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267章 自困

第267章 自困

    次日。

    李琩亲自领边令诚和杨钊检查府库。

    边令诚收了钱,暂时不想和李琩为难,因此一路都没怎么看,全程打哈哈。

    杨钊则用心检查,仔细算账,但结果却和报给的朝廷的数目一模一样。

    李琩对边令诚道:“边监军,龟兹的府库就这些,你们是否要去其他四镇看看?”

    边令诚道:“一叶知秋,龟兹如此,其他四镇想必也没有问题,殿下公务繁忙,我看就不必浪费时间了吧。”

    李琩道:“也好,边监军若什么时候想去其他边镇,可招呼碛西文武同去,千万不要独自出行。碛西地广人稀,到处都是荒漠戈壁,没有熟人带路,容易误入绝路而死,有时候就算有熟人带路,也容易遇到贼寇,甚至是敌军袭击。”

    “下官明白。”边令诚连忙回复,然后转对杨国忠道:“杨参军听清了,为了自身安全,不要私自行事。”

    “多谢提醒。”杨国忠恭敬回话。

    几人说着话,馆驿的驿差给他们上了加冰的葡萄酒。

    边令诚美美的品尝了一口,道:“这葡萄酒还是碛西的喝起来更有味道,配上特制的冰,口感极佳,碛西真是个好地方。”

    “是啊。”驿差接了话,“除了葡萄酒和制冰的硝石,安西还有好几处铜铁矿藏……”

    驿差说到这里,注意到李琩的表情,连忙住嘴,退了下去。

    杨国忠敏锐的扑捉到了这一细节,心里打起了主意。

    边令诚则装作什么都没听见。

    李琩也不解释,只和边令诚聊起了葡萄酒的事。

    ……

    接下来的几天,杨国忠暂时放弃了对碛西府库的执念,转而对碛西的矿藏明察暗访。

    在一番努力之下,杨国忠终于有了收获。

    他发现,碛西确实有好几处优质铜铁矿藏,但是官府并未开采,于是他写了一道奏书,上奏此事,并顺带弹劾李琩。

    他弹劾李琩的主要是两件事。

    第一件,是米谦和康祎逃狱并被阿绮丝杀死。第二件,他说李琩发现矿藏隐瞒不报,别有用心。

    不过他的奏书送到驿站不久,就转回到了李琩的手里。

    李琩拿着杨国忠道奏书仔细看了会儿,对一旁的杨玉环道:“他果然在里面说了我的坏话。”

    杨玉环凑过来看了看,道:“那要不要把这封奏书淹了?”

    “不用。”李琩摇头,“他说我的这些坏话,不见得是坏事,而且有人替我解释,我的奏书也早就到了朝廷。”

    李琩说着,将奏书递给驿差,道:“还以原样,替他加急送往朝廷。”

    “是。”驿差接过信,出门去了。

    ……

    长安。

    李林甫收到杨国忠的奏书,没有逗留,直接转呈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阅览后,对旁边的高力士道:“力士啊,边令诚刚上奏书赞扬了十八郎,杨钊就接着弹劾了十八郎一本,他们之间到底谁说了谎?”

    高力士恭敬道:“奴婢也不确定,最好能再派一个人去看看。”

    “那也不必,之前朝廷派去碛西的人,都对十八郎称赞有加,杨钊嘛……”李隆基看了一眼李林甫,没有给出评价。

    李隆基最早的时候,就派过辛云京监督李琩,后来他又陆续派了一些人,一直到现在,这些人对李琩评价都很不错。

    只有杨钊一个人,对李琩有微词。

    但杨钊毕竟是李林甫的人,李林甫的人,不针对李琩才是怪事。

    李林甫察言观色,大概猜到了李隆基的想法,同时,他也有些回过味了,暗道:“圣人精通帝王之术,他把我和寿王的一切斗争,都理解为政斗,以后只要是我用的人,无论他们谁说寿王的坏话,圣人都不会信,圣人这是自己把自己困进去了。”

    念及此处,李林甫又做了更进一步的思考。

    以李琩的手段,杨钊弹劾他的奏书,怎么能大摇大摆的从安西送出来?

    除非是李琩故意为之。

    所以,这极有可能是李琩的投石问路之计,如果这次李隆基不对李琩做出一些训诫,那李琩只会越来越肆无忌惮。

    李林甫想到这里,上前道:“禀圣人,杨钊既然弹劾了寿王殿下,臣觉得还是派人查一查为好,查清了,也好还寿王殿下清白。”

    李隆基道:“右相还记得周子谅吗?”

    周子谅当初弹劾牛仙客和李适之,反被李隆基打死了。

    当时李林甫为了针对张九龄,暗中使了坏。

    如今,角色互换,李隆基的暗示也很明显。

    李林甫一怔,连忙道:“臣失言。”

    李隆基也不怪罪李林甫,转道:“碛西铜铁矿藏之事,十八郎上过奏书请求朝廷派专人开采,如今杨钊又再提起此事,看来确实该安排一下了。”

    李林甫道:“碛西偏远,开采出来的铜铁矿藏,也不好运回长安。”

    “那便就地利用。”李隆基思索着,“中原大地每年都要向碛西输送大量军资器械,如果碛西能自己解决一部分,也能减轻朝廷的压力。”

    李林甫道:“如此不好管控。”

    李隆基点点头,沉思半晌,道:“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前期的开采交给十八郎去做,边令诚和杨钊不是在碛西吗?先让他们协同监管,待碛西工坊初具规模,右相再派人去接管。”

    按理说,大唐所有的兵器坊,都应该由朝廷专门派人去运作,可是还是那句话,碛西离长安太远了,干任何事的成本都高得可怕,只有放权给地方自己处理,才能让效率和效益都最大化。

    所以李隆基把铸兵器的权利下放给了李琩虽然冒险,但也有权衡之下的决策。

    李林甫也没有办法,毕竟现在朝廷的开支太大,能省去一些花销,让李隆基多点钱挥霍,比什么都重要。

    因此李林甫道:“圣人英明,臣领旨。”

    李隆基满意点头,转问新任左相陈希烈道:“左相以为呢?”

    陈希烈自接任左相以来,对李林甫言听计从。李林甫在家中处理政务,百官都集聚到李林甫府前等候召见,而陈希烈虽坐镇政事堂,却无人谒见,陈希烈基本已经习惯了除了签字啥也不干的日子。

    陈希烈连忙跟着道:“臣附议,圣人英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