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 第一百一十六章早做打算

第一百一十六章早做打算

    李源当然不会这么无聊道特意炫耀一番,而是在告诉在场的众人,李家有的可不止是现在和过去,未来同样值得他们下注。

    一个传承已久的家族,怕的就是后继无人。

    现在老二老四淮南陇右两开花,一个十五岁的重号将军,还是皇亲国戚,完全是李家新一代的门面了。

    这个门面当然要拿出来展示展示。

    不过回到都督府,一坐进正堂的椅子上李源就开始叹气了。

    “二郎在陇右,风头太过了,若是四郎回淮南,必定会让二郎入朝,我在蜀中和淮南千里之遥,无法辉映,但陇右可是跟益州唇齿相依啊.”

    李源自然是清楚二郎在陇右对于蜀中的意义,这一点他能看到,慕容英自然也能看得到,为避免李二在陇右一带势大难制,同时也是削减李家在地方上的势力,李二郎在大出风头之后,肯定是要被调回中军。

    一个都尉自然是不会引关注,但郎将这种级别的将领可就不能置之不理了。

    李三郎接过侍女端上的茶杯双手奉在李源旁边的桌上,而后坐在一旁:“四郎先后在晋阳、青州、淮南建功,二哥争强好胜的性子即便嘴上不说,心里也是急的,自然想要建功扬名,毕竟过去无论是比军略骑射,还是文章辞赋,四郎在我们兄弟之中都是末等。”

    李源闻言笑道:“这小子晋阳之行,胆气和运气,缺一不可。不过最让我吃惊的可不是四郎”

    说道这里的时候,李源的脸色慢慢变得严肃起来。

    “圣人三日四百里奇袭,夺慕容简之师,而后不去救广陵,直奔淮南,几日之内就夺下寿春,那萧望之必然是圣人的暗桩,这份英明果决和高瞻远瞩,不像是现在的圣人,倒像是七八年前的圣人圣人英明起来,咱们日后行事可要多加小心,不可落人话柄。”

    话音刚落,立即就有心腹管事上堂来,递上一份密信。“家主,洛阳密信。”

    李源闻言结果信件然后一摆手,示意他下去,随后仔细阅览起来。

    信上的内容很杂,提炼下来,就说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慕容英在淮南时候染了瘟疫,不过福大命大,挺过来了。

    第二件事,慕容英在独山湖遇袭落水,龙舟都被烧了,他本人高烧数日昏迷不醒,醒了之后身体也不太好,还立即召集青州的齐王回师。

    此时,刚过冬至不久,洛阳废立太子,储君易位的消息还没传到蜀中,但这两个消息已经让李源隐隐觉得,慕容英这么一折腾,恐怕命不长久.

    与李源抱着相似想法的并不少,左领军将军赵翊就是其中之一。

    陈留,酸枣。

    奉命讨伐瓦岗逆匪的赵翊率领左领军万余人精锐依城安营,与城外的三万瓦岗军对峙了十余日。

    好像谁都不想打这一仗。

    望楼上,赵翊跟兄弟赵炯并肩而立,看着远方的瓦岗大营感叹道:“瓦岗军发展的也太快了,眼下这支瓦岗军,等闲州郡兵已经不是对手了,二郎你仔细看,瓦岗军的营垒布置,犬牙交错,进可攻,退可守,彼此呼应,据说这还只是他们的偏师,领兵之人是翟让之兄翟弘,两个副将是徐懋功杨侃,这翟弘本事倒也平常,但徐懋功是翟让同乡,听说年纪只有十八岁,但治军有方,用兵老道,是个难缠的对手,至于杨侃,是杨素的幼子,勇猛过人,武艺不在杨巡之下”

    赵炯嗤笑道:“这翟让倒是胆子大的很,居然敢勾结巨野泽的梁五,做下这等大事,倒是好气魄。”

    赵翊闻言瞪了他一眼。

    翟让和梁五袭击慕容英龙舟之事,已经传遍天下了,如此行径在朝廷眼中自然是大逆不道,但在苦燕久矣的那些人眼中,无疑是惊天壮举。因为慕容英在他们眼里,已经跟桀纣划等号了。

    营东都死了几十万人,修运河死了几十万人,两次征讨高句丽死了几十万人,还有大批的降卒在高句丽为奴。

    虽然过去半年慕容英连续翦除了四个涉及谋反的宗室,但所能震慑的只有心怀异心的宗室和世家。

    但这些可吓不到那些活不下去才起义造反的“反贼”“盗匪”“流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百姓可不管你做了什么,反正是因为你慕容英才活不下去的,伱就算在英明神武,又如何?

    造反这种事,可从来都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

    赵大叹道:“瓦岗义军已经近十万众,兖州,冀州,豫州等地的叛军都以其为赤帜,奉其号令,最要紧的是杨巡余党也加入瓦岗,杨巡的堂弟杨邃,现在是瓦岗的军师,瓦岗军现在排兵布阵,行营立寨都颇有章法。长此以往,势大难制啊。”

    赵二却笑道:“兄长手下只有左领军和陈留、梁郡的郡兵,三万余人,兵力不足,自然难以剿灭瓦岗,当向朝廷具陈逆贼详情,请加派援军,并授权可越境追击。”

    赵大道:“二郎言之有理。”

    兄弟两人正在合计呢,怎么跟朝廷要权,要兵。

    参军王君雅急来望楼下放急切道:“将军,二郎,朝廷有邸报。”

    邸报,相当于公务报纸,会把朝廷的政令、诏书通过驿站系统传达到四方。

    兄弟两人一听,就知道肯定是有大事发生,不然王君雅绝不至于这么事态的让他们下去。

    一进了大帐,赵氏兄弟看过邸报之后,都是满脸的不可置信。

    消息委实有些让人惊讶了。

    太子慕容昌被废了,封蜀王。

    郑王慕容超被立为太子。

    事关国本,那就是天大的事。

    赵大看过之后,就陷入思索当中。他跟蜀王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毕竟去年杨巡造反他留守洛阳,跟蜀王慕容昌打交道的机会也很多,他相信自己给对方的肯定是留下了忠勇的印象。

    但现在换成慕容超,对赵家的影响其实也不是很大,主要这个消息确实太让人吃惊了,毕竟以往圣人对太子可是很器重的,而太子聪慧过人,行为端正,好像也没什么理由废太子啊.

    倒是赵二,在仔细研读邸报之后,倒是想明白一些事情。

    “蜀王年幼,国赖长君,恐怕是圣人”

    赵大和王君雅很快也反应过来,蜀王的确哪哪都好,嫡子,聪慧,仁孝但就一点,年幼。

    才十二岁。

    而天下这个形势,让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做皇帝,面对的可不光是天下各处的反贼、流寇、盗匪。

    还有朝中的大臣,和各处的宗室。

    让慕容超这个长子做太子,反而废了之前一直很看好的储君慕容昌,唯一的解释就是慕容英身体出了很大问题。

    没时间了。

    只有这种解释。

    而过去几个月内,慕容英先是感染疫病,随后回程路上又在独山湖遇袭落水,据说昏迷数日,这一套折腾下来,估计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这时候,一直没发声的周璞,赵大刚招揽的左领军将军记室,直接来了个语出惊人。

    “二郎君说的不错,圣人应该是自觉天不假年,怕蜀王镇不住局势,才让郑王为太子,但他又分别让梁王、吴王、蜀王去各地为州牧,此取乱之道也,圣人若不在,必起刀兵纷争。”

    “将军需早做打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