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灵,整个意大利地区北部的第一座城市,现在,已经成为了法军狂欢的天堂。
载歌载舞的伐法军士兵,淹没了整个都灵市,街上到处都是法军狂欢的身影,甚至出现了“鸣枪”,只是为了发泄他们对胜利的渴望。
街头两侧的房子,以及那些平时琳琅满目的商店,此时都已经关门,都灵人用畏惧的眼神躲在窗户后面,看着这些已经喝的有些“脚步虚浮”的法国佬。
对于他们来说,意大利的苦痛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也不想去管,他们,只想做他们的生意,过他们简单的生活。
但是战争就像“雷雨”一样,突然就降临在他们的身上,甚至只是几声雷,云都没有来得及变,暴雨就像沙尘一样,将他们覆盖,再也爬不起来。
畏惧的眼神从都灵的西面一直传到了东面,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一间紧闭的屋子。从屋内窗户狭小的缝隙中露出来,“战战兢兢”的照射在那些法军身上。
而法军对此,没有任何反应,只是一遍又一遍的唱起了所谓的法兰西歌谣。
法军之所以如此友好,不是因为法军军纪严,也不是法军“道德高尚”,更不是所谓的“遗忘”,根本原因,还是拿破仑三世在战前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句就是“展现法兰西文明风范”。
而为什么要问明,这些普通的大头兵不明白,但那些军官可是明白的一清二楚,所以,有关“三不许”内容就下发了全军。
所谓的三不,其实就是不扰民,不抢劫,不调戏。
当然,这三个要求,其实也只能管到那些下级军官和士兵,少数高层,。该捞钱,还是捞钱,泡“意大利娘们”的,依然搂着那些所谓的“贵妇”招摇壮势,引得一些人的不满。
最后传到拿破仑三世那里,又是一笔糊涂账,往往也是不了了之。
而在此时,这些法军士兵只是在狂欢,或者说他们能做的就只有狂欢了。
法国人的“和善”,让许多意大利人放下了心,甚至还有意大利商人主动联系法军,希望做生意,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欧洲的“传统”,“皮条客商人”。
这些都是最狡猾的狐狸,哪怕面对侵略者,他们都要咬下一块肉。
在整个欧洲的战争史上,类似这些经营随军“特殊”服务的商人有很多,他们就像战争的副产品,没有他们,可能也还可以,但是有了他们,军队的战斗力却是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毕竟靠着这些商人“灵丹妙药”,战士的火,已经泻的差不多了。
——
都灵临时司令部,作为曾经,某個意大利贵族的庄园,整个司令部,还是十分气派,毕竟这可是某个“逃跑伯爵”的祖宅。
庄园内,见到最多的除了那些站岗放哨的卫兵,就是那些穿着笔挺法式军装的参谋。
汉国全面使用参谋制度后,整个欧洲其实都进行了一定的跟进,只不过有些是做做样子,证明我有,有的就是“彻底”了。
如果说英国是在傲慢中的摸索,那么类似法兰西和普鲁士在这样的传统陆军强国,那就是贯彻到底了,甚至像普鲁士这样,十几年如一日的向汉国军校派遣留学生,只是为了了解汉国最新的战争理念,以保证自己不会被时代抛弃。
如果说普鲁士学汉国,那是为了“强国”,那么法兰西则是单纯为了战争,或者说学习汉国的先进经验,更轻松的发动战争。
法国人的愿望,一如既往的单纯!!
作为法国地中海军团的司令,科松掌握了至少二十万法军,以及剩下十几万俺奥地利军队的命运,此时的法国,除了拿破仑三世,没有人比他更具有权利了。
但权利的代价也是极大的,战争打赢了还好,那就是“爵位”“名誉”“未来”,三样大礼包砸在他的头上,但如果弄不好,那就是法兰西的耻辱,法军历史上的罪人。
别看现在打到很好,至少已经消灭了五万奥军,但只要接下来的战事翻盘,在那些善变的巴黎媒体口中,他所谓的“英雄”会很快除名,最后化为所谓的“无能之将”,最后的最后,他也就要滚了,换个所谓的“有能”来管了。
通信技术的进步,虽然对于军队来说,带来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哪怕目前世界上除了汉国,都是用拉电线通讯,但依旧快了不止多少倍,战争的指挥和应变能力,也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随之而来就是战争更加的残酷,信息的传递速度导致双方打击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可能在最初的时代,一场战争有十万人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战,因为当时的通讯条件,实际上根本掌握不了所谓的几十万大军,就算掌握了,其实也很勉强。
真正的战争,多数都被限制在十万及十万以下,只有这样,以当时的处理能力,才能在合适的时间,做出相对还行的选择。
而信息的传递则是让双方兵力的规模呈现几何级提升,几十万这种级别的已经不能束缚他们了,百万才是真正的常态。
别看现在奥地利和法国在意大利只是加起来用了不到三十六万的军队,但背后却是百万奥军,以及百万法军的相互支持,要不然怎么可能解释奥地利一个在开战之初就减员百分之三十的军队,还能继续打下去的原因。
作为地中海军团的司令,科松自然明白这背后的原因,而这也是他为什么让部队在都灵休整的原因,还不是为了一举消灭盘踞在意大利北部的奥地利残军。
法军自开战前几天,就一直处于军威旺盛的阶段,这个时候修正不是害,而是救。
所谓骄兵必败,科松虽然不算要明白,但作为一名高级军官,他潜意识认为,该降温了。
靠着莽气打到底,打赢了还好,打输了,他可就完了,到时候,法国人只是骂他,那位皇帝陛下,怕是连吃了他的心都有。
科松站在办公室,来回踱步,随后向门外大喊:
“现在通知所有中校以上军官,到司令部开会!!”
…………
“诸位,目前战局是有利于我军的,但不代表我军会一直幸运下去,事实上,我这个人从来不相信幸运,我只相信实力!!”
“我们不能祈祷敌人在像刚开战的时候,像愚蠢的豚鼠一样被我们宰杀!!”
“按照我们最新的情报,奥地利人正在向佛罗伦萨一带增兵,他们意图将我们阻挡在佛罗伦萨,甚至是米兰!!”
科松站在拿破仑三世的画像前,穿着将官制服,胸膛挂满了勋章,脸上留着军胡,面色冷漠,和这个时期大部分高级军官在下属面前一样,都在尽量展现自己的实力。
底下响起了一阵例行的掌声,随后又是一阵“讨论声”。
科松坐下后,一直听着这帮军官争论了有十几分钟,才开口:
“目前最重要的是控制米兰,扫清靠近我国一线的残余之敌。”
“这部分的奥地利军队大概在六万人左右,目前正在向后撤离,我们的目标,就是拦截他们,最后消灭他们!!”
科松说完后,很快就有一名少将站起:
“司令,我不认为我们一定要去打米兰这种大城市,这样的大城市天生就是适合防守的,如果攻打米兰,很可能陷入奥地利布置的陷阱,将好不容易积累的优势,全拖垮在那!!”
“我认为,我们应该集中优势兵力,继续向前打,一直打到佛罗伦萨和奥军据决战!!”
“至于后面的那些奥军,就让他们留在当地好了,我们只需要放两三万人,就足以把他们砍死在米兰这种大城市!!”
少将侃侃而谈,基本就应一个观点,“前进”“前进”,“再前进”。
“不,少将,我认为你的想法是错的,我们必须要先保证后方的安全,才能够去佛罗伦萨,不拿下后方,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的得到安全的后勤补给线。”
“留下那些奥军,根本就是赌他们不会开枪一样!!”
科松还没有开口,一个更加年轻的军官就站起来,直接顶撞比自己高两级的长官,让科松脸色变都厉害,他知道,这几天的连续胜利,确实养出了一批“悍将”。
很快,争吵声响彻了整个会议室,就像菜市场“骂战”一样,都是那么的“低级”。
“够了!!”
科松一拍桌子,直接把在场人都吓了一跳,很多本来还准备看戏的人,也不得不加入所谓的“讨伐”大军,讨伐那两个没有主次观念的混蛋。
但从两人坐下时的表情看,大概是不可能改了。
科松心里重重叹了口气,最后开口:
“按照原定计划,进军米兰!!”
是的,一场本来可以讨论的会议,硬生生被一个狂妄轻进的少将,以及一个“目无上官”的中校毁了。
当会议散去,科松站在司令部的最高处,看着那些还在庆祝的法国士兵,以及一些衣衫不整的低层军官,他明白,人心,收不回去了。
………………………………………
轰轰轰!!!
法军士兵,踩着炮点,向着前方奥军设在米兰外围的碉堡冲去,冲锋过程中,又被几记冷枪击倒,但很快又有一批人杀了过来。
周而复返,靠着人数优势,以及炮火优势,硬生生冲垮了这个由上千奥军把守的碉堡群。
而在后方的指挥部内,一张张刚刚画好的作战路线图,被下发到各个需要进行地面突破的部队,他们的作用就是“突破”,除此之外,就是为大法兰西的“光荣名单”上,贡献出属于自己的名字。
至于谁会有这个荣幸,那就看要奥地利人的炮火准不准,枪快不快了!!
“迫击炮!!”
“迫击炮……”
法军一个连的进攻,受到了阻碍,某个C连的连长正在呼叫迫击炮对于增援。
迫击炮,这个汉国在汉俄战争中发明的武器,最终还是靠着战争一炮而红,成功走向了世界。
成为了整个世界打城市战的必备装备。
相比于体积庞大,很难移动的火炮,几个人就能抬动的迫击炮,就成了各国陆军建军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法军的迫击炮相比于汉国目前流行的八十五毫米,相对较小,大概只有七十左右。
这种七十毫米的迫击炮,在法军内部还有别称“七零小姐”。
嗖!!
一枚七十毫米的锥形迫击炮弹就像子弹一样精准都命中沙袋后面等待小型阵地,当场那几个靠着沙袋掩护,进行反抗的奥军就死在了场上。
等法军踏过他们的尸体的时候,都会看到,他们的尸体已经有些破损,甚至肠子都被炸出来了。
但这些法军士兵,没有丝毫畏惧,直接踩了过去,踏在空地时,鞋底还能带起一道血色的鞋印。
“进攻,进攻!!”
法军的指挥官在后方一遍又一遍的喊着一经“口干舌燥”的口号,就像一种习惯,因为法兰西没有撤退可言。
“架炮,架炮!!”
最先攻进米兰城的一个营,第一反应就是架炮,火炮是法军的灵魂,没有火炮,法军也就不是法军了。
“吱!!”
当两门七十五毫米的火炮被推进来的时候,对面奥军也已经调集了重火力,打算在法国人得到米兰城之前,自己先毁一遍,反正一旦战败,米兰就不是奥地利帝国的米兰了。
那还有什么好客气的。
轰轰轰!!!
从七八个方向射过来的炮弹就像西瓜一样在四周炸开,带出了一片好似西瓜汁一样的“颜色”,顺带着那两门看起来还不错的七十五毫米火炮,也成了永远无法复原的零部件,散落开来,诉说着曾经在战争中的辉煌。
战争的残酷性,在这一刻展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参战双方来说,是一场生死搏斗,但对于那些米兰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米兰,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地方,意大利北部仅次于都灵的经济中心,是一座数十万人口的大城市。
但现在所谓大清几十万米兰人呢,他们在哪,哦,他们在逃难。
被迫留下来的人,也时时刻刻生活在炮火以及枪声的恐惧中。
每当有脚步临近,房子内还在避难的人,就会屏住呼吸,双手环抱至胸口,等待“命运审判”。
好在参战双方都没有兴趣在所谓“民局”兜圈子。
战争最激烈就是街头,以及一些大楼,其中作为米兰银行的总部大楼,这栋七层建筑,简直就成了奥军在米兰城最稳固的碉堡。
厚实的砖墙,密密麻麻的窗户,复杂的内部构造,简直就是天生为这种城市而生。
斯里奇站在这栋大楼底下,抬头查看楼层,最后又仔细看了看对面那些尸体,他第一次明白了什么是“坟墓”。
“这里会是奥地利人的坟墓,但同样也是我们法国人的坟墓。”
这是斯里奇看到这栋大楼所说的第一句话,可见当时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最后,斯里奇看着手下的四百名士兵,只是说了一句:
“下午三点前,拿下它!!”
回应他的是沉默,如果是其他部队,可能长官要怀疑他的权威是不是受到了影响,甚至没有了。
但他们是敢死队,沉默才是习惯,或者说沉默象征着死亡。
“开炮!!”
轰轰轰!!
“这边!!”
“向右边!!”
借着一阵炮火的掩护,这些弯着腰的士兵,瞬间冲进了大楼,只是在外面被自己人炸死了几个,其余的毫发无损。
作为敢死队,有时候也不是光是怕死就能够选得上,作战能力也是考核的一部分。
真实情况是,这支部队虽然名为敢死队,实际是一支正规军,算是法军内部的“精兵”,专门用来打这种硬仗,为了掩人耳目,用了敢死队的名号。
所以给人一种土路子的感觉。
别的不说,刚刚那些动作,整齐划一的苟着头,散开间隔冲进烟雾,就没有多少部队能够做到。
砰砰!!
两枪下来,刚刚还准备反抗的奥地利士兵,就死在了楼梯口。
枪声,手榴弹传递已经爆炸的声音,才是这栋米兰银行大楼的主题曲,往日取钱存钱已经不复存在,因为现在人少了,但更热闹了。
就当外面的斯里奇准备接管大楼,向后方报喜的时候,突然就听“轰隆”一声,大楼倒塌了。
倒塌的时候,斯里奇正在向后方汇报“胜情”,但现在,他只剩下了“表情”了。
奥地利人就好像疯子一样,在战争即将失败的时候,选择和法国人同归于尽,这在之前几天的战争中可不多见。
这意味着奥地利人的愤怒已经被法国人逼出来,既然都要死,不如同归于尽,自己也算赚了。
(因为法军在两天前,有屠奥人之举,经过故意宣传,法兰西已经和邪恶开始挂钩了)
下午三点半,法军彻底的控制了米兰,很快,又控制了周边城市。
拿破仑三世的计划,初步得到“进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