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登陆 注册
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614章 民族英雄李广

第614章 民族英雄李广

    李广,陇西郡成纪县人,世代传习射箭之术,先祖秦朝将军李信曾追获燕太子丹。

    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的身份参军,

    因善于骑术和射箭,斩获敌人首级众多,被封为汉中郎。

    李广的堂弟李蔡,被任为中郎。

    二人又都任武骑常侍,年俸八百石。

    李广随汉文帝出行狩猎时,格杀猛兽,英勇无敌。

    汉文帝认为,如果他生活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不在话下。

    “汉文帝后元七年汉文帝去世,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李广为陇西都尉,后又改任骑郎将。”

    “吴、楚七国叛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从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

    “在昌邑城下,李广夺取敌人军旗,立功扬名。”

    “可是,由于梁孝王私自把将军印授给了李广,回朝后,朝廷没有对李广进行封赏。”

    “之后,李广被调任为上谷郡太守,屡次与匈奴交战,典属国公孙昆邪向汉景帝哭诉说,”

    “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但他仗着自己有本领,不停和匈奴作战,恐怕他会死在战场上。”

    “于是,汉景帝调李广任上郡太守。”

    “之后,李广转任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上郡等郡太守,每一任上,都以力战闻名。”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时,汉景帝派遣一名内官跟随李广学习。”

    “一次,内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时,遇到三名匈奴人。”

    “交战中,三名匈奴人不但射伤了内官,还几乎杀光了他带领的骑兵。”

    “内官逃回到李广身边后讲明了情况,李广认为这三人一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

    “于是,李广带领一百名骑兵去追击。”

    “追上三名匈奴人后,李广命令骑兵左右散开,两路包抄,他亲自去射杀,”

    “最终两人被射死,一人被活捉,如李广所料,他们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

    “这时,远处有几千名匈奴骑兵赶来,他们以为李广是诱敌之骑兵,便到山上摆好了阵势。”

    “李广的百名骑兵很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

    “李广却认为,他们离大军几十里,按照眼前的情形,如果骑马逃跑,匈奴一旦追击射杀,他们立刻就会被杀光。”

    “但如果他们停留不走,匈奴人就会以为他们是大军派来的诱敌之兵,必定不敢攻击他们。”

    “于是,李广下令骑兵向前,直到离匈奴阵地大约二里的地方才停下来,并命令所有人下马解鞍。”

    “骑兵们担心敌人数量多,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不知道该怎么办。”

    “李广反而认为此举会让敌人更加坚定地相信他们是诱敌之兵。果然,匈奴骑兵不敢攻击他们。”

    “有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监护士兵,李广立即上马和十几名骑兵一起奔驰,趁机将其射死,”

    “之后又回到自己的骑兵队伍里,像之前一样解下马鞍,并让士兵们放开马,随意躺卧。”

    “当时正值日暮黄昏,匈奴军队看到李广及其骑兵的表现,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进攻。”

    “到了半夜,匈奴兵又以为汉朝在附近有伏兵,想趁夜偷袭他们,便领兵撤离了。”

    “第二天早晨,李广才回到大军营中,原来,大军因为不知道李广的去向,所以无法接应。”

    “后元三年,汉景帝驾崩,汉武帝刘彻即位,因左右近臣都认为李广是名将,”

    “于是,汉武帝将李广由上郡太守调任未央宫卫尉。”

    “李广出任未央宫卫尉时,程不识出任长乐宫卫尉。”

    “程不识曾和李广都出任过边郡太守并兼管军队驻防,但是二人治军风格各异。”

    “攻打匈奴的时侯,李广的军队没有严格的队列、阵势,”

    “而且会在水草丰盛的地方驻扎,晚上也不打更自卫,幕府简化各种文书簿册,”

    “不过,李广在远处布置了哨兵,军队不曾遭遇危险。”

    李白:程不识则对队伍编制、行军队列、驻营阵势严格要求,不但夜里打更,

    而且军吏要通宵达旦地处理公文簿册,军队得不到休息,但也不曾遇到危险。

    程不识认为,李广治军简便易行,然而敌人如果突然进犯,

    他就无法阻挡了,而自己的军队虽然军务烦扰,但敌人也无法进犯。

    当时,李广、程不识都是汉朝边郡名将,但匈奴害怕李广的谋略,士兵也大多愿跟随李广,而以跟随程不识为苦。

    元光二年,汉武帝听从王恢之言,在马邑城两旁的山谷中埋伏重兵,意图围歼匈奴,

    李广任骁骑将军,受护军将军韩安国统领节制。

    但因匈奴发觉了汉军的计谋,大军无功而返。

    元光五年,李广由卫尉被任为将军,出雁门关进攻匈奴。

    李广战败,被匈奴生擒。

    当时,李广受伤很重,匈奴骑兵就把他放在两匹马的中间,装在绳编的网兜里躺着。

    走十多里路后,李广假装死去。

    他斜眼看到身旁的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于是突然纵身一跃,跳上了匈奴少年的马,并趁势夺了他的弓,

    之后,李广打马向南飞驰数十里,重遇残部,并带领残部进入关塞。

    回到京城后,朝廷把李广交给执法官吏。

    官吏认为李广损失重大,又被敌人活捉,应当斩首,李广用钱物赎了死罪,削职为民。

    赎为庶民后,李广和已故颖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一起隐居在兰田,常到南山中打猎。

    一天夜里,他带着一名骑马的随从外出,与人在田野间饮酒。

    回程走到霸陵亭时,霸陵尉喝醉了,对李广大声喝斥,并禁止其通行。

    李广的随从说他是前任李将军。亭尉则言,现任将军尚且不许通行,何况是前任。

    随后扣留了李广,让他夜宿霸陵亭下。

    元朔元年,匈奴入侵杀死了辽西太守,韩安国将军战败,被迁调到右北平,数月后病死。

    因此,汉武帝又召见李广,任他为右北平郡太守。

    李广随即请求派霸陵尉一起赴任,到了军中,就杀了霸陵尉。

    匈奴听说李广驻守右北平后,称他为“汉朝的飞将军”,数年不敢侵犯。

    石建去世后,汉武帝召见李广,让他接替石建任郎中令。

    元朔六年,李广被任命为后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塞征伐匈奴。

    许多将领因战功被封侯,但李广的军队却没有战功。

    “元狩二年,李广以郎中令官职率领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塞,博望侯张骞率领一万骑兵与李广一同出征,分行两路。”

    “行军约几百里后,匈奴左贤王率领四万骑兵包围了李广,士兵们都很害怕,李广就派他的儿子李敢骑马往匈奴军中奔驰。”

    “李敢独自和几十名骑兵飞奔,直穿匈奴骑兵阵,又从其左右两翼突出,回来后向李广报告,说匈奴敌兵很容易对付,士兵们这才安心。”

    “李广布成圆形兵阵,面向外,匈奴猛攻,箭如雨下。”

    “汉兵阵亡过半,箭也用光了。”

    “李广命令士兵拉满弓,不要放箭,然后亲自用大黄弩射匈奴的副将,射死几人后,匈奴的军队渐渐散开。”

    “这时天色已晚,军吏士兵都面无人色,李广却神态自然,并且更加注意整顿军队。军中从此皆佩服李广的英勇。”

    “第二天,李广继续奋力作战,张骞的军队也赶到了,匈奴军解围退去。”

    “这时,李广的军队几乎已经全军覆没,只好收兵回朝。”

    “按汉朝法律,张骞行军迟缓,延误限期,应处死刑,但张骞用钱赎罪,降为平民。”

    “李广功过相抵,没有封赏。”

    “李广的堂弟李蔡曾和李广一起侍奉汉文帝。”

    “汉景帝时,李蔡因已有军功,赐二千石禄;”

    “武帝元朔五年,李蔡任轻车将军,后因随卫青攻打匈奴右贤王有功,被封为乐安侯。”

    “元狩二年,李蔡任丞相。李蔡的声名不如李广,却被封为列侯,官至三公。”

    “李广曾和王朔私下闲谈,回忆起从汉朝攻打匈奴以来,他没有一次不参战,各部校尉以下的军官,才能不及中等,但凭借军功被封侯的有几十人。”

    “他自觉不比别人差,但没有一点军功可以获得封地,落得如此境地,他不知道是因为自己没有封侯的骨像,还是说命该如此。”

    “王朔让李广想一想,自己是否做过令人悔恨的事情。”

    “李广说,自己做陇西太守的时候,有一次羌人反叛,他诱降了八百多人,但最终却欺骗了他们,把他们都杀了。”

    “王朔认为,这就是李广不被封侯的原因。”

    “元狩四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大举出征匈奴,李广请求随行。”

    “初时,汉武帝认为他年事已高,没有答应,但经不住李广多次请求,汉武帝最终让他出任前将军。”

    “李广随卫青出塞以后,卫青活捉到一名匈奴兵,得知了单于住的地方。”

    “于是,卫青就带领精兵去追逐单于,而命令李广和右将军的队伍合并,并从东路出击。”

    “东路迂回绕远,缺少水草,大军势必不能并队行进。”

    “李广请求说,自己从少年时就与匈奴作战,至今才得到一次与单于对阵的机会,他愿做前锋,先和单于决一死战。”

    “但是,卫青曾暗中受到汉武帝的警告,汉武帝认为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让他与单于对阵,以免俘获单于的目标落空。”

    “当时,公孙敖刚刚丢掉侯爵,随卫青出征,任中将军,卫青想让公孙敖与自己一起对阵单于,所以,故意把李广调开。”

    杜甫:李广知道内情,因此坚决要求卫青收回调令。

    但是,卫青不仅没有答应,还命令长史写文书发到李广幕府,让他赶快到右将军部队中去。

    李广心中恼怒,没有向卫青辞行就领兵起程,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兵后从东路出发。

    结果,因为军队没有向导以致迷失道路,李广落在卫青之后。

    而匈奴单于在战中逃跑,卫青也没有战果,只好回兵。

    卫青向南行渡过沙漠时,遇到了李广和赵食其。

    李广谒见卫青之后,回到了自己军中。

    卫青派长史带着干粮和酒送给李广,顺便向李广和赵食其询问迷失道路的情况,因为卫青要给汉武帝上书报告详细的军情。

    但是李广没有回答。卫青又派长史责令李广幕府人员前去受审对质,李广认为校尉们没有罪,是他自己迷失道路,愿意亲自到卫青的幕府去受审对质。

    到了卫青幕府后,李广对其部下说,他从少年起与匈奴打过大小七十多仗,

    如今有幸跟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他的部队去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又迷失了道路,这或许是天意。

    况且他已六十多岁了,不愿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

    之后,李广拔刀自刎。

    李广去世后,李广军中所有将士都为之痛哭。

    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也都为李广落泪。

    右将军赵食其单独被交给执法官吏,本应判死罪,但赵食其用财物赎罪,降为平民。

    李广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李当户、李椒、李敢,三人都任郎官。

    李当户和李椒都比李广先去世。

    李敢曾以校尉官的职位随霍去病出击匈奴左贤王,因军功被封关内侯,并接替李广任郎中令,后因打伤卫青,被霍去病射死。

    李敢之子李禹受太子宠爱,但李禹贪财好利,李氏家族日渐衰微。

    李当户遗腹子李陵,曾任骑都尉,攻打匈奴时被诱降,后娶匈奴单于之女,汉武帝因此杀其母亲及妻儿全家。

    从此,李家的名声败落,陇西一带曾为李氏门客的人士,都以此为耻。

    李广是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因斩获敌人首级众多,被封为汉中郎。

    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李广为陇西都尉,又改任为骑郎将。

    吴、楚七国叛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声名大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