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饿狼小说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287章 各有部署

第287章 各有部署

    吐蕃,逻些城。

    大昭寺里金碧辉煌,佛像庄严,吐蕃赞普赤德祖赞站在佛像面前,手里拿着念珠,念念有词。

    恩兰·达扎路恭站在殿外,看着里面虔诚的赤德祖赞,若有所思。

    过了半晌,赤德祖赞念佛完毕,把恩兰·达扎路恭招进殿里。

    赤德祖赞道:“之前金城公主病逝,许多大臣都说,这是金城公主召来佛教僧人所得的报应,并且把丢石堡城的罪过,一并算在金城公主身上,我拗不过他们,把金城公主请来的僧人全部赶向西方。可是现在,石堡城又丢了,他们又该把罪推到谁的身上呢?”

    恩兰·达扎路恭知道赤德祖赞之所以这么说,是想搞一波大清洗,但恩兰·达扎路恭觉得,如今唐军在李琩的带领下十分强势,现在并不适合搞大清洗,因此道:“回赞普,石堡城丢失,主要是大唐寿王太过狡诈,出其不意突袭所致,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调兵防御,以防止唐军进一步蚕食吐蕃土地。”

    赤德祖赞道:“你觉得唐军还会进一步侵占吐蕃?”

    恩兰·达扎路恭道:“大唐寿王节制四镇,大有吞并吐蕃之志,打石堡城只是开端。”

    “那你觉得我们应当怎么办?”赤德祖赞道。

    恩兰·达扎路恭道:“末将有四步。”

    “哪四步?”赤德祖赞问。

    恩兰·达扎路恭道:“第一步,增兵大非川和莫环川。虽然石堡城丢失,但是大非川和莫环川地势险峻,唐军想要越过这两地,也没有那么简单,若我们能提早设防,必能阻敌于此,甚至大败唐军。当年唐将薛仁贵,便是折戟大非川。”

    恩兰·达扎路恭这一步听起来像那么回事,但言外之意,便是默认吐蕃转攻为守,放弃夺回石堡城,只在大非川和磨环川以逸待劳。

    这对有雄心壮志的赤德祖赞来说,无疑是一种刺痛。

    但赤德祖赞并没有发火,他强压着情绪,平静道:“第二步呢?”

    “第二步,便是求和。”恩兰·达扎路恭偷偷望了赤德祖赞一眼,斟酌词句,道:“寿王节制四镇,位高权重,若是能求和避其锋芒,用不了多久,唐皇便会撤了他。到时候,我们只需静待时机,便可再次夺回石堡城。”

    “第三步呢?”赤德祖赞道。

    “合纵连横。”恩兰·达扎路恭思索着,“大唐如此强横,周边的国家必定心生忌惮,这时我们应当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盟友,比如南诏,回纥,葛逻禄,突骑施,以及西域诸国。”

    赤德祖赞听到这儿,终于正视了恩兰·达扎路恭,道:“第四步呢?”

    “加大对吐谷浑等部落的监视和控制。”恩兰·达扎路恭神色忧虑,“大唐这次取下石堡城,吐谷浑等部落难免惧唐威而离吐蕃,他们很可能生乱叛变。”

    赤德祖赞沉吟片刻,道:“你这是谋国之言,明日朝会,伱把这番言论当着众人讲明。另外挲悉笼还缺个老师,你以后便做他的老师吧。”

    挲悉笼便是以后的赤松德赞。

    恩兰·达扎路恭非常高兴,道:“末将领命。”

    ……

    长安,兴庆宫。

    李隆基收到战报,当即要举行盛宴庆祝。

    李林甫进言道:“禀圣人,寿王殿下一战功成,夺回石堡城,是否要让寿王殿下回京,圣人亲自嘉奖,宴席也等寿王殿下回京再办。”

    李林甫这话听着像好话,但实际上,是在暗示李隆基及时把李琩的权利收回来。

    “暂时不必。”李隆基当即拒绝了李林甫的建议,道:“石堡城虽然夺回,但是吐蕃军事力量并未消减多少,若此时让十八郎回京,吐蕃极有可能卷土重来,亲自为十八郎庆功不急于这一时,先等他修筑防线,戍卫石堡城万无一失,再让他回京。”

    “喏。”李林甫也不再多劝,当即按李隆基的意思准备盛宴。

    李隆基与高力士一起向武惠妃的宫殿走去。

    路上,李隆基道:“力士,说起来你的名字还是则天皇后所赐,按理说,比起太子你应该更亲近十八郎,怎么当时举荐东宫之主时,你推太子,而不是十八郎。”

    “奴婢自景龙年间便追随圣人,奴婢唯一亲近的,只有圣人。只是……”高力士顿住了。

    李隆基道:“只是什么?”

    高力士道:“只是近来奴婢的风疾越来越严重,恐怕伺候不好圣人,还请圣人准许奴婢还乡。”

    “你想回潘州吗?”李隆基停住脚步,望着高力士,“右相独掌朝政,你便以退为进,劝谏朕天下大柄,不可假人。如今又提还乡,是否有什么话要说?”

    “奴婢该死,奴婢绝无半分胁君之意。”高力士连忙行礼请罪。

    李隆基道:“朕也没怪你,还乡的事你不必再提,有什么话尽管直说。”

    “喏。”高力士恭敬回复,“如今朝廷内有右相,外有寿王,右相与寿王自然才能卓越,公忠体国,但毕竟利器在手,杀心自起,我们是否应该提早预防。”

    李隆基道:“具体如何预防?”

    高力士道:“这奴婢便没主意了。”

    李隆基想了想,道:“王鉷做事得体,颇有才识,朕想升他做户部尚书,另外田仁琬在河东呆得够久了,又曾在十八郎之前做过安西节度使,便把他调到河陇,担任河陇粮草转运使吧。”

    李隆基这样安排,是想升王鉷牵制李林甫,让田仁琬掌握河陇粮草,牵制李琩。

    不过让田仁琬过来牵制李琩,也不是李隆基一时兴起,而是安禄山的举荐。

    目前大唐军力最强的两个地方,是西北和东北,因此李隆基有让西北军和东北军相互调动、彼此制衡的习惯,之前李隆基让夫蒙灵察去东北,也是这个原因。

    而安禄山抓住李隆基这个习惯,推荐现任河东节度使来牵制李琩,自己好有机会节制河东。

    高力士道:“若把田仁琬调到河陇,那河东那边该由谁节制好?”

    “你觉得呢?”李隆基反问。

    高力士想了想,道:“韩休琳可任。”

    “好,那便依你所言,你放出风去,让别人举荐。”李隆基虽然定下了人选,但还是走了一招“政不由己出”的套路。

    “喏。”高力士领命。

    李隆基道:“十八郎奏书所请,朕是否应当准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