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大明不革命 > 第三八七章 科举的可能性

第三八七章 科举的可能性

    朱简烜心中判断,松江府的寡妇科举事件,背后多半有很多的麻烦。

    官僚本来就不愿意改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是正常。

    这个江南提学官一定要把这件事情捅上来,至少直接把松江府和上海县的学官推到了对立面。

    江南布政使,江南提刑按察使,这两个衙门的官员,可能也都很难受。

    至少对这个提学官没有什么好印象了。

    这个提学官自己肯定知道这样的后果,但是他仍然坚持要这样做。

    这种品格就是君主应该鼓励的。

    与此同时,朱简烜也想听这个提学官现场跟自己说说,当地的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以这个提学官进京之后,还没有去升迁的办手续,就得到了召见。

    提学官进宫见到朱简烜,马上非常激动的躬身行礼:

    “臣江南布政使司提学官梁章钜参见陛下。”

    朱简烜对梁章钜这个名字稍微有点印象:

    “梁章钜是吧,你跟我好好说说,今年松江府岁试的事情……”

    梁章钜马上说:

    “臣有罪,臣无能,在江南履职三年,教化不张,反而乱象丛生……”

    朱简烜如果年轻二十岁,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我都没有问你罪呢,你自己请什么罪?

    如果年轻十岁,朱简烜可能会有点生气,觉得这臣子在跟自己赌气。

    但是现在,四十七岁的朱简烜,听完反而有点想笑:

    “看你这苦大仇深的样子,你对江南三司的官员们,真的有很大的意见啊,这些人怎么你了?”

    梁章钜没有直接开口,而是递上了一份提前写好的奏本。

    朱简烜身边的中书舍人接过来,检查过之后转呈给朱简烜,朱简烜翻开简单看了一下。

    梁章钜和江南布政使联署的公开奏本,说的是非常客气和委婉的。

    沈复打电话去调研的结果,也是比较委婉的。

    而梁章钜单独写下来,直接递给自己这份奏本,就毫不留情的直接控诉了。

    梁章钜声称,江南官场特别是学官,上下串联,沆瀣一气,纵容配合当地刁民女子参加童生考试。

    江南各府州县,富户女子无所事事,整日在各种事情上互相攀比。

    不知为何就攀比到了科举上,以至于近年来女子参加县试、府试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

    而学官令家眷检查的做法,甚至已经要形成固定规则了,只是尚未有人真正突破岁试,没有真正成为女生员。

    那个所谓的寡妇童生,就是这些富裕人家故意推出来的。

    此前已经有人私下打探梁章钜的口风,并且试图向梁章钜行贿,希望梁章钜配合。

    梁章钜始终不容许,最后闹到考场上。

    梁章钜仍然不许,要求当地官员联署,写奏章请示皇帝。

    这份奏章本身其实也拉扯了大半年才送出来。

    朱简烜看完之后有些意外:

    “这些女子科举,只是因为互相攀比?”

    梁章钜直接拱手说:

    “绝大部分都是因为攀比,可能是某个富家女子在聚会时声称,她们可以通过考试,然后就开始了。”

    朱简烜想了想,感觉这个所谓的攀比,多半也只是表面现象。

    她们能在科举这种事情上攀比,甚至还能因此形成风潮,必然有其经济和社会基础在:

    “你要说的就这些吗?”

    梁章钜再次拱手:

    “臣恳请陛下,彻查江南官场,彻查江南学政,科举教化乃是国家大事,绝对不容他们和女子祸乱。”

    朱简烜考虑了一会儿,没有直接给出回应,摆手让梁章钜先回去。

    不久之后,大皇子朱靖坤也回到了顺天府,稍作休整之后就赶紧进宫去见自己老爹了。

    朱靖坤过去这两年,都在湖北布政使司武昌府当通判,职责相当于“常务副知府”。

    见面行礼之后,朱简烜就让儿子在面前站好,自己也稍微认真的打量了一下。

    朱靖坤今年已经二十八岁了,过了年就该说二十九岁了,现在已经是十几个孩子的父亲了。

    在地方上历练了八年,整个人也变得非常成熟沉稳,没有了少年时代的轻浮感。

    朱简烜看着还算满意,然后就先问了一下武昌府和湖北的情况。

    各方面的事情都大致问了一下,最后问他:

    “在武昌那边,有没有女子想要考科举?有没有士绅或者工匠找过衙门?”

    朱靖坤几乎没有迟疑的直接说:

    “有过,儿臣在武昌这两年,前后见过了至少十个来询问的人,也有人写信函来衙门请示的。

    “当地学官和府县的官员,都本能的直接反问,哪有女子考科举的,然后就给直接推脱掉了。

    “大约当事人也觉得,女子科举本来就不合适,所以衙门拒绝了,他们也就不再问了。”

    朱简烜不置可否:

    “你对这种事情有什么看法?为什么会有人来问这种事情?”

    朱靖坤稍微有点纠结:

    “这个……我问过武昌知府和学官,他们因为儿臣好奇,就去调查了一下。

    “其实在以前……至少天工朝以前,咸宁朝的时候,是能够确定有人询问过这种事情。

    “甚至有文人笔记的记录显示,在咸宁朝以前甚至崇祯朝以前也发生过。

    “只不过以前的次数稀少,可以算是非常稀罕的事情。

    “现在……这种情况就明显变多了。

    “儿臣以为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文艺相关的产业更加发达了,书籍和纸笔的产量大幅度的提升,价格则大幅度的下降了。

    “再加上现在百姓普遍富裕了,这些产品的价格对普通工匠而言都算廉价。

    “自然也有更多人的,不介意买些书籍和纸笔,让自己家的女儿也能够读书识字了。

    “甚至于,武昌府城中,现在已经有了专门的‘女塾’。

    “让女先生专门教女孩读书。

    “甚至有些家族的私塾里面,也让男孩和女孩一起读书。

    “这些女孩既然读了书,关键是读的大部分书,都还与男孩并没有什么差别。

    “可能有些女孩读书之后,也有了想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那自然就想要去参加科举了。

    “甚至仅仅是因为同族的男孩女孩有矛盾,都有可能导致女孩想要考科举。

    “但官僚最不不想面对的事情就是改变。

    “所以他们都是本能的抵触,用以往没有女子科举为由,拒绝女子参加科举。”

    朱简烜对儿子的报告和分析还算满意,对地方上的这种事情也有了基本的了解,然后也一下子想到了好几个方面。

    按照神洲传统上讲,这应该可以算仓廪实而知礼节。

    按照心理学上讲,人的低级需求满足之后,自然就会追求高级需求。

    按照社会学讲,可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自己的控制下,大明迅速完成了基本的工业化,关键是百姓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迅速变得富裕起来了。

    而不是像历史上欧洲工业革命的时候那样,将工人和农民以及所有普通百姓压榨到了极点。

    所以在社会变革正在发生的时候,欧洲人搞出了1848年革命甚至巴黎公社。

    大明人的反应颇为温和,只是问问衙门能不能让女儿考科举。

    朱简烜听儿子说完之后,没有什么表情的追问:

    “你的想法呢?你觉得这样拒绝是否合理?是否应该允许女学生参加考试,甚至允许他们进衙门当官呢?”

    朱靖坤听完之后张了张嘴,下意识的想要说什么,但是最后摇了摇头:

    “儿臣现在也拿不定主意……”

    朱简烜对这个回答颇为满意,这种麻烦事儿他要是马上一口咬定应该怎么做,反而有点打肿脸充胖子的嫌疑:

    “你说的这些情况,在工商业更加发达,百姓更加富裕的江南,表现的比武昌更加明显。

    朱简烜说到这里,从御案上拿起了三份文件递给了朱靖坤:

    “你看看这些……”

    这三份文件,一份是江南布政使和提学官请示是否开女科的奏本,一份是沈复总结的关于上海县寡妇科举事件的概况,一份是江南提学官梁章钜自己写的奏章:

    朱靖坤双手接过奏章和总结文件,现场就大致翻看了一下,然后就忍不住微微皱眉说:

    “儿臣觉得,这上海县和松江府的学官,让自己的妻女给寡妇搜身,这件事情要是较真的话,应该是科举舞弊了。

    “谁能保证,这两个学官,是不是跟这个寡妇串通好的?”

    朱简烜听完语重心长的叮嘱:

    “过于刚正不阿或者说死板的人,只会揪着细枝末节较真的人,就算是在朝廷上当大臣都不算合适。

    “你要记得你是皇子,不是一个普通的官员,考虑问题要从全局出发,从社稷江山的长久稳定繁荣着眼。

    “你得去考虑,这种浮于表面的事情的背后,所可能存在的社会经济和思想基础。

    “然后才能去判断,应该怎么处理这样的事情。”

    朱靖坤听完赶紧拱手: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儿臣觉得,既然江南地区这种情况更加严重,以至于出现了这种一定要考试的寡妇。

    “那就不能简单的推卸了事了。

    “这种事情有第一个,就可能会再出现第二个。

    “甚至可能会有人买通几个通文墨的暗娼,故意打着愿意接受搜身的名义,强行参加考试。

    “朝廷应该给出明确的答复了,到底是否要允许这些女子考科举。

    “给地方官员一个处理这种事情的依据。

    “不过无论最终是否允许,朝廷都应该在相应的事情上有所准备。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这些女子学了圣贤书之后却又无事可做。

    “所以应该准备……规划一些女子能广泛参与的事情。”

    朱靖坤的意思倒是明显,这些人吃饱喝足了没事干,读书识字之后又有了想法。

    考不考科举的问题,本质上是要给她们找点事情干。

    朱简烜听完也是在心中感慨,现在大明的情况与历史上的任何国家都不一样。

    自己给工人准备的条件太好了,再加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铺开了,现在一个工人干活就能养活一家人。

    现在城市还有了自来水和下水道,基本普及了电灯,还有了洗衣机、冰箱。

    城市居民的家庭劳动时间大幅度的下降。

    再加上大明的传统文化影响,大部分家庭不会让女人随便抛头露面。

    普通女人清闲了,就在家里看故事书、听广播、听戏曲,有点想法的就想着去琢磨科举的事情了。

    若是都把他们送进各种工厂、矿山累到死,自然就不会有这种麻烦了。

    但是也可能会产生另外的更加麻烦的问题。

    现在她们仍然依附于家庭,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诉求都还是比较温和的。

    如果让她们都去当工人,让她们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的话,那就可能会产生更尖锐的社会矛盾了。

    想到这里的时候,朱简烜的思维一下子走到了另一个方向。

    一个寡妇,靠什么支持她考科举的?是她去世的丈夫的家庭,还是她自己父母的家庭?

    她还声称,可以接受搜身,她丈夫就算不管,她父母不管吗?

    朱靖坤刚才提到的,这个寡妇到底是不是个真的正常寡妇,还是被别人花钱雇佣的暗娼?

    然后,工业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有没有大规模的改变既有的社会思想,江南地区有没有出现大量的女工工厂?

    朱简烜想要拿电话去问,但是这个念头很快就收住了,直接把这件事情安排给了朱靖坤:

    “所以到明年,你去江南布政使司当参政,兼任江南的提学官。

    “仔细的调查一下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也仔细考虑一下,如果允许女子参加科举,那科举之后给她们安排什么差事。

    “如果不允许女子参加科举,那这些清闲的女人找点什么事情做。”

    朱靖坤一听就知道,这是一个非常麻烦的活儿。

    自己本来下去实训,只要学习自己和主官的工作就行了,勉强算是按部就班的活儿。

    现在自己老爹另外安排给自己的,就没办法按部就班的做了。

    必须要调研……要动脑子……

    但是父亲既然安排了,自己也不不能拒绝:

    “儿臣遵命。”

    结果这件事情还没完。

    朱简烜考虑了几秒钟,又另外给儿子补充了几句:

    “到了江南之后,你专门去走访调研分析一下,另外的一些可能性。

    “富裕起来的工人,是否会希望儿子继续当工人,同时他们对于自己女儿的安排如何。

    “除了等着结婚之外,有没有其他的想法。

    “然后,第二代的工人结婚之后,丈夫如果继续当工人赚钱养家,是否允许妻子在家读书并参加科举。

    “你自己也要考虑一下,在朝廷允许女子参加科举的情况下,有父亲和丈夫甚至儿子供养的女子,大量专心于科举的话。

    “那未来参加科举的女子,是否会大规模的超过男子。

    “如果在这样的基础上,朝廷允许女子为官,那女子当官的数量,是否会逐渐超过男子?”

    朱靖坤听到这里人都愣了。

    前面的那些安排和问题,朱靖坤还能勉强理解,但是对于现在这个问题,就真的无法想象了:

    “父皇陛下您说什么?女子能在家人的供养下参加科举当官?而且女子官员的数量超过男人?这怎么可能?”

    朱简烜凭借后世的经验提醒他:

    “你如果允许女子参加科举,同时还允许他们当官的话,那就不能完全排除这个可能性。

    “毕竟,男人始终是要养家糊口的,男人想要考科举必须依靠其他人的供养,没有家庭和亲人供养就得自己去工作。

    “既然要去工作养家,那学习的时间就会减少。

    “而女人不需要考虑养家糊口的问题,她们本来就有人供养,他们有父亲或者丈夫。

    “她们可以全身心的去学习。

    “只要参加科举的女人总数多,那最终胜出的概率就会更大。

    “就算是一时之间,高层仍然都是男人,但如果基层全身变成了女人,以后选人晋升也就只能选女人了。

    “高层早晚也会出现女人居多的情况。”

    朱靖坤这下子直接说:

    “那就不能允许女子参加科举。”

    朱简烜这下子也意外了:

    “你之前不是说拿不定主意吗?为什么忽然这么坚决了?”

    朱靖坤马上说:

    “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朱简烜听到这里直接摆手打断了朱靖坤:

    “我不听你现在的冲动言语,现在你自己都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说,所以本能的搬了圣贤书出来。

    “你自己先去调研,然后仔细的思考分析,至少弄清楚基层的情况,再来发表评论。

    “无论你觉得应该允许还是拒绝,都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解释原理。

    “而不是找一句圣贤书来当依据,你对你的下属同样要这样管教和要求,不能觉得圣贤书上有就行了。

    “寻章摘句出来的官员,最擅长的就是用圣贤书上的字句,说自己想要说的话。

    “没有认真调查和客观分析,就没有资格直接发表论断。”

    朱靖坤被老爹批判教育了几句,顿时就冷静了下来,赶紧拱手躬身:

    “儿臣莽撞了,儿臣明年一定去认真调查清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