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124章 双稳抑爆,东西运到(3k)

第124章 双稳抑爆,东西运到(3k)

    第127章 双稳抑爆,东西运到(3k)

    这话听得罗总有些心塞,什么叫只能提建议和原理。

    复合装甲和爆反装甲的原始设计图还在我那儿呢,你亲手画的,你说这话你就不脸红?

    什么,这种事情应该我们脸红?那没事儿了。

    看见罗总有一些失望,高振东道:“现在已经有的部分,可以请罗总先看一看,斧正斧正。”

    说完,高振东打开保险柜,装着从里面取出已经写好的东西。

    实际上,是从存储库里弄出来的。

    第一页很随意的写了几个字作为封面,《坦克火炮稳定的思考》

    罗总赶快接过去,打开一页页的仔细看。

    罗总不是搞火力的,所以炮控、稳定这些东西的细节,他了解不是很深,但是光看目录,已经让他心情激动。

    稳定原理、稳定指标、车炮耦合与扰动、稳定系统构架建模、非线性状态估计与参数识别、系统补偿与多模态、无间歇传动稳定控制

    这是大章,小节标题更多,看得罗总眼花缭乱。

    实话说,这里面有很多内容,罗总是没见过的,本来这些东西成体系的提出来,也是日后的事情,现在没见过也正常。

    不过罗总作为顶级的坦克技术专家,却能从这个目录上看出一件事情来:那就是高主任心里对于坦克武器稳定系统,是胸有成竹的,是已经有一套成系统的想法在他脑海里。

    否则不会出现这种书还没写几页,但是目录架构已经非常清晰完整的情况。

    其实产生这个情况的原因很简单:高振东是对着原稿,从前往后编的。

    甚至这份章节目录,本身就已经是技术资料,够拿到它的人做出很多文章了。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还是那句话,我们老一辈的科学工作者,主要是没条件,不是没脑子。

    最典型最出名的例子,我们水下大黑鱼的技术来源之一,是我们的研究人员到花旗国出差,买的一个花旗黑鱼的儿童玩具模型。

    离谱吧?但它是现实,现实永远比更精彩。

    罗总看了一会,虽然不太懂,但是大受震撼。

    就已经写出来的部分能看出来,这份材料,的确不只是基本原理和建议。

    任何技术材料,已经开始频繁出现大段大段的数学公式,尤其这些公式部分已经以线性代数、偏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这些东西来给出的时候,那说明这肯定是研究比较深的了。

    拿着这份材料,罗总问道:“这個,我能带走么?”

    高振东想了想:“本来是可以的,但是这东西我还没写完,这里只有这一份。”

    罗总一想,恍然大悟,看见干货,一高兴糊涂了,高主任这是原稿,哪儿能浪费时间再重写一份。

    想了想,罗总想出了个好主意:“那我先把目录抄一份回去,让老何他们开开眼,也先体会一下你的想法。”

    不得不说,罗总这个想法还真是妙。

    高振东自然欣然应允,说干就干,罗总找高振东要了纸,自己摸出一支笔来,就在高振东办公室抄上了。

    罗总知道,坦克武器双稳的事情,有门儿了。

    但罗总不知道的是,原本实际上,坦克武器双稳系统,哪怕是到了差不多10年后,两伊铁骑121的定型试验,也依然没能通过试验,极不稳定。

    但是现在,这个问题在他们根本不知道的情况下,在高振东这里已经有了系统的解决方案。

    一边抄,罗总一边乐呵呵的说:“部里刚说要开展观瞄、稳定、火控、三防、机动、抑爆等子系统的预研和研究,没想到一到高主任这里就有好消息,已经差不多能解决稳定这一项了啊。”

    “你刚才说什么?”高振东敏锐的捕捉到了罗总话中的一个字眼。

    “我说已经差不多能解决稳定这一项了啊。”罗总有点懵,夸你呢。

    “不是,是前一句。”高振东在脑袋里努力的回想着什么东西。

    看着高振东的神情,罗总意识到高振东因为自己的话,好像又有了什么想法,连忙高兴的把自己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就是它!抑爆!”高振东笑了。

    不过抑爆系统估计现在已经开始研制或者预研了,自己贸然提出一条路线来,好像不那么合适。

    高振东想了想道:“抑爆,肯定是自动控制的吧,人工不可能有那个反应速度。罗总,你知道我搞自动化的,对这个比较敏锐。”

    想了想高振东的科研成果,你搞自动化的?没看出来。

    高振东继续说:“不过现在估计搞抑爆的同志已经有想法了,我贸然提出新路线干扰他们,也不合适。”

    罗总想想没错,虚心的人,能接受吸收,如果碰上个心高气傲的,反而要骂人。

    “所以如果实在有问题了,我倒是可以提供一点思路,有没有用不知道,但是至少是一条路子。”

    罗总知道高振东胸有成竹,不然不会说出这话来,心情大好,高主任的顾虑有道理,不管怎么说,有他这里打底,抑爆问题的解决希望又大了一分。

    要知道以高主任的风格,出手必中的。

    用一本纸壳壳,换回满满收获的罗总,乐颠颠的回防工委那边去了。

    临走,他再次向防工委的领导汇报了在高振东那儿的收获。

    防工委领导张大了嘴,半晌说不出话来。

    过了一会儿,他又旧事重提了:“要不,我们还是把他调过来吧?”

    想了想,估计没戏。

    做了DJS-59的人,十二机部那边都没抢得过去,这难度,想想就知道。

    算了,能用纸壳壳换技术不香么,凭本事做的纸壳壳,我就换技术了,怎么滴。

    ——

    高振东结束了《项目管理体系》的培训,所有学员在第三轧钢厂食堂聚了一顿餐,高振东交换了一堆的联系方式和通信地址,其中不乏大量“XXX信箱”的这种。

    高振东几次培训做下来,通讯录都用了好几本了,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通讯录都成了一份秘密。

    想着这么多人,不论职称,不论级别,都叫过他“高老师”,高振东不由得心里倍儿爽,职位是会变的,可是“老师”两字儿,变不了。

    晚上骑车回家,高振东什么都没干,就静静的听着留声机里的音乐,就着一盘花生米,一盘牛肉干,惬意的喝酒。

    屋外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

    这个周很累,所以休息也要彻底。

    休息不彻底,就是彻底不休息。

    现在高振东已经不用找闫埠贵买煤了,虽然工资和职称还是7级,可是基本生活物资供应票证却是暗暗的给他提了上去,比如煤。

    厂会上,提出这个建议的李副厂长给出的理由也很正大光明,高振东同志家里可能会有一些研究过程中的东西,保持一个良好的环境是有必要的,这不是为个人,也不是搞特殊。

    家里倒是有电视,可是经历过前世4k144Hz屏幕熏陶的人,实在是见不得现在电视机那个清晰度,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啊。

    所以电视,高振东本人很少看,要了解新闻大事,收音机就够了。

    这破玩意儿得想个什么办法用起来,高振东想,至于怎么用,再说吧,今天不深究。

    明天找晓娥去,再好好休息一天,正好有点儿土特产给娄家两位老的送去。

    第二天一早,按例打拳锻炼洗漱吃完早饭,高振东骑着车就往娄晓娥家飞奔而去。

    进了门,高振东从包里拿出山大王遗骸,对娄父道:“伯父,这是东北那边同志送我的,我寻思这东西对有点儿年纪的人有用,给您带来,您泡酒喝。”

    看见高振东拿出东西来,娄父热泪盈眶,可算是见着回头钱儿了。

    高振东又拿出一些雪蛤油,对娄母道:“伯母,听东北的同志说,这东西对伱们特别好,您试试。”

    娄母笑得合不拢嘴:“你这孩子,你留着给晓娥就好,给我干啥。”

    话虽如此说,可是手上却麻溜的接了过去,倒不是她缺这个,而是意义不同知道吧。

    高振东笑着摇摇头:“还是您重要嘛,应该的应该的。我家里就我一个人,也没地方用这个了。”

    这话说得,娄母眼泪花子忽闪忽闪的,这孩子,可怜啊。

    高振东又拿出一对黑瞎子掌来:“伯母,这东西送来,我以前没见过,也不会做,请人给做一下让我尝尝鲜吧。”

    这玩意高振东真不会做,想来娄家做饭的人应该是有经验的,就算没经验,他们也能找到有经验的。

    太可怜了!太可怜了!娄母眼泪都差点流出来了,连忙叫人去准备。

    娄晓娥从楼上冲下来:“我呢我呢?我有什么。”

    高振东哈哈一笑:“你有我啊。”

    娄晓娥却对高振东开的这空头支票很受用,咯咯大笑。

    娄父在后面看不下去了,这小子,这是扎我心呐!

    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娄父开口,说了一个高振东感兴趣的事情打断他们:“振东,你要的东西,已经运到了,十台,应该够用吧?”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