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锦衣卫要把福建犁地三尺,恐怕百姓的日子不会好过......魏明对锦衣卫的无法无天可谓是感同身受。他能够帮助朱棣把朱允炆找出来,但是却不愿意一省百姓跟着受苦。
想了一下,魏明趁着朱棣心情很好,说道:“皇上,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说。”朱棣想都没有想,直接答应了魏明的要求。
魏明连忙笑着说道:“臣是这样想的,朱允炆不可能躲在百姓家里。他要躲,也只会躲在当地的士绅大族当中,而这些人也正是那些文官的靠山。所以臣想恳请皇上下旨,严令锦衣卫不得扰民。倒是那些士绅,可要好好地查一查。”
朱棣听了,却一反常态地没有任何表示。
就连道衍也不禁露出焦急之色,小声地提醒道:“皇上,此事恐怕还需从长计议......”
朱棣朝道衍摆摆手,示意他不要多说。
道衍无奈地闭上嘴巴,抬起头朝着魏明埋怨地瞪了一眼。
魏明对两人的反应十分惊讶,这是怎么了?我不就是说了一句要好好查查士绅吗?怎么就和犯了什么忌讳一样。
朱棣沉吟片刻,看向魏明问道:“你认为是士绅和那些文官勾结,藏匿朱允炆?”
“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魏明两手一摊,笑着说道:“寻常百姓能够让全家吃饱就不错了,哪里会有余力去供养那么多人而不被人发现?也只有当地的士绅大族才能够做到。而且士绅大族独霸一方,他们想要封锁消息也十分容易。”
朱棣听着微微点头,朝马和说道:“传令下去,让锦衣卫重点探查士绅大族,不得侵扰百姓。”
“是。”马和领命。
道衍看到皇上下旨,无奈地叹息一声说道:“皇上,贫僧以为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士绅大族在南方的势力极为庞大,就算是现在朝中不少大臣都是出自士绅大族。若是贸然行事,恐怕会对江山社稷不利......”
“那又如何?”朱棣怒气冲冲地看着道衍,他早就受够了这种束手束脚的感觉。
道衍抿了抿嘴唇,叹息一声再次提醒道:“可京城毕竟是在江南,还是要安抚人心为上......”
朱棣却大手一挥,厉声喝道:“大不了这江南朕不待了,迁都!”
迁都......魏明惊讶地看了看朱棣,难道朱棣这迁都的念头,是因为自己才冒出来的?
不对啊,朱棣迁都的念头应该和江南的士绅大族有关,自己只是恰逢其会而已。
魏明看向道衍,只见对方一脸埋怨地望着自己。
这是啥意思?都怪我呗?
朱棣冷哼一声,一巴掌拍在大腿上,目光锐利地道:“无论是谁胆敢隐匿朱允炆,不管是什么背景、什么势力,朕都绝不会放过!”
“皇上,好好的为何要迁都啊?”魏明干笑一下,好奇问道:“江南这么好,若是迁都不就可惜了么?”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朱棣见魏明还有心情吟诗,顿时冷笑一声道:“江南是好,但是这里文官士绅盘根错节。你也说了他们心向朱允炆要超过朕,朕若是待在这里,恐怕不得安寝!”
想不到朱棣竟然还真是被文官和士绅给吓走的......魏明目瞪口呆地望着朱棣,简直不敢相信这话真是朱棣说出口的。
在魏明的印象当中,朱棣非常强势,从来都不会畏惧什么。朱允炆要削藩,朱棣不愿意坐以待毙,直接起兵反了!攻破京城,以方孝孺为首的文官不愿意投降,那就杀!哪怕是为此背上骂名,也在所不惜!
魏明还以为,这世上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让朱棣害怕呢。没有想到,还是有连他都怕的东西。
“你这表情什么意思?小看朕?”朱棣眼睛一瞪,朝着魏明发火。
“不不不,臣岂敢有如此妄念。”魏明连忙摆手解释。
朱棣或许弄不了文官和士绅,但是他一定能够轻易拿捏自己。为了少吃苦头,魏明直接投降。
连忙岔开话题,问道:“不过,迁都的话,皇上想要迁去哪里?”
“北平!”朱棣没有丝毫掩饰,直接说道:“朕的根基在北平,而且北平本来就是前元故都,气象恢弘有资格成为帝京。”
“况且残元未灭,随时都有可能会再次铁蹄南下。朕坐镇北平,也可以及时调度兵马,守卫大明江山!”
“天子守国门,皇上真是好大的气魄!”魏明不仅感叹,亲耳听到朱棣的话,感受他纯粹的决心,魏明才明白朱棣为了守护后世子孙信念。
“天子守国门?”朱棣听到魏明的话,顿时眼睛一亮,他情不自禁地叹道:“好,好一个天子守国门!这就是我大明皇帝的气魄!”
见朱棣异常兴奋,魏明却不得不打断道:“可是臣以为,迁都北平不可取!”
“为什么?”就连道衍都不明白魏明为何反对迁都了,疑惑地望着魏明道:“既然你都认为迁都北平,是天子守国门,为何又要反对?”
朱棣皱起眉头看着魏明,既然魏明刚才还为迁都而赞叹,现在又反对,显然魏明一定有他的理由。
“你有高见?”
魏明连忙摇头谦虚地道:“不敢当皇上赞誉,只是臣的确有一点不同的看法。”
“说来听听。”朱棣抱着双手放在胸前,等着魏明的话。
魏明沉吟片刻,说道:“若是迁都必然就会大兴土木修建宫城,耗费必然极大。现在天下刚刚经过战乱,正是百姓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若是耗费太大必然增加赋税,导致百姓苦不堪言。到时候百姓生活困苦,恐怕会有更多的人怀念朱允炆,对皇上不利。”
朱棣听了,只是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并没有说话。
显然这个理由,还不足以打动朱棣。
魏明叹息一声,继续说道:“皇上迁都北平,肯定会迁徙百姓填充北平吧?”
“这是当然。”朱棣毫不犹豫地点头。
既然要将北平作为都城,那么现在的规模格局就远远不够,迁徙百姓自然是应有之意。
“臣不知道皇上准备迁徙多少百姓到北平,不过预计几十年之后北平的人丁肯定会超过百万之众。”魏明十分笃定的说道。
朱棣微微点头,算是认可魏明的说法。而这也是他所期望的,毕竟是作为京城所在若是没有百万之众,那岂不是还不如金陵?那他迁都,岂不是要被世人所笑话?
“皇上有没有想过,北平突然增加这么人丁,每年需要消耗多少粮食,粮食补给又从何而来?”魏明顿时苦笑道。
朱棣顿时愣住,他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北方本来就缺粮,若是再多了百万人丁,光靠北方诸省粮食肯定是不够的。
“那么,当初前元以北平为帝京的时候,粮食又是怎么解决的?”既然不明白,朱棣干脆直接问魏明。
魏明低头苦笑一下,说道:“当初前元是靠着大运河,把江南的粮食运到北平。”
“既然前元可以运粮,那朕自然可以。”朱棣毫不犹豫地说道。
魏明抬头望向朱棣,叹了口气道:“可是靠大运河运粮,代价太高。一斤米粮从金陵运到北平,沿途的花费至少是原本米价的三倍。百万人丁每年需要米粮几百万石,每年光是运送这些米粮,朝廷就要白白浪费几百万两银子。”
“这样的代价,皇上愿意付出吗?”如果朱棣说愿意,那魏明就懒得再说了。
不过朱棣暗暗咬了一下后槽牙,显然他是不愿意的。
一年白白浪费几百万两银子,这些钱要是花在军械上,能够增加多少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