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 > 第43章 甘蔗风波

第43章 甘蔗风波

    “顾小姐,见字如面,自初见之刻,尔如皎月当空,照我心田。日夜思念,辗转反侧……”

    一封书信洋洋洒洒数百字,怎么肉麻怎么来,其中还详细写了自己来到岭南这段时间所作所为,好让顾明珠对自己的态度进一步改观。

    反正杨斐脸皮厚,也不管顾明珠怎么想,拿出前世给班里小姑娘写情书的架势,笔走如龙,字里行间满满地都是令人起鸡皮疙瘩的情话。

    送别那一日,杨斐就看出来顾明珠对自己的态度已经转变,虽然大抵是因为柳永那一首词。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顾明珠对自己态度的转变。

    这段时间忙上忙下,都忘记给顾明珠写书信了,若非今日收到老丈人的书信,杨斐都记不起来大兴城内还有一位佳人在等着自己娶她。

    正好自己要给老丈人回书信,顺道也给顾明珠写一封。

    刚想收笔,忽然想起什么。

    杨斐又另取一页纸,提着毛笔沉吟良久,才继续写道。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虽然没到七夕,但并不妨碍杨斐抄诗词。

    两人正分别两地,用这首词来表达自己的思念最合适不过,有柳永的《雨霖铃》在前,又有这首《鹊桥仙》。

    杨斐不相信古代的女子能招架得住。

    撩妹嘛,不寒碜!

    写完给顾明珠的书信,杨斐开始给老丈人写书信。

    给老丈人的书信就简单多了。

    杨斐将自己对山民的政策写进去,并且告诉老丈人山民即将从山里出来。

    随后又告诉老丈人不必担心自己没法应对,让老丈人想办法继续从豫章、九江两郡薅人过来,他这里统统吃得下。

    反正历史上江西填这填那的,现在填一下岭南怎么了?

    再说了,这些迁过来的人回头指不定怎么感谢老丈人呢?

    后世那些祖籍不在两广,而是迁移去两广地区的,他们哪个不庆幸自己老祖宗迁过去了。

    尤其是从环江西经济圈的圈内迁移到圈上的南海郡,也就是后世的广州,日后就算祖祖辈辈种地,等到了拆迁之时也能发财。

    妥妥的做善事。

    两封书信写完,杨斐慎重地用火漆封缄,交付给下属。

    随即,一匹矫健的快马从郡守府疾驰而出。

    这时,薛明来报:“王爷,三名家主看完仓库后决定全盘接手。”

    杨斐点了点头。

    “两百万贯想要改造岭南远远不够,白糖厂可以启动了。”

    “他们接下那些书画玉器后估摸着没钱收购甘蔗,你让他们从本王这里拿钱,甘蔗的价格按照市场价来收,我要让百姓看见种植甘蔗带来的好处。”

    让百姓亲眼见证种植甘蔗的巨大收益,让他们感受到种植甘蔗也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比任何言语的宣传都更为有力。

    甘蔗的种植时节,大抵在春季三月或是秋季九月,成熟周期则为三四个月,同样可以一年种植两茬。

    杨斐记得穿越前吃甘蔗,就是在暑假和寒假两个时间段。

    上半年种植时间已经过去,下半年的种植可不能再错过了。

    现在的甘蔗不像后世,现在种的甘蔗都是百姓自己随意种一点尝尝味道,或是少量种植,卖给城里的有钱人,销量不多,因此种的也不多。

    这点甘蔗用来制作白糖根本不够,也是杨斐之所以告诉三位家主白糖前期主要是卖给王公贵族的原因。

    产量实在少。

    可一旦杨斐收购甘蔗的事情传开,百姓们见有利可图,在保障粮食种植的前提下,也会种植一些甘蔗。

    甚至还会有豪商地主批量种植甘蔗,再卖给杨斐,以此谋利。

    如此一来,甘蔗的种植便会逐步规模化,白糖的价格也会逐步降低,最终如同盐一般,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百姓日常必备的消耗品。

    至于说因为种甘蔗有利可图,就都不种粮食了,杨斐倒是不担心。

    市场会自己调节。

    一旦整个岭南没人种粮食,全都去种甘蔗,甘蔗的价格就会相应降低,而粮食的价格会相应的上涨。

    反正只是岭南一地,外面还有大隋其他郡县,只要有钱,总归能买到粮食,一两年后,种甘蔗还是种粮食,百姓心中就有杆秤了。

    若是没有大隋作为岭南的后盾,杨斐就会自己下场,保证粮食的充足。

    他不会任由春秋战国时期三晋冶铁,导致无人耕种的事情发生,那样太可怕了。

    随着杨斐的命令传递下去,整个岭南仅剩的甘蔗通通被三大家族收入囊中。

    百姓们忽然发现,除了粮食之外,甘蔗也能有不小的收益,这种收益甚至比粮食还要高。

    于是,一部分百姓当即决定,仅种植满足家庭需求的粮食,而将余下的土地全部用于种植甘蔗。

    还有地主豪强找到三大家族的家主,询问三大家族收购甘蔗的原因,想要试探其中是否有诈。

    三大家主在杨斐的授意下,将原因说出。

    制糖。

    收购甘蔗是为了制糖。

    这个消息一出,许多原本打算种植甘蔗的百姓纷纷打消了念头。

    甘蔗如此清甜,早有人尝试过榨汁制糖,可这种糖根本不好吃,味道还泛苦,连小孩子都不喜欢。

    百姓们认为楚王生于宫中,长于妇人之手,根本不解甘蔗制糖的真实情况。

    于是,奇怪的一幕出现了。

    郡守府前,聚集了大量百姓,这些百姓纷纷表示有要事求见楚王。

    守卫郡守府的黑衣卫不敢懈怠,立刻将消息汇报给杨斐。

    杨斐听后,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粮食也给了,惠民政策也下了,现在不都应该在呼呼地抡锄头垦荒吗?

    哪来的要事?

    不过杨斐不敢掉以轻心,大量百姓聚集不管什么事都不是小事,他迅速调遣黑衣卫,将烈日下的百姓们引领至阴凉处,并让黑衣卫送去清水,自己则抽空换身衣裳。

    “诸位百姓,王爷稍后就来,现如今天气炎热,王爷吩咐我们带诸位去阴凉处等候,并且王爷还为诸位准备了清水,助诸位解渴。”

    百姓们顿时感动无比。

    岭南四季炎热,六月份的岭南天气更是如此,他们这些人聚集在一处,被太阳晒的汗流浃背,可王爷竟然不忘让他们去阴凉处,还给他们送清水。

    这样亲民的王爷,他们何曾见过?

    莫说王爷了,以往那些捕快一个个都跟大爷一样,说错话就要被抓进大牢,不死也脱层皮。

    谁对百姓好,百姓心里跟明镜似的。

    其中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大爷激动说道:“王爷对我们如此的好,我们必须告诉王爷甘蔗制糖的真相,不能让小人蒙蔽王爷,害了王爷。”

    “没错,定是有小人作祟,哄骗王爷收购甘蔗制糖,我们不能看着王爷吃亏,一定要让王爷明白甘蔗制的糖是苦的,没有甘蔗清甜。”

    “对!”

    “对!”

    “对!”

    百姓们的声音激昂慷慨,让刚走到不远处的杨斐愣住。

    一时间,他的眼眶湿润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