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科举制就是以考试的方式选取官员。]
[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出来的人才,质量肯定要高于推荐和门第选出来的官员。]
[科举制保障了选官的公平性,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地位。]
[无数寒门子弟终于得到了一个机会,一个能够翻身的机会。]
[此举,是古往今来未有的!]
大秦。
嬴政微微倒吸一口凉气。
“好一个科举制啊,让寒门子弟有了机会,让世家大族不能轻易靠关系来上位。”
“真是好手段啊!”
在大秦建立之初,嬴政也曾苦恼世家大族的问题。
当时他的解决办法就是将世家大族一并迁到咸阳。
位于天子脚下,他们自然不敢造反。
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但这个科举制确实是不一样,寒门子第一多,甚至可以瓦解世家大族!”
嬴政目光灼灼,沉声道。
大汉。
“让寒门子弟们翻身,真是好大的手笔!”
刘邦也是一脸赞赏。
他本来就是底层之人,自然明白寒门子弟生活的并不容易。
若是给他们一个机会,能够鲤鱼跃龙门。
相信他们绝对不会错过,一定争相竞考!
大唐。
“确实啊,科举制确实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虽然看隋文帝杨坚不顺眼,但李世民面对科举制,还是由衷的肯定。
这项制度绝对是可以绵延千年的政策。
甚至比三省六部制的功绩还要大!
大明。
朱元璋也是感慨万千。
“要没有科举制的话,多少寒门子弟就一辈子是寒门子弟了。”
“那些当官的,就要一辈子骑在他们头上了!”
天幕之上,恢宏的声音继续响起。
[当然人无完人,隋文帝在后期的治理上,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
[例如禁止民间私修历史,这是禁锢思想。]
[大奉佛教,耗费财力]
[还有后期征讨高句丽失败。]
[但这些严格来说都算是弊证,并不动摇国本。]
[也就是说隋文帝,杨坚并不应该为隋朝的二世而亡负责。]
[留给杨广的,称不上多好,但也绝不是一个烂摊子!]
大隋
听着天幕之上的话,隋文帝杨坚脸上的笑容缓缓消失。
二世而亡?!
我大隋,也像大秦那样二世而亡的吗?!
这怎么可能?!
明明杨广是一副明君模样啊,比他哥哥杨勇要懂事的多,心中还有一颗仁义之心!
他怎么就成了亡国之君呢!
大秦。
“没想到在后世,也会有朝代二世而亡啊!”
此时此刻,嬴政的嘴角比ak还难压!
原本嬴政看着后世的朝代,国运一个比一个昌盛,时间一个比一个长。
这个心理,就别提多难受了。
自己好歹是第一位一统天下的君主,还是皇帝这个头衔的发明人。
但大秦却二世就亡了。
这件事放在谁的身上都不好受。
但如今他看到大隋也是二世而亡,心里一下子就平衡了不少。
“看来,也是像胡亥那样,凭一己之力把大好的局面葬送了吧。”
大汉。
刘邦有些唏嘘。
“上次大秦二世而亡,不知道死了多少百姓。”
“大隋呢?”
刘邦突然想起,他在很久以前听说过的一句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大唐。
“隋炀帝杨广!他为什么不在昏君榜上!”
李世民咬着牙,狠狠道。
他对杨金顶多有点看不起,但对杨广却是打心眼里的愤恨。
光是修建那条大运河,就不知道死了多少百姓。
更别提三征高句丽,消耗了百万士兵!
更可耻的是,他竟然还失败了!
李世民百思不得其解,足足百万士兵怎么连一个高句丽都打不下来!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说是去都没人信!
可偏偏却发生了!
着实离谱!
大明,洪武时期。
“要是咱在那个隋炀帝杨广的朝代,早特么反了!”
朱元璋恶狠狠的道。
天幕之上,恢宏的声音继续响起。
[番外篇,千古暴君,隋炀帝杨广!]
[唐太宗李世民和一众臣子开创的贞观之治。]
[大臣李靖和房玄龄,更是文韬武略上的顶尖人才。]
[其他臣子也是不遑多让。]
[不过这些人都有一个很尴尬的身份。]
[前朝余孽。]
[隋唐一脉相承,那么为什么这些人在大隋没有做出一番功绩,反而在大唐,却是治世之能臣呢?]
[自然是因为隋炀帝杨广。]
[杨广在位期间,穷兵黩武,大搞运河, 大修建筑,大搞土木。]
[好像在他眼里什么都要大搞,搞得越大越好。]
[生生把杨坚留下的好底子,全都败光!]
大隋。
杨广第一次睁大的眼睛,心惊胆战。
“怎么可能?朕怎么会是暴君?这是明君啊!”
“自朕即位以来,勤勤恳恳,为了后世子孙,付出了多少!”
杨广感觉很委屈。
修大运河是造福后世百姓的天大的好事。
怎么在仙人嘴里就变成了这般模样!
征讨高句丽也是如此,虽然失败了……
“朕可有钱啊!,朕的大隋全是钱啊!”
“朕大隋开垦的荒土,可要远远超过前朝啊!”
“朕的大水怎么可能就这么亡了呢!”
杨广死死的盯着天幕,咬牙切齿道。
而此时,天幕之上,仙人的声音给出了答案。
[据史料记载,大隋时期的土地有43.5亿亩!]
[这是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西汉平帝时期,只有8.24亿亩。]
[明朝万历三十年,也不过11.62一亩。]
[而隋炀帝杨广继位不过14年。]
[土地就膨胀到了这个数目!]
此时此刻,观看视频的所有人,都被这个数字给震惊到了
43.5亿亩啊,这太恐怖了!
重点是,哪来这么多人耕种啊!
难道这大隋的人都变异了吗?怀胎一个月就可以出来了?!
人口就算再膨胀,也不可能耕种得了这么多地啊!
大汉。
“43.5亿亩……”
刘邦张大了嘴巴。
他出身于市井当中,清楚土地的一亩是多大。
43.5亿亩,这是把半个大汉的疆土又变成耕地啊!
突然间,刘邦眉眼一挑。
“不对,这一定是谎报!”
“就算他治理的再好,也不可能是这个恐怖的数字!”
天幕之上,声音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