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拯救大明朝:我能与崇祯交换身体 > 第7章 不着急,此一时彼一时!

第7章 不着急,此一时彼一时!

    乾清宫,朱常淦一边吃着瓜果,一边看着辽东递过来的战报,“不着急,告诉李邦华,要慢慢推进,满清想要的就是大决战,我们不给他这个机会。”

    “是,皇爷!”王承恩接过来战报放在桌案上,然后开始研墨,“陛下,此乃决战,您为何一点也不急。”

    “此一时彼一时啊~”

    松锦之战,这个原本应该是在四年之后爆发的战争提前爆发,那时候的明廷应该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

    崇祯十三年,历史上的大明局势彻底失控,张献忠、罗汝才能在四川转战千里,无人能抵,除此之外贺人龙、左良玉拥兵自重已经有军阀化的倾向。

    到了崇祯十四年,更坏的消息也会接踵而至,李自成攻破洛阳,斩杀福王朱常洵,张献忠破襄阳,斩杀襄王朱翊铭、贵阳王朱常法,李自成集中三万主力围攻开封;外出的督师杨嗣昌惊惧而死,紧接着锦州城破……

    关内大城失陷,潘王被杀,关外坚城被破,守将内困。

    最关键的是,朝廷没有钱粮了,以致于崇祯和兵部尚书陈新甲彻底失了智,急切地逼迫洪承畴外出与满清决战。

    最终大明主力损失殆尽。

    可现在朱常淦压根不用着急,钱粮自己有,内部的农民军也已经肃清,贺人龙、左良玉已死,而且自己还有五大营的将士,兵强马壮。

    而满清内部的问题,比如皇太极之死,两黄旗的问题,镶红旗的问题,以及漠南蒙古和朝鲜的两方面的制衡。

    在朱常淦看来,松锦之战,明清双方的实力相若,甚至大明的实力要比满清更强一些。

    特别是现在大明朝廷有钱,可以给养给前线部队,所以不急于求战,虽然有火炮、火铳,但骑兵的数量依然是弱势。

    在平川之上,面对激动灵活的骑兵,即便胜利,也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反过来看满清,他们只要靠劫掠,和流寇差不多,靠着抢作为经济来源。

    而明廷有着大量的良田、各种的矿产,可以有税收,募捐以及加税、并且没有钱了,还可以抄没几个贪官污吏、盐商、织造来填充。

    满清一旦无法入关,他们的日子就截然不同了。

    所以大明不着急。

    ……

    锦州城外,

    “将两黄旗给我派上去!”多尔衮看着八旗兵如雨一般从锦州城上落下来,心如滴血。

    他之所以命令各位亲王轮番带兵围困锦州,蒙八旗、朝鲜兵也参与围困锦州,真正的目的是歼灭来援的明军主力,围点打援。

    可惜明兵不上当,多尔衮不得已才只能执行第二目标,那就是将锦州城给拿下。

    事实正如朱常淦所想,在秋季之前,大明与清军爆发了两次大战,一次入关之战,一次漠南蒙古之战,除此之外就是满清派大军前往朝鲜支援,虽然并没有爆发大战,但人吃马嚼,对于粮草的消耗却是极大。

    满清别说是朝鲜兵和蒙古兵,就连满八旗的粮食都消耗甚大,难以为继,以往有外蒙古和朝鲜,他们一个出战马,一個出粮食,粮草不足还有朝鲜供应,可今年朝鲜和漠南蒙古全部被大明给打败,无法继续输血。

    可以说,此番围困锦州,满清比大明要急迫的多,锦衣卫传回来的消息:清军的骑兵每天吃两餐,步兵每天只能吃一餐。

    当然还有另外一点,若满清可以攻下锦州、松山等地,以辽西走廊的地形,便可以彻底切断大明朝通向辽东的道路。

    这种想法,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时候,不会有人考虑,但现在的多尔衮却不得不考虑。

    因为明军的战力提升实在是太快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猛地爆发出如此大的威力,让他不得不提前做准备。

    “杀~”

    而在这时候,身后却响起了战斗的声音,多尔衮看着远处腾起来的烟雾,隐约嗅出一股不安出来,他感觉明军来的速度太快。

    “皇上,明军似乎并没有和我们决战的意思?”岳託带着兵马前突出去,欲挡住五大营的兵马,可马跑起来了,却发现五大营的兵马又后撤了五里。

    再往前,便是山地,曾经在五大营手上吃过亏的岳託只能再次后撤。

    可他们一撤,明军却再次压过来,

    “这就难办了啊~”多尔衮眉头拧紧,内心深处却对大明皇帝的战术有种难以理解的错觉。

    这真的是当初的那个急不可耐朱由检的手笔?

    “皇上,我们要不要派驻一支兵马在大凌河城,防止明军抄袭我军后路?”

    多尔衮摇了摇头,“明廷不至于越过大凌河,眼下的态势,他们不想和我大清决战。”

    “我大清集合朝鲜、蒙八旗援军,整体数量与明军大致相当,而明军的粮饷集中在宁远、杏山、笔架山等处,这就是他们留下致命的隐患,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地方的粮草全部抢过来,便可以过了这个冬天。”

    多尔衮以及各旗主异常的坚决,破釜沉舟。

    只要能占领锦州城和松山堡,切断大明通向辽东的道路,并解决粮食的问题,清廷的问题就解决了大半。

    至于能不能消灭大明的主力反倒是其次了。

    ……

    而对于祖大寿而言,他与八旗军交手二十余年,熟悉他们的战术,知道怎么样对抗最为有力,就是结成稳固的战阵,步步为营,不露头就硬守城,从不主动求战。

    最好的策略是且战且守,和清军打持久战。

    祖大寿相信只要坚持两个月,城外的清兵粮饷耗尽,朝鲜那边也被大明给镇压,清兵便再没有粮食供应。

    根本无法坚持过这个冬天。

    尤其是看到远处大明的援军已经到达,更明白眼下不能上了清军的当,一旦将锦州城丢了,所有的努力都会功亏一篑。

    “再坚持一下,大明的援军已经到了,将鞑子给打下去。”

    他带着人狠狠地与满八旗子弟碰撞在一起,将人给再次推了下去。

    “再坚持一下……”

    ……

    锦州城南乳峰山,

    满清的骑兵不断地被大明的骑兵拉扯,而身后的火炮却是不断地吞吐着火焰,将炮弹倾泻在满清的阵营之上。

    满清的炮火打不到明军,但明军的火炮的射程却刚好可以够得到对方。

    单方面的挨打,满清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朝着明军冲锋。

    巨墙一般的满清八旗骑兵,铁蹄翻飞,每每如洪水一般的冲过来,却一次又一次如打在棉花上一般。

    大明朝的骑兵压根不与他们硬碰硬,因为李邦华知道大明的骑兵打不过满八旗骑兵,同等的数量也打不过。

    这就是五大营与边镇兵马的不同,一声令下,各营协同如意。

    松锦之战之所以战败,其中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在于八镇之兵聚合而来,平时互不隶属,山头严重。

    洪承畴在辽东没有根基,自己嫡系就是曹变蛟那帮人,他需要时间协调指挥练兵,需要统一事权,统一各军的思路,明军过去最大的问题就是败在这上面。

    特别是在被围困时暴露无遗,洪的嫡系死战到底,不是嫡系的吴、王等率先跑路,直接坑死了数万将士。

    要做的就是将对方给耗疲,你们一天两顿饭,我们吃三顿,你们没力气了,我们还有。

    如此反复,足足又过了大半天,满清的骑兵稀稀拉拉地再次出现的时候,明军的骑兵终于动了,开始加速……

    在满清骑兵的眼中,大明的骑兵就如一团黑色的洪流一般,朝着他们这边翻涌而来。

    他们这才知道,明军终于要和他们冲锋了。

    大明的骑兵列阵森严,步伐滚动整齐如踏在人的心跳之上,最前面一排士兵拿着火铳,不断的射击,等离得近了,才将火铳背在身后,拿出背后的斩马刀。

    目光森然地直视,浑身颤抖地吼道:“杀~”

    数万的铁骑泛起无数的尘土,马蹄声如擂鼓,排山倒海。

    ……

    在大军之中,有一个纤瘦的人影,她手中提着铁枪,猛如一只猎豹,枪出如龙,每一次出击都将一名鞑子的生命带走。

    “一个!”

    “两个”

    “三个……四个……”

    在此之前,大明的战术是通过主力在后、小部股队前出接战的方式,取得一些小胜,逐渐提升军队的士气,要让手下这帮人知道,只要战术正确,便可以在野战中击败清军的。

    但战术是战术,真施展出来的时候,别说是鞑子,就是红娘子都被明军自己的战术快磨灭战意了。

    明军这边犹且如此,更何况是清兵。

    而最可怕的便是清军步兵一天只吃两顿饭,而且还不管饱,每次冲锋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消耗,当真正碰撞在一起的时候,战力下降的已经不足一半。

    心中的那种狂热以及谨慎更是所剩无几。

    明军士气高涨,清军则士气低落……此消彼长,当双方的兵马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差距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

    当镶白旗的甲喇章京额哈出与明军交上手,心中顿时感觉到不对,在这样的平地之上,如此距离,没有其他什么陷阱,只要一上手对方必然趴下。

    哪怕对方调转方向逃跑,必然锐气尽失,满清骑兵追杀,对方只会死的更快。

    可现在,他发现仅仅交手几下,自己的手竟然发软,心发慌,提不上劲,耳边“呼~”的一声,他猛地低下头,却发觉自己反应慢了一拍,等意识到什么的时候,似乎有什么东西猛地飞起来,落在了地上……

    ……

    感谢大伙儿的支持,早上是昨天的,今天的一章送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