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欢小居。
谷玉燕、师文君正在谈论着方临、《三国演义》。
“近日来,常有客人与我谈论《三国演义》,有不少特立独行者,故意贬低《三国演义》,说其不过尔尔,自己随手可写一本盖过之书,听之令人发笑。”
“这还不是想要吸引姐姐目光,讨得姐姐欢心?不过,”
谷玉燕娇哼一声:“方公子之才,岂是凡夫俗子可比?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腹中空空如也的草包,何能及方君也?”
这时,侍女过来通告:“方公子请见。”
如今,方临之名与《三国演义》一同传播开来,来这清欢小居通禀一声就能‘白嫖’,在府城别地同样可以刷脸,这就是这个时代‘名’的力量。
“方公子,可是方临方公子?见,这就见,其他人都推了……等等,先将方公子请入雅间‘蕊宫璇源’暂坐,我去梳妆打扮一番。”谷玉燕听闻,瞬间起身,一向极有条理的她此时竟然有些失了分寸。
“女为悦己者容,此言不假,若是别人,你可从没这么上心。”师文君笑着道,话虽如此,自己却也是去梳洗了一番。
“二位姑娘过誉了。三国一书虽以汉室为正统,顺合大势,隐隐褒刘贬曹,但东汉末年,汉室式微,帝王无能,实乃不争之史实,若非朝廷开放,陛下宽宥,社会宽松自由的氛围,此书也不可能大显于世,恐怕只是一部禁书罢了。”
“朝廷允许通俗发行,《水浒传》之后,方公子一本《三国演义》,将三国之计谋、战争、人物,事无巨细表现出来,实可谓冠绝古今,开天辟地,子安先生早已仙去,试看今日之大夏,究竟是谁人之时代?”
他说的也是事实,前世时空,元末明初,《三国演义》就写出来,但直到明朝中后期,才真正大行于世,故而,好作品只是一方面,还要顺应天时地利人和。
方临说到这里,总结道:“因此,只有时代中的方临,并无方临的时代。”
只能说,有的人相处起来,是真正能感知到一股人格魅力,无声无息之间,令人心旌神摇。
“方公子之才,举世无伦,《三国演义》并不愁卖,前些日子多少人欲求一书而不可得,我们哪里算是帮上了什么忙?”师文君螓首微摇道。
今日,谷玉燕身穿短袖直领对襟短面,袖口及护领白色相间,下身则是柳绿色马面裙,衬着她白皙的皮肤,如画中人一般;师文君则是一身白色曳地烟拢百水裙,外罩品月缎绣纱衣,腰间一条素色丝带,勾勒出纤纤腰肢,如一株雪莲亭亭玉立,不蔓不枝。
不多时后,方临见到了二女。
“不愁卖是之后的时日,未曾发售前谁能想到?第一日清早,二位姑娘影响下,清欢小居就去支持了一百本,无论如何,方某承情了。”
师文君此句分明是问句,却看向方临,清眸中流溢的欣赏不言而喻——相较谷玉燕的婉转动人,她身上更有一种大女主的气质,清冷独立之余,又有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
“是呀,真要说来,是我们该感谢方公子才对。那两日一书难求,客人来了我们这儿,寻了姑娘也不清谈,只是要来一本《三国演义》低头看书,实是咄咄怪事。”谷玉燕也是道。
随后,又是一番相谈,二女皆是发现:方临因《三国演义》年少成名,名满天下,却并无少年人的一丝轻狂,对二人态度一如从前,那是一种发自内心、伪装不出的尊重。
——这一点蒲知府也发现了,只是以为因为身份地位原因,在自己面前隐藏了,其实就算少年意气,他也能包容的。此时,面对她们,既不图美色,也没什么好隐瞒,这就是本心认为没什么值得炫耀了。
方临看过二女一眼,就收回目光,表达谢意:“《三国演义》发售当日,清欢小居采购一百本,想来多赖二位姑娘之功,此来谢过了。”
谷玉燕、师文君自然能看出,方临并非谦辞,乃是真正虚心心态,尤其是一句‘只有时代中的方临,并无方临的时代’,让她们各有震动。
“方公子客气。《三国演义》名满天下,作为此书作者,方公子也必将载入青史。许多后世看去惊天动地的大事,当时看来,也只是寻常,我等身处历史之中,何其得幸能亲眼见证此般时刻。”谷玉燕声音婉转动人,字字清晰却又有着一种咏叹意味,听之令人深思。
方临也没久坐,表达谢意后,浅谈盏茶功夫,婉拒二女相留,告辞离去。
谷玉燕、师文君将方临送出门外。
望着方临离去的背影,谷玉燕叹息:“和方公子交谈,如闻仙乐耳暂明,令人心旷神怡,相比其他男子就是污浊烂泥,臭不可闻了。”
“你此言稍有偏激,却也未尝没有道理。方公子年少成名,身上却既没有一些少年人的轻狂肆意,也没有一些久入官场之人的阴沉压抑、城府心机,相处起来的确令人舒服。才学、品行,皆是无可指摘,确为良人,只可惜……”
师文君螓首微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遇到太过惊艳的人也非好事,此生,恐怕都再难入眼第二人了。”
……
这日傍晚,方临带着田萱回去西巷胡同,街坊邻居见了,个个热情,这般热情,不是对富商大贾那种当面讨好、背后暗骂,而是热切中带着尊敬,因为在他们看来,写出《三国演义》的方临好比天上的文曲星,是类似读书人那种科举有成的出息。
方临态度一如从前,打着招呼。
桂花树下,欧夫子都是说了声:“方临,你那《三国演义》着实写得不错,什么时候出第二部?”
“快了,快了。”方临这么道。
他与田萱并肩回去,青翠的橘子树上,小猫乖乖‘喵’地一声叫着,斑驳如碎金的光芒落在它身上,屋内,传来方父、方母说话的声音。
事业顺遂,家人安康,这一刻,方临感觉,天地都仿佛尽在掌握。
‘真好啊!’
他心中暗道着,想起来府城途中,救了方父、方母的莲舟老和尚说他心有戾气,那时或许有,但在这一刻,也尽数散去了。
还是莲舟老和尚那句话:‘人这一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合适的年纪,身边有着珍视的人,拥有想要的东西。若是不然,等物是人非,有些东西纵然得了,也没了那份快乐。’
此刻,方临对这话有了更深的体悟,也对莲舟老和尚更为感激:‘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再见吧!’
晚饭期间,方母说起:“自打你那本叫《三国演义》的书开卖,你爹在码头,人家知道那书是他儿子写的,谁不高看一眼,客客气气?我也是被人说着好话,就是总有些想央我去你店里做工的,我都没敢应。”
“多亏他们不知道店里工钱,不然,就更要抢破头去了。”田萱对方父、方母说了工钱。
“这么多?不会赔本吧?”方母惊道。
方父也是看来。
“这些只是分成奖励,店中伙计拿到这些,店中只会赚得更多,有这般的舍,才会有更多的得。”方临笑笑道。
“好,你比我们精明,自己有主意就行。”
“小萱说得对,小青也是嘴严,没往外说,不然其他人知道了,还不得都抢破脑袋来?”
“说起这事,我不是打算开分店么,还真要招人。这样,娘,和以前一样,别人问了,就往我身上推,不过,你暗地里打听一下对方名声……”
“好。”
方母答应着,说着说着,又说到了小和村:“咱们小和村不知道怎样,听说今年豫地、鲁地、秦地大旱,咱们这边赋税可重……”
“前些日子,我去了封信,想来也快到了吧!”方临说着。
此刻,天光黯淡,窗前一轮皎洁如银盘的明月升起,府城也好,小和村也罢,笼罩在同一轮明月下,沐浴着同样的月光。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