻扎兵马,张燕和淳于琼便在这里扎下了大营,同时,派人给城中曹丕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