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余晖洒落,杨斐与萧景并肩走进考核点的大门,刚好赶上那两百余名读书人交卷。
他淡淡扫视一圈。
发现人与人的悲观并不相通,有的人愁眉苦脸,有的人紧张兮兮,有的人则胸有成竹,尽显人生百态。
“看来还是有几个人才的。”
杨斐嘴角微扬,笑意盈盈。
那几个成竹在胸之人,想来成绩不会太差。
萧景随即道贺:“恭喜王爷。”
“我们进去吧。”
杨斐说完,率先踏入考试的大堂之中。
“参见王爷。”
薛明听得动静,抬头一看,见到杨斐后起身行礼。
王爷?
楚王竟然亲临考场了!
一众读书人齐刷刷的看向杨斐,就连那些原本成竹在胸之人也不再淡定,显得局促起来。
“参见王爷。”
众读书人也纷纷行礼,一时间气氛庄重。
杨斐挥挥手,温和地笑道:“诸位才子不必多礼,本王今日来此,是为了向诸位宣布一则喜讯。”
此言一出,众书生心中一动。
一位书生见杨斐神态和煦,鼓起勇气问道:“敢问王爷,是何喜讯?”
这个问题也是其余书生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对自己此番考试并无信心之人,他们的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曙光。
杨斐唇边泛起一丝微笑,缓缓宣布道:“此番诸位考核的如何本王并不知情,但本王料想必将有人被淘汰,本王今日带来的好消息,正是关于这部分人的安排。”
此言一出,那些原本对考核结果心怀忐忑之人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光。
他们以为自己或将名落孙山,仕途无望,不曾想峰回路转,听王爷这话的意思,自己还有机会!
看到在场诸多士子激动不已的情绪,杨斐并未多作迟疑,直言道:“本王有意在岭南设立教育部。”
“此部门主要负责教书育人相关的事务。”杨斐进一步说道:“虽然诸位可能并不擅长政务处理,但却可投身教育部,在岭南担任教师之职,诸位擅长诗词歌赋,想必教书育人亦不在话下。”
这时,有一名书生忍不住提问:“请问王爷,此教育部是否与国子学有相似之处?”
国子学起源于晋朝,由晋武帝司马炎设立,后被杨广更名为国子监,是古代的最高学府以及教务管理机构。
这个时空杨广没登基,国子学并未改名,依旧还是国子学。
杨斐看了一眼那人,点头:“不错,两者并无太大区别,只是为了区分二者,防止不必要的麻烦,本王便称之为教育部,意为专职教育的部门。”
稍作停顿后,杨斐继续阐述:“教育部将设立部长一职,而非沿用国子学中的祭酒职位。部长之下,还将设立两名副部长,共同协助部长管理教育部事务。”
“副部长之下,便是各书院祭酒、山长。”
“在本王的岭南,每一座书院的祭酒都需在教育部挂名,后续开办书院之人也需先行报备教育部,待教育部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办书院教书育人,否则将会责令其停止教学。”
“除此之外,书院的教师亦需经过教育部的严格考核,方可执鞭授课。诸位可放心,虽然考核内容严谨,但凭诸位之学识与能力,通过考核自是不在话下。”
“此规定旨在确保教育的正统与规范,避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损害学生及真正教育者的利益与形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之路道阻且长。本王不希望有品行不良的老师误导学生踏入歧途。”
杨斐详细解释了教育部的方方面面。
现下岭南书院少,是改革教育体系的最佳时机。
当然,上面的那些言辞有一部分是屁话,杨斐之所以要读书人考教资,是为了方便自己管理。
他可不喜欢那些老师授课时夹带私货,给学生灌输各种顽固的落后思想,他要的是解放学生思想。
在我这当老师拿编制,你就得按照我说的教。
杨斐话音落下,在场众人皆脸色呆滞。
即便薛明都瞳孔骤缩,显然被杨斐这一政策所震撼。
初听杨斐的政策,只觉得条条框框太多,约束了书院的建设以及老师的招募,不利于岭南文风的繁荣。
然而细细品味,却不难发现其深谋远虑,实为岭南教育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规范书院与老师,官府不仅能够随时监管书院运作,还能够防止书院野蛮生长,教出不利于官府管理的学生。
薛明深知,满腔热血的学生最容易受到不怀好意之人的蛊惑。
而你通过教育部考核之后,信息便会登记在册,日后你的学生一旦犯事,可以追踪溯源,评估教师是否负有责任。
如此一来,不仅便于管理,更能防患于未然。
再者,由官府把控书院,能够推动书院向正规化方向发展,确保岭南地区的文风朝着良性方向前进。
又有一名学生提问道:“王爷,经过教育部的考核后,我们是否可以将老师视为官员??”
杨斐笑着回应:“好问题。”
“这也是本王接下来要讲之事,本王并非要约束诸位,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给诸位带来好处。”
他进一步解释道:“通过教育部的考核后,老师将被记录在册,只要在教育部所属的书院任教,其地位等同于官员,本王称之为教师编制。”
“除此之外,老师还能享受教育部的政策扶持,譬如每月的俸禄补贴,节日时的礼品等,甚至于还可以在购房或是建房时获得专属优惠价,到了一定年龄无法教书后,还能每月领取固定的官府退休养老金。”
“只要通过教育部的考核,你们的待遇与当官相差无几,并且还能够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此言一出,那些原本不抱希望的读书人顿时双眼放光,仿佛吃了一张饼般,脑海中开始幻想杨斐描绘的景象。
而那些胸有成竹者,则开始思索起杨斐这道政策的用意。
“好了,诸位都下去吃饭吧,本王已经为诸位准备好了饭食,明日早间,本王会将考核成绩张贴在郡守府之外,供南海城百姓瞻仰。”
杨斐一挥手,将一众书生唤醒。
“谨遵王爷之命,我等告退。”书生们齐齐行礼,然后有序地离去。
杨斐转而看向薛明,道:“子清,你也去吃吧。”
他与萧景倒是先吃了再过来的,正好看看这些书生的试卷。
薛明却摇了摇头:“下官不饿,待看完这些试卷再去。”
杨斐劝解道:“子清,身体要紧,百姓们离不开你,你若是病倒,南海城外那些灾民便要乱套了。”
在杨斐的劝说下,薛明无奈离去。
待薛明离开后,杨斐指着一旁收拢的试卷道:“先生,一起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