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能很明显的感受到,郑和的背部从微微颤抖变成了大幅度的颤抖。
半炷香后,郑和的情绪才渐渐平静下来。
他腰带处,掏出一个用黄缎包裹的东西,递给汉王。
汉王接过这个东西,疑惑问道:“这是什么?”
他将这个东西打开来,就见是一个白玉做的印章。
只见这印章的一角处,用黄金修补,底部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整个印章长宽高不过二寸。
“这这这……传国玉玺?”汉王的手一抖,差点没有拿住这个东西。“你你你……哪来的?”
郑和站了起来,双眼已经哭的布满了红血丝。
“从建文身上拿的。”
汉王上挑着双眉,“你逮住建文了?”
郑和点头。
“我这次,违抗皇命。也不知道回京之后会得明朝皇帝什么样的罪罚,我知道兄弟你传那个建文的藏身之处给我,就是想让我将功赎罪,所幸,也不负你望。”
郑和也继承了原身的记忆,所以,非常了解现在的处境。
“不管是贬是杀,我这一遭灭了那小倭国,也算是值了。”
汉王忍不住放大了音量,“你把这个东西,交给皇帝啊!给我做什么?”
郑和眉眼认真的看着汉王,将一只手搭在了汉王的肩膀上。
“兄弟,你是皇室血脉,你能有资格去做这个皇帝,将我们的精神发扬光大。虽然……”郑和停了停,想起史书中汉王的悲惨结局,“但是我觉得你,得去争一争这个时代最大的权力。”
汉王疑惑,那个时代能读书的人并不多。
“你也知道我最后的结局?兄弟,你是书香门第?”
郑和点头,“我原来是一个教书先生,后来国破,加入了……”
汉王立马神色严肃,将手中的传国玉玺用黄绸缎包裹好,塞进郑和的怀中。
“不行,你得拿这个去救你的命!”
“可……”
“谁说只有造反,才能坐上那个位子?我偏要不流血不动兵的坐上那个位子。你得先活下来,才能给我助力。皇帝知道你已经回来了吗?”
“我是乔装打扮,混进来的,就是为了和你接头。”
汉王立马将郑和的帽围套在他头上,“快,你快走。尽快带着建文和传国玉玺去见皇上。”
“为什么?”郑和不解,“其实不瞒兄弟,现在我大仇已报,我的家人还在等我……我对这世间已经没有执念了。”
汉王瞪大了眼睛,“你不想活了?”
郑和点头。
这可把汉王急的,这好不容易遇见了一个老乡,他还忙着走。
“兄弟,你听我说,我们国家,虽说在现代的状况已经好了很多,但是还有许多外患,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你!”
郑和顿时愣住。
“我明白了。我得活着,保未来华国无忧。”
汉王欣慰的点头。
“对,就是这样,你快回去,然后带着建文和传国玉玺,去面见皇帝。”
郑和眼神坚定,将自己乔装好,稳步踏出了门。
汉王松了一口气,随后走出门外目送着郑和的背影,李冤还抱着一把绣春刀驻守在门外。
汉王不知道的是,就是因为自己的几句话,史上的一代人屠正式诞生。
郑和的背影印着今年的第一场雪,郑和缓缓吐出一口气。
他看着银装素裹的天地,是纯洁的,没有一丝的红色。
远处民舍得烟囱袅袅生烟。
他不由得抬起自己双手,他知道,从今往后,他的手将永远沾满了鲜血。
他立志,有生之年,见一个外国人,便杀一个,直到这世间只剩下华国族人为止。
…………
尚书房。
朱棣看着自己手中,郑和的奏折,尽力抑制自己的表情。
但是仍然遮掩不住,眼神中的激动。
良久……朱棣忽的吐出一口浊气。
“原来……我那个王八羔子侄子,竟然是藏身在了倭国。”此时他想起姚广孝说的话,为建文的藏身之处打卦算出的方位,喃喃自语,“大水之旁,大屋之下……原来是海岛,原来是在海岛上做了和尚……”
朱棣将郑和的奏折啪的一声闭上,问自己身旁的太监。
“马保还有几天到京城?”
一旁的小太监毕恭毕敬的回答,“回皇上的话,按照军队脚程来算,还有三天?”
“传朕旨意,即刻命汉王带上汤山两个营的军队前去迎接,让赵王带领北镇抚司的千机营同去,要是这马保和他护送的东西出了一点纰漏,让这两个小子提头来见!”
“是,奴婢这就去。”
这时,朱瞻基从门外进来,对着朱棣作揖行礼。
“爷爷,什么事啊,这么急?”
朱瞻基很是好奇。
但是朱棣只是宠溺的瞥了朱瞻基一眼,并不说话。
事以密成,这个道理朱棣还是知道的。
不过朱棣此时的心情却是激动、开心的。
这次郑和带给他的惊喜,说不定能助朱棣洗去身上反贼之污名。
朱瞻基见此,咧嘴一笑。
“爷爷,什么事啊,您这么开心?”
朱棣并不接话。
朱瞻基一头雾水,“难道是昨晚,那朴妃伺候的合您心意了?”
朱棣抓起手边的书本,作势要朝朱瞻基打去。“小泼猴,朕还没找你算账呢。说!昨晚你给朕拿的什么药?”
朱瞻基坏笑,“自然是那虎龙之药。”
“你当朕没见过太医院做的化痰丸?!”
朱瞻基立马将脸上吊儿郎当的笑意收起,做出痛定思痛的样子,膝盖一软立马跪下。
“孙儿知错,但是孙儿是为爷爷的身体着想。”
朱棣收敛起脸上佯装愤怒的神色,“爷爷给你生个小叔子出来,吓死你!”
朱棣说完,轻轻敲打了一下朱瞻基的头。
朱瞻基抬头朝着朱棣一笑,爷孙俩好不温馨。
…………
汉王府。
此时的汉王看着手中的圣旨,陷入了沉思。
怎么不避讳自己跟郑和结党营私了?
汉王愣愣的看着自己手中写着如朕亲临的金令牌,而后又看了看另一只手里的密旨。
看来朱棣很看重这件事啊,让自己和老三去护送。
汉王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
让朱棣这一脉,名誉翻身的大事,关乎的不止是朱棣,还有汉王。
汉王很开心,马上又要见到郑和兄弟了。
转头吩咐王管家,把自己收藏的酒和千里醉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